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當代。
地點:隴南擂鼓山林區(qū)。
人物:華泰,40余歲,護林員。華泰的老婆,30余歲,農(nóng)民。華泰的一兒一女,10歲,8歲,小學生。馬波,20余歲,辭職護林員,自由職業(yè)者。游客若干人。盜伐者若干人。
片頭:一座雄偉綿長的大山,自上而下形成了梯級式的三種主調(diào)色彩:潔白、深碧和淺綠,層次分明,長年不變。海拔四千米以上是周年不化的積雪,云霧繚繞;雪線以下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深邃神秘;靠近山跟的地方是采伐之后人工補栽的新樹幼林,郁郁蔥蔥。
字幕(畫外音):“這個地方叫擂鼓山。據(jù)說,山頂上一有暴風雪,就會發(fā)出擂鼓般的響聲,故而得名。擂鼓山的原始森林里生長著大量的天然珍稀樹種紅豆杉,因其提取物紫杉醇,可以治療轉(zhuǎn)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對肺癌、食道癌等癌癥亦有明顯療效,皮、根、莖、葉均可入藥,故而市場價格不菲,時常有不法分子前來盜伐,販運到山外倒賣,牟取暴利。本片講述的,是一個護林員用鮮血和生命保護紅豆杉的真實故事。”
推出片名:血染的紅豆杉
(01)清晨。擂鼓山下。
擂鼓山對面,一塊草坪上,有一溜兒板房,第一間的門邊掛著“隴南清河林場擂鼓山護林站”字樣的木牌。
(02)護林站。
一間板房門打開了,一只半大的小黃狗跑了出來,接著主人公華泰也走了出來。華泰背著一支微型沖鋒槍,脖子上掛著一架望遠鏡。他抬頭張望東山,太陽剛剛露頭,放射著耀眼的金光。
(03)板房前。
華泰舉起望遠鏡,調(diào)動焦距,鏡頭里出現(xiàn)了一片密集的紅豆杉樹林,蒼翠,靜謐,充滿了勃勃生機。
(04)原地。
隨著望遠鏡鏡頭的移動,可以清晰地看見,遠處開闊的草坪上停放著各種自駕游的車輛,幾潑紅男綠女們正在游山玩水,給沉寂的擂鼓山平添了許多鬧熱,許多色彩。
(05)原地。
鏡頭漸漸拉近,停留在了幾位很性感的少婦身上——靚麗的臉蛋、鼓脹的胸部、豐腴的身材、后翹的屁股。華泰對小黃狗喃喃:“小伙伴,你看見了嗎?城里來的女人真好看!”
(06)山路上。
華泰和小黃狗行走在曲曲彎彎的山間小路上。
小路兩旁,清泉叮咚,山花爛漫,灌叢茂密。
鳥語聲聲:索兒——回久,此起彼伏,清脆動人。
(07)天空中。
藍天白云。
有一只老鷹,在天空中孤獨地盤旋。
(08)樹梢頭。
蟬鳴聲聲,急促暴躁。
(09)草坪上。
華泰來到了草坪上,與游客們熱情地打招呼。
一男青年:“華泰大叔,怎么就你一個人,你那個叫馬波的搭檔呢?”
華泰:“他人年輕,耐不住寂寞,辭職不干了,到城里做生意去了。”
一女青年:“華泰大叔,場部沒有給你再派人來嗎?”
華泰:“這里太偏遠,都不愿意來。”
另一游客:“哈哈,你這個護林站站長,成了光桿司令啦!”
華泰笑笑,指著小黃狗:“這不,還有個小伙伴嘛!”
