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雜音(微小說兩篇)
作者:黨仲良
初六早上9點多,我心情愉悅的駕車出門了,準備約幾位好友飲茶。
一路走一路想著昨夜搶紅包的戰況和成果,情不自禁的咧嘴笑了起來。
真奇怪啊!昨夜在幾個親友、同事、行業群里搶紅包,尾數全是帶8的:0.08,0.88,8.88,尤其是最大的紅包16.88。哈哈,運氣真好一路發。笑著笑著,又想起了家里的那只大烏龜泰然自若的眼神,好象對我說:“主人,過年了記得回來給我帶點美味的魚蝦哦!”
那只京巴也搖著尾巴撒嬌的說:“主人,別老給我吃狗糧了,你知道我們的天性 喜歡啃骨頭的,回來一定要給我帶幾根豬骨頭啊。”
正喜滋滋的想著,車子猛一顛簸,哧溜……我一個急剎車。扭頭一看右車輪拐彎滑入路邊的小水溝里了。
這時候一個交警過來,對著我敬了個禮!手里拿著酒精測量儀,示意我搖下車窗。我順從的搖下車窗接受檢測。檢測完,交警又指揮我把車順好,然后對我說,“要專注開車,走好自己的路,要屏蔽掉王八的雜音,小狗的狂吠。”
“哦!”
我看著離去的交警 ,心里想著:“他怎么知道我心里在想啥?”真神了。
買魚
昨天兒子說回來吃飯,想吃嗄魚,而且點名要吃我做的麻辣嗄魚。收拾完家務,我便上附近的“慧民”菜市場去買魚。
菜市場的人煕煕攘攘,象過年一樣熱鬧。我穿過人流徑直往水產品的攤位走去。還好,賣海鮮的地方人不多。
我剛靠近攤位,魚老板便熱情地招呼著;“阿姨您老來了!看您需要點什么?是魚還是蝦?我今天剛進的活蝦、活魚還有各種新鮮的魚丸。是我給您挑呢還是您自個兒挑?”“我說自已挑吧。”我便從擺在地上的水箱里撈了四條鮮活的嗄魚,遞給老板稱秤。老板接過魚一邊用木棒敲著魚腦袋一邊對我說;“我這還有剛死的嗄魚很新鮮的,價格比活的便宜一半要不要捎上幾條?”我說“不用了。”老板又說;“一斤便宜好幾塊呢。”老板嘴里一邊說著話,一邊把敲暈的嗄魚裝進袋子,手腳麻利地把魚過了秤說;“28一斤,1斤6兩,44塊8毛”。接著又問我;“要不要把魚給殺好?”我說“要”。
老板熱情的態度頓時讓我對他有了好感。
看他這么熱心介紹,覺得盛情難卻,怎么也得支持他一下多消費點,何況今天又趕上特價,那就再買一條鱸魚吧。于是我又讓他給我從架子上的玻璃水箱里撈了一條不大的鱸魚,看著他把魚砸昏過去,接著又裝袋稱秤。“1斤7兩,”“喲看著沒多大還挺重呢?”我說。他躲閃著我的目光,眼珠一轉眨巴著眼說“沒錯1斤7兩、22一斤,37塊4毛,加上嗄魚共計82塊2毛,另頭給您老抹了,付80吧,我再給您把這鱸魚一起殺嘍。您老是付現金呢還是掃碼?”聽他這么一說,于是我沒在多想。
老板豪爽大方的讓利頓時感動了我。我看著他手套上的魚鱗,不忍心麻煩他收現金找另。于是我說“付現金你太麻煩,還是我掃碼付款吧。”“得嘞!謝謝您老的善解人意。”說話兒的功夫他開始幫我殺魚。很快便把鱸魚收拾干凈,接著又開始收拾嗄魚。我看著魚老板手腳麻利的動作,很是贊賞。不由得夸了他幾句:“小伙子你心眼真好,對人服務熱情又大方,干活手腳麻利快,以后我介紹幾個鄰居給你做客戶。”老板邊答應著“好、好,謝謝阿姨!邊客氣地說;您老先等會兒,我給您把魚收拾干凈。”我聽著他甜甜的叫聲,心里樂滋滋的。
等了一會兒嗄魚還沒收拾完。一位買魚的顧客等不及,把想買的魚扔下走了。眼看快11點了,老板還沒把魚給我收拾完。看著老板慢吞吞地掏著魚的內臟,就好象掏著很費力很難掏的重物一樣,眼晴不時地向我瞄一眼,好象在窺視我。嘴里說著“阿姨您老稍等片刻,這就齊活兒。”他嘴里說著動作依然緩慢,剛才的麻利勁兒蕩然無存。我很納悶兒,這四條小魚怎么收拾的這么費勁兒呢?看著他剛才收拾鱸魚的麻利手腳不應該這么慢呀?心里想著又看了看時間,已經11點多了,不算他手里的還有一條魚沒收拾。我的心里有點著急,為了消磨時間,便想著到旁邊的牛肉攤上看看。剛扭臉邁開腿,賣魚的老板就喊“阿姨!您的魚收拾得嘞。”“咦?真神了,剛才看你還有一條魚沒收拾呢,怎么我一轉臉的工夫你就收拾完了?這會兒也太快了吧?”我對魚老板說著。老板嘿嘿地干笑了兩聲,慌亂的神情顯得很不自然。我也顧不上多想,接過魚拿著就走。
一溜煙的回到家趕緊淘米做上米飯,又把蔬菜洗好,一切準備完畢,這才把魚拿出來清洗。我把魚往盆里一倒,咦?怎么四條魚不一樣了呢?兩條軟軟的,很新鮮魚皮未脫落。兩條硬邦邦的,一看就是死去多日的,魚皮全部脫落。真是奇了怪了,我明明買的四條鮮活的魚,怎么象變戲法似的變出兩條死魚了呢?難道是我拿錯了?想想不對呀?我是親手從水里撈的活魚,而且我親眼看著魚老板把活魚砸昏了才去殺的。可問題出在哪呢?
難道是熱情的魚老板找準機會用的偷梁換柱的調包計?難道真的是“無奸不商”?難道這就是奸商的嘴臉?難道魚老板為了賺錢良心都不要了?難道……結果不得而知。
唉!本想買幾條鮮魚高高興興吃一頓,誰知花了買鮮魚的錢,買了兩條死魚。這魚買的真叫一個憋氣不順心呀!
作者簡介:黨仲良,男,陜人,粵居。已退休。居住地廣東省中山市,中山市作協會員。愛好詩詞創作,有多篇詩作在《白河詩刊》《秦川詩歌文學地》《華北詩苑》《中山日報社》《香山文學》《南粵作家》《齊魯晚報一齊魯壹點》《作家網》等發表。網絡名:知足常樂,筆名:梁硯。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