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詩人“孔子觀川處”尋訪活動作品小輯
泰安市詩歌學(xué)會 供稿
【編輯前言】
位于泰山東麓的新泰市放城鎮(zhèn)有一個被稱為“小三峽”的地方,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洙水,其兩畔50米處是“石崖子”。據(jù)考證,此處即為“子在川上曰”的“川”。是當(dāng)年新泰與曲阜往來的必經(jīng)之道,至今尚有石鋪古路和古橋的遺跡。
放城為著名儒家學(xué)者林放故里,放城之名便是由林放得來。放城東南9公里的仲村,是孔子另一位弟子子路(仲由)的家鄉(xiāng)。歷史記載中“孔子不飲盜泉之水”的盜泉古址就在放城西2公里處??梢娍鬃优c放城有著相當(dāng)密切的關(guān)系。
關(guān)于孔子觀川大致的說法是,孔子到放城講學(xué),臨走時弟子們送他到石崖子,孔子站在這里指著洙水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借以教導(dǎo)弟子愛惜時光,勤奮學(xué)習(xí)。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我覺得更靠譜一些:周游列國處處碰壁的孔子,68歲時被隆重迎回魯國,本以為這次可以一展抱負(fù),但政治理想?yún)s再次落空。失望至極的孔子為排遣心中郁悶來到放城尋友(林放)論道。在石崖子,他看到滔滔不息的河水,聯(lián)想到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不由得感慨時間流逝之快,遂發(fā)出了千古一嘆。
2021年6月12日,泰安市詩歌學(xué)會借吳玉壘詩集《萬物豎起耳朵》發(fā)布分享會的機(jī)會,組織部分與會詩人北塔、安琪、東涯、吳玉壘、郭安文、冷吟、李文煥、彭浣塵、盛立、李慧等一起,對“孔子觀川處”進(jìn)行了為期一天的尋訪活動。以下作品即為此次尋訪活動的成果結(jié)集。
從水到石:孔子觀川處
北塔
一
我的水已流逝泰半
兩岸的石頭如羊群
河底的石頭如魚群
沒有一塊能跳躍、能游走
沒有一塊能幫我抵擋
反而被水推推搡搡、東倒西歪
被啃咬得千瘡百孔、七零八落
二
我的水已流逝泰半
曾經(jīng)快要升到山的頭頂
如今已下降到山的腳踝
沒有一片云,哪怕遮天蔽日
能幫我重新上升
曾被我俯視的林林總總
都位移到了我的上面
一副副得意與凌駕的樣子
然而我并不仰視它們
因為我的目光始終向下
就像正在覓食的魚鷹
哪怕只讓我繞著山腰盤旋
我也會保持平穩(wěn)、勻速的姿態(tài)
不讓我的任何一朵浪花
跳出魚的視野,而被鳥笑話
三
我的水已流逝泰半
從洙到泗,我沒有帶走一塊石頭
讓沉重的留在深處吧
讓笨拙的回歸洞穴
讓輕盈的隨我遠(yuǎn)行
此時此處,我胸中的塊壘
已被盡數(shù)吐出,有的被安置
在這個山頭,有的被閑置
在那個山頭;但是有棱有角的石頭
不屬于任何山頭。我但愿
水能重新升上來
用她的千萬只手掌
拍拍這塊,摸摸那塊
然后重新揣入我的胸懷
我的石頭愿意
跟著她的流動而晃蕩
在她停止的時候滯留
我寧愿被她的愛液泡軟
被她的舌頭舔化,也不愿
被采去添加于某座宮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泗水之水(外一首)
安 琪
試圖向泗水
打聽夫子的下落注定是枉然的
江水默默,你看到的水已不是
夫子看到的水
那聽過夫子感喟的水已經(jīng)流走
不舍晝夜。逝者啊逝者,逝者是水
亦是夫子。逝者如斯,斯水
已非那水,那水默默,流向《論語》
我從《論語》抬起頭
目光望向遙遠(yuǎn)泗水。我從《論語》抬起腳
足跡踏上遙遠(yuǎn)泗水
其時烈日炎炎
轎車一路疾馳,來到放城,來到
東石井村,有林姓船夫,自言林放后人
他知曉夫子曾對他的先人說過的那句話——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駕船于泗水,腦中閃過一念
有沒有一滴水不曾流逝?它寂然隱身于
泗水最深處,在被夫子之言點醒后……
憶泰山
如果我不寫出泰山,我必被泰山沉沉壓死
必死于對曾經(jīng)游過泰山而一字無成的回憶
必死于困惑、焦慮,和羞愧
必死于杜甫望岳之后收回目光的一瞥,如此冷淡
而不屑。
是的,我曾在纜車中掠過十八盤
因此我對泰山?jīng)]有記憶,我的腳對泰山
沒有記憶,它不曾酸過痛過,不曾向偉大的泰山卑躬
屈膝過。
它看見的泰山和任何一座山毫無二致
如果我遵從我的腳告訴我的泰山
則我對泰山的贊美將受制于它貧乏的感知
我將贊美遍布泰山的石刻,及石刻上的贊美之詞?
