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獻禮作品《天地人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交響曲》
丘樹宏聯手國際著名音樂人約瑟夫·馮嘉祥共同精心創作
天地人和(HEPH)
Heaven, Earth, People, Harmony
(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型交響曲歌詞臺本)
丘樹宏
目錄:
第一樂章:天(Heaven)
宇宙/太空/天空/氣候。
第二樂章:地(Earth)
地球/土地/生態/萬物。
第三樂章:(People)
生物人/人與人/心態/善惡。
第四樂章:和(Harmony)
和諧/和平/合一/和聲。
天地人和(HEPH)
Heaven, Earth, People, Harmony
(大型交響曲歌詞臺本初稿)
丘樹宏
第一樂章:天(Heaven)
男獨吟誦: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男高音獨唱,男聲合唱:
二百億萬年前的爆炸,
開啟壯麗輝煌的起源,
天地分離出蒙童混沌,
碰撞放射出光明燦爛,
創造出浩浩淼淼蒼穹,
縱橫千百億光年方圓。
星系,恒星,星云,
物質、時間,空間,
至高無上,
高高為顛。
能量,定律,學說,
神話,哲學,觀念,
至遠無界,
遠遠無邊。
無論大大小小,
不管長長短短,
雄偉宇宙俯瞰一切,
矗立起赫赫威嚴。
不管有形無形,
無論光明黑暗,
神奇太極包含所有,
開放出襟懷萬千。
啊!
看見聽見:天永遠永恒,
感到想到:天永恒永遠,
不知不覺:天無限無限……
第二樂章:地(Earth)
女獨吟誦: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也。
女高音獨唱,女聲合唱:
四十億年前熾熱的巖漿,
爆炸融化地球圈層物質,
太古宙元古宙生發大氣,
顯生宙演繹出生物神奇。
從六千公里的地心出發,
呼吸著氮氣氧氣水蒸氣,
五大陸矗立起山川脊梁,
五大洋養育著浩海大地。
二十四小時走出日日夜夜,
十二個月份走出一年四季,
金木水土火創造億萬壯麗景象,
與太陽月亮為伍風霜雨雪洗禮。
一天天自轉一年年公轉,
張揚和延續著無限引力,
燃燒著巖漿碰撞著板塊,
將所有生命和災難托起。
氫氧組成無色無味的無機物,
賦予人類生命之源無限生機。
萬物生長是你美麗的生命,
厚德載物是你尊貴的名字。
第三樂章:人(People)
男女聲吟誦: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男女中音對唱:男女聲合唱:
五百萬年前東非誕生,
從直立人進化成智人,
泥土捏造了各種神話傳說,
人類的事情從來最為紛紜。
發明工具有了勞動收獲,
鉆木取火不再懼怕寒冷;
交流語言聯結成一個個集體,
發明文字創造了一種種文明。
日與夜,天與地,生與死,
生殖,遷徙,消亡,傳承;
男與女,老與少,尊與卑,
家庭,氏族,階級,社群。
檢討借鑒經驗順應改造自然界,
教育科技文化煉就了生命靈魂;
天與地與社會同生共繁衍,
人,就是最寶貴的精氣神。
第四樂章:和(Harmony)
男女混聲合誦:和,相譍也。龢,調也。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天地人和,意思為“天時、地利、人和”,出自于《莊子·外篇·天地》,原文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處世觀念。天地人和,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人類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人類的生活指引了方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核心的共同價觀。
男女高音、男女中音領唱,混聲合唱:
一排蕭一排笙叫做龢,
聲音協調悅耳吹成和;
英語的稱呼Harmony,
融洽和諧和聲唱成歌。
天地人和的理想世界,
本源的初心也是未來寄托。
物種的進化伴隨著丑惡,
人類進步也帶來了掠奪;
從石器青銅到鐵的冶煉,
從冷兵器到罪惡的軍火,
無休無止的殺戮和戰爭,
仇恨燃燒著人與人國與國。
礦產,石油,山川,水土,
野蠻的開采留下片片荒漠;
藍天,大海,草原,田疇,
污染沉重太陽暗淡月蹉跎。
神秘的瘟疫裹挾金融危機,
多少生命飄零家庭流離失所。
冷戰綁架科技道德跌下了峽谷,
霸權侵犯世界居心毒品般齷齪;
形而上意識形態敵對多元文化,
全球化的時代背上了重重包裹。
天還是那個天藍天依然,
地還是那個地地大物博,
人還是那個人人類繁茂,
同舟共濟是未來的船舵。
人法地,地法天,
蕓蕓眾生物競天擇;
天法道,道法自然,
車同軌走出前路廣闊。
每一個人每一種生命都能健康成長,
機器人也長成延伸生命的基因長河。
每一個國家每一種文明都彼此尊重,
毀滅不屬于宇宙永續和平發展之歌。
所有的夢想都放飛九霄云外,
一切的勞動在大地結出累累碩果。
人道正義教化無類相親相愛,
共同價值引導方向一起邁步走過。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上住著你和我;
各國共處一個世界,
誰能離開世界生活!
在這個大大的地球上,
有一種團結叫命運共同體,
在這個美麗的世界里,
有一種未來叫做天地人和!
啊!
