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詩人》2018冬之卷“中國詩選•遼寧詩歌檔案”征稿啟事

遼寧文學史,真的是如燦若星河閃亮于夜空。古代傳說、先秦的遼寧文學中的居住在今天遼寧興城北面的孤竹營子地區伯夷、叔齊的《采薇歌》、比《詩經》還要早數百年,歷史源遠流長。商朝末年生活在遼寧的兩位王子就能進行創作詩歌,同時期的作家詩人箕子;兩漢魏晉南北朝的遼寧文學中的樂府歌辭、公叔淵的《上孫叔表》;隋唐時期的遼寧文學中的詩歌;遼代遼寧文學中的貴族詩歌和民間謠諺;金代的王澮等詩文;元代耶律楚材及其作品、道家大師張三豐的創作、元劇大家的石君寶的創作;明代遼寧文學中詩歌創作成果;清代遼寧文學中的流人詩歌、滿族詩人的詩歌、曹雪芹、高鶚《紅樓夢》的產生背景、曹寅的戲劇創作、納蘭常安等人的散文、清代魏燮均、鄭文焯、納蘭性德、顧太清等人的詩歌創作,尹湛納希、多隆阿、張德彝、楊鐘羲等人小說和散文創作等等。
遼寧文學的祖先,有了這樣的先驅,有了這樣宏大的背景,后來的遼寧文學在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遼、金、元、明、清諸代的杰出表現,那就順理成章了。遼寧不是文學的蠻荒之地,遼寧文學的根基好底子厚,出身高貴。清代遼寧詩人有梁拱宸、陳丹、董國祥、陳大文、焦 河生、沈仕臨、王德純、韓覲、王巽謙、杜森、韓濤等。堪稱著名詩人者是王爾烈、高塞、常紀、繆公恩、全朝覲、沈承瑞、多隆阿、和瑛和號稱“遼東三老”的戴亨、陳景元、馬大缽,還有李鍇、夢麟等。
新文學時期的蕭軍、端木蕻良、古丁、羅烽等,他們創作了在歷史上有影響的代表性作品。新世紀遼寧詩壇上,有一批老而彌堅的創作群體。劉文玉的鄉土詩創作,李松濤、王鳴久 “軍旅題材”走向詩壇的詩人同樣在拓展、融合的過程中于新世紀以來遼寧詩壇綻放異彩 “老而彌堅”的詩人阿紅、羅繼仁、柳沄,李松濤、林雪、王鳴久、胡世宗等“中堅詩人”年輕一代詩人劉川、啞地、星漢、趙明舒、王愛民、翟營文是非常有特色的歌者,成為繁榮新時期遼寧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詩歌在路地、牟心海之外,滿族詩人華舒、佟明光、丁曉翁、郎恩才、未凡以及巴音博羅等均在新世紀詩壇寫出可圈可點的作品,而像回族詩人高深、馬寶山,蒙古族女詩人薩仁圖婭的創作,更為新世紀以來遼寧詩歌增色不少。值得指出的是,若僅從少數民族身份的角度看待寫作,娜仁琪琪格甚至包括在遼寧出生的詩人娜夜均可置于此陣營中。
新時期伊始的遼寧詩歌,曾在回應以“朦朧詩”為代表的現代主義詩歌浪潮中取得重要成績。由閻月君與同窗高巖、梁云等編纂的第一本《朦朧詩選》的出版及其在當代詩歌史上產生的重要影響。1994年閻月君與周宏坤合作編輯了《后朦朧詩選》在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可視為上述行為的延續與總結。
女性詩歌作為新世紀以來遼寧詩歌發展的第一方面,是因為女性詩歌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全國范圍的影響,且形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創作隊伍。有幾十位以女詩人活躍于新世紀以來的遼寧詩壇。如林雪、李輕松、李見心、宋曉杰、川美等在80、90年代就登臨詩壇,或者如娜仁琪琪格、蘇淺、蘇蘭朵、夏雨、玉上煙、海燕、逸飛、微雨含煙、瀟雨晗、賀穎、董燕、黑眼睛、雷子等堪稱當下遼寧詩歌的“新生代”,而像蘇笑嫣等90后詩人的出現更增加了遼寧女性詩歌的“厚度”。關注遼寧詩歌,展示遼寧詩歌創作成就,這是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一項工作,以新起步,新視角為中國詩歌作多元和全方位表達!
《天津詩人》2018冬之卷“遼寧詩歌檔案”現公開征稿,作者必須是長期生活或工作在遼寧,以及遼寧籍在外地生活或工作,歡迎獨特視角、創新理念、刻畫人性、貼近骨頭、體現生命疼痛感的優秀詩歌文本。
《
天津詩人》2018冬之卷“中國詩選•遼寧詩人檔案”所設欄目:
大開卷、雙子星、詩經、游子(遼寧籍在外工作、生活的作者)、詩版圖(針對本省市縣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群體,可集體組稿)、傾城(女詩人專欄)、鋒刃、精粹、獨奏(一首詩)、詩網(針對遼寧各大詩歌公眾號所推出的遼寧籍作者)等欄目。
投稿要求:
(1)詩歌5首以內,每首不超過30行,請用宋體小四號,WORD文檔編輯附件發送,投稿請注明:《天津詩人》+地市+姓名+所投欄目;
(2)提供1兆高像素照片(半身免冠);
(3)100字的簡介(本名、出生年份、祖籍、現居城市、在哪些刊物發表過作品、著述、獲獎情況);
(4)詳細通訊地址(郵編、地址、收信人、電話);
(5)請勿重復投稿,作品必須為原創首發,無稿酬,贈樣刊;
(6) 投稿郵箱:
《天津詩人》詩刊編輯部
luoguangcai@sina.com
大梁:省直和省內各詩歌社團投稿郵箱987168486@qq。com
程云海:沈陽遼陽葫蘆島投稿郵箱2834570985@qq.com
劉一冰:大連盤錦鞍山營口投稿郵箱1939774190@qq.com
蘭茹:錦州阜新朝陽投稿郵箱547184556@qq.com
范君:丹東本溪撫順鐵嶺投稿郵箱747590562@qq.com
(7)截稿日期:2018年7月10 日。
《天津詩人》詩刊編輯部
2018年5月 27 日

