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集電視連續劇文學劇本
禍起紅顏
編劇:遠山
第三集
片 名 禍起紅顏
深沉悠遠的女歌聲:
明朝末代崇禎年
清兵逼近山海關
闖王進京作皇帝
引出一曲紅塵怨
亂世風云何處起
怒發沖冠為哪端
勿問明清春秋史
且看紅顏陳圓圓
歌聲中出現:
明代一座歌妓青樓。
樓內,中堂上,掛一幅工筆人物畫。
鏡頭推上去,畫的是一位高髻紅裝艷女,側身亭立,悵望蒼天。
艷女從畫上走下來,側臉緩步,走向樓臺。
鏡頭側拍,跟拍她那苗條身影,迷人的艷姿。
出現主要演職人員名單及全劇主要場面。
歌聲停。
1、南京大街上(日、內)
文廟旁一條街道。
藥鋪,雜貨鋪、茶葉鋪、棺材鋪門口都掛著招牌。路邊有小攤販、占卜算命的,賣粥、賣包子的。來往行人中夾雜著逃荒要飯的,街頭賣唱的。
2、茶葉鋪(日、外)
“啪!啪!啪啪啪!”一個民間說唱藝人花子敲著牛胯骨,來到茶葉鋪門前唱道:
茶葉鋪,朝南開,
買賣興隆通四海。
茶葉鋪老板出門,沒好氣地:“別瞎咧咧啦!走吧,走吧,上別的門上呱嗒去!”
花子一笑,又唱:
這幾天,我沒來,
掌柜的你家大發財。
老板:“發什么財?這年頭老百姓都吃不上飯,哪有錢買茶葉?走走走!我這里關門啦!”摘下“茶”字招牌,進屋關上門。
花子無奈地點點頭,又敲起牛胯骨,邊走邊唱:
往前走,邁大步,
前邊來到棺材鋪。
棺材大,棺材好,
裝進個死人跑不了。
棺材鋪的老板一樂:“你小子真會編詞,再唱一段好聽的,多給你個錢!”
花子:“好啦!你聽著。”又唱:
這年頭,死人多,
餓死的,凍死的。
逼死的,不是跳井就投河。
別的買賣不好做,
棺材鋪里掙錢多。
老板:“嗨嗨!你小子說的還真不錯。可,我這棺都賣光了, 掙不來錢啦!”
花子:“再做棺材呀!”
老板:“買不到木材啦!。”
花子又唱:
掌柜的,死心眼,
買不到木材買門板。
老板:“上哪買門板去?”
花子:又唱:
窮人多、窮人苦,
房倒屋塌沒處住。
破桌子、破凳子,
破門板,破窗戶。
給他個小錢做棺木。
老板又一樂:“嘿!好主意。”
花子也樂了,伸手要錢。
老板從衣袋拿出一個銀元寶給花子。
花子接過銀元寶,高興地往空中一扔,又接著,敲起牛胯骨走了。
3、包子鋪門前(日、外)
包子鋪門前,案桌上擺一籠包子。
賣包子人叫賣:“熱包子,肉餡子,一口一個肉蛋子。”
一個拉破頭的乞丐進畫,光頭上有刀疤,手里拿著把刀子。
賣包子人:“你,你干什么?”
拉破頭乞丐:“掌柜的行行好,我三天沒吃飯啦!給我個包子皮吃吧!”
賣包子人:“走走!”
拉破頭兩眼盯著包子,伸出一只黑手。
賣包子人:“去,去去去!”
拉破頭拿刀子拉自己的頭。
賣包子人:“你拉下腦袋來,也不打發你!”
拉破頭拉得自己腦袋流血。
一頭撞在籠包上。
一籠包子沾滿了血。
賣包子人嚎叫:“哎呀,這包子,我怎么賣呀!”
拉破頭抓幾個血包子狼吞虎咽。
賣包子人喊:“來人,揍他!”
從包子鋪出來幾個伙計,朝拉破頭拳打腳踢。
拉破頭挨著打,吞吃包子。
賣包子人喊:“狠狠地打!”
拉破頭也喊:“打死我也得吃頓飽飯!”
4、賣畫處(日、外)
墻上掛一橫幅,上寫:出賣字畫。
地攤上擺著山水畫、仕女人物畫。
賣畫人在一張桌子上作工筆人物畫,周圍有人觀看,無人買畫。
孫禮和保鏢走來,停在書畫攤前,觀看字畫。
作畫人揮毫,在一幅工筆仕女畫上潤色。
孫禮仔細看那幅畫。
保鏢李虎:“老板,咱們走吧!”
“不不。”孫禮十分欣賞那幅畫。
作畫人揮毫,畫已作完。
孫禮看畫入迷,用襖袖擦擦眼睛,又看。
作畫人換一枝毫筆。
孫禮:“請問先生姓?”
作畫人:“免貴姓馮。”頭不抬地在畫上署名:甲午年冒襄。
孫禮:“啊,馮先生,這幅畫我買下。”
冒襄:“對不起,你可以買別的畫,這一幅不賣。”
孫禮:“我一定要買,要多少錢,我給多少錢。”
冒襄:“為什么一定買這幅畫?”
