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流離失所的記憶無法抹去

【國際特訊】獨家專訪: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1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流離失所的記憶無法抹去

 

  采訪地點:沙迦,沙迦酋長國

  采訪編輯:阿里?艾? 阿梅里,謝魯克?扎卡里亞

  被采訪作家: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

  中文翻譯:淑文

 

  1964 年,東非海岸的桑給巴爾島經歷了一場革命,阿比德-卡魯米總統的政權導致了對阿拉伯裔公民的迫害,發生了大屠殺。古爾納在完成高中學業后,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被迫逃離家鄉,前往英國。當時他18 歲,年輕、貧窮、未受過高等教育且無任何技能,當他發現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新城市時,他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必須通過努力奮斗才可能贏得在桑給巴爾家鄉無法取得的成就。

 

  為了表達對異化的流離失所境況的感受,他開始把所思所想付諸于文字。他不知道,他對殖民主義和移民掙扎生活的深刻描寫,在日后會讓他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垂青,成為繼1986年諾獎獲得者沃勒?索因卡之后的第一位非洲裔黑人作家。

 

  今年11 月,在第 40 屆沙迦國際書展期間他接受了《出版者周刊》阿拉伯語版的獨家采訪,這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首次在國際文壇上露面。其間他談到了殖民主義對現代世界揮之不去的影響。他說:“流離失所的記憶無法抹掉。你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去克服它留下的創傷。” 他強調“這些事件帶來的傷害存在于思想、想象和記憶中,將通過故事和口頭敘述世代傳遞下去。我們需要超越過去或現在殖民主義國家的范疇去理解。”


2 

  他將當今流離失所這一緊迫的問題歸咎于歐洲,他說:“歐洲目前對待難民人口的反應,說明他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殖民主義產生的實質影響。歐洲人必須要清楚地知道由于他們的占領,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談到殖民主義,尤其是歐洲殖民主義,無時不在改變著世界。整個世界布局變了,新的國家形成,地圖被重新繪制。” 古爾納說:“我們現在的處境就是殖民主義帶來的變革和其引發的后果。前帝國國家的人們會說殖民化時代已經結束了,但事實并非如此。 今天人們仍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應對著殖民主義留下的后續問題。”他補充道:“如中東地區國家分裂以及由此產生的各類沖突,非洲的許多戰爭都涉及屬地和邊界問題等,其產生的根源來自于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的痕跡仍然根植于新世界秩序的基本體系中,如我們以英語方式交流,殖民主義后遺留下來的教育、經濟等方面的不公正現象等,它們仍以和殖民主義時期非常相似的形式存在著,體現在法律、安全結構、警察、軍隊等領域。”他指出“殖民主義仍然存在,某種意義上說,它不是過去式,是我們現時的問題。”

 

  訪談期間,他就口頭敘述在塑造世界觀方面的作用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以某種角度看,口頭敘述是人能夠有效理解事物的來源之一。故事是描述世界的方式, 當人們講述某段熟悉的旅程,從東非海岸到南阿拉伯,或到印度,來回反復,隨時間的推移,耳聞來的這些知識被累積在頭腦中,一種認知便逐步建立起來,你懂得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而這個答案并不是從歐洲旅行者或該地區以外的人的書中找到的。”

 

  “舉個其他的例子,你會發現文盲不識字,但他們可以復述只有書本上才有的故事,背誦他們讀不懂的詩,雖然它們是寫出來的,而不是口頭詩,這意味著故事與詩歌都是從一個人講給另一個人開始,口口相傳延續下來的。” 他將這個過程描述為“書面和口頭文學的相互傳遞與依賴,特別是一些你在書中找不到的內容,卻可以從人們講述的故事和理解的方式里獲得,這些都成為你認識所處世界的方法”。


3 

  從古爾納成功獲獎的一系列小說可以看出,他不是為了名利在創作,那些文字有力而富有同情心地捕捉了戰爭、殖民主義和移民的悲劇。

 

  他的作家之旅的啟程,是從處女作《離別的記憶》開始的。該小說是他離開家鄉 17 年后于 1984 年首次返回桑給巴爾之后兩年完成并出版的。那次旅行帶給他強烈的失落感和內疚感。他說“當年離開家鄉是想擺脫一些無法忍受的現實,而他所愛的人仍然在那里經歷著自己已逃離的困苦。” “移民時覺得自己有望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奮斗中,生活在變,周圍的環境在變,你自身也在變。 待回程的時機成熟,卻猛然驚覺,說回就回,已不是那么簡單地事情了。”

 

