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筷子(短篇小說)
作者:阿之
1
姨媽今天的情緒太反常了,一大早就開始摔碟子摔碗,撒氣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建阿。
建阿對姨媽說:“你心情不好,也不能找這么一個理由罵我,欺負我。妹妹她有一天也會找男朋友,看你到時候怎么辦?”
坐在一邊專心寫家庭作業的表妹,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睜著那雙格外大的眼睛,驚訝地看著她們。聽到媽媽說出下面這句話,仿佛媽媽的巴掌已經打到自己的皮肉上了,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低下頭趕忙在作業本上飛快地寫著,以便掩飾自己慌亂的心情。
“那我就不是這么罵她,我還要狠狠揍她!”
“我并沒有拿你的烏木筷子!”
“家里只有我們四個人,我和你姨夫沒有拿,不是你拿了還能是誰?”
“要是你把它送給另外的人了呢?”
“我還沒有老得那么糊涂。我發誓!”
“我也發誓,我沒有拿!”
“越大越不聽話,不幫我干活,整天就想著往外面跑,不學好!找男人!”
“我就是往外跑了,怎么著吧你!?”
“你長大了是不是?你想氣死我是不是?滾!!”
“滾就滾!”她從沙發上起身,給姨媽丟下這么一句話,“再次警告你,妹妹很快也會找男孩子約會,會背著你與男孩子親吻!看你怎么辦?”
正在做作業的妹妹捂住耳朵,大聲說:“你們煩不煩?不要把我拉扯進你們倆的矛盾中。”
建阿跑出來,望著漫天的雨夾雪,就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了。當時只是想逃離暴跳如雷的姨媽,只想逃離那個令她傷心的空間。她覺得自己長這么大,這是第一次受到姨媽最厲害的冤枉和臭罵。
她受不了。
姨媽現在脾氣越來越不好,做事說話越來越過分。如果姨媽是自己的親媽,她一定與她大吵大鬧。
那引起事端的烏木筷子是舅舅從墨脫帶過來,并不是自己用,是賣的,十雙烏木筷子捆扎算一把,一把質量好的烏木筷子的市場價是七八十元。后來,聽說不讓砍伐烏木,說烏木是珍稀樹種,烏木筷子的價格就漲到了一把兩百元。姨媽收藏起來的那幾把烏木筷子,是計劃春節去看望領導時,打算帶給領導的禮物。
今天一早,姨媽看上去就是一副“烏木筷子就是你拿走送人了”的樣子。
開始,建阿并沒在意。
吃了中午飯,建阿剛彎著腰把小餐桌上的碗筷收拾利落,姨媽就問她:“小孩子要說實話,我再問你——烏木筷子是不是你拿了送人了?”
姨媽這么問建阿,也是有原因的。
五月份時,她在外面認識了一個支教小伙子。小伙子回內地,想捎帶點墨脫的土特產,就想到了物美價廉的墨脫烏木筷子,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建阿。
墨脫的烏木筷子啊,這太容易了。
建阿毫不猶豫就答應,幫助支教小伙子去搞墨脫的烏木筷子,這件事情,對她來說根本不是難事,姨媽就收藏著一些墨脫的烏木筷子。她回到家里與姨媽說了烏木筷子的事情,沒想到姨媽說,家里的烏木筷子有重要用處。
“人家給錢的,錢拿回來給你就是了。”
“等著你舅舅下次再拿過來烏木筷子,你賣給他們就是了。”
“人家現在就要呢。”
“家里的烏木筷子不能動,有重要用處呢。”
姨媽就是不同意。她費了一番周折,通過一個遠房表姐,從其它地方搞到兩把烏木筷子,交給那個支教小伙子。小伙子當時很高興,還親了她一下,又問一把筷子多少錢。她說了價錢,還特別體貼地說,不用著急給錢,回來再給也可以。
等到小伙子回來,好像忘了烏木筷子的事情了,這邊表姐卻在催著建阿要烏木筷子的錢。
建阿在姨媽家里,只是一個沒有工資的保姆,是沒有錢給表姐烏木筷子錢的。只好打電話催支教小伙子。
小伙子卻說那兩把烏木筷子的質量一點也不好。
“我一點都不懂什么樣的烏木筷子最好。你事先也沒有說明。”
“你是墨脫人,能不知道哪一種烏木筷子好?”
