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少數(shù)民族風(fēng)情詩(十九首)
作者:程家惠
1、青藏高原
雄鷹以藍(lán)天為底色
用翅膀畫出最高的山,最白的云和雪
偶有牦牛辛勤的勞作
和藏獒奔忙的身影
遼闊的青藏高原
濃縮在牧民們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臉上
刻畫了一個民族的風(fēng)貌和氣質(zhì)
他們用汗水、歌聲和舞蹈釀成濃郁的青稞酒
在雅魯藏布江的兩岸
飄香
每個布達(dá)拉宮朝拜者的身后
是用腳印和膝蓋書寫的歷史
遠(yuǎn)處的經(jīng)幡是他們的夢想和寄托
經(jīng)筒在轉(zhuǎn),乾坤在轉(zhuǎn)
命運也在轉(zhuǎn)
最后從悲慘的農(nóng)奴變成了幸福的主人
雪白的哈達(dá)
是那千里姻緣的一線
把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牽到了一起
成了漢藏一家親的千古美談
至今他們還在格?;▍仓形⑿?/span>
遠(yuǎn)處,青海湖泛起絲絲心語
2、傣族
像孔雀一樣開屏
用最美麗的時刻
擁抱世界
無論白天和黑夜
花草用最優(yōu)美的
舞姿在貝葉經(jīng)上
演繹古老的歷史
每一葉都能彈奏出一首金曲
潑水節(jié)盡情潑灑
浪漫的愛
匯集成情濃意蜜的
流沙河
五顏六色的傣錦和彩虹遙相輝映
像一朵朵美麗的夢想
飄落在姑娘們的筒裙上
寺廟飄來的
警世恒言
在菩提樹上繚繞
像風(fēng) 像雨 像陽光
3、土家族
茅古斯舞像一塊塊化石
風(fēng)化出刀耕火種的遠(yuǎn)古
“茅人”捕魚狩獵 跋山涉水
在與獸共舞的歲月
每一步進(jìn)退都吉兇難卜
六月六的草龍在山寨飛舞
即使來自草根 也要高高抬起
不屈的頭顱 不負(fù)先祖
無論凄風(fēng)苦雨 滄海桑田
都齊心協(xié)力 同甘共苦
女兒會上的擺手舞
舞動山水的韻律和蝶戀花的風(fēng)情
吊腳樓下,情歌伴著鑼鼓
阿妹秋波頻送:
“阿哥可是我夢中的白虎?”
4、布依族的三月三
一年四季在銅鼓上悠然轉(zhuǎn)動
水牛用牛角敲響節(jié)日的喜慶
一串串金色的夢想
在稻田里搖曳
稻香在米酒里彌漫
華夏巨龍衍生的水龍
一路潑灑古老的
問候和祝愿
龍須草把青山綠水串起
糍粑把鄉(xiāng)情粘牢
鐵匠敲打著千年不變的生活節(jié)奏
姑娘唱的“紅花紅”
在小伙子的心頭綻放
山泉在峭壁上
書寫一封無盡的情書
5、仫佬族的羅城
一聲“姆佬”把故鄉(xiāng)
緊抱
人在青山綠水中
還是在夢里?