  古爾納的第四部小說《天堂》的問世,展現出他寫作的突破。該小說于 1994 年入圍了布克獎和惠特布萊德獎。之后,他的第六部小說《海邊的故事》分別入圍了布克獎和 2001 年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古爾納始終稱自己是桑給巴爾人,但他不否認現代世界賦予了他多種身份。這位出生于桑給巴爾、擁有阿拉伯血統、英國公民身份的作家指出“身份問題不是你能夠明確回答的問題。” 他補充道:“擁有多個身份并沒有錯,似乎還會被優先考慮,今天英國人給我的祝賀,和來自阿拉伯人及非洲人的一樣熱烈。“

 

  時常有人問他的籍貫,他說“我來自桑給巴爾,但在英國工作生活了 50 年,我的孩子們都是在那里出生和成長起來的。我不希望有人要求我離開,僅僅因為我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

 

  古爾納的首次沙迦之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也門的哈德拉毛省,2022 年開始他的書將會以阿拉伯語在那里出版發行。 他確認說“一家阿拉伯語出版商已經購買了我的小說版權,還有關于沙迦獎的美好,尤其是塔朱曼獎的獨特。以前沒有阿拉伯世界的譯者翻譯過我的作品,現在他們開始做了,所以很快你就會閱讀到我作品的阿拉伯語版本。”

 

  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到此次行程時說“我來之前,對沙迦了解不多,這些天耳聞目睹,學到了很多東西,知道這里的人們在做些什么以及他們對工作的極大熱忱,還有此處各種廣泛的活動、文化倡議等等”。他贊賞酋長國在國際文化交流與溝通方面所起到的橋梁作用。


4 

  以下為獨家采訪內容,作者已授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迦圖書管理局在2021 12 月發行的《出版者周刊》阿拉伯語版第 38 期上發布,并由新西蘭華裔詩人淑文獨家翻譯,轉載請于發布者聯系。

 

  1.您的傳記跨越了三大洲。阿拉伯人和非洲人正在慶祝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您覺得自己是否是那些苦苦掙扎的群體正在尋找的英雄?

 

   我認為比種說法更為復雜。我敢肯定人們確實很高興。 這像是為他們中的一位,一個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分享了他們的擔憂、掙扎和恐懼的人獲獎而欣喜。人們不一定非要尋找某個特定的英雄,他們之所以興奮,源于我為他們代言說出了某些事情,傾訴出某種情緒,而他們認為這些是關乎于我們所有人的。 我想諾貝爾獎不僅僅是授予我本人,也是授予生活在我的國家和非洲以及其他地方的人們。 因為從我的文字里可以找到和他們經歷頗為相似的故事,有必然的共鳴。

 

  2.文學創作中,您認為口頭敘述的重要性是什么?

 

  某種程度上說,口頭敘述是有助于理解事物的一種非常有效的來源,故事也是描述世界的方式。人們講述一段非常熟悉的旅程,從東非海岸到南阿拉伯,或到印度,來回復述,你便有了世界形成的答案,但它不是在歐洲旅行者或該地區以外的人的書中找到的,是你通過聆聽他人的口頭敘述而建立起自己的認知和定論。生活中你會發現文盲并不識字,但他們可以向你復述書本上寫著的故事。他們背誦自己看不懂的詩,這些詩是寫出來的,而不是口語,說明這些故事、詩歌必定是一個人講給另一個人的,口耳相傳一路下去,這便是書面和口頭文學相互作,彼此依存。特別是一些你在書本里找不到的內容和理解方式, 卻可以從小時候從自己母親、阿姨、及她們的朋友,親戚們之間言語敘述的互動中記取,所聞所見,會成為日后你理解自己所處世界的一種方式。隨年齡的增長,當你坐在你的表兄弟,或父輩那里,或朋友們中間,聆聽別人的人生故事,尤其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工作的人們的特殊經歷,聽起來像是青少年時期的冒險。所有這些間接經驗慢慢被儲存,日積月累,就會成為你寫作的素材,而這些故事并不僅僅屬于非洲孩子們童年特有的東西。如果你足夠幸運,有條件瀏覽圖書,你便可以從中獲得某些知識元素。我是在一個重視文化閱讀的環境中長大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總是有大量充足的材料可供我閱讀,就算你處于一個有條件去博覽群書的氛圍里,某些層面的知識,還是要從人們的口頭交流中獲得。我以為,能夠在一個小社區里擁有對話和口頭互動的機會并從中體會到到愉悅,這一點對于寫作尤為重要。

 

  3.移民的經歷如何造就了你成為作家的命運?