“我真的不懂。”
從電話里的口吻聽得出,支教小伙態度很不好。
過了兩天,支教小伙子托人送給建阿一百五十塊錢,說是那么兩把烏木筷子最多也就值這么多錢。
她與那個支教小伙的關系,因了這兩把質量不好的烏木筷子而無疾而終。因此,她心里很是難過了幾天。
沒想到,姨媽收藏的烏木筷子卻無緣無故少了兩把。恰好因為她曾經問姨媽要過烏木筷子,她首先成為丟失烏木筷子的被懷疑對象。
僅僅為了兩把烏木筷子,姨媽就把建阿恨成那個樣子;僅僅是兩把烏木筷子,她體會到了很多辛酸;僅僅是兩把烏木筷子,她拼命想洗清自己,想要告訴姨媽,自己是清白的。可在這節骨眼上,遠房表姐的手機卻停機了。
僅僅為了兩把烏木筷子,她與姨媽爭吵,各不相讓。也讓她深深感覺到姨媽的不講理。
姨媽用歇斯底里的聲音,喊出這一聲:“滾!”也似乎用盡了她內心的憤怒。
這一個“滾”字,就像一根大棍子朝著建阿甩過來。盡管她知道姨媽平時是愛自己的。可這一聲“滾”,讓沒有防備的建阿傷心極了。
如果,姨媽不著急說出這聲“滾”,建阿本來還要對姨媽說:等我表姐聯系上,一切就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了。
她現在不想再對姨媽解釋什么了。
這聲“滾”,可能是姨媽憋在心里很久了,今天終于說出來了。
她清楚地聽見姨媽的這一聲“滾”。
一瞬間,姨媽坐在沙發上,呼吸急促,像是獲得了一種暢快淋漓的情緒的釋放。
一瞬間,建阿感到自己的心,真的像個可以滾動的皮球,被姨媽一腳給踢出門去了。她只好沖出去,去追自己皮球一樣滾遠的心。
不知不覺,她就走到了北邊那個空曠的畫著跑道線的操場上了,并且一邊走一邊抽泣著,臉上不知道是融化掉的雪,還是她自己的淚水。
姨媽家就住在職工住宅區靠南的拿牌小院子里,院子門前有一片楊樹林。
風很大,雪花打在臉上,被她吸進鼻孔,她顧不上管這些。林芝本來極少下大雪,而她又是喜歡雪花的,可是,今天沒有任何興趣去關注雪花。她的那雙大眼睛噙著眼淚,紅紅的,晶瑩透亮,在這雨雪交加的天氣里,像兩團燃燒的火苗。
2
建阿是姨媽家的保姆。媽媽拋下她的時候,她還不會走路,爸爸也不想養她了,就把她丟給了外婆,外婆一直把她帶著,九歲時,她來到姨媽家當小保姆。
剛到姨媽家里,她只能幫助姨媽照看不會走路的小表妹,其它家務活兒她一點也不會,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連自己的衣服也不會洗,吃飯連筷子都不會用。那時,比自己小一歲的大表妹上小學二年級,因為學校較遠,上學放學都是姨媽騎著自行車接送。建阿就在家里推著小表妹的童車在院子里轉著玩。
小表妹喜歡被建阿推著出來玩。建阿也喜歡出來。在院子里她還能遇見另一個也是當保姆的女孩子,她們可以坐在院門前的小樹林里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地,主要是,坐在童車中的小表妹也不哭了,隨便往她手里放個東西,她自己就高興得咯咯笑。
但是,姨媽不同意建阿帶著小表妹到院子里來,說是外面風大,小表妹會凍感冒的。
建阿就想不明白,為什么姨媽帶著表妹到院子里玩,小表妹就好好的。她帶著小表妹到院子里玩耍,小表妹回到家里就感冒。
只要小表妹感冒了,姨媽就要訓斥建阿。姨媽雖然沒有動手打過她,但每次看到醫生給小表妹屁股上打針,小表妹哇哇大哭,她在一旁也跟著哭。她是害怕打針,也是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而傷心。
出了診所的門,姨媽用紙巾給建阿擦擦眼淚,訓斥她:“你哭什么?又沒有給你屁股上扎針。”
她這時還不會向姨媽解釋自己當時的心情。只是跟在姨媽身后,提著姨媽的包,繼續流淚。
快到家了,姨媽發現建阿還在哭泣,氣得大聲喝斥道:“不要再哭了好不好?你這么哭著,別人還以為我打你了!快不要哭了。”
