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歷苦求思深 得失昭日月——讀謝典倭《看透與說破》等三本書有感

       給謝典倭先生寫評文,卻讓我患怵,但又十分難推,原因是我對謝先生并不了解,認識他也是他誤之“慕我名”而來的“結果”。七十多歲的人,虛夸一點說,他是我的前輩,大我十七、八歲,實在一點說他是我師也。我們認識時間也只有三年,三年的交往,雖只見三幾面,但他已出的《看透與說破》《惑門及窗口》《孤島和暗瞧》均為(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讓我們拉近了距離,情感交融在一起了,讀罷更讓我儼然起敬。近日,我懷著進一步了解他和對他的神秘窺探之心,再一次閱讀了上述三本書讀后,我認為他的文章更是直接體現了他的人生經歷,文學情懷,重在闡述個人見解和人生哲理,雄健簡練,奇崛峭拔。這三本書均是他進入七十歲之后的文思杰作,七十歲以前他說忙于生計,游絲于社會底層,而無閑記錄人間點滴,而七十歲之后,才安營扎寨下來,敘述自己人生經歷的點點滴滴和往事煙云。這些文章一出,彰顯了其人格和文品,從自己平談的而曲折的人生經歷,故鄉變遷,社會掌故中生發出至高至深的議論,從游歷中感悟人間的哲思,使我由蠱惑、迷惘,而闊然開朗,達到了一種無極的境界。

       謝典倭的《看透和說破》《惑門及窗口》《孤島和暗礁》三本書,大至分為四類文章一是散文,散文多以鄉記,童記,親記之多;以記內容為喻,重在因事說理,寄托政治上的不幸和人生的受挫,抒發對社會人生執著追求的精神從而使這類文章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諧統一。二是雜評,雜文短評類的數量不多,但言犀語歷;三是長詩短句,幾百行的長詩敘說一位徐姓名人,三幾行幾十字的短句,常常吐出磷火,讓人凝重、蠱惑。四是小說類,幾篇短篇小說,說而未破,短小精煉,讀后所思所感至深,三本書七十多萬字,逐字隨行讀罷,感到心情重重的,思辯繁雜,很難食透文本思想內含,要梳理出文本的思想脈絡、內含,深感猶如考究一位遠久而又陌生的老者文究之人。其實,謝典倭活生生的與我見過三幾面,而我閱讀他這三本書后為何產生如此心境,文本中給我帶來怎樣的一種心語和禪釋。他書中的文章,許多標題是平實的得讓人感到是沒加油鹽的菜料,文中的敘述卻與平談而無文學色彩的標題如莫測的天際一樣,變幻無窮。東一句笑,西一句咒,南一行歡,西一段嘆,一頁一段,一言一行,總讓人讀得沉重,思得遙遠,看得透而不破,想得多而不諱。

       品讀謝典倭文本,首先給人的印象是特殊,或言曰:另類。一般而言,三本書中的各篇什是獨立的,而當你系統地審視他的三本書后,就會覺得是布局前后一致,文思統一,言語協調的,經過長期磨煉而是統一敘述的一部有學問的有思考的文集,一般而言,作為散而雜之的文本,以記敘為主、議論為輔,或記敘名勝古跡,或狀寫山川風光。他的文本則不然,特別是散文部分描寫景觀是陪襯,大發議論是主體,不是寓理于事,而是緣事說理。其次給人的印象是奇異。這種奇異不是想象的奇異和語言的奇異,而是議論與景觀、哲理與游蹤之間的奇異聯系,從景觀無奇之中見奇,從常人無議之處議論,由一個極為普通的地名景點發掘了極為異眾的奇論,寫出了在立意和結構方面甚為奇異的散記。再次給人的印象是深刻。謝典倭在書中有好幾篇用到“蠱”字,其含義既有蠱惑人心,更有議論和思考求其深刻。他從故地重游,深入發掘其意蘊,令人嘆為觀止。故土地名,雖無名,但謝典倭給予無名地方冠“知名”了,因人云亦云、隨人以止,甚感遺憾,卻讓讀者去聯想這些他生活過的地方給他帶來了什么,竟有多深多奇;各篇文章不長,從具體經歷升華,留下了深刻的思想,讓讀者嘆服。這些地名記錄他對青春抱負、人生志向和處世態度的解讀。

