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板的辛酸淚
(小小說)
作者:吳賢德
李強,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是個熱心腸的人,是大家公認的好人。李強出生農村,特別關注來自農村的農民工,農民工遇到不公的事兒,李強在電腦上寫成文章,通過報紙和網絡一呼吁,事情大都會得到解決,李強成了老鄉和農民工中的名人,老鄉們遇上大大小小的難事兒,總是第一個想到去找李強幫忙。老鄉給李強送了個“焦點訪談”雅號。
我和李強從小一塊長大,我們兩個既是同村要好的伙伴,又是同窗的要好同學,李強全村老少最佩服的人。李強雖然是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農民,但他的大腦卻十分好使,青年時代,李強靠著自己會寫文章,被縣里宣傳部推薦到縣郵電局,縣郵電局把李強分配到公社郵電所,當了一名山村郵遞員。
一個連初中都沒讀完,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孩子,靠在報紙上發表兩篇文章,當上公社郵電所郵遞員,把全村老老少少羨慕得不得了,尤其是村里沒結婚的大姑娘們,甚至夜里做夢都想嫁給李強。晚上,大隊放露天電影《人生》,村里大姑娘、小媳婦們,都愿意坐在李強身邊。有文化真好。
3年前,一次老鄉聚會飯桌上,李強結識了一位自稱做建材生意的程老板。李強有個“壞”毛病,就是老鄉見面特別親近,從不把老鄉當外人。李大哥,我們兄弟之間雖然沒有見過面,小弟我,對你十分佩服,能否把聯系電話告訴小弟,今后,兄弟有事求你時,你可不能把兄弟拒之門外喲。程老板央求李強道。
無巧不成書,如果3年前老鄉聚會李強沒去,不結識做建材生意的程老板,就沒有這個經典故事了。一天,正在上班的李強,突然接到一個自稱巧云的女老鄉電話,巧云告訴李強,電話號碼是程老板給的,有點困難能不能幫個忙?,具體什么事情,電話里一句兩句說不清楚。雙方互加微信約定,第二天中午在X飯店見面。
李強是個講誠信的人,第二天中午,提前按巧云微信發來的定位,按時到達巧云指定的飯店。這家飯店也是老鄉開的,做的是地道的老家菜,巧合的是,這位求助李強的女老鄉,是老家一個鎮上的,雙方見面一敘談,論輩分派的話,巧云應該喊李強表哥,更為巧合的是,兩人同一個屬相,李強年齡比巧云大一輪。
巧云是個身體微胖的女人,午飯,巧云并沒有讓老公跟著一塊見李強,畢竟是第一次見面,李強并沒有在意多少,也沒有問巧云為何沒讓老公一塊來。李強平時除喝兩杯小酒外,一不抽煙,二不上牌桌,巧云自己雖然不端酒杯,她得知李強喜歡喝兩杯,特地帶了兩瓶好酒。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淚,兩人不僅是老鄉,七彎八捌,還有點薄親戚,席間,巧云告訴李強,幾年前,自己掙錢心切,瞞著老公通過老鄉介紹,接了一個裝修小工程,由于自己大字識不了幾個和對人放心,加之疫情期間,她帶著幾個小工,沒日沒夜的偷著加班加點干。
可活干完了,我去找包工頭結算工錢時,由于沒有簽訂合同,包工頭以各種理由,拒絕支付工人工資,為了討回公道,我先后找到當地政府部門,都以我拿不出雙方簽訂的合同,導致我和工人們,拿不到干活應該得到的血汗錢,程老板讓我找你幫忙。
李強在老鄉中,是有名的熱心腸人,聽到老鄉遇到不公的事兒,從不推辭和不干,第二天,巧云開著自家汽車,李強背上相機,趕往巧云干活的地方,在巧云的帶領下,李強用相機拍下了,干活工地現場。