小孩子家哪里說哭就不哭了。姨媽越是不讓她哭泣,她越是傷心了,甚至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姨媽氣壞了,也不理睬她,快步走回家去了。因為小表妹感冒了,是姨夫抽空去學校接的大表妹,姨媽回去還要趕緊準備午飯,哪有功夫安慰傷心的建阿。
小表妹那一次病得很重,最后還住了院,連姨夫都請了假,姨媽一直在醫院照顧小表妹。這一次的教訓對建阿起到的教育作用很深刻。小表妹感冒好了以后,她很小心地生怕小表妹再病了。
到底是小孩子,接受新事物,適應一個環境很快,只一年,建阿就徹底融入了姨媽家的生活氛圍當中,她會騎著自行車去菜市場買菜,還學會了做飯。當然她也學會說普通話。
等到小表妹上幼兒園,建阿騎著姨媽的自行車,代替姨媽去接送小表妹,這就使姨媽輕松了很多。
以上這些進步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兩個表妹每天都要寫很多家庭作業,需要背誦的課文,表妹她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著。而建阿的任務就是陪著表妹,什么時候表妹們會背誦課文了,她的陪讀就算告一段落。小表妹上幼兒園中班,要學習漢語拼音和十以內的加減。建阿這方面基礎知識是具備的,監督小表妹完成作業的任務,姨媽就全權交給了她,如果建阿有了不懂的地方,就請教上小學三年級的大表妹。她不知不覺中認識了很多字,學到了很多知識。
這個進步是她對現實生活的初步接觸,看似并沒有對她產生太大的影響。
姨媽一直認為,建阿現在的不聽話,都是跟著城里其她當保姆的門巴女孩們學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姨媽很反對建阿進城去找那些女孩們玩耍,也不樂意她們過來找建阿。只要是外面的女孩子找建阿玩耍,她什么家務就不做了,到了天黑,她跑得人影子也不見。姨媽為此很惱火,揚言要把她送回墨脫的外婆身邊去。聽說姨媽要把自己送回墨脫,建阿就不敢出去瘋跑了,能夠安靜些時日。
建阿開始還是很聽姨媽的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學會跟姨媽犟嘴了。
姨媽警告她:“我這一次是真的決定把你送回去了,我管不了你了。”
建阿耷拉著眼睛,回敬姨媽道:“你愛怎么著就怎么著吧。你把我送回去我自己再回來。”
“回來?我不許你進家門。”
“那我就去打工,可以掙工資,買衣服再也不用向你要錢。”
“我給我叔叔當保姆的時候,哪里敢這么不聽話?鍋碗洗不干凈和衣服洗不凈就不讓吃飯,還挨打——我那個時候就睡在廚房地上,天一亮就趕緊起來干活……阿莫!你現在的條件多好啊,洗衣服有洗衣機,吃水有自來水,做飯大家都給你幫忙。一年四季還有新衣服穿,還有自己的房間,你這個孩子究竟怎么回事,為什么這么不聽話?”
姨媽真是拿建阿沒辦法了,若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她說不定巴掌打在臉上了。是的,建阿的大表妹從不敢跟爸爸媽媽爭論什么。
建阿還經常跟大表妹搶衣服穿,十三歲過了,她的個頭高過了大表妹,就不再與大表妹搶穿衣服。在大表妹假期穿便裝時,她把大表妹的校服穿在身上,出來進去的,還穿著校服騎著車子上街買東西。如果不是姨媽喊叫,要她脫下大表妹的校服,估計她要穿幾天不愿意脫下來了。
姨媽對建阿的評價是:“性格越來越像她的媽媽。”
建阿十六歲時,已經出落成一個漂亮的大姑娘。她高挑的身材(這在門把女子中是很少見),棕色皮膚,一雙格外大的黑眼睛,眼神中充滿和年齡不相稱的深深的憂郁。
雖說是在姨媽家當保姆,但姨夫姨媽比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愛護,兩個表妹對她也那么好,她能有怎樣的個人悲傷呢?
