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十年文化戰略工程,打造高校文學巨史”。頒獎儀式由作家網主持人董超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袁欣同學共同主持。征文活動總策劃、組委會主任、作家網總編趙智介紹了征文評獎情況,漓江出版社副總編龐儉克介紹了《2013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出版情況,包商銀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代表主辦單位致辭,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致歡迎辭。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翻譯家屠岸,北京大學教授、評論家謝冕,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內蒙古政法委原書記、書畫家、詩人胡忠,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馮雙白,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評論家李樹峰,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書法家李福祥,解放軍總后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著名作家周大新,中國作家協會創作聯絡部副主任尹漢胤,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權益保障處處長關紅雯,全國金融文聯副主席、中國農業銀行工會副主席劉朝暉,澳大利亞華人文化團體聯合會會長許耀林,《長篇小說選刊》主編顧建平,《光明日報》領銜編輯、南開大學兼職教授韓小蕙,《文藝報》副總編胡軍,《北京文學》社長兼執行主編楊曉升,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三連冠得主李鳴生,中國書法出版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媒體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郭志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展覽部主任吳震啟,中國武警文工團藝委會主任、著名軍旅藝術家張寶和,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法制節目委員會理事、原中央電視臺制片人、著名媒體人王猛,解放軍出版社原政治部主任、詩人梁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主任編輯、著名軍旅書法家、大校王世同,中國文聯出版社原副總編輯、編審、文藝評論家朱輝軍,《中國作家》編輯部主任方文,北京日報《北京雜文》主編、《金融安全研究》總編輯楊子,中國財經大學中文系主任馬麗,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周文,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北蘭亭藝術中心主任乙莊,中文在線副總裁、教育公司總經理王邦江,中國猶太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WUTA國際總裁、著名出版家賀雄飛,《星星·散文詩》名譽主編、詩人周慶榮,世界華人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公益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于連勝,中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第一編輯室副主任、小說家、影視編劇王子君,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研究員、評論家霍俊明,北京FORTUNEROAD公司總裁、暢銷小說《愛@三里屯》作者李潞,書畫頻道主持人秦麗婷,《文藝報》理論部主任熊元義,新華網文娛頻道主編段敬芳,中國文聯文藝資源中心副主任冉茂金,《詩刊》編審、編輯部主任楊志學,《十月》詩歌編輯、詩人谷禾,秦皇島市詩歌研究會副會長、秦皇島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趙永紅,北京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散文家周曉楓,中國文聯出版社編輯室主任、詩人洪燭,中國海警局處長、詩人趙俊杰,中國鐵路文聯作家協會秘書長李木馬,《詩刊》編輯、詩人宋曉杰,中國書法家協會委員、中國楹聯學會事業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高寶玉,《詩歌風賞》主編、詩人娜仁琪琪格,本溪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軍旅詩人楊衛東,魯迅文學院教師、詩人王妍丁,《大河詩歌》副主編愛斐爾,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文化交流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奕靜,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編輯委員會副主任余偉,魯迅文化基金會北京辦主任兼事業部副部長薛芬芳,中詩網總編周占林,《文化藝術報》執行主編競心,北京微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庭堅,北京唯眾集團副總裁崔海濤,河北電影制片廠主任、詩人胡茗茗,貴州文學院簽約作家、詩評家南鷗,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安琪,中國文聯出版社《中國新文藝大系》主任顧萍,《中國教育報》文化版主編齊林泉,東方出版社文藝編輯部主任張杰,人民網記者文松輝等出席活動。
活動共評出117篇(首)獲獎作品。西南大學潘云貴的詩歌《人的一半面孔是魚 》、西北民族大學范宇的散文《不曾關閉的窗戶》、鄭州師范學院姚甜甜的小說《復仇》等3名同學的作品獲一等獎。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程夢琪、廣西師范學院的李路平、貴州民族大學的若非、山東農業大學的張岳梅、重慶醫科大學的言玫丹、華中師范大學的楊軒、湖南科技學院的李硯青、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于業、北京師范大學的趙亦然等9名同學的作品獲二等獎。貴州民族大學的施輝相,廣西民族大學的覃才,山東師范大學的徐曉,蘭州商學院的莊苓,湖北中醫藥大學的敖運濤,清華大學的韓雨,昆明理工大學的蘇鈺琁,中山大學的李正源,湖北大學的許仁浩,西南大學的潘云貴,貴州師范學院的胡萬菊,西安文理學院的尚子義,四川旅游學院的陳吉,西北大學的施鴿,四川省樂山師范學院的鄒佳良等15名同學獲得三等獎。東南大學的胡姚雨等90名同學的作品獲優秀獎。獲得等級獎的同學分別發表了獲獎感言。