(10)草坪另一處。
華泰來到一個撐起的燒烤架旁,一對青年男女正在生火,準備制作燒烤。
華泰叮囑他們:“你們?nèi)ゴ蛞煌八畞恚瑪R到燒烤架旁邊,防止失火;燒烤完畢,一定要先滅火,確認沒有火星了,再收攤離開。回頭,我要來檢查的。”
男青年邊答應,邊拿出水桶去打水。
(11)原地。
華泰朝不遠處的一片灌木林走去。
(12)灌木叢邊。
華泰走近灌木叢,忽聽茂密的草堆里傳來響聲,還見草棵一陣陣抖動,以為是遇見了野獸,便取下背上的微沖,拉了槍栓,子彈上膛,雙手端起,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進去,想一看究竟——原來,一對男女脫光了,躺在草坪上,正在親熱。
華泰躲在一叢灌木里,強忍著心跳,從樹枝的縫隙間偸覷,將這對男女的整個野合過程,錄像般攝入眼里,直到雙雙事畢,穿戴齊整,一前一后,拉開距離,走向游客人群。
華泰卻興猶未盡,還在灌木叢后邊傻傻地愣神,好長時間以后,忽然將微沖對準那對男女方才壓倒的草叢處,扣動了扳機,直到壓在彈夾里的二十發(fā)子彈全部打光。
槍聲驚起附近的各種鳥兒飛上天去,遠遠逃開。
“啊——!”華泰吼出長聲,直愣愣朝后倒去,仰躺在灌木叢后邊的草地上,望著藍天白云,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氣。
(13)草坪上。
游客們驚呆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個個四處張望,相互詢問,除了猜測,誰也沒有確切答案。
接著,一切又恢復了平靜,游客們依舊游玩起來,采山花,摘草莓,編草帽,觀瀑布,舉起手機拍照,樂此不疲。
(14)一面板墻貼滿獎狀的板房里。
華泰獨自喝著悶酒,小黃狗默默地陪伴著他。
華泰端起酒杯,對小黃狗:“小伙伴,我沒喝過酒,這還是馬波那小子走之前留下的酒,今兒我心情不好,就醉一回吧!”
小黃狗“汪汪”地答應著。
華泰的視線花麻了,思緒回到了過去……
(15)回憶。山村。
忽地,鞭炮冒著煙,嗩吶吹奏起,人群聚集,卻聽不見聲響。大紅的蓋頭揭下來,一張女孩紅撲撲的臉蛋,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盯著他,笑成了一朵花,他情不自禁地將她緊緊摟在了懷里——這是十多年前的一幕,是他娶老婆的情景。
(16)返回。板房里。
醉意朦朧的華泰對小黃狗絮叨:“小伙伴,上次我回家看望老婆孩子,是去年夏天,就是那次,老婆讓我把你抱來的。那會兒,你還是兩個月大的小仔仔呢。”
小黃狗“汪汪”地答應著。
(17)回憶。林區(qū)簡易公路上。
華泰坐在場部的皮卡車里出了山。
(18)回憶。班車上。
華泰轉(zhuǎn)乘的班車,奔馳在國道上。
(19)回憶。鄉(xiāng)村公路上。
華泰乘坐農(nóng)用三輪車,回到小山村。
(20)回憶。華泰家中。
華泰走進家門。
庭院里高高的冬青樹上,麻雀們正在嘰嘰喳喳地鬧晚。
坐在方桌上等候晚飯的一雙兒女,首先看見了他,同時一愣,便急速撲進他的懷里,爸,爸,喊叫個不停。
華泰老婆端著兩碗飯,聞聲走出廚房,雙手抖抖索索地將飯碗放到方桌上,嗓音顫顫地:“回來啦,咋不提前打個招呼?”
華泰憨笑:“咋打招呼?你知道,我那里沒有手機信號,也沒有郵遞員,更沒有熟人可以捎個話。”
老婆也笑了。
華泰:“快給我盛碗飯來,好久沒吃你做的飯了,想死我了!”
老婆:“不急,我給你重做,做好吃的。”
不由他再說話,老婆便麻利地進入廚房,給他張羅飯菜。
(21)回憶。原地。
華泰摸摸女兒的頭發(fā),拉拉兒子的小手,輪換抱起姐弟倆,同姐弟倆敘話。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問他們受沒受人欺負,問他們是不是聽媽媽的話,得到的是令他滿意的答復。
之后,兒女便爭搶著問他:深山老林里好玩嗎?有老虎豹子嗎?雪山真的一年四季都不融化嗎?有好多好多的野草莓嗎?有山野果子嗎?
華泰耐心地逐一回答,說挺還玩的,夏天常有游客去那里避暑觀光;說除了沒有老虎之外,其他的動物都有;說夏天有野生的白草莓、紅草莓,在向陽的山坡上成片成串地生長著,又香又甜;說有好多的山野果子,山梨、野葡萄、毛桃、梅子、沙果,可惜,現(xiàn)在除了草莓落果了,其他的山野果子,因為那里氣候太涼,都還沒有成熟,不然就會帶回來給他們嘗嘗。
姐弟倆就提出,帶他倆去一趟,玩幾天。
華泰答應,說秋天吧,野果子熟了,讓他們請上幾天假,讓媽媽領上他們一塊去。
女兒問他:“聽媽媽說,你是站長?”
