汨羅江邊的屈原
作者:李元勝
作者:李元勝
烏云密布,一個讀懂了萬千雷霆的人
還能有什么別的命運
楚國已到盡頭,雷鳴聲中
十萬伏電流正經(jīng)過他
也許不止從天而降的不測
還有十萬山鬼,十萬少司命
借過,借過,十萬橫世之水
曾經(jīng)的日月星辰,也要經(jīng)過他重回九天
汨羅江就是在那一刻變輕的
它躍起,撲向他,成為他的一條支流
安琪【點評】
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的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在獲悉郢都被秦軍攻破之后,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對后世而言,屈原的政治家身份在時光的沖刷下漸趨模糊,而他的另一重身份,詩人,卻被時光淘洗得光芒萬丈。蘇東坡在《答孫志康書》一文寫過:“唯文字庶幾不與草木同腐”,屈原因為詩、因為文字,而成為“中國文學(xué)家的老祖宗”(梁啟超語),他和他所選擇的歸宿汨羅江由此建立起了命運共同體的關(guān)系,不斷地迎來后世文人的憑吊和懷念,所產(chǎn)生的大量詩文歌賦為后繼者的創(chuàng)作設(shè)置了極大的障礙,每一次對這個題材的書寫,都是對既有文本的艱難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讀李元勝《汨羅江邊的屈原》,真是很佩服他切入這個舊題材的新角度,尤其最后一句,猶如晴空霹靂,令人先是心驚,繼而回味不已——
汨羅江就是在那一刻變輕的/它躍起,撲向他,成為他的一條支流
本是屈原投江,卻在詩人神圣的視野里轉(zhuǎn)了一個個,變成汨羅江撲向屈原。汨羅江從被選擇者轉(zhuǎn)化成了選擇者,仿佛它的存在就是為了等到屈原的到來,這是汨羅江的智慧,也是汨羅江的忠誠,它迫不及待躍起、撲向,猶如一只矯捷的豹子不放過自己選定的目標(biāo),是的,屈原就是它的目標(biāo)、它的目的地,它來到人世唯一的使命就是成為屈原的一部分。請注意,從現(xiàn)實的邏輯是屈原投入汨羅江成為汨羅江的一部分,但詩人有詩人的邏輯,他說,在永生的意義上,汨羅江才是屈原的一部分,對屈原這條偉大的河流而言,汨羅江只是他的“一條支流”!
現(xiàn)在讓我們循著李元勝的筆觸回溯屈原這條偉大的河流,這個窺破宇宙秘密的人(不窺破何以能發(fā)出天問?!)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最終的結(jié)局,他知道他為之嘔心瀝血的祖國即將覆沒,悲傷和絕望使他顫栗,仿佛親身經(jīng)歷十萬伏電流的擊打,他不想、也不忍見證山河的破碎、國君成囚徒,他要早日離開塵世,回到邈遠(yuǎn)的天庭,攜帶著同樣窺破命運的秘密的山鬼和精怪,這些他筆下的神物,和他一樣有情有義、有悲有欣。此時,一條河流、一條名之為汨羅江的河流千里迢迢趕來相認(rèn),它縱身躍起,撲向屈原,支流就此匯入偉大的河流。詩人李元勝目擊了這個瞬間并且用一首詩告訴了我們。(安琪)
來源:安琪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z45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