孫禮:“因為這畫中人很像蘇州青樓的陳圓圓。”
冒襄怔一下神:“你見過陳圓圓?”
孫禮:“見過。”
冒襄:“是在蘇州青樓嗎?”
孫禮點點頭:“對,她現在不在青樓了。”
冒襄:“她到哪去了?”
孫禮還沒回答,來了一群兵卒。
孫禮轉臉看。
幾個兵卒推著敲牛胯骨的花子。
兵卒小頭目:“花子!”
花子:“軍爺。”
軍爺抓過花子的牛胯骨:“別敲這個啦!跟我們去當兵。”
花子:“軍爺,我怕,害怕。”
軍爺:“怕什么?”
花子:“害怕打仗。”
軍爺:“保衛大明帝國,害怕也得去!”推一把花子:“走!”
冒襄急著問孫禮:“$先生,快告訴我,陳圓圓到哪兒去了。”
孫禮:“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你要是愿意,收起畫攤,到那邊酒樓上談,我請客。”
畫攤那邊,兵卒又抓住了拉破頭的乞丐。
拉破頭問:“當兵?管飯嗎?”
兵卒:“管飯。”
拉破頭:“管飽嗎?”
兵卒:“管飽。”
拉破頭:“好,那我去!”
5、小酒樓(日、內)
小酒樓上的門匾:天外天酒館。
樓上房間,冒襄與孫禮對坐,二保鏢坐在另一桌。
孫禮:“馮先生,只要把那張畫賣給我,我就告訴你。”
“這……”冒襄沉吟:“喝酒,喝酒:”拿起酒壺給孫禮倒酒。
畫外冒襄想象的圓圓聲音:“不就是張畫嘛,又不是我本人。”
冒襄:“我再問一句,陳圓圓接過你?”
孫禮:“要是接過我,我就不買這張畫啦!撈不著陳圓圓本人,看看她的畫,也大飽眼福啊!”
“好!”冒襄爽快地說:“賣給你。”
“好!”孫禮也干脆地說:“出門在外,交個朋友,講個義氣。看樣子,老弟也很喜歡陳圓圓吧!”
“唉!”冒襄嘆了口氣:“不瞞你說,我是想賣字賣畫,攢足了錢,從青樓贖出圓圓。
“老弟,別作夢啦!”孫禮告訴冒襄:“官府把陳圓圓接走啦!”
“什么?”冒襄急問:“官府,哪個官府?”
孫禮:“蘇州官府。”
冒襄:“我不信,圓圓對我發過誓,她寧可一死,不再接客。”
孫禮:“圓圓這話,分是對誰,頭上沒有烏紗帽的,她是寧死不接,可對那坐著八抬大轎的,她照接不誤。”
旁邊酒桌李虎插話:“不光接,還到官府給京城來的皇上老丈人獻歌獻舞睡覺吶!”
“啊?!”冒襄欲怒,倏地站起身又冷靜:“是不是官府強迫她去的?”
孫禮:“強迫?圓圓那脾氣,你還不知道,誰能強迫她?”說著,從囊袋拿出那把剪刀給冒襄看:“你認識這個嗎!”
“剪刀?”冒襄拿起剪刀細看:“這是圓圓的剪刀,怎么落到你手?”
“在路上拾到的。”孫禮從冒襄手中又拿回剪刀:“我也強迫過圓圓,她寧死不愿意,用這個刺自己的喉嚨。可她進官府為什么不帶著?為什么不刺自己的喉嚨,為什么扔在路上?”
冒襄眨眨眼,低頭思忖。
孫禮:“還是她愿意到官府接那北京來的皇上老丈人。”
李虎又插話:“蒼蠅飛到驢吊上——巴結大頭子。”
趙龍又加一句:“窯姐終歸是窯姐,狗改了不吃屎,誰的官大就把屁股撅給誰。”
“撲嚓”冒襄一腚坐在凳子上,垂下頭,十根手指頭一齊插進頭發里……
孫禮:“看來,陳圓圓是出不了官府啦!老弟,咱們這頭上沒有烏紗帽的人,誰也得不到陳圓圓,我只好買你這張畫,想那美人的時候,看看這畫,以飽眼福吧!”
冒襄猛地抬起頭,抓起酒壺往嘴里灌酒。
6、秦淮樓上(日、內)
妓房內,冒襄一手攬著一個妓女,醉醺醺地說:“你們知道,這秦淮河的來歷嗎?為什么叫秦淮河?”
兩個妓女搖搖頭。
冒襄:“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來到南京,看到這兒風景宜人,就是沒有水,水是什么?水就是女人,女人似花,花好看,女人是似水,水柔和。秦始皇在這里開鑿了一條人工河,從淮河引來了水,故稱秦淮河,你們聽說過嗎?”