建阿有外婆外公,還有舅舅姨媽,所有親人都關心著她。小時候,她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姨媽新買的托人帶回去給她。她五歲那年,小舅舅上山采藥的時候,還給她捉回來一只猴子。那猴子跟著她,連睡覺都在一起,想個聽話的小孩子,給她帶來了很多開心快樂。有一次過節,小猴子偷喝酒,喝醉了,兩天昏迷不醒,快死的樣子。她每天吃飯時,捏著小猴子的嘴巴,給它喝奶茶。奶茶并沒有挽救小猴子,反而加快了小猴子的死亡。
小猴子死了,外婆把死掉的小猴子放在一個竹筐中,掛在一棵大樹枝上,舉行了一個簡單的葬禮。開始幾天,只要想起小猴子,她就傷心掉淚。
小舅舅又給她捉了另一只猴子。這小猴子怎么也沒有前一只小猴子可愛。后來,小猴子跑了,她也不傷心,心里還是懷念第一只小猴子帶給自己的那些歡樂。
有一年春節,媽媽專門從四川趕回來看她,她躲起來不見媽媽。
建阿有點兒恨媽媽,她恨媽媽丟下自己不管,恨媽媽沒有給自己一個自由自在的家。雖然比起那些沒爹沒娘的孩子,她并沒有受苦,但是她還是從心里恨媽媽。姨媽也曾經教導她不要責怪媽媽。如果媽媽現在還跟著那個老男人生活在墨脫,不知道成什么樣子了呢。家鄉的日子再好也沒有外面好。老年人習慣了那樣的日子。年輕人哪里甘心一輩子過那樣的日子。現在已經有很多的門巴人不愿意再回家去了。有些掙了錢把房子買在了林芝城。姨媽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媽媽為什么要跑那么遠嫁個男人?像姨媽這樣,在林芝找個有工作的結婚多好。
建阿已經知道比較了,不但拿姨媽和媽媽作比較,心里也拿自己與兩個表妹作比較。大表妹考到內地班上初中去了,從建阿看著大表妹的眼神里,看出她內心不為人知的失落。
建阿也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人,命運也不一樣——比如兩個表妹與自己這個表姐的命運就明顯不一樣。姨媽和姨夫全家對自己這么好,這也是她的福氣,可是這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爸親媽;表妹們可以不用自己洗衣服,可以不做家務,可以不用擔心沒有錢花可以無憂無慮地上學念書。
在姨媽家里,她遵從自己臨行時外婆的叮囑,小小年齡就已經知道知恩圖報,努力做好姨媽吩咐的事情。
她也不是事事都順從姨媽。如不小心做錯了什么事情,或者是耍小孩子脾氣與姨媽偶爾慪氣。如果姨媽一味地不原諒她,表面上,姨媽怎么訓斥,她都不頂嘴,覺得實在受了委屈,嘴里只會說:咩(門巴語:不是)!咩——!
她唯一反抗姨媽的手段就是丟下手里的活兒,躲在沒有人的地方掉淚。
她目光里的憂傷可能不只是因為這些。
與那些沒有走出墨脫的同齡人相比較,建阿已經很幸運了。
姨媽經常拿自己當初給親戚家當保姆的遭遇,對照現在用以教育建阿,她也覺得姨媽說得很有道理,因為城里當保姆的女孩子,見面就羨慕建阿穿的衣服好看,住的房間舒適。接下來就給建阿講自己主人的不好。
生活怎么說都在進步,怎么可以拿過去與現在對比呢?可姨媽她就是喜歡用過去與現在比較。這就造成了建阿在姨媽家里,精神上的壓抑。她希望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她心里的感受又不能向別人說。
姨媽與人說起建阿的事情,這樣說:“這個建阿太聰明,不知道她一天在想什么。不管她今后怎么樣,她一定要記住我對她的好!我對得起她的媽媽,我死了以后去見我的媽媽,我的媽媽一定不會怪我的!”
