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祀禱親娘
作者:安玉琦
題記:
癸卯兔年,清明祭祖;
修正舊文,寄托哀思……
(一)
親娘走了。
兒們成了沒有娘的孩子,
那種心疼啊,
只有沒了娘之后,
才能真切地體會到。
人的生命如此脆弱,
脆得弱不禁風——
親娘時年八十六歲,
即便加上天一歲地一歲,
也才八十八呀,
可是親娘走了……
兒曾向神明許過愿——
讓娘生命之旅三步走,
長期目標過百歲,
中期目標九十九,
即便再不濟,
也要過去新年啊!
可是親娘走了……
這種心痛,
即使華佗再世,
也難以治愈啊!
是啊,
娘的惦記,那是對兒們的祈福;
娘的嘮叨,那是對兒們的教誨;
娘的嗔怪,那是對兒們的厚愛。
可是,兒們呢?
即使再孝,
心中也有愧??!
親娘能自愿把生命給兒們,
兒們敢把心胸敞開給娘看嗎?
我不敢,
因為我有許多愧對親娘的地方……
(二)
親娘活著,
全身心為著家庭和兒女們;
親娘走后,
在天之靈仍然庇護著兒女們——
出殯那天,
臘月二十一,
三九嚴寒天,
卻出現陽春三月日,
這是親娘的恩賜啊——
莫讓兒女們悲痛的涕淚,
凍結在嚴冬里……
上三日墳,
恰逢陰歷小年,
應照習俗,
要在落日之后方可祭奠,
可是忽然間,
親娘扯出一片云帳,
將夕陽遮蓋,
此時,仿佛依稀聽見,
親娘在招呼:
快來上墳吧,
別耽了回家過小年呀!
上五七墳,
應照習俗,
要在日出之前。
于是,
晚輩們一應四五十人,
五點鐘便來到親娘墓前,
舉行最莊嚴的祭祀儀式:
紙曹——
樓房、聚寶盆、電視、冰箱……
一應俱全,
還有童男童女和轎夫,
尤其那頭大黃牛,
責任特別重大——
小妹圍著大黃牛右轉三圈左轉三圈,
并小聲念叨著:
大黃牛,彎彎角,
親娘用下的臟水,
你來替著喝……
作為長子的我,
要來回三次跳過熊熊燃燒的錢柜,
這叫作:
我替親娘跳火坑……
當那成躉成躉的紙錢和五彩繽紛的紙曹,
剛剛燃化完,
太陽則悄悄地從大海里面升出,
霎那間,
仿佛又看到了親娘那張慈祥的臉龐。
(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
思念親娘欲斷魂。
親娘啊,
您走后——
兒們的心一直空落落的啊!
祖訓曰:
家窮有個場好,人老有個娘好。
直到親娘走了,
才懂得親娘的好,
但已晚矣!
親娘的好,只能念著吧;
想盡孝,也是枉想哪。
兒們的心啊,
只剩下不盡的懺悔啦!
2015年4月4日,
農歷二月十六,寒食——
為先人填土日。
鄉里習俗,
日出前填新土。
我們兄弟七人約定——
五點半給親娘親大填新土。
親大的墳墓不夠大,
實屬兒們的不敬。
親娘與親大相聚了,
兒們的心意——
今年定將二老的墳墓做大做好做漂亮。
二弟有心——
頭天從自家地里拉來四車新土,
兄弟七人虔誠地將新土一锨一锨填上去……
東方剛露魚肚白,
二老的“住家”煥然一新,
于是——
化紙錢,放鞭炮,
鞠躬磕頭,默念祈禱:
親娘親大,入土為安吧!
親大走的早,
掐指已逝二十多年,
在下也為親大填過幾年新土。
可是后來,
全由胞弟代勞,
說是上班緊工作忙,
那只是托辭,
實屬不孝之過啊!
從今往后,
年年為親娘親大填新土,
堆起山一樣的墓塋,
請二老在天堂宮殿里,
盡情享受兒孫們供奉的盛饌吧!
(四)
2015年5月17日,
農歷三月二十九,
親娘百日祭——
一百天啊,
總是那么漫長,
那是失去親娘悲痛的陰影,
依然籠罩著兒們的心房。
上百日墳,
是對親娘最莊重的祭奠。
夕陽西下,
晚輩們披麻戴孝來到親娘墓前,
供奉兩盤餑餑、四碗菜肴、
一壺老酒、時令水果……
還有紙扎的寶馬轎車,
連同照上錢印的燒紙,
祈請親娘接納呀,享用吧!