二妓女又搖搖頭。
冒襄:“秦始皇在這秦淮河岸上又建造了這座樓,叫秦淮樓。秦始皇在這秦淮樓上天天欣賞美女歌舞。后來,秦始皇走了,這座樓便成了歌妓樓。歌女絕妓李師師、李香君都在這秦淮樓上往過。”打幾個酒嗝:“我得不到陳圓圓,來尋找李師師、李香君,你們倆人,誰像李師師、誰像李香君?”
二妓女又搖搖頭。
冒襄:“你們倆什么都不懂,沒文化,長得也不俊。不如陳圓圓。”推開兩個妓女。
另一妓女依過來:“相公,你看我俊不俊?”
冒襄:“你的嘴太,太,太大了,我要個櫻桃小口的。那,一個,你,你過來。”
櫻桃小口的靠過來:“相公,你喝醉了。”
冒襄:“沒,沒醉,叫什么名子?”
妓女:“就叫我紅櫻桃吧。”
“好,好。”冒襄摟著紅櫻桃:“得好,比她們幾個都好。不過,比著蘇州的陳圓圓差多了。”
紅櫻桃:“你認識陳圓圓?”
冒襄:“不光認識,我倆還要成親呢?”
紅櫻桃:“成親?”
冒襄:“她,她答應我,不再接別的男人。”
紅桃櫻:“相公,我說你喝醉了吧!那陳圓圓叫蘇州官府包走啦!”
冒襄:“你,你說什么?”
紅櫻桃:“那陳圓圓讓蘇州的州官包走啦!”
冒襄愣怔一下,拍拍額頭,清醒一下,驚問:“你也知道?”
紅櫻桃:“我們秦淮樓和蘇州青樓都通氣。”
冒襄倏地站起身,罵道:“婊子!真是個婊子!”
“啪!”一巴掌拍在桌面上。
7、蘇州青樓(夜、內)
化妝室內,幾個妓女在化妝。
鄭月娘跑進:“姐妹們,告訴你們件好事。”
妓女甲:“什么好事?”
鄭月娘:“圓圓姐回來了。”
妓女乙高興地:“回來了?在哪?”
鄭月娘:“在鴇媽屋里。”
妓女丙:“那官府怎么能放回她呢?”
鄭月娘:“圓圓說,從北京來的那個皇上老丈人到杭州招兵買馬征軍餉去了,圓圓向他要了一 萬兩銀子,都交給了鴇媽,她要贖出身子去找冒襄”。
妓女丁:“那可好了,鴇媽愿意嗎?”
鄭月娘說:“開始不愿意,可鴇媽又覺得,圓圓千人喜萬人愛,說不定還有烏龜王八蛋來爭她,鬧得青樓上不得安生,惡人來又打又砸,官府來放火燒樓。鴇媽也舍不得圓圓走,可一想到這些,她一跺腳,也就愿意了。”
妓女甲:“那,咱們就送圓圓脫俗從新,找她那冒襄去吧!”
8、樓閣(夜、內)
樓閣內,一桌宴席。陳圓圓、鴇媽和眾姐妹歡聲笑語。
一姐妹俏皮地說:“圓圓姐的心啊,早飛了。腳上穿著紅繡鞋,身上披著大紅袍,頭上項著紅蓋頭,哇嘟哇,哇嘟哇,與那冒襄拜了天堂拜了地堂,拜了地堂入洞房!”
“嘻嘻哈哈”眾人都笑了。
“別拿我開心啦啦!”圓圓滿眼歡喜地端起酒杯,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對鴇媽說:“媽媽,我先敬你老一杯,我從七歲父母雙亡,是你收養了我,一輩子忘不了你老的恩情。”
鴇媽:“圓圓,你這一走,我心里不好受啊!咱娘們一塊過了這么多年,真舍不得你……”鴇媽哭了。
“媽媽”。 圓圓給鴇媽擦淚:“媽媽,我走了,你多保重。”
兩個姐妹低聲細語:
“什么時候咱也走出這青樓啊!”
“熬星星熬月亮吧!”
圓圓又端起酒杯:“眾位姐妹,咱們姐妹一場,各有各的苦哀,又有共同的心愿。我先走一步,大家幫助我,日后,我一定報答眾位姐妹。”
一姐妹:“圓圓妹妹,俺們真不愿意讓你走,可又愿意你趕快去成家立業,過個正常人的日子。”
圓圓:“多謝妹妹,請,眾位姐妹干了這一杯。”
9、玄武湖上(日、內)
玄武湖上,一艘花舫在緩緩劃動。
花舫內,冒襄與紅櫻桃對飲。
紅櫻桃:“公子,你總是說陳圓圓美,她到底有多么美?”
冒襄:”美如天仙,姿如嫦娥。”
紅櫻桃:“你見過天仙、嫦娥嗎?”
冒襄:“沒見過,我想天仙、嫦娥也不會美過陳圓圓。陳圓圓具有超人的天資、天聰,我是她的良師益友,她的字畫已經超過我了,我失去她,是個痛苦。”
紅櫻桃:“那你為什么不從青樓把她贖出身來?”
