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 | 九月九章:懷念毛澤東
作者:忽培元
一
眼瞅又到了秋季,
又是楓葉將紅,
大地染金的九月天。
這是思念的日子,
忠實的信徒,
誰也沒理由嬉戲散漫。
二
往年此刻,
我總是漫步沉思……
在靜謐冷清的中海北沿兒,
那排果實累累的海棠樹前。
據說那一代偉人,
曾在樹下賞花,
還品嘗過秋果的香甜……
三
可是今天,
我到了遙遠的西南。
沿著劉鄧大軍當年的路線,
在長江邊上,
號稱江頭第一鎮的李莊;
在三江并流處,
譽為長江第一城的驕子宜賓。
看智能化的工廠,
品數字智慧的小區。
在酉陽的大山窩窩里,
考察產業狀況,
體驗民宿開發。
癡情走進何家巖古寨,
面對那古老梯田、
巍峨懸崖,
和萬古不廢的依依江流……
還有那桃花源中,
正在潛心耕田的年輕公務員。
伸手摸一摸,
千載不朽的金絲楠,
近距離聞一聞呀,
熱情報秋的金菊、爪蘭。
遙望藍天,
把親切的手感與芳香,
聚成思念,
夢寄京城,
毛主席紀念堂的矚仰廳前。
四
勁松郁郁,
翠竹青青,
在風雨中顧盼,
藍天白云。
懷著深深的崇敬,
走進趙世炎紀念館,
凝視趙一曼的雕像,
拜謁許多人還不知姓名的,
先烈余澤鴻故居。
在紅色歷史的長河里,
我一次又一次驚嘆,
看到了領袖毛澤東的身影呈現。
五
那是五月的鮮花,
英烈墳頭的花環。
日月輪回,
斗轉星移……
心中總是懸掛,
同一顆太陽,
同一面紅旗。
永不沉落,
高高飄揚在,
藍天大地。
日夜照耀著,
呼喚著我輩,
努力進取,
奮斗不息……
六
年年月月,
人民高呼萬歲。
歲歲年年,
你喊人民萬歲!
這是民心所向,
公心所依。
體現的是一種自覺,
與默契。
除了三呼萬歲,
感佩與思念,
再也找不到更恰當的詞語。
七
“東方呀那就一個紅,
太陽呀那就一個升,
他為人民謀幸福,
他是人民大救星。”……
要講比喻,
除了如是經典,
我的確想不出更合適的精確比喻。
八
面對鏡中的自己,
我只能捫心扣問:
同樣是共產黨員,
差距怎就這么大呢?
說起理想信念,
我的羞愧達到極點,
真是有口難言。
我的渺小在偉大面前,
何等的丑陋難堪。
夜里失眠,
我常常望天犯難。
一個聲音即響在耳際:
如今真正相信馬列,
內心信仰共產主義的,
究竟還有幾位?
這是人民的設問,
誰又敢正面回答?
九
點燃心燈的星火呀,
你此刻又在哪里?
什么?
你說這是迷信?
我的確是有些迷信!
你說這是僵化?
我倒是不想和你爭論。
嚴冬里的冰雪迷茫呀,
只需要指路的陽光。
又是九月,
一團愁云堵上心頭。
歷史當常回首,
江河才不會倒流。
快來看呀,
如同當年的長征,
毛澤東的旗幟,
還在前頭,
還在前頭!
2023年9月13日
忽培元,祖籍陜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傳記文學創作與研究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016年5月被國務院聘為國務院參事。
主要作品有文學傳記:《蒼生三部曲——群山、長河、浩海》《耕耘者——修軍評傳》《百年糊涂——鄭板橋傳》《難忘的歷程——延安歲月回訪》《劉志丹將軍》《謝子長評傳》《閻紅彥將軍傳》等;長篇小說《雪祭》《神湖》《老腔》《鄉村第一書記》;中篇小說集《青春紀事》《家風》,中短篇小說集《土炕情話》;散文集《延安記憶》《人生感悟》《毛頭柳記》《大慶賦·鐵人銘》《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札記》《秦柏風骨》《山秀珍》《義耕堂筆記》;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和詩集《北斗》《開悟集》《守望大慶》等。
《群山》《耕耘者——修軍評傳》分獲第一屆、第四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獎(長篇);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獲中華鐵人文學獎。作品被譯成英文、俄文在國外出版。
反映當代生活的長篇小說力作《鄉村第一書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改編成電視劇《花開山鄉》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
作者:忽培元
來源:義耕堂主人
https://mp.weixin.qq.com/s/EXL0KJf9C501YPCmV0Rh1A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