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月亮》
月亮,總在沙灘上
扎下根須,并讓浪花像花一樣
綻放的同時
也讓我的腳印,更像一雙又一雙
噙滿了淚水的眼眶
圓月碎在水里
就像是翻騰在我心中的你
我與岸一起矗立
只想在更接近大地的地方
將春天吮吸
此刻,天上的白云
也將自己溶入了波濤
就像是浪花,在所有花里
是唯一會歌唱的那一朵
今夜,我失眠于大海邊的一座山上
與月光一樣,無依無靠
只能聽一條小溪,講一些
跌宕于河床之上的往事
讓那些被黃昏埋葬的事物
再在一些祈禱聲中
一一復活
《紅色的黃昏》
今天天氣好。我看到天邊
有一只大鳥佇立于樹梢
你對我說,那是太陽
像一位新嫁娘
面容嬌美,膚色白晰
云彩也是紅的啊
映在紅色的河水里
不斷泛起紅色的波浪
向不遠處的那朵紅花
奔去
你我都知道,這個黃昏
很快就要逝去
你轉過身子,背對夕陽
把浸滿了紅色的手
伸向那瓶
塵封已久,但同樣血紅的香檳
站在這個紅色的黃昏里
越來越感到它像是用體內
所有的紅,來淬染
詩句的一位詩人
就像我們一生都在與時間對視
并在心里預設
雙目失明的各種結局
《一場大雨》
一場大雨,讓一些
不甘于現狀的石頭
都想著換個地方
去安身立命
太陽落山了
河水仍奔流不息
一一回答星星們
所有的提問
長在父親墳前的那些南瓜
和所有的植被
大口大口
灌下被烈日溫過的雨水
只是一個轉身
就又將自己的地盤
擴張了一寸
當夕陽染紅了所有的山林
我開始在心里
把所有的經歷一一目睹
又一一放棄
《辛丑之春》
辛丑之春,一朵花與另一朵
相對而開
一朵開得早一些
望著另一朵
春風,一次一次
像穿過山野一樣
從它們的中間
一一穿過
此時的湖水初暖
眷顧每一行
從頭頂劃過的歸雁
春風里,有兩只氣勢洶洶的貓
相對著吼叫
春日的暖陽,一粒一粒
捻數著那些
吞噬著花朵的青果
曾覆蓋于那條名叫冰河的河流上的堅冰
也已經完全消融
它的身份與心性
與其它任何一條河流的任務
完全相同
《索取》
在荒野,摘一枚果來解饞
或充饑
樹,就站在那里
果,就在樹上
若你心懷感激
樹就是一尊菩薩
滿足你
若你感到理所當然
樹還是一尊菩薩
滿足你
《夜來風》
夜從天邊來,風也從天邊來
仿佛兒時,那一群口頌經文的僧人
一一穿過我家的柴扉
我一直堅信經文的雋永
就像在每一個深夜,我都會在夢里
燃起一盞燈
把它當成,被風吹落于人間的
一顆星星
夜,已經很深了
但風,仍在深入其中
我也在其中
遠方的那一樹玉蘭
也在其中
在夜的黑暗里
玉蘭花在風中次第炸開,灼灼的白
像一場鋪天蓋地的雪
掩護或掩埋,攜手而來
《母親說:下雪了……》
柴爐洶洶的烈焰
在四面透風的老屋里
總顯得那么力不從心
風一陣緊過一陣
我不能入睡
一個約稿,還擺在那里
我只感到了冷
卻沒能找到半句
可以起筆的詞語
忽然間,屋門被推開
風。用更直接的方式
又對屋子進行了一次洗劫
母親進來,放下一床棉被
說了一聲:“下雪了……”
就走了出去
凝望屋外那些,很快
就被雪花抹平的腳印
我在稿箋的標題欄上
迅速地
寫下了兩個字:
母親
《冬夜》
天一入冬
風,反反復復
叩打窗欞
想告訴我
所看到的
因為我聽不懂
所以,一直
沒有回應
《東山羊》
1
一生,以草為食
長成肉身
并一日一日地堅持
肉質的鮮美
2
羊群,走過一把血跡未干的尖刀
領著吃完了羊肉的牧羊人
和風一起,奔向了草地
3
大多數的羊,都不會活到
壽終正寢的那個時候
但總能在或悲或喜的杯籌下
留下被吮凈骨髓的白骨
4
只因生性溫順
即使化成了磷火
仍是游動在草間的
一具肉身
5
殺羊的時候
羊,一聲一聲地在嚎叫
掙扎
多像
曾經掙扎在草叢里的
那些野花
《愚蠢的誘餌》
1
有一場雨,莫名而來
有一場風,像一個淚目的女人
在檐下,望著天空
被一條魚鄙視的釣餌
是愚蠢的
像所有自以為是的烏云
招募黑夜
來做幫兇
2
所以,對天空
我崇拜雷聲
唱出來吧,唱出山林的寂靜
唱出瀑布,遇到山崖的沖動
一條魚,甘愿
死在水中。像我一生勞作的父親
也像我,茍活于
毒我命理的
日月的藥中
3
那夜,酒醉。夢見
好詩的蜉蝣,在詩河里
追求自己朝暮一生的完美
賀詞盛裝,掩蓋筑堤的頑石
那蓄謀已久的暴戾
刀叉與魚肉一次又一次
激情四射地交杯
4
浪花
是所有想象中的那一些
原生態的菜蔬
土地生出糧食
養肉身與為自己掘墓
5
一個詩人。死于臨海
種詩集和蘋果
在山與海的交匯處
打鐵
讓兩朵野花,年年
在親近或遠離咸腥的地方
如約盛開……
6
來路上,遇到一場暴雨
又被雨后的烈日,曬干了
濕透的衣服
和鞋子
我知道,門
沒有鎖
我依然,敬候著門開
自里,向外
趙瓊,男,1966年生于晉南,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詩歌委員會委員,空軍某部干部,現居北京。著有詩集5部,其它散見于《詩刊》《星星》《綠風》《詩歌月刊》《解放軍文藝》《文藝報》等,被收入多種詩歌選本。
作者:趙瓊
編輯:王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