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由中國新文學學會、湖北省文聯、湖北省作協、長江文藝出版社、《特別關注》雜志社主辦,中國鄉土詩人協會、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天津詩人》雜志承辦的“《圣美大江》柳忠秧詩歌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的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及部分高校的詩人教授參加了會議。著名學者、詩人謝冕、屠岸、楊匡漢、陳定家、夏可君、莊偉杰、北塔、冰峰、楊志學、祁人、洪燭、吳子林、羅廣才、檀作文、高偉、高昌、熊元義、楚天抒、譚五昌、周占林、王士強、馮雷、王峰、夏花、趙天鵬等八十余人與會。研討會由詩人北塔主持,著名詩人食指特致祝賀。
會上,嘉賓們對以《圣美大江》為代表的柳忠秧詩歌作品,進行熱情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多位學者、文學批評家對柳忠秧的詩歌關注時代、關注社會給予了肯定。
柳忠秧,原籍湖北黃岡,成長于武漢,客居嶺南。著有長篇文化史詩《天下洞庭天下樓》、長篇楚文化史詩《楚歌》、長篇嶺南文化史詩《嶺南歌》等作品。
柳忠秧認為,詩人要有“文化的根”,他對故園的鄉愁,對楚文化的追思,都埋藏在筆下。《楚歌》、《天下江山黃鶴樓》、《圣美大江》、《國騷》等作品的創作,無不體現了詩人對楚地故鄉的滿懷深情。
2012年底,他用6天時間創作完成以南水北調為主題的百余行長詩《圣美大江》。他說,創作該長詩時曾數日不眠不休,“我沉浸在那一段歷史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在我面前跳動,時間太短,要表達的東西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