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可抵金
作者:姜正本
然老師帶著他的一雙兒女坐高鐵轉(zhuǎn)地鐵來到省會城市:購買學(xué)習(xí)工具和生活用品,順便放松一下身心。
兒子是放開二胎后才出生的幺兒子,今年被捉進了籠(學(xué)校);女兒大幺兒子十二歲,今年考上了大學(xué)。女兒繼續(xù)上學(xué),為什么又說她沖出籠了呢?是不是大學(xué)管得松,學(xué)不吃緊。
幺兒子上小學(xué),書包、文具是不能缺少的;女兒上大學(xué),需要的東西就更多了:睡覺需要被褥;吃飯需要碗筷;運送這些東西需要一個拉桿箱;要與父母聯(lián)系還需要一部手機……
從上小學(xué)到中學(xué)畢業(yè),不管男女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穿統(tǒng)一的服裝。上了大學(xué),各有所好,花花綠綠愛穿什么穿什么。跑了三個大商場,才滿足了女兒的審美需求。
完成了購物,已把然老師累得腿發(fā)軟。可孩子們勁頭十足,走起路來還在跳著舞著的。
出了飯店,對面就是月湖公園。看到公園,姐弟倆來了精神。既然想玩,就讓他們在這里玩玩吧。何況是一個剛出籠一個又要被捉進籠的兩個孩子。
月湖,是在河的內(nèi)拐角處用人工挖掘而成的一個湖,挖出的土在湖中央堆成一個島。島頂建一座塔。月湖供人們劃船游玩;島供人們散步攀爬,塔供人們登高遠(yuǎn)眺。
爺仨租了一條小船,姐弟倆劃得很賣力,船游得很快,一會兒功夫就游了一圈。回到原點,弟弟說還要爬山登塔,異想天開在塔頂看看自己的家;姐姐說:“人過留蹤,我要在這里攝影留念,看看我的智能手機照出的相什么樣子。”
然老師昏昏欲睡的樣子,朝兩個孩子擺了擺手:“去吧,去吧。”。兩個孩子玩夠了,回來了,跳上船,把爸爸推醒。
月湖岸上的半包圍區(qū)有海盜船、碰碰車、滑梯、轉(zhuǎn)秋千、摩天輪,還有套圈的,打槍的、射箭的、投標(biāo)的……
兩個孩子膽氣小,大起大落、快速激烈的活動不太喜歡,走到公園的邊緣地帶,這里有一棟不起眼的鋼架鐵皮小屋,屋門的上面有七個大字:玻璃迷宮四連玩。哪四連?也有標(biāo)注:鏡子迷宮、地震屋、時空隧道、萬丈深淵。
兩個孩子同時喜歡上了迷宮。這兩個孩子,有探索精神,有追根究底的嗜好。
姐說:“爸,買票吧。”
爸說:“沒錢了。”
爸坐在臺階上。弟弟從背后摟住爸爸的脖子,一探頭,看到了錢。他從爸爸的襯衣口袋里掏出一卷零錢,招呼著姐姐:“走,買票去。”
姐姐緊跟在弟弟的后邊,就往迷宮方向跑。
爸緊追,趕超,轉(zhuǎn)回頭,擋住姐弟去路,說:“這是買車票回家的錢,花了咱就沒錢坐車回家了。在這里,沒錢住旅館,沒錢下館子,露宿街頭,誰愿意?就把他扔在這里。”
弟弟很有想法,他說:“爸,把我扔這里吧。玩完了四連玩,我跑著回家,長兩條腿不就是跑路的嗎?”
姐姐也附和著說:“自從上了高中,一天坐十幾個小時的硬板凳,腿坐麻了,人累瘦了,我也想跑跑路,健健身,恢復(fù)一下體力了。”
爸爸說:“百多里路啊!跑著回家,那怎么成?再說,人生地不熟的,夜里連個問路的人也沒有,迷了路,只有流浪街頭了。”
兩個孩子齊答:“有衛(wèi)星導(dǎo)航啊。”
然老師說:“我以前看過類似游戲。一條形地下長廊,廊中一座長橋,橋周圓筒狀,玻璃鑲嵌,有山水樹木繞橋旋轉(zhuǎn)。橋固定不動,沒危險的,可我們就看是橋在旋轉(zhuǎn),沒人敢上。即使導(dǎo)游示范著大步走過去,我們也只敢抱著欄桿,腿發(fā)抖半天挪不了四指。”
“百聞不如一見,那我們更要進去感受感受了。”兩個孩子嚷嚷著。
這可把爸爸愁壞了。畢竟自己是快五十歲的人了,挑戰(zhàn)百里,猶如一場生死搏斗。
這里人流如潮。小孩子走到這里就往小屋里鉆,被監(jiān)護人一把揪了出來:一對情侶,男孩要進屋,女孩把手從男孩的手里掙脫出去,男孩沒轍,只有跟在女孩后面悻悻離去,然老師觀察了好長時間,沒人關(guān)照老板的生意。
爸爸急中生智,說:“我讓老板主動送兩張票給你倆怎么樣?”
哪有這樣的好事?姐弟倆靜觀其妙。
然老師找了一個馬扎坐著和老板面對面商討:“老板,我的兩個孩子想見識迷宮真相,可我?guī)У腻X不夠了。”
老板說:“下次再來吧。”
“我看你的生意也不怎么樣,如果半個小時內(nèi),我給你拉進10個客戶怎么樣?”
老板說:“行!”
“好!”紙墨伺候。然老師懸筆寫著廣告:“迷宮是測驗人的智商的地方:15分鐘通過迷宮,及格;12分鐘通過迷宮,中等智商;10分鐘通過迷宮,智商高。”
紅紙黑字廣告貼出去以后,走來一對情侶。女孩認(rèn)真看了廣告,對男孩說:“我看你傻不嚨咚的,走,測測你的智商去。”
不到10分鐘就進去了2對情侶、一對父子。老板送給兩個孩子每人一張票,說:“歡迎光臨。”
兩個孩子進了迷宮,然老師把表托在手心,一分一秒看得仔細(xì),他在測試兒女的智商。
老板坐到然老師對面,懇切地說:“老師,我2000元錢買斷你的廣告詞,行不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