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路,我們不曾忘記......
作者:孟麗華
這是一條不平凡的路,
這是一條英雄的路,
這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
它光明,燦爛;
它繁華,美麗;
它莊嚴,神圣;
它壯闊,雄奇。
走在曾經的“中央大路”如今被白城人譽為“黃金走廊”上,
走在那個曾經叫中央大路(舊稱回通路)后來
被遼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海明路”的路基……
多少塵封的記憶,縈繞腦際,風云涌起;
多少英雄的故事,令人緬懷,令人啜泣......
這是一條閃爍著英雄光輝名字的路;
這是一條用烈士的鮮血鋪就而成的路。
劉海明——嫩江軍分區獨立騎兵團團政委,
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不朽的名字,
將永遠永遠不會從我們白城人的記憶中抹去!
他的英雄形象永遠像山一樣在我們的心頭屹立;
他的偉大壯舉永遠載入共和國的史冊讓世代銘記。
海明路,這個用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路,
讓我們不曾忘記啊!不曾忘記:
1945年12月31日,長春國民黨糾集七縣土匪
組成“光復軍”,與叛軍里應外合,以大我
六倍的一萬兵力,聯合向白城發動了猖狂攻擊。
妄圖把我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扼殺在搖籃里......
敵匪鉆進我軍內部煽動策反,抓住我軍幾名指戰員,
妄圖從他們口中獲得作戰計劃,軍事秘密。
他們威逼利誘,嚴刑拷打,手段毒辣,用盡心機。
但是我們被捕的官兵英勇無畏,寧死不屈......
最終慘死在敵人的手里。
烈士的名字叫:吳振東(一中隊指導員)、
李長桐(二中隊指導員)、周排長(警衛通訊排排長)。
在敵人面前,他們寧愿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
但高貴的頭顱誓死沒有低。
敵匪殘忍的殺害了他們后仍不死心,他們喪心病狂,
陣前喊話;氣焰囂張,猖狂至極;
蠱惑軍心,用盡奸計......
敵眾我寡,情況危急。
為了保護黨政軍干部安全轉移,
我軍僅以1/6的兵力,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擊。
一時間,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你死我活;
硝煙彌漫,血雨腥風,充滿殺氣。
我軍官兵,赴湯蹈火,浴血奮戰,奮勇反擊,力戰群敵。
他們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舍身忘死,前仆后繼……
經過三個晝夜的激戰,終于寡不敵眾,傷亡慘重,
戰士們一個個倒在血泊中……
臨時指揮部就擺放著十幾具戰士的遺體。
敵人的包圍圈越來越小了,越來越小了……
他們大兵壓境,把我軍逼進了現在的“海明路”
過去叫中央大路也叫“回通路”的區域。
在這緊要關頭,臨時指揮部決定讓劉海明擔任前衛指揮,
指揮部隊殺出一條血路保護黨政軍干部繼續突圍,快速轉移……
不曾忘記啊!不曾忘記!
當敵我雙方激戰了三天三夜,次日凌晨,
1946年1月3日,那個飄雪的晨曦。
在黎明前的黑暗時刻,為了保存實力。
騎兵團團政委劉海明正在指揮部隊突圍轉移,
不幸被埋伏在暗處的土匪冷槍擊中,英勇就義。
殷殷鮮血染紅了中央大路“回通路”,
為了保衛白城,劉海明被一顆罪惡的子彈打中了身體。
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回通路”的皚皚白雪,寒凝大地。
高山俯首默哀啊!江河在悲泣
千山萬壑啊!在呼喚你的名字,
白城的父老鄉親在悲哀的哭泣。
劉海明啊!我們不曾忘記啊!不曾忘記……
當政權穩固后,1947年中共洮安縣委,縣政府召開
隆重的追悼大會紀念劉海明烈士,
并用劉海明的名字命名街道、學校、醫院、社區......
以表達全縣各族人民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把烈士不朽英名和英雄事跡銘記。
歲月悠悠,斗轉星移,
時間一晃已過去半個多世紀。
曾幾何時:800延長米約35米寬的海明路,
那漢白玉雕塑的“海上生明月”的
起始路標,蘊意著多少深刻含義?
也曾記得,中間路段那頭黃牛“犁”的巨型雕塑,
里面包含著白城人繼往開來、奮力開拓的多少希冀。
如今走在長1500米,寬16米的白城市主街海明東路
步行街上,看到的是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海明路:
流光溢彩,美麗神奇;
店鋪商廈,鱗次櫛比;
雕塑小品,令人新奇;
牌匾燈飾;登峰造極;
天橋樓宇,氣勢威儀;
休閑娛樂,融為一體;
人潮涌動,川流不息;
商賈云集,充滿生機;
癸卯兔年二百多萬白城人民在黨的領導下
向著宏偉目標正千帆競發,乘勝奮擊……
追今撫昔,
我們要時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是無數像劉海明這樣的革命先烈用寶貴的生命
和滿腔熱血才換來今天這五彩繽紛的新天地……
啊! 海明路,
我們不曾忘記啊!不曾忘記……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