不,我將贊美你!
那最終完成我對泰山的渴慕之情的你,我的山東兄弟。
我憶起陽春三月
光線熱烈以便泰山鋪開足夠大的陰影把你我埋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為它浩蕩不息的一部分(組詩)
東 涯
洙泗河畔:寄孔子
行至此,你我俱已知悉
構(gòu)成阻礙的,不是流川,不是崖岸,
而是遺落在河床中間的
一塊石頭。
那只是一塊石頭,卻能不動聲色地
制造出斷流的氣象——
你站在河畔吟出“逝者如斯夫”,
詩人吳玉壘剛好寫下:
“一塊石頭絆倒了一條河流”。
也絆倒過我們——
我們在同一時間看見洙泗河的流勢
與枯乾,也看見我們的樣子。
達(dá)人撒手懸崖,俗子
沉身苦海,有大通必有大塞的戒律,
就這樣簡明地
鐫刻在洙泗河的石頭上。
作為萬眾景仰的圣者,你在河水中觸摸到的,
一如我所觸摸的虛無嗎?
河水兀自流動,和那塊亙古的石頭一樣,
只記錄枯榮,并不負(fù)責(zé)答案。
孔子觀川處
那只是一條河流在沒日沒夜地流,
循著既定的規(guī)律。
沒有什么比這種流動更普遍也更明顯。
其實什么都沒有發(fā)生,觀川的人
依然站在岸邊,自古
至今,至未知量的未來。
我們站在河畔齊聲高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其實說的是我們自己,是河水
映照出的真相:曰者是我們。
我們就在逝者中間——我們的臉,不舍
晝夜流逝的臉。
時間之矢
它必定射中我們。這是一句讖語。
就像水滴聲,
對于有覺醒意識的待決之囚,每一滴
都可能引發(fā)莫大的恐懼。
其實細(xì)究起來,它是一個長句,
因沒有斷裂而完美延伸的長句,其意義
只在句尾呈現(xiàn)。
它要射的,不僅是我們頭頂?shù)奶O果,
還有更廣泛更生動的目標(biāo),
流星一樣快,將生物體
帶往遺忘之地。
辛丑年夏月,詩人們站在放城
討論它的名字到底是洙河還是泗河,
我則看著它用最簡單的方式,
將仲尼,將林放,將我們變成它
浩蕩不息的一部分,瀲滟生輝的一部分。
這一切沒有太早,
也不會太遲,當(dāng)它不加修辭地
講述著這永恒不變的故事并將我們
帶入故事,帶往句尾,抵達(dá)
最深的寧靜與圓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組詩)
吳玉壘
在洙河的游船上
我看見的岸,是流動的
它有著兩千五百年的風(fēng)的形狀
兩個孩子,在上面揮手
揮著揮著就長大了
我面前的水是凝固的,它小心地
保持著一面鏡子的光亮
曾經(jīng)有那么一瞬,我分明看見
它碎了裂了,但旋即又恢復(fù)了
天空的模樣
我看著我,口中念念有詞
恍若某個七十歲的老人
自始至終,耳朵里只有機(jī)器的轟響
在川上,有風(fēng)吹過
那位老人,他把一條河
甩在塵世面前,像垂釣者甩出一條魚線
然后他長嘆一聲,走了
隔著兩千五百年的距離
我來了,一條無腮的魚
游啊游啊,除了如我一樣的魚
什么也沒遇見
除了一些草對著另一些草
一些樹對著另一些樹,搖頭晃腦
說著什么……好像
好像再不說就來不及了
從前的話還是留給從前吧
一條河,只管流淌就好
要說的話,早在兩千五百年前
就由一位老人,替它說了
這條河,流著流著
就停在了我的腳下,好像那位老人
突然收回了他說的話
曾經(jīng)的澎湃,已成經(jīng)卷
曾經(jīng)的無言,代之以鳥鳴
仿佛這世上再也沒有什么
可以浩浩,可以蕩蕩
遠(yuǎn)處山坡上,采石場不落的塵埃
更像傳說中的烽火和狼煙
兩輛重型卡車,在春秋與夏日之間
神一般,出沒
天幕闊大,蒼如未來。有人
在我耳邊小聲說
看樣子,今晚的雨又沒影了
附詩:《中流砥柱》
一塊石頭絆倒了一條河流
一塊石頭,不大不小
一塊石頭,不多不少
一塊石頭,不偏不倚
剛好把一條河流絆倒
剛好
讓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2008、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孔子觀川處