他說:“我是哪門子站長,領導那些樹林、野獸、鳥兒,再就是領導自己。”說著,就笑了起來。
(22)回憶。原地。
正親親熱熱地說著,老婆就端來了幾盤菜,逐一放到方桌上,暫不上飯,拿出煨熱的茶壺,斟上兩杯:“這是我親手釀造的包谷黃酒,來,喝一杯。”
華泰笑:“你知道我不喝酒。”
老婆就將一只杯子塞到他手上:“這不是給你接風嗎?這不是全家子高興嗎?少喝點,不會醉的。”
夫妻就干了一杯。
老婆操起筷子,快速地給華泰的空碗里夾菜,炒臘肉,炒蕨菜,涼拌萵筍,青椒炒肉絲,素炒洋芋片,都是農(nóng)家菜。
華泰狼吞虎咽起來。
看得兒子女兒直笑,問他:“爸,你經(jīng)常挨餓嗎?”
華泰這才放慢了吃菜的速度,回答:“不挨餓的,就是自己做的飯菜不香,做夢都想吃你媽做的!”
(23)回憶。家里。
夜深了,和媽媽長時間一座炕上睡慣了的姐弟倆,老是不肯去媽媽鋪好被褥的另一個房間,媽媽好不容易一再哄勸,他們才被媽媽一邊一個拉著手,極不情愿地去睡了。
(24)回憶。土炕上。
華泰沒等老婆脫利索,就胡亂扒拉撕扯。
老婆咬了他一口:“看你,猴急的!”
華泰親吻著老婆,喘息道:“長年抗旱,火都上房了,哪能不急!”
老婆急道:“輕點,甭叫娃們聽見了!”
他這才收斂了一些。
(25)回憶。庭院里。
大清早,華泰正在挑水。
老婆心疼地:“你咋不把河也擔回來?”
華泰:“我真想把河擔回來,那樣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就不用每天辛苦擔水了!”
(26)回憶。鄉(xiāng)村山路上。
華泰送兒女去上學。
兒子懂事地:“爸,你回去幫我媽干活吧。”
女兒撒嬌地:“不嘛,我要爸送我上學。我們班的女孩子,爸爸每天都送的。”
華泰:“好好,爸只要回來,就每天送你們上學。”
兒女跳躍鼓掌歡呼。
(27)回憶。庭院里。
華泰給豬、雞、鴨喂食。
老婆:“你這喂法不行,當心把它們撐壞了!”
華泰:“我好長時間沒有喂過它們了,就讓它們多吃點吧。”
(28)回憶。山地里。
華泰和老婆正在收割小麥。
(29)回憶。原地。
華泰捆扎好一大堆收割的小麥,躺在麥堆將繩索套上兩邊肩膀,讓老婆幫他扶起來。
老婆心疼地:“你咋不把山也背回去?”
華泰:“我真想把這山背回去,那樣你種地就不會太辛苦了!”
(30)回憶。場景。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
(31)回憶。場景。
星月下的村莊,寂靜而又溫馨。
(32)回憶。清晨。村頭。
一輛農(nóng)用三輪車旁。
老婆將一只小黃狗抱給華泰,誠摯地:“這是我向鄰居家討要的,我要照看娃們,要種地,飼養(yǎng)豬和雞鴨,不能陪在你身邊,就讓這小黃狗陪你吧,這樣你就不孤單了。”
(33)回憶。原地。
農(nóng)用三輪車啟動了。
華泰抱住小黃狗,與老婆孩子依依惜別。
(34)回憶。家鄉(xiāng)。
農(nóng)用三輪車開動了。
遠了,親人。
遠了,山村。
遠了,兒女的呼喚。
(35)回憶。擂鼓山下。
華泰又回到了莽莽蒼蒼的擂鼓山,還是那雪,那林,那天,那云,那板房,那草坪,一切都巡看了一遍,這才走進板房里。
(36)回憶。板房里。
搭檔馬波一見到華泰,立刻撲過來:“華哥,可把你盼回來了,這里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華泰有點惱,沒好氣地:“你說的這是啥話呢!”
馬波:“你走了這一個月,我一個人簡直要瘋了!”
華泰:“不至于吧?”
馬波瘋喊:“我不干了!我要辭職!現(xiàn)在改革開放了,在哪擺個小攤兒就能養(yǎng)活人。我不能把青春、生命,都浪費在這鬼都不下蛋的地方!”
