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作者:譚昌乾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夏小溪讀了一遍東晉陶淵明《飲酒-其五》,不覺自我陶醉,這是陶淵明隱世而居的生活寫照,是多少人不可企及的人生境界!作為平常人的確達不到這種境界。平常人過的都是瑣碎的日子,每天多是一些羈羈絆絆的,雞毛蒜皮的,雞鳴狗碎的事情,要想高雅也高雅不起來。
夏小溪只能輕輕地一聲嘆息!
今年入夏以來,比往年要熱得多。生態系統肯定出了問題。
夏小溪早上查看天氣預報狀況,高溫天氣覆蓋面積增多,將達到180萬平方公里,多地近40度,當地本月均溫達到38度左右。
酷熱難當,關鍵是還隨時停水停電停氣!
再熱也得過日子。
夏小溪早起鍛煉,先到大山走一個來回,看一下微信計步器,一萬二千步,達到運動量標準。
洗刷,沖個涼。
早餐,豇豆、白菜煮面條,麻油、生抽、生姜、蔥蒜、鹽巴、味精、一丁點肉末,盡量吃得輕淡些,預防血脂偏高。
昨晚女兒在電話里說,今日回家。事情三件:一是看望一下父母,上班忙于工作已經一年多沒回來了,雖然電話經常打,也視頻,但親自來看看放心一些。二是送外孫女回來,照看幾天,這幾天高溫女兒單位安排抗旱值班,下鄉走訪,沒時間看護小孩。三是回家散散心,前次參加市上遴選考試,筆試第二名,面試第一名,總成績排名第二,比第一名差0.1分落選,有點郁悶。
夏小溪同妻子阿容上街買菜。
今天正逢女兒二十八歲生日,父母各自給她發600元,買點好吃的東西,招待她一下,也當安慰她。女兒大了在父母的眼里也是孩子。雙椒魚一盆,香酥紅豆一份,鹵肉一份,豆筋皮一份,清炒玉米一份,蘑菇燉雞一份,白水南瓜豇豆一份,素涼面一份。都是女兒喜歡吃的食品。
幾年前,女兒參加公招考試,錄取到鄉鎮工作,婚也結了,有了小外孫女兒,工作、家庭、孩子也都不錯,日子總體還算可以。屬于比上不足比有余的類型,總體也沒啥擔心的。勸她稍安忽躁,過穩平常日子再追求進步,過日子是一步一步往前走。夏小溪覺得,比較起來,女兒比自己一輩要強一些,自己的父母輩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幾十年堅守在遙遠的鄉村種地,土里刨食,住的是土坯茅房,好點的時候是瓦房,連縣城都沒去過幾次。夏小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讀書幸運考上一個師專,畢業分到縣管中學,成家立業住進小鎮,有工資領,有樓房住,生活過得順當。到女兒一輩,考上大學,畢業考上公務員,上班在鄉鎮,居住在縣城,上班地點也不遠。凡事都要想得開,所謂知足常樂。
女兒回來,吃個午餐,留下孫女托付照看,返回上班。夏小溪陪孫女看先平板,看圖識字。外孫女兒三歲多點,能認識人口手上中下,日月水火木金土,你我他等100多個漢字。休息會兒看兒童動畫片《豬豬俠》,最后要求聽歌曲《白龍馬》。可能聽《白龍馬》的次數多些,基本能記住歌詞,想起就唱:“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三兄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一邊唱還要一邊比劃,好像她也跟著走在取經路上,逗得外婆哈哈大笑。小孩子嘛,唱的準不準,無所謂,高興就行。
下午,因天氣熱,家里空調負荷重,總是跳閘。聯系電工師傅維修,不巧的是,一個師傅到貴州避暑,一個到浙江游玩去了,好不容易聯系到一個師傅來,換一個漏電保護器,仍然不停跳閘,反復啟動若干次。維修師傅也無奈,說少開一些電器可能好點。空調幾臺,冰箱、冰柜、電腦,確實有點不堪重負,還有階梯電價也增加負擔。
夏小溪關閉一些電器,減少耗電,一會汗水長流,大人吃不住,小外孫女也喊熱得很,要洗澡沖涼。
夏小溪感嘆,這幾年,天氣變得厲害,真有些難以適應。
實在熱得著不住,準備上云南昭通度夏去了。
去過的人說可以。
查看一下,昭通,海拔1900米左右,氣溫20多度,號稱天下涼都,吃住都不貴,過去也就300公里多點。
夏小溪準備前往。
2024年9月1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