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二叔感到疑惑的是——楊二茍經常做虧本的“買賣”。
好幾年前,二茍在遠郊高價承租了十幾畝魚塘——周圍盡是山,這與二茍老家差不多,不但位置偏僻,租金還比別人高出好幾倍。然后,就把二叔從老家接來打理。
打理魚塘,二叔當然很盡心,他本身就是個閑不住的人。他除了喂魚,還養了些雞鴨鵝,在魚塘周圍種許多青菜。二茍很高興,表揚過后就“指示”——魚不要喂飽。
二叔疑惑了——這樣養魚,魚能長大嗎?更加令二叔疑惑的是,別人把小魚買回來,放魚塘里養大、養肥后往外賣,二茍卻把大肥魚買回來往瘦里養,然后再請城里的劉局長、陳主任、李處長……等等二叔永遠也弄不明官職的“重要領導”來釣魚。釣走的魚不但不收錢,甚至還把他養的雞鴨鵝也順便帶走幾只,青菜也摘走幾筐……
事實上,二叔疑惑的地方還有很多——領導開車從城里來釣魚,光汽油費還比買魚錢多得多呢?
領導來時,二茍有時親自陪同,二茍辦公室女秘書有時也陪同。不喂飼料,那魚自然就“苗條”,而且也很容易上鉤。釣上魚后,就地取“菜”,把魚當場就燉了、煮了、悶了,再讓二叔在菜地里摘些青菜炒了。魚的味道鮮美而清純,而且,野炊則讓人似乎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
于是,每次劉局長等重要領導來釣魚后,都滿意而去、滿載而歸。
二茍虧了,二茍發了!……再過三年,先是劉局長不來釣魚了,后來,陳主任、李處長也不來了……二叔隱約的聽二茍說“進去了”。好在——魚塘的租期也到了。
老家的鄉親聽說二茍發了大財,不但換了車子,換了老婆,還換了女秘書。二叔更加疑惑……笑得那么甜的女秘書,怎么說換就換了?鄉親們也疑惑著,二茍是怎么發財的?聽他二叔說,養魚不是虧本了嗎?
虧是虧了。二茍很厚道,承諾給二叔的一分也沒少,之外,還獎勵他2000元。
二叔亦加疑惑了……
一天,二茍喝醉之后,說:“二叔,那魚塘是陳局長大哥家里的哩。”二叔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陳局長大哥家里的魚塘為何就比別人家的貴那么多?
看到二叔的疑惑,二茍心里就想:有些人窮,有些人富,那還真是命中注定哩。
過了不久,二茍在二叔的疑惑中,又在郊外別的地方租了魚塘,位置似乎更加偏僻,租金仍然是高出別人的好幾倍,還是二叔替他打理,只是,來釣魚的吳局長、林主任他一個也不認識了。
(原發《南方日報》“海風”文藝副刊,2015年獲得廣東省紀委、廣東省作協及南方日報聯合主辦的“廉潔廣東行微小說全國征文大賽三等獎”。2017年7月,被評為“廣東30年優秀小小說”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