馬波背了挎包,急急火火地沖出門去。
(37)回憶。林區(qū)簡易公路上。
馬波在前面跑,華泰在后面追。
華泰喊:“馬波,你回來!”
馬波頭也不回,大聲地:“你就在這里待到老死吧,我走了!”
華泰無奈,停下腳步,久久地望著漸漸遠去的馬波。
(38)返回。板房里。
華泰合衣而臥,沉沉睡去。
臥在華泰身邊的小黃狗,也進入了夢鄉(xiāng)。
(39)場景。
日升月落,苞開花謝。
(40)場景。
春夏秋冬,景色變幻。
(41)擂鼓山林區(qū)。
華泰獨自一人,背著微沖,掛著望遠鏡,行走在深山老林里。
在華泰身前身后奔跑的小黃狗,日漸長大。
(42)灌木叢中。
一群藍馬雞在緩緩地竄行。
(43)草甸上。
一群梅花鹿在嬉戲撒歡。
(44)清泉邊。
一只小松鼠在輕快地跳躍。
(45)花海里。
五彩斑斕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46)板房前。
華泰正在移栽一棵紅豆杉幼樹。
華泰對臥在身邊的小黃狗:“小伙伴,等這棵紅豆杉長大了,我也就該退休了。退休后,我就帶你回家,大家在一塊過日子熱鬧!”
小黃狗“汪汪”地答應著。
(47)隴南清河林場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會場。
披紅掛彩的華泰,領取榮譽證書和獎金。
掌聲不息。
主持人介紹著華泰的先進事跡:“華泰同志一個人在擂鼓山護林站堅守了五年,五年里,擂鼓山林區(qū)沒有發(fā)生過一起火災和盜伐事件,華泰同志為保護森林做出了突出貢獻……”
(48)全省五一勞動模范表彰大會會場。
披紅掛彩的華泰,領取榮譽證書和獎金。
掌聲雷動。
主持人介紹著華泰的模范事跡:“華泰同志一個人在擂鼓山護林站堅守了十年,十年來,擂鼓山林區(qū)沒有發(fā)生過一起火災和盜伐事件,華泰同志為保護森林做出了突出貢獻……”
(49)板房前。
華泰正在給板房前的那棵樹紅豆杉澆水。
小黃狗“汪汪”地吠叫起來。
華泰抬頭一看,是昔日的搭檔馬波來了。
馬波大聲地:“華哥!”
華泰詫異地:“馬波,是你呀!你怎么又到這鬼不下蛋的地方來了?”
馬波:“找你有好事商量。”
華泰:“你走了五年了,聽說你在城里開了超市,還好嗎?”
馬波:“美得很,我在咱老家還蓋起了四層洋樓呢!”指著紅豆杉:“這是紅豆杉是吧?”
華泰:“是啊。走,進屋喝茶去。”
馬波:“不急,先商量事。你知道嗎?這紅豆杉的盆景,一棵要賣好幾千塊呢;特別是,從紅豆杉樹皮里提煉出來的一種元素,能制造抗癌藥,比黃金鉆石還貴!”
華泰:“是嘛?”
馬波:“我這次來,就是和你商量,我給你十萬塊定金,你搞上些紅豆杉的盆景,再扒上些紅豆杉的樹皮,攢多了,我開車來拉,賣了我倆五五分成。”
華泰:“你忘了吧,我是護林站站長,我不能執(zhí)法犯法!”
馬波:“這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你總不會和錢有仇吧?”
華泰:“我和錢沒有仇,這年頭,誰不想發(fā)財?可我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馬波:“按道去取,那要等到猴年馬月。這俗話說得好,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發(fā)。”
華泰:“你來的意圖我知道了,你請回吧,我就不招呼你喝茶了。”華泰走進板房,閉門謝客。
馬波:“華哥!華哥!”搖頭嘆息:“真是豬腦子,不開竅!”
(50)一面板墻貼滿獎狀的板房里。
電話鈴響了。
華泰接電話。
電話里的聲音:“華站長,上級通報,最近有不法分子盜伐紅豆杉,牟取暴利。你看守的擂鼓山,紅豆杉的面積最大,你要提高警惕,嚴防盜伐。”
華泰:“請領導放心,只要我華泰在,一棵紅豆杉也盜伐不出去!”
