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更深些——《百年新詩百篇導讀》導言………………馬超
上部(1919——1977)(40首)
胡適《樂觀》(1919年)
[擴展閱讀] 胡適《夢與詩》
郭沫若《太陽禮贊》(1921年)
[擴展閱讀] 郭沫若《晨安》
朱自清《湖上》(1921年)
[擴展閱讀] 朱自清《燈光》(外一首)
冰心《圣詩》選三(1921年)
[擴展閱讀] 冰心《春水》選三·冰心《繁星》選三
聞一多《太陽吟》(1922年)
[擴展閱讀] 聞一多《憶菊——重陽前一日作》
李金發《里昂車中》(1925年)
[擴展閱讀] 李金發《棄婦》
馮至《蛇》(1926年)
[擴展閱讀] 馮至《十四行集(選三)》
穆木天《蒼白的鐘聲》(1926年)
[擴展閱讀] 穆木天《蘇武》
朱湘《昭君出塞》(1927年)
[擴展閱讀] 朱湘《采蓮曲》
胡風《夕陽之歌》(約1927年)
[擴展閱讀] 胡風《為祖國而歌》
徐志摩《再別康橋》(1928年)
[擴展閱讀] 徐志摩《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
何其芳《歡樂》(1932年)
[擴展閱讀] 何其芳《預言》
卞之琳《斷章》(1935年)
[擴展閱讀] 卞之琳《投》
廢名《十二月十九夜》(1936年)
[擴展閱讀] 廢名《街頭》
艾青《我愛這土地》(1938年)
[擴展閱讀] 艾青《魚化石》
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1938年)
[擴展閱讀] 田間《人民底舞》(節選)
魏巍《蟈蟈,你喊起他們吧》(1941年)
[擴展閱讀] 魏巍《叩門》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1942)
[擴展閱讀] 戴望舒《過舊居》
杜運燮《山》(1942年)
[擴展閱讀] 杜運燮《秋》
鄭敏《金黃的稻束》(1943年)
[擴展閱讀] 鄭敏《成熟的寂寞》
阿垅《無題》(1944年)
[擴展閱讀] 阿垅《纖夫》
聞捷《蘋果樹下》(1952——1954年)
[擴展閱讀] 聞捷《舞會結束以后》
未央《槍給我吧》(1953年)
[擴展閱讀] 未央《祖國,我回來了!》
賀敬之《回延安》(1956年)
[擴展閱讀]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
公劉《上海夜歌1》(1956年)
[擴展閱讀] 公劉《夜半車過黃河》
流沙河《草木篇》(1957年)
[擴展閱讀] 流沙河《理想》
蔡其矯《霧中漢水》(1957年)
[擴展閱讀] 蔡其矯《川江號子》
張志民《倔老婆子》(1959年)
[擴展閱讀] 張志民《冷卻了的鐘聲》
郭小川《望星空》(1959年)
[擴展閱讀]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
沙白《水鄉行》(1961年)
[擴展閱讀] 沙白《 南國小夜曲》
洛夫《煙之外》(1965年)
[擴展閱讀] 洛夫《邊界望鄉》
食指《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1968年)
[擴展閱讀] 食指《在精神病院》
黃翔《野獸》(1968年)
[擴展閱讀] 黃翔《我》
曾卓《懸崖邊的樹》(1970年)
[擴展閱讀]曾卓《有贈》
綠原《重讀圣經——“牛棚”詩抄第n篇》(1970年)
[擴展閱讀] 綠原《訪貝多芬故居,波恩》
余光中《鄉愁》(1972年)
[擴展閱讀] 余光中《當我死時》
牛漢《華南虎》(1973年)
[擴展閱讀] 牛漢《汗血馬》
多多《致太陽》(1973年)
[擴展閱讀] 多多《阿姆斯特丹的河流》
穆旦《冬》(1976年)
[擴展閱讀] 穆旦《我》
非馬《醉漢》(1977年)
[擴展閱讀] 非馬《羅湖車站——返鄉組曲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