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迷彩(三章)
作者:曾凡華
“入溆浦余?徊兮 迷不知吾所如”——屈原《涉江》
紅紅的憂傷
妹好看兮橘一樣
橘紅紅兮在對江……
——溆浦山歌
對江的那片橘子林呢
橘子林里捉“鳳凰”的臘妹子呢
半夏的風
從田坎上吹過來
吹得我心緒難寧
我知道
是有一種紅紅的憂傷
生長在這里
不是屈原的那種憂傷
不是“受命不遷生南國兮”那種憂傷
也不是長年軍旅漂泊
最終根落北方的那種憂傷
更不是“少小離家老大回”
“葉落歸不了根”的那種憂傷……
是一種帶著顔色的
流溢著青春叛力的
亦剛亦柔 亦甜亦苦的憂傷
是一種朦朦朧朧 懞懞懂懂
期待著開化 指望著暴發的憂傷
如今這憂傷已落到對江虛無的橘林里
成了一棵歪七裂八的樹
皺巴巴的樹干上爬滿金甲殼的“鳳凰”
枝梢上是零星的葉黃
早沒了峨冠博帶 老而彌堅的樣子
丟盡了三閭大夫的臉……
只是我還記得橘子林里
為臘妹子拴“鳳凰”的那一幕
那根紅紅的絲線
把半夏整片綠綠的橘子林
全染紅了……
黑水流觴的故事
“郎妹一起采水蕨兮,
走向這條溪
上兮
風吹木葉兮光爍爍 ……”
——溆浦山歌
早年 從軍在外
聽鄉下教書的妻子說起過黑巖
黑巖 是故鄉的一個地名
在溆浦水東一隅
不僅巖砣黑
土質也黑
人的膚色更黑
連稻谷碾出的米
也黑油油的帶著糯性
且不說清一色黑的瓦屋
清一色黑的男人包頭 女人衩裙……
更不用說早先出沒于山野的土匪
清一色都用鍋煙灰把臉涂得墨黑
甚至那山間淌出的泉水也黑亮黑亮
黑亮亮的水里泅著個黑亮亮的月亮
月白色的月其實是洞窯里的天
如同暗夜游走的螢
帶出的一團光明
于是 鄉下人都稱之為明月泉
欲借這月明之白
洗涮這一片黑黯……
據說當年屈夫子
就是借著這黑亮亮月色
寫出了《九歌》與《九章》
明月泉水的黑
即他筆洗里墨水所染
每寫就一章
都要向當地的儺人巫師買醉
猜拳劃掌 黑水流觴
于是 黑魊魊的明月洞里
升起了白晃晃歡樂的太陽……
后來聽說 明月洞打出的黑巖礦泉水品牌
也在海內外開始叫響……
綠色的老屋
“燕子悠悠兮游何州
老屋檐下兮耍風流……”
——溆浦山歌
都知道我海南有別墅
卻不知我故鄉無屋……
其實 早先年也是有的
一幢貼了綠色瓷磚的綠色小樓
——母親積攢了大半生的辛苦
死后她葬在屋后山上
說是要守護這綠色的祖屋
臨死前交待了又交待
——“莫要弄丟……”
祖屋到最后還是被我弄丟
弄丟了就無法再贖……
從此 我失去了立足故鄉的根
像斷了臍帶 成為無主的魂
此刻 借宿于鄉賢寬大的山寨
幾回回做夢仍夢回綠色的小屋
母親手植的月桂安在
屋后的竹林可添新筍……
白日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詩友皆已散去
回望來路 有一種空殼般的難受
我知道 今夜的故鄉已非昨日
昨日的故鄉已被涉江的屈子帶走
其實 他鄉異鄉都是故鄉
只要老屋不倒
屋檐下 總有我做窩的地方
至少 可以做一只老燕
夜夜繞屋三匝
御泥筑巢 還原一個綠色的夢……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