征文活動總策劃、組委會主任、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首先介紹了征文評獎情況。他說,征文活動自2010年9月18日舉辦以來,已累計收到來稿20多萬篇,來稿量遠遠超出了征稿時的預期。征文活動呈現出了這樣幾個特征:第一、征文活動規格高、影響力大。征文活動具有連續性(已舉辦四屆),其覆蓋面、影響力與年俱增,產生了疊加和累積的效果。在大學生中,只要是喜歡文學的,幾乎沒有不知道“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活動的。第二、征文評獎公開、公正、權威、高端。征文評委由著名作家、評論家、大學教授、名刊資深編輯等組成,體現了獎項公正、權威、高端的特點。同學們隨時可以通過作家網視頻看到評獎的實況,看到評獎的全過程。這樣的公開、公正評獎,是有目共睹的。第三、征文活動來稿量大,參與人數廣。參賽作者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名校的同學,也有來自云南楚雄師范學院等偏僻地區大學的同學,還有來自安徽阜陽科技職業學院等職業類大學的同學。參賽大學生可以說是遍布全國。
在談到《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的出版情況時,趙智說,圖書除了被國家圖書館、各大高校圖書館等收藏外,還在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等各大書店銷售。同時,在亞馬遜、京東、當當等大型購物網站銷售。其影響力覆蓋了全部圖書銷售渠道。
包商銀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在致辭中深有感觸地說,自首屆“包商銀行杯”高校征文活動舉辦以來,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和贊賞,推動了高校文學的繁榮和發展。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大學生之于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要性?!鞍蹄y行杯”高校征文活動的舉辦,為創建獨具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及巨大的品牌效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譚五昌在致辭中說,全國高校征文活動如火如荼,影響力越來越大,這次頒獎會議能在北師大舉辦,一定會在北師大掀起一個新的文學熱潮。
此次頒獎會上,獲得散文一等獎的范宇同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這次獲獎的,不僅僅是我的散文,還有人世間彼此給予的感動。感謝生命,讓我有了遠行的可能;感謝散文,讓我有了與大家相遇的緣分。當然更要感謝本次大賽的主辦方,是你們讓所有的遠行和緣分都不再遙遠。
獲得詩歌一等獎的潘云貴同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接過詩歌一等獎的獲獎證書,我非常感慨,走到這個頒獎臺,我整整用了四年。是“包商銀行杯”見證了我從一個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小青年,變成一個對世界有自己看法的人。我感謝包商銀行、作家網,我想起一年前、兩年前、三年前,或者更久遠以前,這個獎就像一個朋友看著一個小男孩孤單佇立在風口,任雨水打濕自己,動也不動……但是今天,在天空蔚藍、窗外陽光燦爛的北京,它又看到那個小孩——他已經長大了,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希望在坐的同學們,天真的繼續天真,熱愛這個世界的繼續熱愛,堅持夢想的繼續堅持,你們一定要相信,時間一定會給予你們很多的尊重。
獲得小說二等獎的趙亦然同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很感謝主辦方,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這種鼓勵并不是非常簡單的物質上或者媒體方面的關懷,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安慰。我希望我們所有有夢想的同學,可以把這次獲獎當成一個小小的鼓勵,不要停止,因為寫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生命不息,那么你對世界的體悟,還有你的筆就不會停。
獲得詩歌三等獎的敖運濤同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包商銀行杯”全國高校文學征文活動見證了我們四年的成長,在此,我感謝作家網、包商銀行、人民文學雜志社,謝謝你們。我還要感謝各位評委老師對我們的肯定,因為,在文學創作當中,你們的肯定猶如漫漫長夜中的星星,給了我們溫暖,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你們的認可,現在在我們身上只看到一點點,會在以后的創作中看到很多。
據悉,高校征文活動啟動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被譽為“新概念作文征文”之后的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校園文學活動。第五屆全國高校文學作品征集、評獎、出版活動已經啟動,同學們可以通過作家網了解征文的詳細情況。

頒獎會現場(一)

頒獎會議現場(二)

征文活動總策劃、組委會主任、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介紹活動情況

包商銀行首席文化官王德恭致辭

解放軍總后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著名作家周大新宣布一等獎獲獎名單

人民文學出版社原總編、翻譯家屠岸,北京大學教授、評論家謝冕向獲得一等獎的潘云貴同學、范宇同學頒獎

原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內蒙古政法委書記、書畫家、詩人胡忠,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馮雙白,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助理、評論家李樹峰,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書法家李福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權益保障處處長關紅雯,中國作家協會創作聯絡部副主任尹漢胤向獲得二等獎的同學頒獎

特邀嘉賓向獲得三等獎的同學頒獎

頒獎嘉賓與獲獎作者集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