冒襄:“因為我是個窮秀才,手里沒有萬兩銀子,頭上沒有烏紗帽。她背叛了我,是她喪了良心。”
紅櫻桃:“你還想她嗎?”
冒襄:“不想了。”
紅櫻桃:“你能和我好嗎?”
冒襄:“我沒有錢了。”
紅櫻桃:“再賣字畫嘛!”
冒襄:“災荒年月,民不聊生,社會動亂,誰還買字畫?”
10、青樓酒宴(日、內)
青樓酒宴氣氯熱烈。
一姐妹:“圓圓姐,你快走了,再給俺們唱一曲吧!”
眾姐妹:“對,以后再也聽不到姐姐唱了,喝一曲吧!”
圓圓:“唱什么呢?”
一姐妹:“唱你最愛唱的吧。”
“好,不怕姐妹笑話,唱我自己編曲填詞的一曲吧。”圓圓操起琴,自彈自唱:
他為我,街頭巷尾,賣畫揮毫。
我為他,珠淚濕襟,官府煎熬。
他與我,懷情依依,難分難離,
我與他,情深似海,日月難曉。
正唱到這,月娘急促地跑上樓來。
眾姐妹看月娘。
月娘興沖沖地:“圓圓,你的好日子來臨啦!”
圓圓:“什么好日子?”
眾姐妹:“月娘,快說呀!”
娘對眾姐妹說:“我到外邊打聽冒襄的下落,站在河口碼頭上,南來的,北往的,江南的,江北的,我大聲吆呼:‘大伯、大媽、叔叔,嬸嬸、兄弟姐妹,你們見過一個賣字賣畫的公子嗎?二十多歲,白面書生,他叫冒襄。誰見過,告訴我,重禮酬謝。”
一姐妹:“有見過的嗎?”
月娘:“我喊了一天,嗓子都喊啞了,沒有一個人答話。”
圓圓感動地:“好姐妹,為了我,你又吃苦了。”
“姐妹嘛,應該的。”月娘又說:“我正垂頭喪氣,來了一位英俊少年,他問我:請問大姐,蘇州青樓在什么地方?我問他:小兄弟,你到青樓找誰?他說:找陳圓圓。”
“找我?”圓圓詫異地問:“他是那兒來的?”
“南京來的。”月娘又說:“我說,我就是青樓的,陳圓圓是我的姐姐,你找她有什么事?他說,給陳圓圓稍來一封信。大姐,拜托你交給陳圓圓吧,我還要趕路。說著他把信拿出來,我接信左看右看,那信封的筆跡好像是冒襄的。”
“是嗎?”圓圓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急問:“信呢?快給我看。”
“著什么急呀!”月娘賣關子:“我一抬頭,那少年不見了,信嘛……”摸摸衣裳:“哎呀,我丟啦!”
“丟了?”圓圓一驚,又笑道:“好妹妹,別逗我啦!快給我吧!”
眾姐妹也說:“別鬧啦,快給圓圓吧!”
月娘拿出信在圓圓眼前一晃,跑到一邊去。
圓圓追過去:“好妹妹,我給你磕頭啦!”
這邊,眾姐妹為圓圓高興的議論。
“南京來的,冒襄一準在南京。”
“這可好了,南京、蘇州這么近,圓圓很快就見到她的心上人了。”
那邊,圓圓看信。
圓圓不解的眼神。
圓圓愕然的眼神。
圓圓拿信的手在顫抖。
月娘看到圓圓神色不對,急問:“信上寫的什么?”
信飄落在地上。
月娘急忙拿起信看。
圓圓踉蹌了幾步。
月娘看完信,氣憤地:“絕情書?負心漢。”
圓圓“撲嚓”歪在地上。
“姐姐!”月娘急去扶圓圓。
眾姐妹也過來:“圓圓怎么啦?”
圓圓的嘴唇在顫動,閉住眼,淚水滾流(定格)。
女歌聲起:
紅塵怨,紅顏怨,
苦辣酸楚沒有甜。
苦中笑,笑中苦,
強作笑顏陪人歡。
日日盼,夜夜盼,
盼來情郎負心漢。
官做大了換朋友,
錢財多了換內賤。
有錢有勢納群妾,
家也亂,國也亂。
爭風吃醋結仇冤。
紅塵從來都是怨。
歌聲中出現片尾有關人員,單位字幕。
(第三集完)
第四集
片 名 禍起紅顏
深沉悠遠的女歌聲:
明朝末代崇禎年
清兵逼近山海關
闖王進京作皇帝
引出一曲紅塵怨
亂世風云何處起
怒發沖冠為哪端
勿問明清春秋史
且看紅顏陳圓圓
歌聲中出現:
明代一座歌妓青樓。
樓內,中堂上,掛一幅工筆人物畫。
鏡頭推上去,畫的是一位高髻紅裝艷女,側身亭立,悵望蒼天。
艷女從畫上走下來,側臉緩步,走向樓臺。
鏡頭側拍,跟拍她那苗條身影,迷人的艷姿。
出現主要演職人員名單及全劇主要場面。
歌聲停。
1、玄武湖邊(日)
孫禮坐在湖邊石凳上欣賞湖上風光。
“孫老板。”畫外有人說。“幸會,幸會。”
孫禮回臉一看。
楊松進畫。
孫禮一驚:“啊?!冤家路窄。”
“不。”楊松一笑:“冤家路寬。”
孫禮起身后退。
楊松:“怎么,沒帶保鏢,正好,我也沒帶家丁,咱們倆單獨理論理論。”
“不不。”孫禮提起囊袋欲走:“我不是你的對手,你,你要多少錢?”
