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刊速遞|《人民文學》2020年05期 卷首、目錄
卷 首
中篇小說《父親和我的時代》講了一個饒有興味的新故事:不愿給兒子添亂的父親是個裱匠,倔強、儉省,有一天突然跟兒子提出要個手機,于是從識圖學拼音起步,從種“羊糞小米”的微信小視頻開始,日子一步一個腳印,老村民成了個新微商。土雞蛋、蜂蜜、抖音、嗶哩嗶哩、省城、西藏、南非……這些詞都帶著活生生的情節,更帶著最普通的百姓質樸智慧的勞作所煥發的精氣神。父親那祖輩傳下來的精湛的裱家手藝,也通過記錄片的拍攝將要更顯身手。這篇小說與脫貧主題有關,又不局限于此,其妙處還在于“我”的自視——在父輩唱出新曲的時候,自己的曲庫里竟然只有老歌,時代深處生長出的活力與不接地氣的“隱疾”的并存,只存在于這一對父子關系中嗎?僅就“父子”加“人與時代”的原型模式來看,這對父子的行動與《創業史》中的梁家青年進步、老人猶疑的狀態正好倒錯了起來。作品對寫作者的空落情緒與現實質地的剝離情狀的真實寫照,令人深思;而在有關“新時代”書寫和小說意味的藝術融合方面,更是有探索精神和啟示價值的。
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作協很早就啟動了“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眾多作家正“深扎”、“下沉”在這豐繁無比的現實生活中。作為這一創作工程的首篇發表成果,《脫貧路上追夢人》,對內蒙古赤峰最基層的生活變遷作了細心探訪,生動、可信的細節使有溫度的故事更忠實、誠懇,農牧民的優秀傳統品格令人感動不已,在新的歷史時期所創造的新的生活樣貌令人感慨萬千。以文學的方式記下人民和時代扎實奮進的身影和深沉熱切的心聲,給后世留存一份由眾多好作品構成的立體、厚重的民族史詩,是時代賦予文學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新時代紀事”和其他欄目的期望和編發重點。
《大河初心》,通過對歷史現場細密的考辨還原,再寫焦裕祿精神,使我們更深地理解了為什么人民熱愛焦裕祿、焦裕祿的榜樣力量為什么是不朽的、為什么焦裕祿的事跡對共產黨人踐行初心和使命能有如此巨大的教育和激勵作用。
“自然文學輯”,是本刊和支持我們的作家對生態文明建設所作的一種文學呈現。中國自然文學,是我們要長期大力推動弘揚的一個創作取向。以《哈拉哈河》為例,一條北方的河及其沿岸的草地山林,承載的是萬物生靈與人共存的世界,無數的生命跡象構成的美麗中國,值得我們用這般充滿敬畏、體恤、親近、珍視的關切之情傾心體察和記述,同時也需要我們以這般客觀、開闊、不自大、不對立的關系之理寬懷看待和探究。——編 者
目 錄
新時代紀事
脫貧路上追夢人[報告文學] • 艾 平
高原之上:木里村幼素描[報告文學] • 賀小晴
中篇小說
父親和我的時代 • 楊 遙
戴珍珠耳環的淑芬 • 蔡 駿
散文
賀州見聞•蛙事 • 賈平凹
復州記屑 • 孫 郁
愿借丹青寫風神 • 葉文玲
鵝湖遺響 • 李建臣
自然文學輯
哈拉哈河[散文] • 李青松
阿娜巴爾[散文] • 郭雪波
報告文學
大河初心[報告文學] • 高建國
短篇小說
白晝天空的星辰•秋雨綿綿 • 李駿虎
養匹馬怎樣 • 王 手
無人知曉 • 艾 瑪
詩歌
青年詩人小輯 • 肖 水 彭 杰
沙冒智化 吳雅凌 焦 典 仁 光
手 格 年微漾 朱夏妮 趙亞東
蔣 在
本期特約插圖:楊學光 徐沛君 顧文博
本期篇名書法:陳國中
紙刊美編:郭雪艷
本期編校:梁 豪
本期制作:鄭書君
定價:20元
(刊期當月5日前發貨)
疫情原因,刊物寄送會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