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意婆娑(組詩)
作者:王德興(北京)
侗族大歌
稱其大,絕非浪得虛名
誰能挽起三江的悠長與激蕩
天地間深情吟唱,千年不衰
誰能采擷滿山鳥叫
與秧苗一起植入稻田
讓所有日子,長成有聲有色的蔥翠
誰能僅憑幾叢竹籬
便能把侗鄉樓前屋后的蟲鳴
鋪展成梯田般的多姿多彩
顧昐生輝,楚楚動人
誰能用響遏行云的多聲部
把一支少數民族的憧憬
升至比藍天還高、白云還遠的境界
山連著水,水連著天
侗族兒女的心,連著星辰大海
黃渤海分界線
誰說大海無垠,這條界線
已由老鐵山和田橫山作證
寫進朗朗乾坤
但,這絕非意味著黃海的水
不能融入渤海的洶涌激蕩
也絕非意味著,渤海的魚蝦
不能暢游到黃海的廣闊里生長
相反,兩海的聯姻
的確是交換過定情信物的
否則,渤海的黃與黃海的藍
將作何解釋?
大云寺
無山可依,只得緊緊拽住
黃河遠去的背影
與古桑樹相擁而立
原本唐人的創意,上河的秀場
執念一經抱定,便聲淚俱下
六根入土,瑞相齊天
當我再次來到這里,已是庚子初春
過往煙云,此刻靜默成一柱香
上可輕飄入天,下可匍匐接地
如是我聞,物我合一
杜甫草堂尋草
綠意豐沛。似乎并不需
更多的草來浣花溪妝點門面
但唐朝時不行,一名詩人
不僅頻繁以草入詩
還藉此安身續命
那幢名爍古今的草堂
便是他嗜草用草的典范
徜徉其中,確已尋不到多少草了
倒是那些樟榕竹棟們
相互幫襯,茁壯參天
使人對誰是這里的真正主人
產生錯覺
杜子美對此毫不在乎,任憑那些
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綠
圍堵草堂,甚至恣肆進他的詩里
潛滋暗長,繁茂成性
瀲滟成精神世界的另一番景致
令后世子孫流連忘返
雷峰塔倒后的幾年
傳說塌下來,夕照失去依托
只得與與荒草為伍
鴉雀無識,持續鼓噪
蛇仙趁機擺脫禁錮
在與許郎重續前緣之前
須與法海算清舊賬
否則,豈不枉為素貞美名
苦海無處不有,慈航確已難尋
縱使請來宋義士武松坐鎮西湖
也難保每場千古情都感天動地
否則,潘金蓮就不會淪為
武氏家族揮之不去的心病
香雪園看梨花竟放
白紗巾,搭上梨園的脖頸
風一吹,姣美蕩漾,香醉萌動
本天生麗質,何需再施粉黛?
習俗中泡大的潔凈,此刻醒來
只為感應來勢,為遠期收獲
標定心態
以盛大的雪色臨場
用蓬勃的綠念主打全程
最終抵達金秋脆甜的狂歡
屢經寒暑,腳下并不乏坎坷
但當春光照臨
聚斂于蕊心的依舊是玉質的粉嫩與皎潔……
【作者簡介】王德興,山東夏津人,專職研究員,曾在著有《以各種方式走向你》《強軍夢》等文集。
詩歌高地
主編:任 立
編輯部主任:任重
秘書 長:任 真
投稿郵箱:手機:15589030966(微信)
編者按:《詩歌高地》源于2013年,我做山東省作協《時代文學》(雙月上)執行主編時在刊物設立的一個欄目。這個欄目上,我推發的大都是中國一線詩人的優秀作品。其次是我發現推發了頗有才華的后起之秀,這些后起之秀都是90后的青年詩人。現在這些青年詩人都是當下中國詩歌之棟梁。那是2014年初冬,我和原濟南軍區《前衛文學》主編張鄉林到東營采風,站在黃河的入海口,我對陪同我們采風的勝利油田作協秘書長、我的宗親大哥、著名詩人任真說:我們一起做一個《詩歌高地》公眾號,彌補充實紙質媒體的短板,注冊費用我們各一半,我推薦詩人和他們的作品,你具體排編。這樣,我們注冊認證成功后。從第一期在2015年2月6日推發了著名詩人李輕松的詩開始,接著每天推發一位著名詩人。后來任真兄廣泛組稿,推發了不僅有國內優秀詩人,也推發了好多國外著名大詩人的詩歌以及詩歌理論。《詩歌高地》在國內外的詩歌界產生了積極廣泛的影響,真正為中國詩歌和詩人的傳播和推廣做出了實實在在的好事實事。2017年1月,《詩歌高地》在國家商標局成功注冊。現在,我們高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思想,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肩負擔當中國詩歌重任和使命,更加完美做好《詩歌高地》公眾號的中國詩歌和詩人傳播和推廣。《詩歌高地》公眾號所有發表作品文責作者自負,版權受法律保護。
作者:王德興(北京)
來源:詩歌高地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