楊松搖搖頭:“不要錢,也不動手,咱們倆聊聊天。”
孫禮苦笑一下:“好好,楊公子,請坐。”用衣袖擦擦石凳:“請坐。”
游湖人路過。
楊松:“到那邊酒樓上,喝著酒,啦個通快。”
孫禮狡黠的眼睛眨了眨:“對不起,我,我戒酒啦!”
“我拿錢,你請客。”楊松從衣內拿出銀子,拍在孫禮的手里孫禮茫然。
湖岸,柳蔭中,走來一男一女,是冒襄與紅櫻桃。
酒樓上,孫禮、楊松對飲。
楊松:“不打不成交,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孫禮端起酒杯:“愚兄敬賢弟一杯,干!”
“干!”二人一飲而盡。
楊松醉意地說:“我太喜歡陳圓圓啦!孫老兄,那一天,在青樓帳房里,我吐你一口痰,動手打起來,為啥?我忌妒你,我吃醋,我是個醋罐子。”
“你吃醋,我比你還吃醋,你是個醋罐子,我是個醋壇子。”孫禮也醉意地說:“誰占有陳圓圓,我就忌恨誰。”
楊松:“我和你一樣,他娘的,皇上的老丈人田弘遇那個老王八蛋把陳圓圓弄走了,你別忌妒我,我也不忌妒你,咱們倆……”
孫禮:“忌妒皇上的那個老丈人。”
楊松:“哎,皇上的老丈人多啦,你可別都罵,只罵田弘遇那個老丈人。”
“好!”孫禮端起酒杯:“干!”
楊松:“你不是戒酒了嗎?”
“那是假話,一說起陳圓圓,我能喝一缸。”孫禮說著,從囊袋拿出那幅畫:“賢弟,你看看。”展開畫。
楊松定睛一看,驚喜。“陳圓圓。”伏在畫上:“叭”地聲親了個嘴:“老兄,你從那得到的這張畫?”
孫禮:“買的,從陳圓圓相好的那個畫家手里買的。”
楊松:“陳圓圓還有個相好的畫家?”
2、玄武湖(日、外)
柳蔭中,冒襄與紅櫻桃邊走邊談。
紅櫻桃說:“公子,你把賣字賣畫的錢交給秦淮樓的老鴇,把我贖出來作你的妻子吧!”
“這……”冒襄猶豫。
“呔!”畫外有人喊:“站住!”
冒襄回頭看。
鄭月娘腰挎寶劍,氣洶洶地進畫。
“啊?”冒襄一驚:“是月娘。”
月娘:“我給圓圓姐打抱不平!”抽出寶劍:“殺了你這個負心漢!”
“月娘,月娘,你,你你……”冒襄驚慌:“你聽我說。”
紅櫻桃嚇得躲在冒襄身后。
月娘用劍指著紅櫻桃:“沒你的事,閃開!”
紅櫻桃躲在樹后。
月娘逼近冒襄,悻斥:“你騙了圓圓姐,又跑到這來騙別人,你害得圓圓走頭無路,我要挖出你的黑心爛腸子!”
冒襄回身就跑,月娘追上去,一個掃蕩腳,把冒襄掃倒在地,劍鋒頂在冒襄胸上。
冒襄戰戰兢兢地抓住劍鋒:“你要殺我,等我把話說完。”
3、湖邊酒樓上(日期、內)
楊松拍拍胸膛:“英雄配美女,他皇上老丈人算什么東西。”
孫禮:“可人家是大官呀!”
“狗屁!”楊松罵道:“鮮花插到牛糞上。”
“你算說對啦!”孫禮也來了精神:“別說賢弟你,英俊無比,精明強干,就說我吧,雖然年紀大了點,可精銳不減,腰纏萬貫,哪兒配不上陳圓圓?咱倆是同命相連。”
“同仇敵愾!”楊松憤憤不平:“憑咱哥兒倆這人才,錢財,得不到陳圓圓,那老態朧腫,嘴斜眼歪的田弘遇老丈人把一朵鮮花抱在懷中。”
孫禮:“不就是田弘遇老王八蛋官大權勢大,皇上的老丈人嘛!”
“呸!”楊松氣憤地說:“就憑著這個,闖王李自成就該造反!打進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孫禮:“對!”
“不對。”楊松又搖搖頭:“我這話又沒準頭啦!那李自成打進北京,我家老太爺不也跟著崇禎皇上完了嗎?”