 

  可以總結為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到達目的地的感受。抵達英國后,我和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東非的移民們面臨同樣的挑戰,如東道國居民的敵意、語言障礙、住宿、找工作等等,所有這些必須解決。二是移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必須理清自身要如何與該目的地互動。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說移民敘事寫作重要的來源就是你要具備這樣的經歷。移民的處境千差萬別,沒有完全相同的故事。異國他鄉的漂泊,固然豐富了你的想象力,但同時,也因為你與原居住地的隔裂,讓你始終處于一種更加不安全的情緒體驗中,你必須學會如何與你所居住的地方進行和解。對于一名作家來說,這是個非常錯綜復雜艱難的的歷程,你要去寫。

 

  4.作為移民,往往存在著一種身份認同的問題, 這對你的創作有影響嗎?

 

  實話說這個比較難回答。它不是一個你能夠明確定義的問題。 諾貝爾獎公布后,英國人同阿拉伯人及非洲人一樣滿懷盛情前來祝賀。我想擁有多個身份沒有什么不妥,而且這些身份或許可以被優先考慮。當有人問我哪里人時,我會說我來自桑給巴爾,但絕不會隱瞞自己在英國已工作生活了 50年,我的孩子們都是在那里出生長大的。我不希望有一天有人要我離開,僅僅因為我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世界這個地球村,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擁有多種身份。


5 

  5.離開家鄉 17 年后,你首次返回桑給巴爾時有何感想?是一種懷舊之情嗎?

 

  我不會稱之為懷舊,懷舊的情感通常意味著某種平靜和親熱。 真實的感受比這要復雜得多。當初我因無法忍受某些事情,自以為在他鄉可以贏得在原居住地無法取得的成功而在匆忙間非法逃離了家鄉,之后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回去。第一次重返故里,停留的那些日子里情緒極其失落,充滿內疚。你可試想一下你18 歲,和那時的我一樣年輕、貧窮、沒接受過多的教育且缺乏職業技能,知道成功需要多方面的素質和條件,便選擇出逃。但是多少年過去了,你并沒有成功,沒能給自己和其他人帶去快樂,你所愛的人仍然在繼續著和你同樣的困苦。

 

  其實移民的歷程異常艱難的,不是一種可以重回原居住地的遷移。某種程度上講,人們選擇移民,大都是被迫的,是受到了經濟需求、戰爭、殘酷現實的驅使。當您期待的成功到來時,你卻發現已經回不去了,因為你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周圍環境變了,您本人和移民前也不盡相同。

 

  待回程的時機成熟,說自己已經準備好可隨時啟程,卻發現這已不是說走就走那么簡單。我不會把這種情感體驗描述為普通懷舊,而是把它定義為一個找回自我的過程,它復雜而又充滿糾結。

 

  那次回訪,敘舊互動,一天結束后我問自己,他們會不會責怪我又將離開?大家是否希望今后多多密切聯系?他們覺得古爾納變了嗎?會說我像是另外一個人嗎?還會視我為他們中的一員呢?可否很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但當我再次到達,顧慮全無?,他們熱情得擁抱了我,我知道他們永遠都會這樣做。


6 

  6.你是否更喜歡默默無聞的生活呢?

 

  我不介意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提供給我可以成名的機會, 但一些人渴望的名氣并不是我想要的。 部分作家以虛夸的言辭制造聲勢來擴大自己的名聲,但大多數作家會堅持寫自己必須寫的東西。就看運氣吧,誰可以贏得聽眾或讀者的肯定, 那么誰將會被瑞典學院選中。

 

  7. 世界受到流離失所和殖民占領的影響。您如何看待用后殖民文學去捕捉響徹在非洲和巴勒斯坦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痛苦記憶?

 

  殖民主義,尤其是歐洲殖民主義,它無時不在改變著世界,地圖被重新繪制,形成新的國家。事實上,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是殖民主義帶來的變革和其留下的后果所致。某些前帝國國家的人們說殖民化時代已經結束了,事實并非如此。殖民主義的印記仍在,我們需要去應對。比如中東等國家的分裂以及由此產生的沖突,非洲的許多戰爭也是跨越屬地和邊界的。所有這些都是殖民主義干預的結果。您可以通過更深層次的思考來看待這個問題。例如,我們都以英語交流,殖民主義后遺留下來的存在于教育、經濟等方面的不公正現象,如今它們仍以和殖民主義時期非常相似的形式存在著,體現在法律、安全結構、警察、軍隊等領域。所以說殖民主義并沒有終結,只是某種程度上說,它不再是昔日殖民主義國家的問題,更是我們現時需要面對的問題。我認為這種背井離鄉的記憶是揮之不去的,人們只能去克服它留下的創傷。如果說這種記憶可以被清除,那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擁有空白的頭腦,因為這些傷害早已根植于移民的頭腦、想象和記憶中,并通過故事或口頭敘述等方式代代向下傳遞。對于殖民主義,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在被殖民或以前被殖民的背景下去理解,要學會全方位多視角去審視和認識它。今天歐洲面臨的難民問題,從各國政府采取的應對措施里可以看出,人們并沒有真正透徹地意識到殖民主義的后續影響。歐洲人應該清楚,因為他們的殖民占領,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8.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用阿拉伯語閱讀您的作品嗎?

