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雜感(外十首)
作者:汪順成
深秋雜感
老伴去世剛送上山
兒女們在準備外出務工
門口的老核桃樹下
他半躺在躺椅上
秋風吹來
半傾倒的空瓶子
嗚嗚哭泣
老核桃樹的黃葉呀
落得動魄驚心
喊一聲少一聲
那年媽媽病重
全身浮腫
走幾步路就累得氣喘吁吁
上初二的我
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
就是趕緊喊一聲“媽媽”
真怕喊一聲少一聲
媽媽走后
有一次獨自去割豬草
在四下無人的玉米地里
我對著一棵老樹喊“媽媽”
連續喊了很多聲
那個暮色蒼茫的傍晚
我不知道
是風吹走了“媽媽”
還是淚水淹沒了“媽媽”
鎖起來
把抽屜門鎖起來
把臥室門鎖起來
把大門鎖起來
把所有能鎖的門都鎖起來
然后把爹娘留下的鑰匙
每人都分一串
把回憶鎖起來
把“爹”“娘”兩個詞匯永遠鎖起來
離開故鄉前
強制把嗓子鎖起來
把淚水鎖起來
……
那個冬天
雪紛紛揚揚地下
小屋里的柴火噼啪燃燒
茶壺里的水咕咕著響
牛圈里小牛鼻孔噴著熱氣
老牛在咀嚼著玉米秸稈
黃狗在雪地里奔跑撒歡
草垛蹲在菜地里默不作聲
路邊的竹子被雪壓彎了腰
遠方的山披上了白衣服
爹、娘
我多想沿著從故鄉走出來的腳印
一步
一步
一步
……
返回到那個冬天
爹正用斧頭劈開滿是冰渣的柴
娘在柴火旁邊為我們縫藍布衣服
我們在雪地里打雪仗 堆雪人
雪還在
紛
紛
揚
揚
……
夢,把嘴巴描成了月牙
牛圈里老牛在反芻
小牛不時地吹著鼻孔
豬偶爾懶洋洋地哼叫
小雞嬌嫩的叫聲
米粒般撒在地板上
偷油蟲還在灶里彈唱
……
媽媽,你還在為我做布鞋
煤油燈苗在打哈欠
媽媽,您可以休息了
您的身影
被燈昏暗的光拖得
好長 好長
媽媽,我真的困了
不信您看
夢兒的筆
已經把我的嘴巴
描成了月牙
曬麥
那時候,簸箕張開溫暖的懷抱
母親便把胖嘟嘟的麥粒攤開來
瓦片上,蜘蛛忙著結網
菜園邊,蜻蜓正在閑逛
我是麥粒的忠誠守護者
驅逐著眼饞的群雞
太陽快落山時
母親左筐擔麥
右邊擔我
扁擔咯吱咯吱作響
天空瓦藍安靜
太陽紅撲撲的臉蛋
慢慢地依偎進大山的懷抱
故鄉
大山老了
佝僂著身軀
老神樹形容憔悴
奄奄一息
荊棘掩蓋了小路
雜草隱藏了溪水
那遠去的清風
再也回不來了
母親墳瑩上的草
不知不覺又長高了
村莊,快被野草掩埋
開年后
留守的老人
在挖種村莊最好的田地
讀初中的英子
十四歲就懷了孕
年輕人打工掙錢建起的新房子
如一座座空墳橫臥村莊
打工回家的柱子正和媳婦鬧離婚
劉老頭沒等到兒女趕回家就咽了氣
風掠過村莊
撂荒了的土地上野草瘋長
仿佛再來一陣風
村莊就要被漫山遍野的野草
就地掩埋
在人間
在人間
草木凌亂
中東的血跡還沒有干
在人間
蝙蝠倒扣在樹上
看塵世的憂傷將白云掩埋
在人間
光的利箭
正穿透堅硬的夜
在人間
再蜿蜒的河
總會峰回路轉
在人間
永不回頭的時間
在做一道偉大的證明題
邂逅
雜草霸占了小路
低矮的灌木叢中
荊棘總會伸手攔路
鐮刀彎月般
升
降
汗水雨珠般
滾
落
翻過山埡口
天已經微亮
我與清風
撞了一個滿懷
風吹墓碑
秋風吹來
墓前的草被吹白
紙錢在地上打轉
燭火被攔腰斬斷
再來幾陣
碑上的墓志銘
就要被吹散落了
那個人轉過身
不忍看鏡中的容顏
作者簡介:汪順成,80后,漢族,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貴州作家》《貴州民族報》等刊物。
本文由史映紅推薦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