4、湖邊(日)
冒襄跪地上,向月娘說:“都是孫老板給我說的呀!”
月娘:“他孫老板知其一不知其二,圓圓姐是為了保護眾姐妹,避免青樓不被火燒,才拿著剪刀進官府,以死相拼。可她又想著你,你一不寫封信,二不拿錢來贖她,她忍辱茍安,在官府流著眼淚掙回一萬兩銀子,交給鴇媽一萬兩,贖出了身子,準備去尋找你。”
冒襄:“晤!晤晤!”
月娘:“就在眾姐妹歡送圓圓姐姐的時候,接到了你給圓圓姐的絕情書,姐姐差一點暈死過去。”
冒襄愧疚地:“啊啊!”
月娘:“此后,那皇上老丈人緊逼姐姐為妾。姐姐走頭無路,跟著皇戚進京。臨走的時候,我去看她,她說等到龍船開進京杭大運河,她就投河自殺。我要跟她去,她不讓我去,怕連累我。圓圓姐到底跳河沒跳河,是死是活,全然不知。你可好,帶著窯姐在這兒自在逍遙……”
“我該死!我該死!”冒襄打自己的臉。
5、湖邊酒樓上(日期、內)
楊松與孫禮都喝醉了,二人猜拳:
“六六六呀!”
“八匹馬呀!”
“哥倆好啊!”
“你又輸啦!罰酒,罰酒。”孫禮說:“我陪你喝。”
二人舉杯。
6、湖岸(日)
冒襄與月娘坐在石凳上。
月娘:“圓圓姐把她積攢的一千兩銀子交給了我,我也贖出身來了。”
“好!”冒襄說:“你打算到那兒去呢?”
月娘:“江湖流浪,四海為家。”
“不可。”冒襄說:“你一個弱小女子,怕是被這人間混濁的江河吞沒了。”
月娘:“那,怎么辦?”
冒襄起身踱步,想了想:“有了,常言說,逼上梁山。”
月娘:“上梁山?”
“不。”冒襄說:“大西北終南山。”
月娘:“什么終南山?”
冒襄:“闖王李自成為救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腐敗明朝,南山練兵,準備攻打北京城。”
月娘:“與我們何干?
冒襄:“我想投筆從戎,投奔李自成,你跟我一起去。”
月娘:“那是軍營,我去作什么?”
冒襄:“李自成手下,有一員女將,人稱巾幗女英紅娘子,愛民如父,愛兵如子弟,她手下全是女兵,你去了大有用武之地。”
月娘:“那好,咱們造反!”
冒襄:“造反!跟隨闖王軍殺進北京城,尋找陳圓圓!”
7、大雄寶殿(日、內)
壯麗的靈隱寺。
宏偉的大雄寶殿。
殿堂內,香煙飄裊,老曾敲盂,少曾擊磬。
田弘遇跪拜在佛案前,合手閉目,向高大的釋迦牟尼佛塑祈禱,
“佛陀保佑,長女田妃娘娘玉體安康……
8、京城田妃寢宮(日、內)
田妃寢宮內。
田妃依在病榻上。
太監王承恩捧著一碗中藥湯:“娘娘,太醫親自為娘娘煎的中藥。”
田妃:“放在那兒吧!”
“是。”王承恩把藥碗放在床頭柜上。
田妃:“家父去江南征收軍餉、軍糧有回音嗎?”
王承恩:“奴才沒聽到,只聽說國丈老爺到杭州靈隱寺為娘娘的玉體安康燒香拜佛。”
田妃自語:“但愿家父能征回軍餉、軍糧,為皇上排難解憂。”
王承恩:“娘娘,這藥,趁熱快喝吧,不然就涼了。”
田妃:“我自會飲用,天色漸晚了,你快去給皇上準備晚膳吧!”
王承恩:“奴才就去。”退出。
9、承乾宮(夜、內)
殿內,幾個太監給崇禎皇帝備好了晚膳。
四張飯桌上擺滿了御用的豐盛飯菜,山珍、海味,雞魚蛋肉,各種穌餅、壽糕,應有盡有。
崇禎坐在餐桌旁,低頭沉思。
王承恩:“請皇上進膳。”
崇禎:“朕,用不了這么多的膳食。”
王承恩:“皇上進膳,食一觀三,吃著一桌看著三桌,歷來如此。”
“更改這個慣例。”崇禎堅定地說:“從今以后,朕,每餐一盤素菜,一個玉米面窩頭,一碗稀粥。”
王承恩不解:“這……”
崇禎起身,離開餐桌。
王承恩:“皇上,您是一國之君,龍體為重啊。”
崇禎:“那就每隔三天加一盤魚肉。”
王承恩:“皇上……”
崇禎:“皇上乃金口玉言。”
王承恩:“奴才不明白。”
崇禎:“不必多言。”出畫。
10、杭州州府(夜、內)
殿廳內,又是州官宴請國丈田弘遇。
餐桌上豐盛的美酒佳肴比蘇州過之無不及。
紅氈鋪地,燭光通明。
畫外音:皇帝崇禎用膳撤了“吃一觀三”,這里宴會是“主一六陪”。主桌上坐著田弘遇和州官,六張陪桌上坐滿了田弘遇的隨從和州府的大小官員。
主桌上州官給田弘遇敬酒:“國丈大人大駕光臨杭州,微臣接駕不周,還望國丈大人多多海涵。”
田弘遇:“不必客氣,重要的是平消流寇李自成,驅除清賊多爾袞,保我大明太平,盡忠報國!”