彭浣塵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孔子
不是普世的孔子也可以是
自己的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可補氣
可正心??勺R松柏
走到哪里也丟不了自己
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孔子
不是國家的孔子也可以是
自然的孔子
觀川的人踩著巖石的腳凳
看三五只鳥兒
飛來知己
又悄悄地,換上了蝴蝶的春服
五人一舟,溯源而上
此刻去找尋的
是一條河的源頭
還是,一句話的源頭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回響了千年的
悲情一嘆。依舊
在水面上制造著更多的漣漪,和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川流不息(組詩)
冷 吟
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
川在谷中
谷中有風(fēng)習(xí)習(xí)
有龜如蓋,蛙如鼓
東岸之人采葑采菲
西岸之樹,裝成了一個譬喻
風(fēng)吹落滿天星子
人間是非恩怨被流水彈盡
子長嘆:逝者如斯夫——
晝夜聞聽,慌忙起身,雙手接住了下半句
洙 河
關(guān)于洙河
我覺得沒有什么特別的
作為泗水的一根枝丫
除了曾被孔子用來觀過川
林放用來飲過牛
我始終認(rèn)為
這條姓洙的小河
與天下所有的河流沒有任何區(qū)別
都是一滴水跟著一滴水
向大海奔去……不舍晝夜
天空是一條河
天空是一條河
那么多浪花
被人錯叫成了云彩
河呢
其實是一片天空
那么多水草,魚
鳥兒一樣自由地飛
天空與河之間
有一座橋在踽踽獨行
那么多陽光
像鱗片
披在夏天的身上
河?xùn)|有一片林子
河?xùn)|有一片林子
河西有一片林子
河西的林子里住著黎明
河?xùn)|的林子里住著黃昏
一只鳥從河?xùn)|飛往河西
兩只鳥從河?xùn)|飛往河西
七只鳥從河?xùn)|飛往河西
十三只鳥從河西飛往河?xùn)|
它們多么快樂。它們的快樂
河水看得很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洙泗河(組詩)
李文煥
在孔子觀川處
須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前
看那時的日月星辰與藍(lán)天白云
須端詳腳下的山川地貌與洙泗河的
走向。怎樣穿越了時空
猜測岸邊某一處山巖上
圣人站立的姿勢與表情
猜測,河床的長度,寬度,深度
水流的湍急
其實,我們怎能知道當(dāng)時孔子的心境呢
就像理解不了春秋亂世
我們只是記住了他的那句名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老艄公
一提孔子,他滔滔不絕說起了林放
他說林放是他林家莊的人
他說林放是他的先人
他說他姓林
聽他的口氣,好像是林放看著他長大的
好像林放向孔子問禮時
他是個跟屁蟲
洙泗河不再湍急,兩岸陡峭的
石壁山崖,猶如他的臉
他掌著舵,半天的功夫
就從久遠(yuǎn)的年代里,轉(zhuǎn)了個來回
在這個號稱小三峽的地方
他給人的感覺是
歷史在說話
洙泗河
我堅信,這是濤聲的源頭
雖急流不再,但引起的蝴蝶效應(yīng)依然在人世間
濤聲依舊
杏壇,三千弟子,周游列國
一部《論語》,讓洙泗河蕩起漣漪
經(jīng)泗河
到達(dá)海洋
無論遙遠(yuǎn)有多遠(yuǎn)
幾千年了,儒家文化的推崇者們
沿《論語》溯流而上
將洙泗河畔一個叫曲阜的地方,尊為圣城
洙泗河,不曾改變走向。就像孔子
不會改變?nèi)蓊?b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觀川處
溫小詞
眼前這條河,流淌著清澈的歡喜
這讓我想起圣人,他洗盡歷史的煙塵
也會露出干凈的笑容?
