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小小說)
作者:楊開
李農的小作坊煙花爆竹廠被公示為關閉企業。
全縣專項整治煙花爆竹工作全面鋪開。陳志輝縣長在動員會上說:“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嚴把安全生產關,要以強硬的措施,堅決打擊取締非法生產煙花爆竹行為。”
縣專項整治煙花爆竹工作隊進駐了村莊。李農驚愣出了一身冷汗,內心空虛。當工作組來到李農的煙花爆竹廠,看到眼前的一幕,讓工作組成員倏忽震驚。這建在村邊的山坡地上的小作坊煙花爆竹廠。十多間低矮的土坯房,就是生產、包裝、半成品車間。車間內管理混亂,生產、包裝、成品工序紊亂,東丟西散。
炸藥管理不規范。并且證照不全,非法生產,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縣工作隊對李農的煙花爆竹廠,立即下達了限期關閉煙花爆竹廠的通知。
李農情緒低落地回到家。他好像掉進冰窟窿里,心里從頭冷到腳。他對妻子說:“這煙花爆竹廠是我們家生活的出路呀,我們每年能掙七八萬元。關閉了廠房,生產停止。我們家的經濟收入的來源斷了,就業的門路也沒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媳婦也在廠里工作,就面臨失業。”
李農心灰意懶,萬念俱灰。
“陳樹堅的兒子陳志輝,在縣里當上了縣長。有出息了,當大官了。老頭子,你是志輝的干爹啊。”妻子說。
“我怎么沒有想到呢?”李農說。妻子的話語,一語中的,李農似乎拉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李農悻悻地走出家門,徑直來到了陳樹堅家。陳樹堅招呼李農在客廳坐下,奉上熱茶。
“我遇到了棘手事情,我的煙花爆竹廠被縣整治工作組下達了關閉通知。我想請義子志輝幫忙,他是一縣之長。對他來說,是小事一樁,不足掛齒的事情。”李農說。
縣長陳志輝拜李農為干爹的往事。
那年,陳志輝十歲,一個驕陽似火的中午,他和村中的五六個小孩子,結伴來到村后的山塘游泳。他們像一只只小鴨子,撲通撲通地跳下水,在水中歡騰跳躍。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暢游,歡樂嬉戲。
“快救人呀,快救人呀,有人溺水了。”正在山塘邊的柑橘園里,護理果樹的李農,聽到了救人的緊急呼叫聲。他十萬火急地來到山塘,他快速跳入塘里,往溺水者的地點游去,把溺水者救上了岸邊。
救上來的孩子是陳志輝,他因在游泳中,右腳抽筋發生了溺水事故。不久,陳樹堅夫婦讓陳志輝認李農為干爹,志輝成為李農的義子。
志輝是個聰慧勤奮的孩子,學習用功刻苦。從山村讀書,考入縣城高中。高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回到縣政府工作。從政府機關職員,一路走來,躍升到縣長。仕途順利,惹人羨慕。
李農的煙花爆竹廠被限期關閉通知下達,陳樹堅橫下心來,要兒子志輝幫李農這個忙,保住廠子,不予關閉。
翌日,陳樹堅帶著李農風急火燎地從山村搭乘班車,驅車三十里路,來到了縣政府大門口。門衛保安打電話給縣長的秘書,通報了縣長的父親到來找縣長的情況。
“縣長到市里開會了,晚上才能趕回來。”秘書說。
秘書出來后,帶著陳樹堅和李農到了縣長家里,接待安頓好吃住。
晚上,縣長回來了。在居室的客廳里,和父親、干爹一起,談論著打擊非法生產煙花爆竹的事情。陳縣長說:“打擊取締非法生產煙花爆竹專項整治,是關系安全生產的大事。我無法幫忙,倘若我幫了干爹,我就喪失了領導者的責任。如果,關閉后,干爹遇到困難,我就力所能及一定幫助干爹。”縣長如是說。
李農從懷中拿出一個大紅包,放在茶幾上,內裝著兩捆嶄新的人民幣貳萬元。
“這是干爹的一點小意思,拜托你了。”李農說。
“你就幫干爹一回吧,‘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從縣工作組長打個招呼,這事就結了。”父親嗔怪說。
縣長左右為難。
“干爹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恩情。這以權謀私的事,是害了我啊。”縣長眼眶紅潤了起來。
縣長起身,拿起紅包。塞入了李農的衣服口袋里。縣長說:“這紅包就是一條高壓線,它會將人觸電致死的……”
縣長不干予,不插手縣專項整治煙花爆竹工作的案件,全權由縣工作組,依法依規處置。縣煙花爆竹專項整治工作組,帶領工作隊,開赴了李農的煙花爆竹廠房現場。工程機械鏟車進場,機聲隆隆,將廠房推倒夷為平地,如期關閉了李農非法煙花爆竹工廠。
之后,李農在某小區當了保安門衛,他的兩個兒子,通過選拔錄用,進了縣里的公益性崗位上班。
廉潔如水,潤物無聲。
2024年9月2日
作者簡介:楊開,廣西作家協會會員。《鬱州文學》雜志編輯。小小說作品散見于《羊城晚報》《河南文學》《精短小說》《中國作家》等刊物。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