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抽象的孤獨
(組詩)
作者:曾云
過于抽象的孤獨
開在不同地方的花朵
它們有屬于自己的土壤
散發過于敏感的芬芳
不同方向傳來的鳥語
是自由飛翔的放聲歌唱
像清風吹到我的身旁
離群的鳥和自由的花
共同演繹春天的故事
三月的孤獨過于抽象
鏡子
夢境奔向歸途的寒夜
我像脫韁的孤獨的馬匹
鏡中人彰顯厚顏無恥
回憶在有風吹過的地方失蹤
老酒塵封三十年
精度散發出古老的卑微
陳年的黑色情景依舊
對著鏡子看自己的樣子
另一個人在自言自語
傷疤藏在歲月的痕跡里
另一個人露出他的痛快無常
我好像還很年輕
額頭的皺紋被心事鎖住
備忘成一首念舊的詩
墳墓
每一塊墓碑
都鐫刻死者的姓名與生平
原命生于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地
大限亡于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地
因災因禍因病因老而夭折或告終
按照一方水土的風俗,尸骨入棺
又擇風水寶地安葬,朝向遠方的山峰
每一面碑文都是死者之書
寫滿家族兒女的名錄
生死都有儀式,忌諱莫如深
祭祖報恩,后人送火點香
只為祖先不被遺忘。死者
名垂千古,草木留香
遭遇
紅燈亮在暗夜,一切都是假設
目光所及,我遭遇公路上的沖撞
倒在血液無法循環的現實里
傷疤不是榮譽,淚水過于單薄
痛定思痛,俠客也害怕玻璃碎片
鋒利的刀刃會讓人體無完膚
劫難不可避免,世界以痛吻我
生而為人,不怕刀光劍影頭破血流
才能戰勝命運的金木水火土
錯誤
無數音容相貌
在回憶里開花
欲望的秘密武器
像一陣風
從黑夜里
呼嘯而過
欲望是一把刀子
刺殺苦難的往昔
令人心痛與覺醒
一切罪孽
源于狂野
始于輕浮
墮落
約法三章,被綁定的人們
在深夜的角落里大發雷霆
以看破紅塵的口吻和姿態
講述生活背后的江湖規矩
暗里藏刀,冤家必定路窄
終將劃清是非分明的界線
無聲的較量必然是一種
瘋狂的沉默的
渴望和墮落
炫耀
酒已倒滿,距離沒有遠近,被割裂
和打敗的情感也沒有得到鞏固
高朋滿座,所有人都選擇相敬如賓
酒過三巡,醉眼看,人間百態
歡聲笑語里全部是生命中的成敗得失
有人坐享其成,有人悶聲發大財
有人牢底坐穿,有人牛逼吹上天
有人心比天高,有人酒后吐真言
有人光宗耀祖,有人無顏見家鄉父老
讓人歡喜讓人憂,幾家歡樂幾家愁
生意經永遠只是秘密,誰都不會為誰
準備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誰也不是英雄,只有故鄉是我們的依靠
北盤江上,最為豐茂的是這里的山水
從遠方歸來,在被稱作故鄉的土地上
我必須要借用方言的思維,與君分享
我在異鄉的過往。這些年,關于我
值得炫耀的事情,是我的紅色信仰
是我的戎裝生涯。是我的傷疤
是我所寫下的每一首詩,以及
步履不停的難得的英雄主義
抬山空
山有山的名字,石頭有石頭的輕重
油菜花已經開了,關不住春色滿園
清朗的風吹過,我在山中尋找
心中奇形怪狀的石頭
石頭縱橫交錯,演繹人間自然之美
在原地靜默千年。豐茂之地是故鄉
我看見一萬座山峰的絕色美麗
遠近高低各有不同
山是石頭的故鄉。我要把石頭帶走
帶它們離開這片土壤,走出大山
追逐詩和遠方。遠望欣欣向榮
山已經徹底被掏空
天塹變通途。人間縱有太多變數
而這里人心依然。天已經擦黑了
我今天的任務是,與父親用肩膀
把樹疙瘩和石頭抬回家中
老友記
物是人非,無限多的傷疤
引申我們的酒后吐真言
淚流滿面的孩子還在街頭
還在尋找回家的路
多少年過去了,青山依舊
相見恨晚的人再次把酒倒滿
用隨性的語言祝福一個人
把相敬如賓拋之腦后
不同的角落遇見不同的人
推杯換盞點燃那些香煙
用方言呼喚老友們的名字
悲傷的往事歷歷在目
喝完深夜的酒,歡笑過后
各自回到屬于自己的床上
青春已經不在了。容顏憔悴
我們懷念曾經的約定
懺悔錄
從未抵達的地方,一直很遠很遠
一切充滿誘惑。當黑夜來臨
我常常站在異鄉,守望萬家燈火
用血性講述不懼生死的案卷
人閑是非多,倒下了我又站起來
像極無數次夢中的戰斗
充滿暴力與血腥
滿目瘡痍,血跡斑斑的容顏
是一場只能輕描淡寫的劫難
平直躺下,目光里的天花板呈現白色
陪伴與溫暖是不缺席的血色浪漫
人間真情在,我變身沉默的羔羊
險境必然充滿毀滅
一言不發的懺悔
是一陣子的事情
作者簡介:曾云,筆名鳳鳴。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人,西藏退役軍人。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西南往南是黔西南》《在光榮的憂傷里》。作品見《人民文學》《解放軍文藝》《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人民陸軍》《陸軍文藝》《神劍》《天津文學》《西藏日報》《貴州日報》等多家報刊。作品入選《新時代強軍文學作品選》(2012-2022)等多個權威選本并獲獎。
本文由史映紅推介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