 

  明年可以。一家阿拉伯語出版商剛剛購買了我的小說版權,翻譯工作也已經展開。這就是沙迦獎,尤其是塔朱曼獎的美好與不同其他之處。 在這之前沒有任何一位來自阿拉伯世界的譯者翻譯過我的作品。

 

  9. 您如何看待沙迦所擔當的文化橋梁這一角色?

 

  內心充滿敬佩。來之前我對沙迦了解得并不多,此行耳聞目睹,我知道人們正在做什么和他們工作的熱忱,以及各種多樣性的活動,企業,文化倡議等等,對此,我滿懷敬意。


7


  獲獎者簡介: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AbdulrazakGurnah19481220日-)坦桑尼亞裔英國小說家,出生于東非海岸的桑給巴爾島。1968年赴英留學,1982年獲得了肯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當選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士。現任肯特大學英語系教授和研究生部主任。其主要學術興趣是對后殖民主義寫作和與殖民主義有關的論述,特別是與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關的論述。作品主要圍繞難民問題展開,側重于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狀況,聚焦身份認同、種族沖突及歷史等方面書寫,所展現的后殖民時代生存現狀被認為具有重要的社會現實意義。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8 

  采訪者簡介:阿里?艾?阿梅里,約旦巴勒斯坦裔詩人,畫家。約旦作家協會,阿拉伯作家聯盟,約旦新聞協會會員,迪拜國際藝術研討會創始人及藝術總監,約旦爾扎爾文化藝術協會創始人之一,1992年在約旦與其他四位詩人一起創立了 “阿杰拉斯詩歌小組” ,多次參加了巴勒斯坦,約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門,伊拉克,敘利亞,法國,西班牙,哥斯達黎加,希臘,馬其頓,喬治亞,羅馬尼亞,突尼斯和科索沃等國家的國際詩歌節與文學研討會。出版了 《白蝕》《直覺之書》等5部詩集和一部著名詩人訪談錄,詩集《魔法線》已被翻譯成西班牙文,在哥斯達黎加出版。他的詩歌已被翻譯成英文,中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馬其頓文,法文,阿塞拜疆文和阿爾巴尼亞文等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報刊雜志上發表。


9 

  采訪人簡介:謝魯克?扎卡里亞,多媒體制作人及《海灣時報》記者。過去的八年里,一直從事媒體工作,并熱衷于各種文化論壇的交流與書評工作。她曾經服務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內閣事務部下屬的媒體辦公室通訊處,主導了一些具有開創性的以英文內容為主的活動,包括近期的“50 年代工程”、“阿聯酋火星使命”和“阿聯酋民族品牌”等。《海灣時報》工作期間,她所撰寫的有關社會方面的文章榮登過《衛報》、《獨立報》等國際著名媒體及全球最大的新聞媒體BBC英國廣播公司。她擁有愛爾蘭數字營銷學院的數字營銷證書,目前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攻讀全球媒體與數字文化的碩士學位。她渴望獲得知識,并積極利用多媒體去推動社會各界對人類面臨的某些緊迫問題展開重要對話。


10 

  中文譯者簡介:淑文,新西蘭華裔詩人,畫家,國際文化交流的組織者,新西蘭國藝會理事,美中文化藝術中心榮譽理事, 意大利“形象與詩歌”文學運動新西蘭代表,國際“人權與和平文學論壇” (WLFPH) 新西蘭大使。出版個人詩集和故事翻譯集各一部,兒童教育叢書三冊。畫作在部分國際活動中展出及被企業與個人收藏。詩歌發表于詩選刊,馬其頓科協年刊《對話當代》,紐約《旁遮普作家周刊》等中外紙媒。曾獲諾斯德國際詩歌獎提及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黎巴嫩納吉-阿曼國際文學獎,意大利梅萊托國際詩歌獎及印度,孟加拉,新西蘭等國文學獎,中國首屆猴王杯華語詩賽二等獎,2020年度美國“手推車獎”提名并接受了該國《出版者周刊》藝術家欄目的專訪,多次應邀參加了墨西哥,印度,羅馬尼亞等國的文化與詩歌藝術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果冻传媒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白白的肥岳嗷嗷叫| 在线观看国产小屁孩cao大人|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eeuss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岛国a香蕉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性欧美videos另类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高跟丝袜美女一级毛片| 巨粗挺进女县长|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官网|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aa级国产女人毛片水真多| 波多野吉衣在线电影|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swag合集120部| 欧美性受xxxx喷水性欧洲| 国产乱XXXXX97国语对白|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日韩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2021| 国产女人喷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器999|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