州官:“微臣遵命。”
田弘遇:“江南乃漁米之鄉,百萬噸軍糧要如期運到京城,招兵買馬要立說立行。”
州官:“回稟國丈大人,這江南多為水田水牛,馬匹甚少。”
田弘遇:“這倒也是,那就軍餉金銀加倍吧!”
州官:“這……”
田弘遇:“皇上的旨諭,不可違背啊!”
州官:“微臣不敢。”
陪桌上,大小官司員向國丈隨從敬酒。
11、京城承乾宮(夜、內)
田妃的寢宮內。
田妃陪著崇禎進晚膳。
崇禎吃窩頭,素菜,喝稀粥。
田妃難為情地看著,嘆了口氣:“開天辟地,還沒聽說過皇上如此減膳的。”
崇禎:“國庫虧空,軍餉欠缺,朕咽不下那吃一觀三了。”
田妃敬慕地望著崇禎:“有史以來,我主皇上是第一個廉潔國君啊!”感動地掉淚了。
崇禎:“愛妃莫哭,朕,到你這來吃一觀一,不是更好嗎?”
“觀一?”田妃不解:“觀什么一?”
崇禎風趣地說:“觀看愛妃你呀!”
田妃一笑,擦擦淚水:“臣妾百病纏身,瘦成這般模樣,皇上還喜歡觀看嗎?”
崇禎:“愛妃即使瘦成一棵草,朕,也喜歡觀看。”
“皇上……”田妃感動地給崇禎跪下了。
“起來,起來。”崇禎扶起田妃。
王承恩用托盤端湯碗進:“娘娘,這是皇上口諭給娘娘做的甲魚湯。”
田妃:“皇上如此減膳,臣妾怎能咽下甲魚湯?”
崇禎:“補養病體嘛!朕所以減膳,也是為了不讓那些百官再奢侈。朕,已經傳下圣旨,大明官員不得荒淫奢靡!”
12、杭州州府(夜、內)
大殿內:“主一陪六”的酒桌上,杯盤狼藉。
首桌上,滿桌吃不了的剩魚剩肉。
州官向田弘遇說:“國丈大人,常言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您老在蘇州觀看了美女歌舞,在杭州再看看天仙艷姿好嗎?”
田弘遇醉意地:“好,好,看。”轉過臉看舞臺。
舞臺上出現薄紗淡霧。
一隊美女在霧中輕歌慢舞。
田弘遇醉眼淫光地看著。
陪桌上的官員看著。
歌聲伴舞: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
天仙美女看不盡,
傾城傾國在何方?
田弘遇擦擦老目花眼:“看不清,看不清。”
州官:“國丈大人,這叫霧中看花。”
田弘遇:“不要霧,不要霧。”
州官朝舞臺上拍拍手掌。
霧散了,霧消了。
舞女的柔體清楚了,多姿多變多肉感。
田弘遇的醉眼看得眼花繚亂
一個舞女的美姿。
田弘遇的醉眼看成兩個重疊不清的舞女。
兩個舞女的柔態。
田弘遇的醉眼看成四個重疊的舞女。
州官討好地問田弘遇:“好看嗎?”
田弘遇搖搖頭:“不好看,不好看,都比不上蘇州的陳圓圓。剛才,那歌里唱的什么?我迷迷糊糊地只聽見一句,傾城傾國在何方。我看花了眼啦,就忘不了那個陳圓圓。”
州宮:“既然國丈大人忘不了陳圓圓,何不把她帶進京城?”
“嗯?”田弘遇問:“你說什么?”
州官雙手捧著田弘遇的耳朵,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國丈大人看中了陳圓圓,為何不把她帶進京城?”
“嗯!”田弘遇醒過酒來了,點點頭:“好主意,好主意,明天,我就返回蘇州,帶陳圓圓進京。可,她要是不跟我去呢?”
州官獻媚:“雄鷹爪下還跑得了小雞?”
“嗯。”田弘遇點點頭又說:“下月月底軍糧運到北京。”
州官:“是。”
田弘遇:“一千萬兩軍餉銀子,限三日之內送到蘇州。”
州官:“限三日?”
田弘遇:“我要親自帶回軍餉交進國庫。”
州官:“國丈大人,一千萬兩銀子,三日之內,怕是……”
田弘遇:”違抗皇上的旨諭,輕則革職,重則殺頭啊!”
