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下午,首屆中俄《十月》文學論壇在北京國際書展俄羅斯展臺舉行。中國作家王蒙、格非、李建軍、劉文飛、李英男與俄羅斯作家巴爾梅托娃、瓦爾拉莫夫、普斯托瓦婭、阿爾漢格爾斯、阿梅林等就“文學與時代”展開對話。中國與俄羅斯都有一個大型文學雜志《十月》,在兩國文學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都與時代有著密切關系,都推出過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品。
俄羅斯《十月》雜志創刊于1924年5月,參與創刊者有富爾曼諾夫、綏拉菲莫維奇和法捷耶夫,肖洛霍夫、戈爾巴托夫、蘇爾科夫等曾任編委,馬雅可夫斯基的《放聲歌唱》,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法捷耶夫的《毀滅》,普拉東諾夫和左琴科的短篇小說,阿赫瑪托娃的《安魂曲》,雷巴科夫的《沉重的黃沙》均發表在該雜志。雜志始終致力于推出新人新作,是俄羅斯最具聲望的大型文學雜志之一。中國《十月》雜志創刊于1978年,是新時期創刊最早的大型文學期刊,創刊30年來發行量一直穩居國內文學期刊前列,莫言的《生死疲勞》,王蒙的《蝴蝶》,高行健的《車站》,張承志的《黑駿馬》,張潔的《沉重的翅膀》,鐵凝的《永遠有多遠》均發表在《十月》。
俄羅斯《十月》是應中國《十月》之邀訪問中國的,基于兩刊在歷史、時代與現實日常生活中的相似作用,也基于中俄兩國的友好關系,兩刊在分別創刊90周年與36周年之際第一次走到一起,共同探討文學與時代的關系,并在北京創辦中俄《十月》文學論壇。對話期間,兩刊還討論了合作意向,擬在各自雜志開辟專欄介紹對方作家作品,每年各自編選本國文學年度選本,由對方國家出版。
此次中俄文學論壇還將舉行由俄羅斯《十月》與中國《十月》主辦的“雙《十月》中俄文學之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