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就要到春節了,在北京工作的張強和妻子上街開始準備回老家過年的東西了。
今年三十五歲的張強是從東北小縣城走到這繁華的京城的。張強在北京讀了四年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北京。前年才結婚的張強愛人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
由于雙方父母沒有經濟實力,婚后張強依然沒有房子,小兩口過起了牛郎織女的日子,各自仍然住單位的單身宿舍。眼瞅著妻子快到三十歲了,張強決定要個孩子,無奈樓市價格一天天看漲,不能再等了,該出手時就得出手,今年年初夫妻倆咬咬牙準備買套住宅樓。新樓簡直是天文數字,只能買套舊樓住吧,可位置稍好點的舊樓也在60多萬元啊。張強夫妻倆這幾年攢了十多萬元錢,又托人找關系貸了三十萬元,還差二十萬元錢沒有著落。
本來張強不想跟父母說買樓還差二十萬元錢的事兒,這幾年自己上大學那高額的學費和不菲的生活費,早把家里那點積累花光了。在企業工作的父母這幾年也先后下崗了,沒有辦法父親在一家公司當起了更夫,母親在家給人洗車座墊,老兩口勉強度日。可妻子一次和家里通電話時無意說出了買樓的事。誰知不久,家里就匯來了二十萬元錢。張強給父親打電話問錢是從哪兒借的,父親輕松地說是用家里的樓房作抵壓貸的款。張強問老父親靠什么還貸款啊,父親說貸的期限是二十年的,一年還一萬元,慢慢就還上了。
今年五一張強和妻子終于如愿以償住上了樓,七一剛過妻子生了個大胖小子,可以說今年張強是雙喜臨門。剛進臘月父親就打來電話問回來過年不,張強說今年單位特別忙,年后有個大型會議需要年前籌備好,可能回不去了。每年老父親都極力勸他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回家過年,可今年父親卻說不回來就不回吧,孩子還小,在路上也不方便啊。
計劃沒有變化快,年后的大型會議改在來年的五一開了,張強年前就可以回家了。為了給父母一個驚喜,張強沒有把回家的消息告訴父母。
張強把夫妻倆當月工資和年終獎金放到一起,留出了下個月應交納的銀行還貸錢后,領著妻子上街給父母買了一大堆吃的穿的東西。
經過兩天的旅程,臘月二十九這天中午,張強領著妻子抱著孩子終天趕回了老家。一家三口人下了火車打車直奔家里。
還是那熟悉的小區,還是那走過了無數次的樓梯,張強一家三口高興地來到了三樓二單元501室自家門口。
砰、砰、砰,張強用力地敲著門,他想象著父母打開樓門那歡喜的場面。
敲了半天,門才慢慢地開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站在了門口。你找誰啊?老太太問道。張強看看樓門,又瞅瞅屋里,對啊,這是自己家啊。這不是老張家嗎?張強反問道。我是今年三月從張慶良家買的樓,他家著急賣樓說是給北京的孩子買樓,老太太說道。
張強呆在了那里。你去縣城東門外的那片平房找找吧,聽說他家在那里租個平房。老太太在一邊喋喋不休道。
張強流著淚領著妻子抱著孩子,一步一步艱難地下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