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老陳(小小說)
作者:甄西同
老陳是蓮花村村主任,已到退休年齡。
蓮花村不算大,人口剛過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農村各項工作千頭萬緒。
自從老陳當選后,連續三屆任蓮花村村主任。工作上兢兢業業,做起事來認認真真,村民小事就是他的大事,所以村里各項工作都走在其它村前頭。
因為這個“官”,老陳與兒子、老伴鬧翻。
那一年,唯一的兒子考取省城一所大學,畢業后留在省城,在省城買了房安了家。
本來老陳和老伴除管理好自己兩畝責任田外別無心事,日子過得很愜意。
就在那一年,村里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老陳被村民推選為村主任。
老伴不同意,他勸老伴:“不是我愿意干,是大伙信任咱,要不咋不選張三、李四、王二麻子?”
老伴說:“就你能,別人干不好,你能干好?”
老陳說:“干好干孬還不全靠你支持?再說我當選村主任,你以后就成了官太太。”
一句話把老伴哄得臉上像開了朵桃花。
兒子從省城打來電話說:“爸,你不能當這個主任,你不了解村里工作,村里就是個是非窩,村主任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再說恁兒媳已經懷孕,年后生孩子需要您二老來照看。”
老陳跟兒子說話不像和老伴那樣哄,而是理直氣壯。
他告訴兒子:“你說這話是看不起你老爸,別人能干的事,你老爸為啥不能干?你不信任你老爸,老爸干上一屆,試試你老爸本事,不就完了?”說完掛斷了電話。
老陳走馬上任,當上了蓮花村村主任。
雖說村里沒有以前催交公糧、計劃生育、宅基糾紛一些頭疼事,但接踵而來的是環境衛生成了村里頭等大事。每天天不亮,老陳總早早起來跑遍村里大街小巷對衛生進行檢查。
村里人口不多,居住分散,圍著村子轉上一圈,該吃中午飯了,下午還要到村辦公室處理一些其它事情。
老伴戲謔地說:“你比國家總理都忙。”
老陳聽后哈哈大笑,自豪地說:“這說明咱在村里的重要性,村里離不開咱。”
有一年鎮里進行農村廁所大改造,這要涉及到每家每戶。蓮花村有二百余戶,長年在外打工的占三分之一,只有春節才家一趟,加上原來一些村民宅基地遺留下的問題,往往這家同意那家不同意。本以為政府為村民辦了件好事,個別村民認為是多余的:“這么多年來,拉屎撒尿也沒在外面?”
老陳和住村人員天不亮就入戶丈量、施工。天一黑住村人員回去了,而老陳還要去下一家。
老陳在手機上建了個信息群,把全村二百余戶戶主拉進群,便于溝通。
年底全村改廁率達到100%。這項工作走在全鎮前列。
也就這一年,省城里的兒媳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兒媳工作忙,所以照顧孩子的責任自然落在老陳和老伴身上。
兒子一個電話打給老陳。
老伴知道后立馬去兒子那里。
老陳卻對兒子說:“再等一等,年后該換屆選舉了,干完這一屆,我一定去。”
年后村委會進行換屆選舉,老陳又被當選為村委會主任。
兒子再次打來電話。
老陳說:“怎么樣,兒子,老爸干得還算行吧,要不大伙還會選我?”
“是,知道老爸行,可我和恁兒媳婦夠忙的,恁知道,我和恁兒媳婦從事的工作都很忙,兩個孫子需要人照看。”兒子祈求說。
老陳聽后,對兒子說:“我理解,你和小娟(兒媳婦名字)的難處,那咋辦?要不叫你媽多操操心。”
“我媽的身體也不好?”兒子說。
是啊,老伴患腰間盤突出癥多年,坐一會腰疼得站不起來,別說照看兩個孩子。
老陳有些心疼,對兒子說:“兒子,再等等,現在咱村正修建地下水道,去年那場大雨咱村就有多戶被淹,等這項工作完了,我一定去。”
兒子沒說什么。
這一等又是三年。
老陳打電話安慰老伴,老伴不接。
期間兒子打電話給老陳只是問問身體狀況,再沒提過照看孩子的事。
兒子理解老陳。
老陳心中內疚,覺得對不起老伴和兒子、兒媳,更對不起自己兩個孫子。
退休前,鎮領導找到老陳說:“自您當選蓮花村主任以來,您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績,全鎮干部有目共睹,雖然您退下來,但您一定要協助新的村委會班子,扶上馬送一程。”
領導一席話,老陳老淚縱橫連連點頭:“只要班子需要我,只要村民需要我,既使我退下來,我依然還會為村里做事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