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詩歌感嘆
作者:婁炳成
詩歌不是大白話
如果詩歌是大白話
所有的人都可以滿口噴詩
還要詩人撈球
懂得平仄
懂得押韻
把詩歌理論說得天花亂墜的人
都不是詩人
古代詩人寫詩
寫的是眼光是情
是自己的心
不去琢磨詩歌以外的東西
那些平仄對仗押韻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都是不是詩人的人
研究詩歌之后總結出來的
而這些形式上的講究
都是唐宋以后的事了
詩經不講樂府不講
魏晉南北朝甚至隋朝都不講
歌行吟被后人稱作古風
明代又有了排律長律
不以鍛煉為工
而以布置有序首尾通貫為尚
散曲被稱作今樂府
是詩歌的音樂化口語化清唱化
后來被格律化之后
就與市井小民愈來愈遠了
白話詩歌是舶來品
是對被翻譯的外國詩歌的摹仿
歌德拜倫泰戈爾普希金雪萊海涅
是公認的外國天花板級的詩人
不知道這些外國詩人的原著有無音律
但無疑都有詩意
都有詩歌的意境和審美情趣
尤其是詩人獨到的發現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滿口噴詩
但白話也可以寫出優美的詩歌
譬如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若秋葉之靜美
現代白話詩寫作也出過許多著名詩人
徐志摩艾青聞一多林徽因劉半農等
在那些大師輩出的時代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歷朝歷代凡是沒有文字獄的時期
詩歌之花就會競相怒放
因為陽光燦爛空氣清新沒有了藩籬
詩人們就會掀起錢塘江大潮
僅僅沒有文字獄還不夠
太平盛世也不是詩歌的溫床
被銅臭污染了的土地
不會開出美麗的藝術之花
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不再崇尚詩歌
笑貧不笑娼的價值取向
把詩人打入了不如娼妓的貧民窟
使得詩人成了苦行僧流浪漢
不要風不要雅只要頌
就沒有了詩歌沒有了詩歌的傳承
詩歌原本是吟給自己聽寫給自己看的
這也許是詩歌的回歸
沒有詩歌大獎賽的時代
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傳世詩歌
詩歌大獎賽盛行的時代
詩歌變成了斗牛場上的公牛
唐詩宋詞很熱鬧
詩歌大獎賽也很熱鬧
熱鬧的唐詩宋詞熱鬧了一段詩歌史
熱鬧的詩歌大獎賽會不會冷清為一片空白
作者簡介:婁炳成,男,甘肅省隴南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在國家級、省市級報刊雜志、文學網站發表小說、散文、戲劇、紅學評論、文藝評論等作品300萬字以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