《天津詩人》簡介
中國新詩發展百年,也是天津詩人成長、甚至成為中國詩歌界一朵奇葩的百年,穆旦、魯藜、林希、伊蕾等著名詩人都曾在天津這塊沃土上生活,寫下了優秀的詩篇。長期以來,天津詩人是中國新詩的先行者、開拓者。
《天津詩人》立足天津,面向華語世界,全方位地展現當代漢語詩歌面貌,努力創辦為漢語詩歌大概念的一本刊物。《天津詩人》已出版31期,共編發7000余名詩人作家作品。其刊發的作品被《2011中國最佳詩歌》《21世紀中國最佳詩歌》《2013中國詩歌排行榜》《2014中國詩歌排行榜》《百年新詩精選》《新華文摘》《書摘》《詩刊》《詩選刊》等近490余種選本、選刊轉載,成為中國重要的詩歌刊物之一。
《天津詩人》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和2017冬之卷分別推出了中國詩選系列專刊——“濱海新區檔案、80后檔案、90后檔案、新青年檔案、散文詩檔案、警察詩人檔案、湖南詩人檔案”等。憑借《天津詩人》一貫堅持的“文本•精神•純粹”的刊物編選原則,這五期專刊推出之后,華語詩壇反響巨大,無論從詩人的代表性和文本的純粹性、技術性及地域的完整性上都贏得了華語詩壇的高度肯定。






來源:羅廣才 美篇
https://www.meipian.cn/1ceo5sq7?share_dept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