巧云也是個熱心腸的女人,拍工地完現場,送李強回小區路上,巧云央求李強道,表哥,你為我忙了一個上午,說什么中午表妹也得請你吃個便飯。巧云不管李強答應,還是不答應,直接把李強拉進一家,也是老家人在鄭州開的飯店。
這家飯館的老板,李強不僅熟悉,也是這家飯館的常客。中午,巧云除請來了程老板陪客外,還特地請了幾位在建材市場做生意老鄉,包括這個飯店的老板和老板娘。一回生,二回熟,席間,從不沾酒的東道主巧云,也端起了酒杯,向李強敬酒。感謝程老板讓她結識了李強。
李強是個說干就干的人,把巧云的敘述整理成文字后,配上現場拍攝的照片,以巧云名字通過新聞網站的直通車發了出去。幾天后,巧云電話里,高興地告訴李強,親愛的表哥,剛才勞動監察大隊給我打電話,讓明天去解決,明天,您如果不太忙的話,能不能陪著我一塊去。
第二天,巧云開車去勞動監察大隊路上,一邊手握方向盤,一邊告訴李強,小時,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和兄妹多,我沒有讀過一天書,今天會寫的幾個字,完全靠自己硬學的,長大了,自己和村里姑娘們,一塊去南方城市打工,到了結婚年齡時,在父母強力包辦下,為我找了個同是文盲的未婚夫,由于年輕不懂事,我就勉強答應了。
春節前,求助勞動監察大隊的農民工排成長隊,經過兩個多小時煎熬等待,名單終于排到巧云頭上,討工錢農民工面前是大事,在勞動監察大隊面前卻成了小事,勞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拿份表格遞給巧云,讓在表格里填寫上所求助事項。還好有李強在身邊陪著,巧云并不用擔心,自己不會寫了。
走出勞動監察大隊,已經到了午飯時間,李強堅持回家,巧云說什么也不讓,就這樣兩人中午在巧云家附近找了家信陽老家餐館。一次、兩次、三次,事不過三,席間,李強忍不住問巧云,中午,打電話給你老公,讓他過來一塊吃飯,我想見見表妹夫,不然,我就不吃走人了。
看著李強一臉認真的樣子,巧云怕惹李強生氣,以后不再幫助自己了,眼含淚水,告訴李強,表哥,如果讓我說實話,我就毫不隱瞞地告訴你,近幾年,女兒結婚,兒子定親,都需要不少錢,由于我掙錢心切和太相信別人,瞞著老公接了幾個工程,辛辛苦苦把活干完后,向對方討要工資時,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結果錢沒掙到一分,不僅把家里辛辛苦苦掙的錢搭上,還欠親戚們一屁股債。
要不來工資和工程款,農民工、材料供應商,借錢的親朋好友們,今天追我,明天逼我,今天躲,明天藏,時間長了,人見不到,錢要不到,就到法院起訴,弄得我有家不敢回,回家,老公不但不安慰我,不幫我想辦法,見面輕則破口大罵,甚至遭到拳打腳踢,為了選擇不連累家人,我選擇了過孤獨的單身生活。巧云的遭遇,讓人聽著可憐和同情。
讓李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對巧云的憐憫和同情,巧云卻把他當作了依賴和靠山,甚至當作自己貼身保鏢和秘書,一次次打電話求助李強,讓他陪著自己去更遠地地方,幫助討要被拖欠的工錢,看在老鄉的面子上,和處于對巧云的同情,李強不但沒有拒絕,一次又一次隨車陪同。
一天,李強陪巧云討要工程款返回路上,巧云突然半開玩笑地說,表哥,我們兩個真有緣份,一個屬相,你公我母,孤男寡女,想不想讓我為你做點什么?只要你開口,讓表妹做什么都可以,我都會答應和滿足您,我要早些年認識您,我就不會流那么多的眼淚了。
正說著,巧云電話鈴響了,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男人破口大罵聲,日尼瑪,考你親大姐,考你親妹,你這個婆娘死哪里去了,你這個不要臉的老母狗,是不是又去找野男人睡覺去了,上床考比去了,媽那個比……不堪入耳的臟話。巧云不但不敢反抗半句,不敢掛斷電話,任憑這個男人破口大罵。
