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請海外歸來的姑姑吃飯。姑姑吃到家鄉(xiāng)可口的飯菜,心里樂開了花。我從小就聽大人說久居海外的姑姑很會講故事。我趁機纏著姑姑講講老外的故事。
姑姑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的請求。姑姑說:“我給你講個在我居住的小區(qū)發(fā)生的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吧?!?/span>
在一個郊外的居住區(qū),住著上百戶的城市居民。他們白天到繁華的市區(qū)上班,晚上,再搭班車回到這個小區(qū)。這個小區(qū)有好多的老住戶,他們雖然有的在市區(qū)里買了新房子,但他們還是不想早早地搬離這個小區(qū)。因為這個小區(qū)的鄰里關(guān)系相處得非常和睦。誰家有困難了,說一聲就會有人熱情地幫著做這做那。
在一個周末的上午,這個小區(qū)的人家有的出來晨練,有的開始擦車準備走親訪友。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從一棟樓的十二層樓頂跳下試圖自殺!
這位要自殺的人在下落時被從十樓窗戶突然射出的子彈擊中后,當(dāng)場死亡!
這位自殺的死者并不知道,如果他不被突如其來的子彈擊中的話,他是無法自殺成功的。因為在九層的高處有一副保護窗戶清洗工的安全網(wǎng)。如是自殺的人下落到九層時,一定會落到這個安全網(wǎng)上的,那樣的話,這個人就不可能完成自殺計劃。
這個自殺的人是誰呢?
經(jīng)過警方確認,死者是住在十二層的叫巴可的小伙子。
那么住在十樓的人家為什么突然開槍打死巴可呢?難道他們事先知道巴可會在瞬間從他們窗外落下嗎?他們和巴可有什么過節(jié)嗎?如果這些猜測被一一核實,那么十層的主人就有重大謀殺嫌疑。
十層的主人是一對上了歲數(shù)的老夫妻。面對警方的質(zhì)問,這對老夫妻顯得非常的委屈。老頭兒和老太太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真的不和道獵槍里是放上子彈的??!”
原來,這對老夫妻時常為生活的瑣事吵吵鬧鬧的。每一次鬧起來時,老頭兒情緒都會無法控制非常激動,他會抄起獵槍,對著老太太扣動扳機。每次吵鬧時都要出現(xiàn)這一幕。因為老太太知道老頭兒是不會舍得當(dāng)真殺死她的,所以,每次吵鬧時,常常是老頭兒抄起獵槍,該扣扳機還扣扳機,老太太該干什么還干什么。
這次吵鬧也是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兩個老人吵得不可開交時,老頭兒又抄起獵槍,像以前那樣對著老太太扣動扳機,但是,這次獵槍里的子彈沒打中他的妻子,卻穿過窗戶正巧擊中從十二層落下的自殺者。
現(xiàn)在。老兩口面對謀殺指控,他們反來覆去就是那句話:“誰會想到槍里真有子彈?”
警方按照老兩口的話法,只能假設(shè)另一種解釋,那就是說獵槍里的子彈是在老兩口不知情的前提下,偶然被裝上的。如果這對老夫妻說的是實情,那么是誰把子彈悄悄放到獵槍里的呢?
經(jīng)過警方細密的調(diào)查,終于找到了住在這個小區(qū)里的一位目擊者,這位目擊者證明,在上周他曾看到老夫妻的兒子往獵槍里放過子彈。那么他們的兒子為什么要往獵槍里悄悄放子彈呢?
后來,警方又經(jīng)過調(diào)查走訪才弄清楚了事情的來朧去脈。原來,這對老夫妻的兒子因為母親突然中斷對兒子的經(jīng)濟資助,導(dǎo)致兒子對母親懷恨在心。兒子企圖利用父親常用獵槍嚇唬母親的習(xí)慣,想借父親之手殺死母親。
案件終于真相大明。案件的主犯就成了老夫妻的兒子。他們的兒子成了謀殺想要自殺者的罪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老夫妻的兒子并沒被判刑。因為想要自殺的巴可就是這對老夫妻的親生兒子。按照當(dāng)?shù)氐姆梢?guī)定,殺人者自已殺了自已,是不必判刑的。
姑姑講完這個故事后,長長嘆口氣說:“這人啊,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已?!碑?dāng)時,我們幾個陪姑姑吃飯的小輩打心眼里贊同姑姑的觀點,忙不迭雞啄米樣的不停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