四周草木蔥蘢,盡享低處的自由
在風(fēng)云激蕩中,它們互相傾訴
偶爾親密擁抱
我只是一個過客,來洗一洗生活的逼仄
順便把盔甲和面具
統(tǒng)統(tǒng)摘下
唯有時間變成縱橫的通道
我在古今之間,像一塊石頭,尋找
第三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 川
木子彗心
(一)
時光浮在水面
一條被放生的魚
一段被擱淺的詞
我們浮在水面
一群漏網(wǎng)之魚
任性地說出人間的秘密
并命名為:詩
(二)
我們逆流而上,然后順流而下
當(dāng)眼睛習(xí)慣了侵襲,以及占有
必定有一句話,將我們警醒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或者
“一塊石頭絆倒了一條河流”
——如此強(qiáng)有力地穿透了歷史
兩句話,在同一條河流相遇
——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的在與不在
一條河,在兩句話中死去,或永生
(三)
現(xiàn)在,讓我們來一次放空
或者,極盡一爿岸的遐想
看風(fēng)如何保存了曠野
并被曠野馴服,河流如何塑
造了石頭,并被石頭絆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偶然(外一首)
郭安文
兩千五百年前
孔子在列國轉(zhuǎn)了一圈
把自己轉(zhuǎn)暈后
掉進(jìn)這條洙河
他沒說想兒子
也沒說想老婆
他只說了句"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洙河聽懂了
就一直流一直流一直流
河中的石頭沒聽懂
也一直留一直留一直留
由此孔子觀川處
搬進(jìn)白紙黑字的《論語》
成了中國儒生
搖頭晃腦的資本
尋 根
魯?shù)? 是孔老夫子的
一件棉袍
厚重 密實 溫暖
而觀川處
是他偶爾掉落的一枚鈕扣
那破損處
露出他生命的斷崖
至今唏噓不已
兩千五百年過去了
仍有數(shù)不清的仰慕者
尋根而來 昨天有
張中丞 李員外 王秀才
今天有 北塔 安琪 和東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 川
呂小牛
秋又將燃燒成詩的樣子。
塵世之重載著時光之輕。
黑暗在光明中潛水
真相在謊言中隱身。
我夢里觀川的地方
站著另一個觀川人
他口若懸河瀉水。河水曰
“逝者如斯夫……”
滔滔不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只在乎
曲業(yè)貴
在孔子觀川處
我不在乎夏日正午的高溫
不在乎汗水浸透了衣衫
不在乎兩岸碧綠的莊稼和蟬鳴
我只在乎
圣人的一句嘆息
讓一條小河有了長度和高度
我只在乎
在烈日下?lián)u頭晃腦誦讀出這句話時
是否又揮霍了一年的時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川上(外一首)
——和吳玉壘《中流砥柱》
盛 立
那塊石頭,還在那里
不大不小,不偏不倚
或許,它真的絆倒過一條河流
或許,真的改變過一段歷史
其實每一個人,都曾把自己
當(dāng)成中流砥柱
一心做激流中屹立不倒的英雄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蹉跎
如今,我被一陣風(fēng)裹挾
來到這里。借著閃光的河水
看清了自己:不過是一顆
帶著余溫的塵埃
如果落進(jìn)水里,也不過一粒
隨波逐流的沙子
溯 源
在洙水河畔,詩人們談起《中流砥柱》
談到“一塊石頭絆倒了一條河流”
談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指著河中的那塊石頭,我說
到底是先有的石頭,還是先有的河流
還是先有的,孔子那句千古長嘆
這可是又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我們乘上木船,溯流而上
石頭不語,面色凝重深沉
河流不語,泛起一串串浪花
兩岸不語,只把草木
青了又黃,黃了又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一直流啊流
紅衣欲棄
我不知道水的源頭在哪里
也不知道它流了多遠(yuǎn) 多久
我只聽到夫子說
逝者如斯夫
逝者如斯夫
流走的水不會回來
就如人既已走向歸途
就難再重生
只要來過
就屬于這大江大河
你聽,岸邊小夜鶯在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觀川處(外一首)
劉寶銀
在孔子觀川處,探尋
“逝者如斯夫”的真意
我們劃船,徒步,眺望和俯察
河水纖弱,清澈,徐徐
從兩岸迸裂的巖壁上
我發(fā)現(xiàn)了生與死的秘密
看到了當(dāng)年河水的浩瀚與強(qiáng)勢
聽到了母親的產(chǎn)痛
哦,大海
一條小河的兒子
無 題
我在大海上,碰到一朵浪花
它說,它來自泗河
它還記得泗河岸上的一個老者
他曾無可奈何地說:“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那時,和它同行的
船夫,想笑,卻又把嘴捂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崖子(外一首)
原 子
這只是一個落腳點
光陰在這里散出去
走的很遠(yuǎn)
需要一代一代的人
聚過來奉還
川中水
只是躺著、淌著
被點化時也沒多想
因為聽懂了一句話
成為了光陰的起點
求知的人望而興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 傳
藍(lán)天劍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攥緊的拳頭握不住光陰流逸
生命的閘門阻不住智慧馳騁
河道的拐彎處與漩渦凹底
可以渦住殘枝敗葉和淤泥
卻擋不住清流一樣的嘆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直至今天,這聲音常在我耳邊響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
雨亦冷
循著春秋圣跡 我也登上此川
試圖拉回 歷史的腳步
濕淋淋的雙手 卻打撈出
山影和綠意
目送流水兩千多年 你是否也
懷念
照亮內(nèi)心的 執(zhí)著與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 川
李成友
我站在岸邊
手里攥著一把光陰
靜觀川流不息
仿佛是在欣賞自己
水流或漩或繞
終將離你而去
我把光陰拋向水中
一切都漸漸淹沒河底
我在無度地消費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