繡娘把鄉(xiāng)情
繡成雙魚紋
地爐把500多個寒冬暖藏
草龍從稻田騰飛
給千家宴帶來了菜肴和米糧
龍鳳在天空上翱翔
畫出一道美麗的彩虹
“走坡”的小伙子們
騎上白云 追逐他們的
白馬姑娘
6、水族端節(jié)
一條山澗像姑娘的長發(fā)
飄過村寨
時而喧囂 時而沉寂
族老敲響沉睡的銅鼓
鼓聲在水面上蕩起
水書的漣漪
刻畫出一個個古老的故事:
水牛與馬尾繡
吊樓與米酒
山坡與情歌
魚兒用水草把它們寫成一首首抒情詩
微風(fēng)在水面吟唱
一群駿馬從水書里跑出
小伙子們飛身上馬
懷著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帶著愛與夢想
沖向山谷的坡頂
飛出大山 飛向遠(yuǎn)方
7、彝族
一個民族就是一種儀式
上求天下求地
最后求自己
茅草屋,木土房
在山風(fēng)中低吟著
一首首遙遠(yuǎn)的歌謠
每天的作息都像山水那樣起伏
對故土的虔誠與溪流的眷戀共生息
原生態(tài)的歌聲與鳥蟲共鳴
篝火點燃每一個人的夢
煙熏火烤了幾千年的聚散
踏動的舞步與大地同轉(zhuǎn)動
滄海桑田,素心不變
在黑夜里,在酒里
在歌聲里,在夢里
火把在盡情燃燒
畢摩從彝族古老文字的塵煙里走來
每一根胡子
都是一頁發(fā)黃的書
一只山鷹在涼山上遙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是他亙古不變的信仰
既不作假,也不虛夸
白天就是白天 黑夜就是黑夜
田野上籠罩著
遠(yuǎn)古的神秘
8、白族
金花頭飾上的白穗與白色炊煙
搖曳共舞
演繹一場場秀美的風(fēng)花雪月
大理白塔頭枕著白云
靜看蒼山的日出日落
等待與明月又一次美麗的邂逅
白墻沐浴著洱海的白霧
宛若芙蓉出水
顯露冰清玉潔的風(fēng)骨
扎染的白花飄落白杯
三道茶沉淀人生哲理
點亮黑夜的火把
9、蒙古族
蒼穹下
悠揚的馬頭琴顫動
湖水的起伏和山的高低
奏響一幅幅歷史畫卷
成吉思汗 金戈鐵馬
萬里馳騁
多瑙河回響著勇士們的吶喊
草原上
高亢的長調(diào)唱出生命的繁衍
奶茶和奶酒的芳香
從星星點點的蒙古包里溢出
矯健美麗的少女
在優(yōu)雅奔放的舞姿里綻放
呼倫湖邊
粗狂低沉的呼麥
呼出地上的牛羊
和天上的白云
馬背上的漢子像雄鷹展翅
在藍(lán)天碧野間翱翔
長鞭拖住太陽
歌聲留下繁星
紅山玉龍化作一輪明月
守望
一年又一年的“敖包相會”
照亮那奔流不息的《江格爾》
10、維吾爾族
火焰山令人神往
有火的熱情和山巖的堅韌
在火里
姑娘們舞出花的絢麗
在山巖上
小伙子們跳出風(fēng)的旋律
吐魯番使人陶醉
歡快的都塔爾
彈香了囊和烤羊
彈熟了葡萄和哈密瓜
琴弦拉近萬戶千家
天山令人崇敬
雪蓮?fù)衅鹨黄{(lán)天
在高處靜看
云卷云舒
春夏秋冬
11、朝鮮族
在《賣花姑娘》里
一個苦難的民族
在痛苦中掙扎
在黑暗中摸索
在《蘋果熟了的時候》
勤勞的身影在蘋果樹叢中閃現(xiàn)
陽光下彤紅的蘋果
托著一張張笑臉
長白山
像一條白色的長裙
在藍(lán)天下
飄曳
阿里郎的歌聲飄蕩
有人在鴨綠江邊
敲起鼓
有人在延邊
跳起舞
江上風(fēng)生水起
12、苗家
幾個風(fēng)情萬種的苗家姑娘
穿過山林 淌過小河
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
走來
帶著陣陣稻香
高昂的頭挺起
銀白閃亮的頭飾
在山風(fēng)中
躍躍欲飛的龍鳳和鳥
搖曳的花葉和草
傾訴美好的夢想
牛角在胸前閃耀
彰顯一個民族的性格和信念
訴說五千多年的坎坷
勤勞和堅韌
六月六的誘惑
引來了如蜂如蝶的
阿哥阿妹
在茂密的竹林下
對歌縱情
在一首首醉人的田園詩里
蘆笙在吹響生活的甜美
和高度
13、壯鄉(xiāng)
我跳著竹竿
躍過壯鄉(xiāng)的山山水水 從花山到紅水河
古老的圖騰翩翩起舞,