州官:“是是,微臣明白。”
田弘遇:“此事關系到軍機大事,辦好了,皇上會給你加官晉爵。”
州官:“好好,請國丈大人在皇上面前為微臣美言。”
13、鎮街上(日)
地保帶著兵卒鳴鑼“咣——咣——咣”
街民看著。
地保喊話:“為平息流寇,抗擊清兵,保衛大明江山,家家戶戶納稅捐款,每畝田賦納十兩銀子,每個人頭納五兩銀子。”
街民互相嘀咕:
“一畝田納十兩銀子?”
“有田地的納,沒田地的也納嗎?”
“沒聽見嗎,一個人頭納五兩銀子啊!”
“天啊,還叫老百姓活吧!”
“咣——咣——咣”
地保又喊:“限兩日繳到州府,拒不繳者,輕則下牢,重者殺頭。”
一鄉紳怒日:“苛政猛于虎也!”
14、貧民家(日、內)
兵卒逼捐。
貧窮老漢抗捐:“要了老命也納不出五兩銀子。”
士兵:“抓走。”
有田富戶。
地保:“還欠著三十兩銀子,明天繳齊。”
富戶:“是是。”
地保:“走!”
地保與兵卒出門。
富戶氣得一跺腳,罵道:“呸!喝民血,吃人肉!”
15、朱門官府私邸(日、內)
楊松訓斥催稅捐的小官吏、兵卒:“你們走錯了門吧!沒問問本府姓什么嗎?”一拍胸膛:“姓周!”
小官吏:“周少爺,繳稅納賦可是皇上的旨渝呀!”
“皇上?”楊松哈哈笑了:“我父親周奎是皇上的老丈人,我是皇上的小舅子,要賦稅?上北京找皇上要去吧!”
孫禮急忙從衣內拿出碎銀子交給楊松。
楊松把碎銀子交給小官吏:“不能讓你們為皇帝白跪腿,拿去打酒喝。”回頭又問孫禮:“這點碎銀子就能效忠皇上嗎?”
孫禮:“我帶的銀兩不多了。”
“不多還能玩窯姐?”楊松一瞪眼:“至少五百兩,你這個闊商大老板要是抗國稅,輕則下牢,重則殺頭,你是要命還是要錢?”
“要命,要命。”孫禮戰戰兢兢地說:“國舅大人饒命。”
楊松:“你的錢都在什么地方?”
孫禮:“存在金龍錢莊。”
楊松:“走,到金龍錢莊取錢去。”
畫外音:另一個國丈周奎沒有下江南為國庫征集軍糧、軍餉,可他的兒子楊松以皇親國舅的名義敲詐了當地富戶、闊商不少銀兩。這些銀子一半落在國丈田弘遇的手里。田弘遇帶著十只帆船,載著一千萬兩白銀和明代絕姬陳圓圓返回北京。
畫外音中:
蒼茫荒涼的華北大平原。
京杭大遠河伸向遠方。
河兩岸,船夫弓腰拉牽。
16、河面上(日)
河面上,龍頭大船破浪前進,后邊尾隨著十只帆船。
大船上站著兵卒武士,十只尾船上各有護船兵士。
17、大船上(日、內)
陳圓圓陪田弘遇飲酒。
田弘遇高興地連飲三杯,醉意地說:“圓圓,你跟我進京,是一步升天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只不過是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哪比得上京城,我那田府才是榮華富貴的人間天堂。來來,我給你滿上一杯卸酒,皇上喝的酒。”
圓圓:“我不會喝酒。”給田弘遇滿上酒,說:“皇上的酒,你多喝點。”
田弘遇“好好,今天我高興,喝喝。”接過杯,一飲而盡。
陳圓圓望著窗外的河水。
流水,浪卷,岸柳飄搖。
陳圓圓的臉充滿畫面,臉色憔悴,眼神恍惚。
田弘遇醉了,依著船窗睡了,又發出鼾聲
18、大船上(日、外)
陳圓圓走向船尾。
河堤上,風吹柳絲。
柳絲亂卷如麻。
陳圓圓站在船尾,看著船尾剪起的兩條浪花。
浪花翻卷,好似兩條長長的鎖鏈。
圓圓絕望的眼睛。
浪花旋轉著幾片柳葉。
柳葉卷進水中。
“撲通”一聲,陳圓圓投落水中。
委婉幽怨的歌聲起:
什么是天堂?
我看不見。
我的眼前一片混暗,
榮華富貴只等閑。
我只想脫離紅塵,
沉落黃泉,永別人問。
歌聲中:
河上的流水漂泊著枯葉干草。
水中混濁的暗流滾來滾去。
大魚吞食小魚。
水蛇穿來穿去。
王八咬住圓圓的長發。
圓圓在水中掙扎。
暗流把圓圓卷走。
歌聲中出現片尾有關人員,單位字幕。
(第四集完)
遠山簡介:作家、編劇、導演。七十年代末從事文學創作,至今發表出版各類題材的文學作品800多萬字,其中多篇部獲獎并搬上了銀幕和銀屏。1985年步入影視圈,先后編導各類題材的影視劇四十多部,其中多部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