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熾熱 芒種荒涼(十首)
作者:遠山
雪里八達嶺
總有一場飄飄大雪
驚艷長城內(nèi)外
驚艷了《沁園春》
兆一兆豐年
給枝上料峭
一個
足夠暖心的盼頭
因為愛童話
即使單薄
也要給世界
穿一身
漂亮的雪花
讓城市和鄉(xiāng)村
從頭到腳
都精心打扮一番
集體喬遷仙境
雖然
連西北風也知道
這只是昨晚
做了一個
干干凈凈的夢
日頭出來時
高高低低的屋檐
竟沒有忍住
掩面而泣
抽抽答答
只有八達嶺
挺身而出
迎向西北風
胸大肌
二頭肌
三角肌
叮叮當當響
分外陽剛地
昂起頭
把不屈的脊梁
挺成一塊塊青磚
威風凜凜
綿延萬里肝膽
秦皇漢武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純爺們兒那樣
集合起
所有崇山峻嶺
拼盡
洪荒之力
硬硬地扛著天
春心蓬勃
就是
扯天扯地的一聲吼
實在憋不住了
喊醒
冰凍三尺的夢想
洶涌為波濤
激越
一條河又一條河
揭桿而起
“咔嚓——咔嚓——”
滿世界暴動
我心旌飄搖
飛翔成了鷹
讓目光
高遠而湛藍
更有潺潺流水
若天降甘霖
漫山遍野
寵幸了人間
風趴在雨的耳朵上
悄悄說:
咱倆兒到郊區(qū)約會吧
青蔥的田園
紅杏
再也沒禁住撩撥
悄悄出墻
探頭探腦
把18歲的初戀
私奔給了
風流倜儻
正開墾處女地
下筆凌厲的
先鋒派詩人
古典帥哥兒:
木犁郎
爬冰臥雪
含辛茹苦
還不就是
為了
選在陽春三月
披紅掛綠
嫁給:
抑揚頓挫
犁地三尺
深耕細作
線裝豎版
善用
當代新民歌體
一壟一畦
播種的:
魏晉風度
漢唐氣象
詩情畫意了春心
花好月圓了戀情
歌舞草原
滿天璀璨
遍地歡騰
就像
天上掉下一顆星
我的心
霎時點亮了穹窿
青春和愛
干柴烈火那樣
旺旺地燃燒
我摟著一支
苗條的舞曲
風一樣旋轉
讓星河搖擺
就這樣
踩著正飆高音
滿天悠揚的云朵
剔著牙縫里
刀郎煙熏火燎的歌聲
深一腳
淺一腳
我把
酩酊大醉的
康西草原
攙扶進
氈房
大腥大膻的夢鄉(xiāng)
上半闋婉約
下半闋豪放
風雨兼程
推開
恍如舊畫報上的
那扇斑斑駁駁的木門
打量著
土墻圍攏的記憶
我一眼就看到了
那只遠道而歸的鳥
幾乎和我同時
進了家門
多少朝思暮想
就棲落于碾盤上
埋著頭
正專心致志
啄食時光
和遺失于時光深處
發(fā)黃的麥粒
圓圓的石碌碡
轟轟隆隆
剎那間碾過了
我連綿起伏的思緒
悉數(shù)撫平
我兩腳批閱過的
一道道
山高水低
明碉暗堡
原來
這大半生
風一程
雨一程
我始終
都在背負著故鄉(xiāng)
周游天下
頭戴青天
身披星漢
我還將繼續(xù)
不辭辛苦地
親切接見
熱情會晤:
那大大小小
成群結隊
遠道而來的
激流險灘
驟雨狂風
流浪者也有春天
冰天雪地下
只管
咬牙攥拳
在看不見的陣線
默默使勁兒
共克時艱
羊角蔥和頭茬韭菜
都是
遭過踐踏
挨過凍的
因此
老家的初春
總有一股鉆心的熱烈
辛辣我的五臟六腑
羊角蔥蘸醬
頭茬韭菜炒雞蛋
大盤小碗
飄著童謠的香味兒
就端上來
咱家綠生生的菜園子
給我
一個
不經(jīng)意的
春暖花開
幸福的時候
我總愛
扶著踉踉蹌蹌的炊煙
溫一口老酒
熱淚盈眶地
和鄉(xiāng)親們
嘮嘮家常
挽起
陌上楊柳風
一遍遍復習
久違的鄉(xiāng)音
跑遍
村東村西
一定要趕在回城前
起個大早
水靈靈
脆生生
挖滿滿一筐
野火燒不盡的:
風土人情
遍地鄉(xiāng)愁
打包帶上新的旅途
有父老鄉(xiāng)親
用五谷雜糧釀成的
這一大碗
65度火辣辣
沸騰的愛
在心里墊底兒
所有的“雪山草地”
都是我
就著滿天炮火
一口野菜
一口草根兒
還有一條
別有風味煮熟的皮帶
深情唱響的
“長征組歌”
壯我:
雄關從頭越
打點行裝再出發(fā)
闊步
走上康莊大道
吾心逍遙
因為友好而友好
因為歡愉而歡愉
天空下雨
也無法改變
我心中的蔚藍
刮風了
正好掃去陰翳
我無法
管住別人的嘴
但我可以
將所有的
流言蜚語
譜成