3
通過烏木筷子事件,感受到來自姨媽內心的那種固有的不信任,建阿覺得,是時候了,自己該出去闖一闖了,自己不能總是這樣寄人籬下,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都寄托在姨媽和姨夫的身上,等著他們給自己介紹對象。她要自己給自己找尋到一個幸福美滿的歸宿。姨媽的,終究是姨媽的,建阿的才是建阿的。
姨媽罵也罵了,反正建阿沒有拿她的烏木筷子。姨媽你隨便罵去吧,你隨便罵繼續罵去吧!
她知道自己還要再忍耐,就像過去自己沒有長大,要等著自己長大了一樣。她很早就學會忍耐。小表妹現在都上五年級了,明年也要去內地班讀書去,不需要建阿表姐再陪伴了。
等著在外面找到合適的工作,她再離開姨媽就是了。
建阿想到這里,沉重地嘆息了一聲,一片雪花趁機飛進她敞開的衣領里,使她忍不住縮了一下脖子,這才感覺衣領已經淋濕了,頭發濕得貼在臉上,發梢上的水珠流到下顎。
不知不覺,天氣已經傍晚。
唉!不回姨媽家,現在又能到哪里去?她心里對自己說。
她雙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無精打采地往住宅區那個方向走,望著眼前飛舞的雪花,覺得自己連雪花所擁有的幸福與自由都沒有,雪花還有冬天,還有天空為家,自己呢?
走到距離姨媽的家門有一百米,這里有個花壇,里面有園丁擺出的假花圖案。這時,她聽到小院中傳出姨媽和表妹開心的笑聲,又泄了氣,怎么也邁不動回家的腳步。
人家那么高興,自己這么傷心,回去干嗎?
她一屁股坐在花壇的邊沿上,豎起衣領,閉著眼睛,任憑瀟瀟雨雪落在頭上和身上。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覺得雨雪突然就停了。仰起臉,睜開淚眼看看天,卻發現一把小花傘遮在頭頂上。表妹正笑瞇瞇地站在她身旁。
表妹說道:“姐姐,請你不要用這樣的眼神看著我,我不是你的敵人,是你的親人。”
她說:“滾開!”
“地上到處是水,怎么滾?改天好不好?天晴了我專門滾給你看行不?”
“不行,現在滾!”
“那要不咱們回家去,我滾床滾沙發去。主要是我衣服臟了,還要勞駕姐姐洗。”
“我再也不給你洗衣服了。”
“可我還沒長大啊?姐姐就是要給沒長大的妹妹洗衣服不是的嘛。”
“你不要煩我好不好?你滾開!”
建阿說著終于哭出聲了。
表妹表情很復雜地看著低頭哭泣的建阿,不知道怎么勸好了。也不知是著急了,還是怎么了,表妹也“哇哇”哭起來。
建阿愣了一下,條件反射似的站起來,問表妹:“你哭什么?姨媽又沒有罵你?”
“你罵我了。”
“我罵你什么了?”
“你罵我讓我滾,還說我煩你了!我不干!我不干!”
“你講不講理了?”
“怎么講——理?”
“快給我滾回去!”
“那咱倆一起往家滾才行!”
建阿終于被表妹逗得破涕而笑:“撲哧!你真的好煩人呢!你知道不知道?”
表妹擦一把臉上的淚水,說道:“姐姐你都笑了,再假裝生氣就沒意思了是吧?”
“可是,你媽非說我拿來了她的烏木筷子!”
“……別理她!媽媽她身體不好,健忘癥患者。”
“她那么罵我,我不想回去,你走開吧!”
表妹捏捏自己的小下巴,蹲在表姐面前,推心置腹地說道:“姐姐,回去吧,這么冷的天把你凍感冒了怎么辦?我剛才也遭到我媽臭罵,要我出來找你。這證明她在向你道歉。她那臭脾氣,姐姐又不是不知道,刀子嘴豆腐心,嘴上狠得嚇死人,心腸柔軟的連只臭蟲都舍不得弄死。咱們回家去好吧?好姐姐,菩薩姐姐!我先給你道歉好吧?”