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
2021年10月22-25日
(寫作期間,恰逢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德文版10月24日出版發行;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讓我們攜起手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實現世界永續和平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
《天地人和》交響曲音樂會創作思路
約瑟夫·馮嘉祥
作曲:
約瑟夫·馮嘉祥:全球(國際)電腦音樂協會(ICMA)副會長、冰島籍著名華人音樂家。
作詞:
丘樹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樂曲長度:
一個小時十五到三十分鐘左右。
樂曲結構分四個樂章:
“天”,“地”,“人”,“和”。
聽視覺結構:
電腦音樂、大型交響樂團、編鐘編罄古樂、大型合唱團、男女聲獨唱、男女聲朗誦、虛擬全息影像。
創作方案:
運用最新(電腦音樂/虛擬全息影像)和最傳統(人類的嗓子/編鐘編罄/交響樂團/中國民族樂器)的音樂創作手法顯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碳中和社會里最關鍵課題“天地人和”。
音樂思路:
“天”從奇點發生宇宙大爆炸的轟動開場(包括電腦音樂360度環繞聲和虛擬全息影像)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將觀眾引進無限大至無限少宇宙/意識的震撼人心場景。
“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母體,從氣體演變成巖漿到陽光/氧/水/碳皆全的生態宜居之地。
“人”的意識千變萬化善惡兼備,肉體是天地靈氣的載體,通過這一載體演繹天地人的融合交響曲。
“和”是天地萬物能量處于陰陽平衡中庸之道的結果,也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爭取的目標,最終回到奇點歸零的萬物和諧靜態。
音樂是能量和時間的演繹媒介,在天地人和的大能量和大時間節奏的議題上將發揮到淋漓盡致,引領觀眾進這樣的音樂境界有望開拓成二十一世紀交響曲的一首代表作。(2021.12.11)
約瑟夫·馮嘉祥簡介:
本科畢業: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以全球第一名資格考入。研究生:荷蘭斯韋林克音樂學院和奧地利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
教/講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英國修福特大學,冰島音樂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濟南大學客座教授,寧波文藝學校名譽校長,寧波市教育局素質教育特聘名家。
創始人兼藝術總監:北歐樂團(冰島),1987年受中國文化部邀請作為第一個西方前衛音樂樂團訪華巡演。香港城市室內樂團。香港華樂精英團。
獲獎:美國福特基金“相遇作曲家”大獎(首位非美籍作曲家獲獎者)。世界杰出華人大獎。全球可持續發展杰出人物獎。
歷任:聯合國絲綢之路經濟論壇藝術總監。聯合國全球環境促進大會開幕式作曲家。第二十五屆國際電腦音樂大會主席。國際電腦音樂協會副主席及亞太和大洋洲區域理事長。時代華納2005財富全球論壇在北京天壇及人民大會堂演出為胡錦濤主席和開幕式創作“天人頌”全球直播。2008北京奧申委宣傳片作曲家。中國國家航天局“航天文化”藝術總監兼作曲家。彭麗媛女士收官專輯“源媛流長”作曲家(送英女王的國禮之一)。北京 2001中關村國際電腦音樂潮主席及藝術總監。2010上海世博會"城市發展與綠色經濟論壇"總策劃。
丘樹宏簡介:
丘樹宏,1957年7月出生,廣東河源連平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廣東省音樂家協會顧問;先后在珠海、中山市任職,中山市政協原主席。
已出版個人詩集《隱河》《以生命的名義》《長歌正酣》等10部,人文社科和經濟類著作《思維洼地》《心的看見》《中山傳》等10部。
2003年,憑一首抗擊非典的大愛詩歌《以生命的名義》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作家協會以同名大型節目播出后而走進中國詩壇,被譽為“時代歌手”。曾獲人民日報年度散文獎、《詩刊》詩歌金獎、《人民文學》《文藝報》和《文學報》等征文金獎、《詩選刊》中國最佳詩集獎、《芒種》年度詩人獎、《中國作家》郭沫若詩歌獎和鄂爾多斯文學獎、廣東省“五個一”獎和魯迅文學藝術獎(兩屆);為中央電視臺大型史詩電視劇《辛亥革命》《下南洋》等撰寫主題歌。
近幾年來致力于長詩、史詩和大型舞臺節目文學臺本創作,已完成《30年:變革大交響》《孫中山》《共和國之戀》《海上絲路》《海上絲路?香云紗》《Macau?澳門》南越王趙佗》《宋慶齡》《伏羲頌》《九連山下》等二十余部;主創并兼總編導的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曾由國家文旅部、國務院臺辦和僑辦等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安排,并分別與廣州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等合作,在海內外演出十余場;主創的大型音樂舞臺作品《孫中山》《英雄珠江》《南越王趙佗》《咸水歌》等在中央電視臺和廣東電視臺播出。
首倡“孫中山文化”概念并力推納入國家戰略命題,創設“中山杯”華僑文學獎、孫中山文化節,創建“香山香”沉香區域品牌,策劃組織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一系列國家級活動項目,以及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走進中山、中央電視臺“中華長歌行”走進中山、孫中山文化高鐵行、孫中山文化粵港澳行等一系列大型人文活動,影響廣泛。
2021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