一首悅耳的歌
我無法
管住伸過來的腿腳兒
但我可以
將所有的絆子
將所有的陰謀
全部設想成
一個體育項目
百米跨欄
突出重圍
更高更快更強
幸福
是我自己的事兒
誰也無法
不讓我享受幸福
更休想
篡改我的脾氣
霸凌我的善良
嘲弄我的初心
為了民主
為了自由
我決定:
暫不任命一名
脫離群眾
快成了大官僚
西服革履的上帝
來統(tǒng)治
我這么一位
見素抱樸的
老實人
不分場合
也不瞧我臉色
混在空氣里
連個招呼都不打
冷不防
就偷襲我
對我人身攻擊
騎在百姓頭上
作威作福
謀財害命
你是“新冠君”嗎?
必須給染上毒株
正發(fā)高燒的地球
找個方艙醫(yī)院
中醫(yī)和西醫(yī)
相視一笑入洞房
跨囯聯(lián)姻
土洋結合
混血一胎
大品牌愛情:
白白胖胖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
葫蘆的故事
春天的時候
你和我
在院子里
種下了
一棵葫蘆
日復一日
朝朝暮暮
給它澆水
給它施肥
葫蘆苗兒
很快長出了
碧綠的藤
若心中的情絲
長長
長長
爬上了葫蘆架
一個個
圓圓的小葫蘆
裝著咱倆兒的
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
七夕的時候
你拉著我
偷偷
躲到葫蘆架下
聽牛郎織女
在天上
談情說愛
誰想到秋后
成熟的葫蘆
生生被一刀劈開
掏干
里邊的:
主題歌
瓤
和籽兒
變成兩個
空空洞洞的
水瓢
一個水瓢是你
一個水瓢是我
夢里醒來
我都想
深掬一瓢:
千里煙波
曉風殘月
給干渴的你
送去
來自漢樂府
抑或
潛伏宋青花瓷里
能叫
日月眩暈
能叫
孔雀東南飛
那
出其不意的
清涼和慰籍
孤旅天涯
熱騰騰的
一輪彤紅
從我眼皮兒底下
醒來
冉冉升起
昨夜
我睡在天邊
有風
溜出林間深閨
披一片
貌似吉祥的云
摸黑兒
鉆進我的被窩兒
如火如荼
似要強暴
一個流浪者的愛情
哪敢
意迷神亂
把滿懷理想
隨一雙
沾滿泥濘的鞋
丟落床下
讓情色
泄了
烈火金剛
青春之歌
我早看過地圖
前方還有
九九八十一條大河
九九八十一座高山
等待
我這一生
去跋涉
去翻越
為此
太陽累垮了
伏在遠山的肩上
氣喘吁吁
豐滿的月亮
也瘦成了一鉤
而且
滿臉菜色
揮手辭別
這兩位
朝夕相伴的隊友
我只有
獨自上路
孤旅天涯
巧兮盼兮
寅虎還在打盹兒的時候
我已經(jīng)匆匆忙忙起床了
應該是全球第一名
我迅即打開
似乎關閉太久的窗子
把癸卯年派出
兔子那樣腿快的
日出
率先接回家
從父親那兒
我很早就知道:
大年三十貼紅門兒
必須先扯幾張
撒金的田野
裁成紅嘴唇兒
那樣的
上下聯(lián)兒
再研一鵝池墨香
我一身
顏筋柳骨
蠶頭燕尾
橫撇出拳
豎捺頓足
拓寫
臨摹
王羲之老師
蘭亭的瀟灑
龍?zhí)扉T
虎臥鳳闕
給所有的房子
給所有的門
都貼上曲水流觴的風雅頌
都貼上游目騁懷的精氣神
讓家家戶戶
一版再版
天使吻過的書法
會唱“開門紅”
會唱“好日子”的
真草隸篆
我還低薪聘請了
金盔鐵甲
荷槍實彈
勇敢且忠誠的
兩位
古代門神
給咱家
看門兒護院
24小時全天候
站崗放哨
禮送煩惱
禮送疾患
永久不得入境
牽手幸福
牽手安康
絡繹
歸巢
相濡以沫
被憋悶欺負了三年
瀏陽花炮
和鄉(xiāng)親們
一起
都“放開”了
那就再燃一掛
“噼里啪啦”的心情
叫上抑郁
叫上委屈
一起上街溜達溜達
讓東南風吹走晦氣
逛逛
久違的時裝店
熱鬧的游樂園
順便
擄掠一打
不戴口罩的: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約一兩個初中同學
當然最好是: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就像李太白
就像蘇東坡
一閃身
咱就回到了
大唐或北宋
烈酒助詩興
也吟誦: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個頂個
較勁似的