上百日墳,
寓意著——
親娘福蔭子孫輩輩好運長久。
跪拜吧,
磕頭吧,
親娘在天堂也會傾心保佑啊!
肅立于親娘墓前,
痛定思痛——
可曾不安?
古人曾教誨:百善孝為先。
佛爺亦警告:
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
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
拍拍良心想想吧——
父母在世時,
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不然,百年之后,
再追悔再抱憾那也枉然。
有道是——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孝而親不待哪!
焉能記得——
一年祭,
兩年祭,
三年祭,
五年祭……
隨著歲月的流淌,
兒孫們對二老的思念,
會不會淡淡遺忘呢?
待到十年祭,
為親娘親大立下紀念碑,
讓二老的恩德,
永遠銘記在子孫們心里!
(五)
(1)
親娘大字不識一個,
但擁有良家婦女的傳統美德:
勤儉、慈愛、善良……
這就是親娘的全部生命歷程。
(2)
親娘自從媳婦熬成婆婆,
無論貧窮還是富足,
“勤儉”則是親娘的立家之本。
下地干活精耕細作,
在家做飯精打細算;
推磨的腳步可環繞地球,
踏碓的點數更難以數計。
有疤帶麻的地瓜舍不得扒皮吃,
半生不熟的白菜幫也嚼碎咽下;
這不只是為兒女們先吃飽吃好,
而是親娘向兒女們言傳身教?。?/span>
糧食也是精靈——
吃了不痛撒了痛,
禍害糧食等于禍害性命。
天有不測風云,
人有旦夕福禍。
曾記得:
20世紀60 年代三年自然災害,
雖然吃過野菜樹葉和各種雜糠,
但家人沒患水腫也沒外出要飯。
我們兄妹七八個,
雖然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但沒有邋里邋遢臟兒吧唧沒個人樣。
這一切的一切,
都歸功于親娘的勤與儉啊!
(3)
親娘自從媳婦熬成婆婆,
無論做兒媳還是身為人母,
“慈愛”則是親娘的立德之方。
孝敬公婆情真意切,
對待妯娌相敬如賓,
養育子女疼愛有加,
懷抱孫兒樂不可支……
這種慈愛啊,
在親娘的生命中一直延續著……
曾記得:
親娘自從分開居家過日子,
每當做頓好飯總要先給公婆送去;
凡是走親訪友帶回的時令瓜果蔬菜,
總會送給妯娌們或左鄰右舍分享。
曾記得:
兒時上學考試成績再差,
親娘總是鼓勵卻從不斥責;
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且都過得不錯,
親娘只有欣慰但從不索取。
更有甚者——
即使重病住院,
也怕拖累子女枉費金錢,
總是催促兒們快回家養著吧,
八十六歲也算高壽啦。
同室病友勸慰親娘:
有這么孝順的兒女就安心治病吧。
親娘則會心笑著說:
兒女們孝順媳婦們更孝順。
這種慈愛啊,
一直延續到親娘生命的終結……
(4)
親娘自從媳婦熬成婆婆,
無論對家人還是對外人,
“善良”則是親娘的立身之要。
多做好事,不做壞事;
吃個小虧忍著點,便宜再小也不沾;
人敬一尺,敬人一丈;
借人家的谷子,還人家小米;
……
親娘的這些絮叨話、口頭語,
便是給子孫們留下的最大財富。
曾記得:
三年自然災害吃了上頓沒下頓,
但凡上門要飯的,
親娘自己不吃也給他們舀上。
曾記得:
那年冰天雪地大冷天,
親娘到麥田澆尿,
撿到一只被老鷹叼死的母雞,
也走門串戶叫人家認領。
曾記得:
一窩小豬被嫉恨者藥死,
在那個艱苦年代簡直要人命啊?
親娘心痛得幾天不吃不睡使得精神錯亂,
但后來親娘也沒跟下毒者結仇積怨。
是的哪,
親娘的好心善舉數不勝數啊,
容兒不再一一贅述啦……
(5)
親娘啊,
您如此普通但卻那么深明事理——
兒孫們拜向您的神靈捫心自問吧:
您的“勤儉”兒孫們具備了嗎?
您的“慈愛”兒孫們報答了嗎?
您的“善良”兒孫們傳承了嗎?
2015.02.07草就
2023.04.03修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