(51)板房前。
小黃狗朝著擂鼓山“汪汪”地吠叫,還能隱隱約約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
華泰拿起了望遠鏡,邊調(diào)焦距邊觀看山上。
望遠鏡鏡頭里出現(xiàn)了五六個人,在半山腰的紅豆杉林子里,用砍刀砍剝紅豆杉的樹皮。
焦距變換,仔細里觀看,一個小伙子,十分熟悉——是馬波。
(52)山路上。
華泰掛上望遠鏡,背上微沖,領上小黃狗,上山去制止盜伐。
(53)樹林里。
一輛130卡車藏在樹林里,車廂里裝著十多棵截斷的紅豆杉樹。
(54)擂鼓山半山腰。紅豆杉樹林里。
“住手!”華泰來到馬波他們一干人跟前,將微沖的槍口對準他們,大喊一聲。
馬波他們一干人打了個激靈,住了手,愣在了原地。
馬波趕緊掏出香煙,走到華泰跟前,給他邊遞香煙邊賠笑臉。
華泰冷冷地:“你知道的,我煙酒不沾。你也當過護林員,知道這是犯法的,咋還來干這事!”
馬波皮笑肉不笑地:“華哥,不,華叔,這樣吧,你權當沒看見,讓我多剝上些,賣了錢咱倆平分。我要是昧心,我就是畜生!”
華泰:“我的工資高,補助多,錢夠花了。”
馬波:“好我的華叔哩,你有了大錢,把這苦差事辭了,回家開個門市部、辦個小雜糧加工廠、種上大棚草莓啥的,再摟著老婆娃娃享清福不好嗎?”
華泰瞪起了眼睛:“你替我籌劃得很好,我也想過那樣的日子,可這是犯法的事情,干不得!要是你們沒動手,我也就放你們一碼,可你們已經(jīng)破壞了幾十棵大樹了,我要押上你們下山,等候場部處理。再甭廢話,走!”說著,就將槍口朝他們晃了晃。
那些幫手聽說這是犯法的事,又見槍口對著他們,一個個都慫了,乖乖地挪了腳步,朝山下走。
馬波無奈,也極不情愿地跟上了他們。
(55)板房里。
華泰押上馬波一伙,走進板房,把門拴上。
華泰撥通了電話:“場部保衛(wèi)股嗎?我是華泰。我逮住了六個盜伐紅豆杉的不法分子,請求趕快派人來處理。”
馬波突然撲到門口去拉門栓,想一跑了之。
華泰撂下電話筒,將馬波攔腰抱住。
馬波情急之下,張開大口,在華泰的手背上使勁咬了一口,疼得華泰松了手。
馬波又急著去拉門閂,華泰再次撲向他。
馬波被激怒了,失去了理智,奪下一個人手里的砍刀,慌亂地朝華泰臉面、脖子、肩膀上狠狠地砍了幾刀。
華泰哎呦一聲,倒在了血泊里。
一干人發(fā)聲喊,與馬波奪門而逃。
小黃狗狂叫不停,卻無法搭救主人。
(56)板房里。
場部派來的人車到達事發(fā)現(xiàn)場時,華泰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
華泰:“我不行了,就把我埋在門前的紅豆杉樹下吧,我要一直守在這里……”
(57)華泰的墓地。
墓碑上寫著:華泰烈士之墓。
華泰的老婆帶著一雙兒女給華泰上墳。
華泰的老婆對兒女說:“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們來給你們的爸爸上墳。你們要永遠記住,你們的爸爸,是為保護紅豆杉犧牲的!”
兒女們垂淚點頭。
墳頭的紅豆杉樹枝上,掛滿了潔白的紙條,迎風飄動。
小黃狗趴在墳頭前,默默垂淚。
(58)場景。
日升月落,苞開花謝。
(59)場景。
雄偉的擂鼓山,自上而下形成了梯級式的三種主調(diào)色彩:潔白、深碧和淺綠,層次分明,長年不變。
(60)擂鼓山半山腰。
一片密集的紅豆杉樹林,蒼翠,靜謐,充滿了勃勃生機。
(61)華泰的墓地。
紅豆杉樹上結(jié)滿了血紅的果實,一串又一串……
——劇終
作者簡介:婁炳成,男,甘肅省隴南市人大常委會退休干部,甘肅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曾擔任過隴南地區(qū)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等職,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近50年,在報刊雜志、文學網(wǎng)站發(fā)表小說、散文、戲劇、紅學評論、文藝評論等作品300萬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