村村寨寨冒著裊裊炊煙
幽遠(yuǎn)的銅鼓聲把古老的夢喚醒
我騎著水牛
走過一片片稻田,走進(jìn)千家萬戶
從村頭到村尾 從韋家到黃家
鳥在歡唱,蛙在鳴叫,
甜茶和米酒
彌漫著壯鄉(xiāng)人的熱情和豪氣
我唱著山歌
飄過壯鄉(xiāng)的歌圩和節(jié)日
從三月三到七月十四
五色糯米飯在噴香,粽子糍耙在冒氣
訴不完的情 說不完的話
我抱著繡球走上風(fēng)流山
從早到晚 從春到秋
有布洛陀豪爽的招呼
有村姑純真的微笑
一對酒窩蕩漾著
羞澀的春情
阿牛哥跟著劉三姐走進(jìn)
一幅幅美麗的壯錦里
14、京族
哈亭像一位老人
寂寞時,不時向大海眺望
聽海風(fēng),觀海潮
穿越五百年的歷史
朦朧中還看見自己少年時
高蹺捕魚的身影
在記憶中穿行
偶有漁家少女
穿著薄紗長裙飄過
大海與藍(lán)天之間的歲月
還有婆娑的椰樹
翹首等待
遠(yuǎn)行漁船的歸來
那悠揚的單弦琴聲
若近若遠(yuǎn) 絲絲顫音
呼喚著海上的親人
撫慰水中思念的漣漪
15、瑤寨
美麗的姑娘在
古老的織布機(jī)
上用五色絲線
編織一首首民謠
半山腰上的吊腳樓
在青山綠水之間
在云霧繚繞中
回憶遙遠(yuǎn)的過去
重現(xiàn)祖祖輩輩的身影
每一天的悲歡和血汗
都在油茶里沉淀
化為一縷縷的飄香
那一絲絲柔情 一次次留戀
回味無窮
一場瑤浴
使人脫胎換骨
體驗到天人合一的仙境
浴后的男人
像冉冉升起的朝陽
女人像出水的芙蓉
盤王節(jié)里
小伙子們
上刀山下火海
有的為恨,有的為愛
長鼓聲
驚天動地 感動神靈
隔河相望的青年男女
在對唱情歌
直到天荒地老 ??菔癄€
16、回族
絲綢之路上
盛開的一朵奇花
微笑著勤勞,智慧,包容和和氣
一輪新月
揭開開齋節(jié)
的喜悅
照亮綠洲、沙漠和戈壁
清真寺
在追憶上千年的
悲歡離合 喜怒哀樂
的故事
小圓帽
每天都呵護(hù)那
純潔,虔誠
和善良的品質(zhì)
薄薄的紗巾透出
女子的美麗
也給大西北蒙上
一層層神秘
鄭和七下西洋的
船隊
每次都承載著
毅力,勇氣和友誼
他們熱愛和平
但不怕犧牲
抗戰(zhàn)中
打出了民族尊嚴(yán)和大義
西看遙遠(yuǎn)的絲綢之路
南望迷茫的西洋
都有回族人的印記。
華夏神州總是他們的歸宿
和生生不息之地
17、侗鄉(xiāng)
在梯田上勞作的鄉(xiāng)民
用渾厚又嘹亮的聲音
把侗族大歌磨得銀亮
不時還閃現(xiàn)祖先、火光和樹根
花草搖曳伴舞 小河低吟伴唱
小鳥把歌聲帶到遠(yuǎn)方
鼓樓坐在寨子的中央打盹
一群年輕小伙圍著篝火跳起了長鼓舞
周圍還有長者的蘆笛伴奏
螢火蟲在遠(yuǎn)處跟著舞步的節(jié)奏閃爍
鼓聲把黑夜敲打成銅光
風(fēng)雨橋的燈下有幾個阿妹在侗布上刺繡
橋頭幾個阿哥
彈著琵琶慢慢姑娘向這邊走來
一聲“多耶”點燃一首情歌
阿妹們唱 阿哥們彈
那線越拉越長
那情越唱越深
心不會受傷
18、高山族
與日月同呼吸
和山水融為一體
多種奇花異草
閃耀著萬種風(fēng)情
海水蕩漾著
恒古不變的血脈
手拉手 歌舞出
浪的激情 風(fēng)的瀟灑
阿里山如夢如幻
日月潭倒影
原始古樸的舞姿
和千年不變的容顏
圖騰烙著古越的印記
是族人的航標(biāo)
也是抗擊外敵的旗幟
飄揚著血性和大義
族老站在最高處
遙望遠(yuǎn)方
眉宇間隔著
一彎淺淺的海峽
19、黎族
赤裸的雙腳
走遍天涯海角
感觸四季 走過人生
把天地丈量
頭頂藍(lán)天
身融入大海的心房
在山水間倘佯
在椰林中飛翔
五指山摘下最美的彩云
裝點這世外桃源
上有天堂
下有檳榔
山蘭酒熏香了花草
熏染了一幅幅黎錦
還熏醉了
一群靈巧的織娘
一位紋身的姑娘
在船形茅草屋外
煮著竹筒飯 唱著山歌
呼喚她的情郎
三千年與日月奔忙
風(fēng)雨是最美麗的衣裳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