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落下的詩篇(外三首)
——為“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而作
創作 藍帆
朋友你好!今天是虎年公歷4月16日
今天 我喝了很多酒
濃郁的蘇維濃干紅葡萄酒源源流進我的高腳杯
它們來自法國 但在我的選擇中
它們和拉菲一樣 被我排在張裕解百納后頭
今天被首選 是因為它們的瓶塞早已被取走
酒精度13.5% 標準容量750毫升
它們與我同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
于2022年4月16日9點56分
載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圓滿完成任務
快速飛回內蒙古東風著陸場
中華兒女地上與太空往返可謂自在逍遙
太空英雄曾出艙攬月摘星
太空英雄曾檢閱河漢星海
漫長的180天失重的狀態
對天賦異稟的豪杰來說
不過就是飛著出趟差
舉杯吧舉杯 我們舉杯
為英雄兒女無所不能
舉杯吧舉杯 我們舉杯
為卓越的勇士凱旋稱贊
舉杯吧舉杯 千杯不醉
今夜我們不醉不歸
真飛的神仙
三位航天英雄圓滿歸來
東風著陸場 開闊遼遠的平臺
承載十四億人民的熱切祝愿
今天 我喝了很多酒
我們頻頻舉杯 痛飲不醉
今天喝酒與十年前是相同主題
都是贊美英雄神奇飛天
可是今天喝酒又不同于十年前
我們全家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體驗
今天喝酒不同于十年前
我們全家在敦煌莫高窟參觀
壁畫中的飛天仙女 離開水彩無法騰空
壁畫中的飛天仙女 翅膀是水袖綢緞
在敦煌 但見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縈繞千年
而今天 無論我喝多少酒我都明白_
中國宇航員不是莫高窟壁畫中的神仙
他們活生生地飛向400公里高的太空
在失重的軌道艙 他們就是會飛的神仙
他們九天摘星月
他們太空艙快樂工作神奇生活
跳繩 俯臥撐 彈琴 講課
如果讓你說 你說這是真實故事還是神話傳說
美麗的“首創”
六個月的太空出差 時空見證了航天壯歌
中國宇航員 為人類留下美麗記載
王亞萍 是首次走出太空艙的女航天員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 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
完成貨運飛船和空間站的對接
三位宇航員 首次實現了在軌駐留六個月、
鑄就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第一的傳說
他們首次實現了航天員在太空跨年過春節
他們圓滿完成了預期技術驗證工作
人類飛天夢想來自千年前
直到元代末期 敦煌石窟建成才由壁畫呈現
今天 航天員的無翼而飛
明天 宇航員行走太空恍如走泥丸
這些來自壁畫的創造
羽化升天 輕而易舉
你我同游 并不遙遠
我想邀你共飲
中國是當今全球唯一獨自建設空間站的國家
中國必將綻放更多驚世駭俗光彩
來自中國的太空玫瑰 會把星空裝點得更燦爛
來自中國的太空壯士 會成群結隊而來
偉大的祖國啊 令中華兒女驕傲的母親
此刻 已是子夜
我想舉杯 盛情邀你與我共飲
我要說 繁星滿天道不盡我對你的歌唱
我要說 江河滿載盛不下我對你的熱愛
今夜 無論獨酌還是對飲
舉起的都是我內心滾燙的詩篇
我正在寫報告文學——核潛艇當年上馬的艱難
我又在很多國家疫情面前躺平的悲慘
我害怕置萬民于放任的畫面
我破解撒手不管的捉襟見肘
我感動于中國抗疫堅持“清零”的善懷
我們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
領跑全球經濟幾十載
風雨來襲 我們有撐天巨傘
五彩斑斕疊加 內心風云翻卷
感恩 讓我止不住淚流滿面
——便有了這些詩篇
2022年4月16日子夜
藍帆 現為四川傳媒學院教授碩導、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普通話水平一級甲等)中國傳媒大學、遼寧傳媒大學等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中國詩歌學會、中國報報告文學、散文學會、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等會員;當代文藝工作委員會專家、中國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專家編委;中國文化促進會語言藝術委員會專家顧問、《人人文學》副總編、《名家典藏》副總編、藝術總監、CCTV全球愛華詩歌春晚藝術顧問、華語詩歌春晚藝術總監、四川文藝傳播促進會文藝研究院副院長、女散文作家創作中心副主任、四川詩歌學會理事、四川廣播電視學會播音員主持人專業顧問、西藏自治區廣播電視臺及多個廣播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專業指導顧問、中國詩歌萬里行首個鄉村創作基地主任;曾獲得海內外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征文暨朗誦特等獎、金獎、一等獎、最佳詩人獎、當代詩歌詩集獎、最佳女詩人獎、百年新詩百位詩人創作最具活力獎、詩歌創作與朗誦特等獎、“共克時艱同舟共濟《大家文學獎》”——《血與火的答卷》榮獲特等獎、人人文學評獎詩歌創作與朗誦特等獎、已出版個人詩集等六部。第六部詩集《落雪有聲》在中國電視臺《智慧中國愛我中華》“CCTV全球愛華詩歌春晚”大型公益文化活動中,榮獲“十佳詩集獎…… 有現場高峰論壇即興主持特等獎;有曹燦先生審評頒發詩歌朗誦特等獎……作品呈現于《人民文學》《詩刊》《人民日報》《星星》《中國詩人》《解放軍報》空軍雜志《鷹擊長空》《光明日報》《詩潮》《鴨綠江》《四川文學》《文學港》《詩林》《詩潮》《詩探索》《女也》《澳門》《綠風》》西藏文學》《大河》《攀枝花》《藍草地》《西部散文選刊》等海內外近百種刊物,有數十位名家評論其詩歌創作特色;入選《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世界華文詩年度詩選》《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等近百部典籍。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