十幾分鐘后,也許男人罵累了,才停住罵聲,不難看出,巧云很怕電話里罵她的男人,不然不會顯得如此軟弱,在這個男人面前連個“不”字都不敢說,這個惡毒的男人會是誰呢?李強納悶時,巧云告訴李強,剛才罵她的男人,就是她的老公。李強從此更加同情巧云了,巧云老公哪里知道,自己的妻子正在駕駛汽車,辛苦的奔波在追討工錢的路上。
汽車穿行在漆黑的山道上,來來往往的汽車氣笛聲,打破了夜空的寂靜,李強為了途中行駛安全,假裝睡著的樣子,并沒有和心情不好的巧云搭腔說話,巧云此時在想什么,不用猜測,心里恨透了罵她的男人,此時也在做無聲的反抗,臭罵那個讓她傷透心的男人。窗外,汽笛聲劃破山間夜空;車內,靜得聽見兩人的呼吸聲。
一絲燈光,射進車窗,李強微睜雙眼偷看巧云,巧云臉上充滿怒容和燋悴。午夜時分,汽車終于到達目的地。巧云把汽車停在街邊,一家夜間經營餐飯館,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小城市街頭這個時間關門閉戶,大城市這個時間,才剛剛啟動夜生活,三三兩兩,一對對俊男俏女圍坐在一起談情說愛,充滿夜間浪漫。
一天勞累,一路奔波,李強也許因為太勞累,喜歡喝兩杯白酒的李強,夜餐沒有要白酒,而選擇喝兩瓶啤酒,看著坐在飯桌另一邊含情脈脈的巧云,李強問巧云,你和老公不是離婚了嗎,他為什么還這么野蠻對待你?巧云低聲回答說,他就是個沒一點人性的人,不是為了兩個孩子,我早就不想活了……李強,一邊用紙,為巧云擦去流出的眼淚,一邊勸說和安慰巧云不要生氣。
巧云告訴李強,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別的女孩結婚是一生幸福,我的結婚是一生噩夢和災難。幾年前,我接了一個私人裝修的活,建材市場買好材料,我問老公能否花幾十塊錢,找個車子幫忙拉到工地,老公聽后,張口就罵我,媽的個比,一分錢還沒掙到,你就想先花錢。強行我用電動車帶到工地。
一輛小電動車上,捆綁的油漆等太沉重,加上我是女的力氣太小,半道上,由于駕馭不穩電動車,突然與小汽車相撞,電動車和油漆筒重重壓在我的雙腿上,同行的老公跑過來,不但不同情和可憐我,還罵我是個沒有用的女人,埋怨說,去醫院治療腿花錢。雙腿被壓得嚴重骨折。
我在骨科醫院住院治療期間,由于不能干活,不能掙錢時,沒有遭到別人嫌棄,卻遭到睡一個床的老公嫌棄,背著我在外找女人鬼混,被我從他手機微信里聊天發現后,我親自找到這個女人的老公,從此,我老公懷恨我動不動就故意找茬打罵我。
更讓我可恨的是,別人傷筋動骨需要休養百日,我雙腿骨折還不到一個月,我的狠毒男人,就要我出院上工地干活掙錢,讓我落下了干幾天活,兩腿就疼痛得走不成路,就要輸個把星期液的后遺癥。要不是為了兩個孩子,我早就和他離婚了,不和他一塊生活了。巧云哭著向李強傾訴。
人非草木,熟能無情,日久生情,一個缺乏老公溫暖體貼年輕女人,走出夜餐館,坐到汽車里,巧云突然拉住李強的手,表哥,一次次幫助表妹,我拿什么來感謝您,今晚,咱倆都不回家了,開車到遠處找家賓館住下,算作表妹報答您。
對于巧云突如其來的“報答”,李強并沒有直接回答不同意,而是面帶微笑拍拍巧云的肩膀,告訴巧云說,對不起,下午,你表嫂給我發來好幾條微信,讓我盡量早點回去,她工作上遇上點麻煩,晚上,一塊商量、商量,婉言謝絕了巧云的“報答”。巧云回家沒有?李強還會不會繼續幫助巧云了?兩人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