建阿雙手捧住表妹的小臉蛋說:“唉!你太小,好多事情還不懂。你有爸爸媽媽!這一次我才明白了,我回去算哪根蔥?那是你家不是我家!”
“姐姐,我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請不要再把我當作小孩子。我們是一家人。我媽動不動也叫我滾呢!我們都滾了,她不瘋了才怪呢!”
她放下手,搖搖頭。
“我一定要給姨媽證明,烏木筷子不是我拿的!我不能背著這個‘黑鍋’。”
表妹站起身跺跺腳。
“姐姐你也站起來活動一下。我現在要告訴你一個秘密,這秘密就關系到烏木筷子的去向。”
“騙我!”
“我要騙你是小狗!”
“你就是小狗!”
“不回家才是小狗呢!”
“那你先說!”
“實話告訴你吧,烏木筷子是我拿走的。”
建阿看著地面上越積越多的雪,心不在焉地問表妹:“你拿走那破玩意兒干什么?”
“我送班主任了。”
“啊?!”
建阿抬起頭看著一臉認真的小表妹。
“事情是這樣的。快放寒假了不是?考試的前一天(我記得很清楚的喲),有同學知道班主任要過生日,他們商量著要送班主任生日禮物。卓嘎說她要送一斤蟲草給老師,一個男同學說送老師手表什么的。我也考慮給班主任送點什么。我就看到媽媽藏起來的那些烏木筷子,覺得烏木筷子送給班主任是很不錯的禮物。我們那個班主任有點勢利眼,哪個學生家長有權有勢,她就對哪個學生手下留情——她高興了,評語寫得特別好;她要是不高興,評語只說學生的缺點。”
建阿被表妹講的學校的新鮮事給吸引了。
“你的班主任怎么能那樣呢?這樣的老師怎么能教出來好學生呢?”
“可不是嘛!你沒有上過學不知道這些貓膩,與班主任老師搞好關系,是讓人很頭痛的事情呢!”
“貓膩是啥?”
“‘貓膩’是見不得人的勾當。”
“‘勾當’是什么意思?”
“哎呀姐姐!你煩不煩!勾當就是背地里‘勾勾搭搭’的意思!”
“烏木筷子真的是你送給班主任了?”
“我覺得烏木筷子送誰都是送,誰送也是送,話說回來——我爸爸要是經常和我班主任多走動走動,拉近關系,我也用不著自己偷偷拿走烏木筷子了。可是我爸爸和媽媽就知道拿著禮物送給他們的領導!我媽已經因為烏木筷子生了氣,認為是姐姐你拿的,她最多罵你一頓。如果我承認是我偷拿的,她非扒了我的皮不可。姐姐你一定不忍心看著我被她狠打的吧?烏木筷子已經送給班主任,要不回來了。”
“你說的多輕松!被姨媽冤枉,你知道我心里多痛苦嗎?”
“姐姐,要不你狠狠罵我一回消消氣?”
姨媽丟失的烏木筷子終于有下落了,建阿心里這才如釋負重,她站起身來,想活動一下麻木的腿腳。她抱住表妹的肩膀張嘴剛要說話,突然就打了兩個噴嚏。
表妹關心地說:“糟了!還是把你凍感冒了!都是我的錯!”
建阿接著又打了兩個噴嚏。
作者簡介:
陳桂芝 。筆名:阿之;曾用筆名:北風 。自由撰稿人。60年代末期出生的人。祖籍:河南孟津,陜西延安黃龍人。現在西藏,西藏作協會員。
魯迅文學院22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
2003年后,開始陸續在《延安文學》、《作家》、《讀者》、《西藏文學》、《山花》等雜志發表散文游記、小說等作品。
著作有:《飄在拉薩》(文集)、《佛國》(文集)、長篇小說《夢魘》、長篇小說《夢聊》(《夢魘》修訂本)、長篇小說《你就是我的佛》、中短篇小說集《星月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