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習俗志之二(四首)
作者:徐作仁
1、立春日志
立春日,菜園熱熱鬧鬧
白菜瘋長萵筍瘋長茼蒿菜瘋長
幾朵黃花緊趕慢趕,覲見
剛剛在檐頭展眉露臉的太陽
春打五九尾,喝油像喝水
拉開柴門,五谷豐登的愜意
把娘額頭三道箍抹成兩道
眼角菊花淡成杏花
娘內心的春天立起來了
血液中的春天高低壓都正常
把一桶清尿水飲給菜園
心愛的蔬菜們,立馬乖巧
飲一瓢春陽,飲一瓢鳥語
飲一瓢膝蓋、腰椎和肩周
娘的神態與姿態,在打春時
是一幀古冊里的新村莊
2023.2.4
2、正月十五,元宵日志
一個看過花燈的女子
用并不細的腰,學有錢人家
扭成了粗樸壯碩的元宵
那個舞過獅子的精壯漢
學側柏,立在青山
樣子一會模糊一會清楚
煙花不放了,新橋之上
只走著水一樣的車輪子
喇叭嘈雜,什么都不忌諱
娘靠著柴門,靠著家譜
騰一只端湯圓的手,一揮一罵
這背時的人、那背時的鬼
夕日剛好卡在西邊的李樹
李花未花,一顆湯圓進嘴
娘的口味,并非五味雜存
2023.2.5
3、正月十九日,封口日志*
落燈面的滋味還留在嘴里
小院人丁不旺,財運該旺
“把年封好、把口封好”
我的老爹老娘,相互關照
銅煙嘴先親吻娘的癟嘴
再親吻爹的皺口
亮瓦斜下來的正月十九
把他們的臉照得亮亮堂堂
葫蘆“雙全”沒備得上
在位祖牌正襟危坐,督促爹娘
四方桌上,爹揉面、娘搟面
篤信、虔誠,不茍一絲一毫
娘把餃子的收口捏緊
把一只只元寶的好運封牢
爹拉成的面條,粗細勻稱
一根根都綿軟、綿長
留不住的人,好話留在家了
輕輕磕掉又一桿葉子煙
鐵鍋里,福富運康交纏
紅光滿面的笑語,滾滾燙燙
2023.2.10
*注:正月十九“年封口”,這天年才算真正意義上結束封口。
4、正月二十七,老人節志*
站在開紫花的葫豆秸側邊
不可名狀的鳥聲啼囀正月
麥苗拔節,像你一樣
硬起了第三四五節腰椎
你不自知地,想起了什么
長壽面下了一海碗
菜餅子煎了三五個
你撫摸著一腔愜意、得意
葫豆花一樣的笑容里面
有春風陽光嬌好的影子
跺一跺腳,夯實如當年
甩一甩手,靈活正健康
爹呀,你一站到你的土地上
就是活在春天的好青苗
不倒霉不生病,十分茁壯
2023.2.17
*注:俗習正月二十七屬老人節,宜吃面條菜餅等,寓長命百歲,財運亨通
承諾:本稿件純屬本人創作,授權平臺發布,允許轉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