領導欲飚升
才華從腹部
往外爆棚
人本主義跨海“空襲”
文藝復興
滿臉牛市
半瓶懣對
洋哥們兒普京
半瓶嚼嚼咽了
同胞妹妹蔡英文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屈指數(shù)盡天下風流
唯使君與操耳
專挑四川或重慶
自助麻辣火鍋
大吃大喝
直至深更半夜
人人
汗流浹背
肝膽相照
赤裸裸
宛如
蒸土耳其桑拿
穿世界名牌鞋
走中國鄉(xiāng)間路
踢踏
新榨的陽光
陳釀的年味
我只想對世界說:
“新冠君”陛下
盡管你
用亂七八糟的毒株
冷冰冰
惡狠狠
吻我
而我則
以蕓蕓眾生的名義
聯(lián)盟地下
所有的“草根兒”
回敬你那廝
最隱忍
最堅韌
最倔犟的
殊死肉搏
負隅頑抗:
不發(fā)燒
不咳嗽
不信東風喚不回
百折不撓的小草
生來
就不是被打敗的
你可以燒毀她
可你就是
打不敗她
你無論如何
都不能不讓
鋪天蓋地的
小草
明年開春
更加
花枝招展地
卷土重來
熾熱荒涼
陪一輪日出
看過了升囯旗
我的心情
大踏步
走出“靜默”
豁亮靈感
驚艷芳華
彩排
鶯歌燕舞的節(jié)日廣場
聯(lián)歡
車水馬龍的十里長街
我要
披星戴月
加班加點
精心調(diào)制960萬種
低脂肪
高營養(yǎng)
餃子餡兒
親手包14億公斤
“八達嶺”牌水餃
飛速
旋轉餃子皮兒
令其
一支又一支
跳圓舞曲
讓每一款
風姿綽約的餃子
都皇妃般
傲慢隆起
豐滿白胖的
大肚子
懷孕:
喜樂
吉祥
這樣一對
太子和公主
龍鳳雙胞胎
這世界那么多人
一路生花
捧起
五谷豐登的“歡樂頌”
全面小康的“滿庭芳”
一鍋
一鍋
放黃河里煮
放長江里煮
回家過年的
不能回家過年的
親朋好友們
都趕緊抄家伙
就近
撈一海碗:
我的中國心
冬天里的一把火
暖暖
前胸和后背
嘗嘗:
我薄皮大餡的祝福
我熱乎乎的情
我香噴噴的愛
所有的
出發(fā)和凱旋
光榮與夢想
都是:
山一程
水一程
一腳豪邁
一腳鏗鏘
春風一番番背誦
秋雨一遍遍默寫
總是
八千里路云和月
大丈夫的詩章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豪放派的意象
驚蟄熾熱
芒種荒涼
三山五岳是復活的希望
五湖四海是解凍的歌唱
作者簡介:
遠山,本名劉利華。畢業(yè)于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曾在北京市延慶中學擔任語文教師,后任延慶縣(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社編委、中國紀檢監(jiān)察雜志社副社長、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副書記。
1980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先后在《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當代》《十月》《散文》《青年文學》《北京文學》《山西文學》《當代詩歌》等發(fā)表小說、散文和詩歌,出版《黑月亮 白月亮》《天朗氣清》《山一程 水一程》等文學作品集5種,300余萬字。
有30余篇(首)小說、散文和詩歌獲《人民日報》《小說選刊》“全國報紙副刊作品評選”和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等文學獎。被稱為“跨世紀的抒情詩人”,作品被稱為“一代人的心靈吟唱”。
近年,他為大型晚會和電影、電視劇等創(chuàng)作了30余首主題歌歌詞,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省市區(qū)廣播電視臺播放,廣為傳唱,深受聽眾的喜愛。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