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 沙漏
作者:顧偕
千萬滴渾濁的熱淚
奔向平靜的大海
那海等待著心碎
不會起伏任何安慰
悲傷過份地飛流直下
密集的生命在一小孔
受著死亡的誘引
勇于赴死無疑是種磨難的贊美
不過是讓時光從身上逃逸
不過是所有的緊迫感
都已凝固
形體也融入了
光滑的陸地
千萬滴渾濁的熱淚
有氧氣挽留不住的嘆息
他們從沙漠遠涉重洋
目的地竟是一處
沒有榮耀的杯底
他們用自己的傷痛
填滿了海水
然后仰望自己失去一切的天空
然后倒在聚集著忠實的
惟有消亡存在的奇跡
莫非報償就是一場
活著的驅散
抑或還是一場,從此
遺忘的精神旅行
千萬滴渾濁的熱淚
用來不及回憶的奔跑
剌痛了命運的傷疤
扺達就不再需要什么耕耘了
綠洲在想象中
已釋放了所有陽光的勇氣
千萬滴渾濁的熱淚
從此他們再無悲傷地
只為平靜工作
壓迫的空間,有誰
都看不見的
無數沉默的花朵
他們熱淚盈眶,其實
已逃離了所有歲月的追獵
今生世界在瓶中
再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消逝是任務完成后最后的權利
他們的思想,從今往后
就只有一個黑夜的位置
反轉過來,依然
都是不必要的輪回
天堂也將日復一日
飽受歡愉,最終又能
建立起什么公開的秘密
現在他們被允許
終于可以向一切恩典謝幕了
為什么還要將歡樂的痛苦
在別人的黎明
繼續終身牢記
他們就這樣永久停泊在了
自己獨自的方舟
洪水在外喧騰
卻絲毫品嘗不到他們
內心再無摧毀的穩固與堅定
生活的意義,似乎
不都在波濤涌起
此刻,結束就成了
一種永恒的使命
他們不再是千萬滴渾濁的熱淚
在奔向奔向平靜的大海
晶瑩是種深刻的樂園
大道無言靈魂的加強
全都愿意
濃縮在這處
透明的瓶里
2024.5.9上午于廣州
顧偕 上海市人,當代著名詩人,中國作協會員,廣州市作協原副主席,第五屆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代表。曾為廣州市文學創作研究所、廣東省文學院專業作家及廣州市委宣傳部“跨世紀人才”和廣東省委宣傳部“十百千文藝人才”人選。
在《芙蓉》《花城》《湖南文學》《詩神》《廣州文藝》《廈門文學》《人民日報》《文藝報》《文學報》《南方日報》《世界華文文學》(美國紐約商務出版社創刊號)等國內外大型報刊發表或推出長詩30余部(含作家網等大型文藝專業網站)。著有《顧偕長詩選》《太極》(英文版)等詩集九部,電子書新作詩集、評論集、自傳體微型長篇小說共四部(中詩網北京發布)。長詩作品曾被拍攝成電視詩、電視音詩在中央電視臺、香港等全國30余家電視臺播出,多部詩集被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香港圖書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收藏。長詩《日常狀態》及其他詩作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三年詩選》(94年版)等多種專家選本,二十余篇詩學文論及評論在《中國詩人》《世界詩壇》《星星·詩歌理論》雜志及由澳洲全球發行的人文社科國際知名雙月刊《中文學刊》刊載。獲“第五屆中國長詩獎·最佳文本獎”、“首屆國際人文社科論文大獎賽”優秀獎,和其他文學獎項多種。曾作為中國作家代表團成員隨張賢亮、徐懷中團長出訪日本、巴基斯坦進行國際文學交流。
1996年起,《詩探索》雜志、中國作協《文藝報》社,以及廣東省作協和廣州市文聯等,先后三次聯合在京召開顧偕“作品研討會”。相關作家名和作品篇目內容,被《中國新詩編年史》《中囯當代文學發展史》《中國作家大辭典》及“百度百科”辭條等寫進和錄入。
《顧偕文集匯編·四卷12冊》及4千行大型思想抒情史詩組曲《行星?四重奏》單行本(廣州出版社)待出。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