       透過三本書揭示了一個客觀規律,這就是世界上奇妙壯觀而瑰麗特異的不尋常景色,常常出現在路途艱險遙遠的地方,那些地方是很少有人去過的。一定意義上說,“無限風光在險峰”,揭示了自然界的規律,“斷巖絕壁人稀少”,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規律。謝典倭則從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上解釋這一規律性現象。在靜態方面,通過描寫《圣跡蒼巖》《登上七星墩》《普安山原始絕跡》予以解釋。游記題目為游內莞鎮的巖洞《圣跡蒼巖》,實際上是游洞尋仙,因而開篇就引出了,“距其鎮十里,所謂洞者,以其乃之自然洞穴之也”。謝典倭引出洞不是目的,闡發哲理才是目的,散記闡發的深刻道理,主要是從游九連山巖洞引發的。洞分為南洞與北洞,也稱前洞與后洞的巖洞后人冠以“圣跡蒼巖”。散記寫前洞言約意豐,字字珠璣,“其向北口平曠,有泉側出,近路面鎮而記游者甚,所謂前洞也”。由此可見,前洞具有廣闊的空間、靈透的泉水和陶醉的游者,讓人浮想聯翩。至于后洞,散記沒有作具體描寫,全用說明和敘述,著力渲染它的幽邃、奇特的險峻,“由前南山以上七里,有參木蔗穴窈然寒骨,人之少見,鳥語花香,問其深,游客吾知莫測,稱為后洞。在這里,謝典倭突出了后洞與前洞不同的環境特征,幽暗深邃、寒氣襲人,讓讀者根據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經驗積淀去聯想補充后洞的奇美和瑰麗,使后洞列具誘惑性和神秘感,從而在靜態方面揭示了美景常在于“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規律。在動態方面,通過描寫游洞行為予以解釋。一則是對比說理,前洞“游客如云”,而后洞是“獵奇者少”,這說明前洞道路平坦,容易到達,游人就多,后洞風光奇美,但道路崎嶇,不易到達,游人就少,即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另一則是直接描寫自己與同伴游后洞的感受,余與友相伴以入,走得越進,洞內就越難登攀,景觀就越美麗奇特。三個“越”字,令人遐想,既說明奇美風光常在于險遠,又說明只有經過千難萬險,才能看到奇美風光,從而在動態方面說明了人之所罕至的規律。中國傳統文化強調“詩言志”,言為心聲。謝典倭在揭示規律、闡述哲理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昭示著他的理想、抱負,他渴望建功立業。謝典倭一九六五年高中畢業后,文革十年,因兄經濟案殊連失去自由九年,其中監獄三年。他76年無罪釋放,77年他兄無罪釋放,恢復高考他闖考場,被羞辱出場,憎恨政治舞弊的高考制度。函授暨大新聞系專科接著湖北師大中文本科。86年調任中學語文民辦教師。94年辭教往深圳經商,2000年落戶大亞灣至今,五旬出闖江湖,七旬專業寫作。

       三本書講清了一個人生道理,就這是人生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要素,而且是三個要素的互相聯系與有機結合,也就是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才能創之大業,干之大事。謝典倭認為:此予之所得也。實際上,謝典倭所得主要是對學養、做人而言,而不是對游覽勝境而言,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說明人生和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為了講清這一道理,謝典倭以游后洞的經歷和思想變化為例,采取遞進方式,逐步推演。游后洞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正好契合需要說明的道理。當謝典倭與友相伴而入,見到了億年乳鐘石和許多奇美景色時,突然有友人說:“我不想出洞了,在這里做塊乳鐘石了”。這時,謝典倭他們所游后洞“二十余人堅持下來不足五六人”,即比起喜好游覽前洞的人達到的深度,大概還不到一半,因而“這些游客是來玩的,而不是了解圣跡蒼巖的神工妙奇的”。為此,謝典倭十分感慨和沮喪,甚至有點抱怨,“早知如此,怎也不會約這樣的人同游啊。他們游的目的與我不同,他們尋樂,我則思之”。作為推演的第一步,謝典倭首先提出了“志”的概念,即險遠之地、奇美風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里的志屬于主觀范疇,既可以理解為理想、志向,也可以理解為意志、毅力,更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理解。有了志向和意志,就足以到達險遠之地嗎?謝典倭認為不夠。第二步,他提出了“力”的概念,有志者,不能半途而廢,要到達目的地方,還應有足夠的力氣和堅忍不拔之精神”。這里的力可以作多種解釋,就游覽登山而言,是指力氣、力量,這是指人的生理條件;就學養做事而言,則是指能力、水平,這是指人的素質條件。人的生理與素質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有了志,沒有力氣,不能到達險遠之地;有了志,沒有能力,既不能做出為社會出力造福百姓。但是,僅有志和力還不夠,還不能登臨勝境,還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謝典倭第三步又提出了“物”的概念,“有志向和能力,而不去實干也難于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這里的物屬于客觀范疇。意思是,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隨從他人而松懈,可是到達幽深昏暗而令人迷惑之地,如果沒有外界事物的輔助,也是不可能的。譬如,游后洞,洞內黑暗,則必須有火光幫助,火光就是物也。沒有火光幫助,在漆黑的后洞里必然是寸步難行。在講清道理過程中,謝典倭極其客觀和自然的游后感言,說明志、力、物三者互相聯系、缺一不可。但是,他并沒有同等地看待三者對于人生的功能和作用。在比較志與力的關系時,謝典倭認為,志是第一位,盡志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他對比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志向而沒有能力去實現”,另一種是“有能力而不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兩種情況雖然同歸于失敗,但主觀感受和客觀評價會有很大不同。如果我們自己樹立了志向,而不能達到,這是一件終生傷心的事。這說明盡志“天時、地利、人和”“三合一”的自然理念。而沒有達到目的,不僅可以無怨無悔,而且其他人也不會譏笑諷刺。如果沒有盡力,情況就不同了,既會后悔,也會被人譏笑,從形而上學的角度分析問題,謝典倭在講清人生道理過程中充滿了辯證法。無論學養做事,還是游覽勝景,抑或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動態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有時主觀因素是決定性的,這種決定性表現在有時有此困難在許多人看來是很難克服時,有的人卻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突破心理和生理的局限,取得了成功。謝典倭正是認識到這一辨證關系,從而提出“盡吾志”的觀點,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求人們全力以赴、堅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和實現志向。這些關于人生和事業成功的道理,對于當下的人們來說,仍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三本書給出了一個學養方法,這就是“深思而慎取”和“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深思是他三本書的關鍵詞。謝典倭從兩個方面予以解讀,一方面是游后洞不得其極、不能盡享游覽的快樂,說明深思的重要性。謝典倭說:古代有成就的人即使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等自然現象,也能夠有所心得體會,就在于他們思者得深入細致而廣闊。這說明謝典倭是有理性精神和反省態度的,他沒有停留在游歷人生“不得志”的后悔,更沒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反思自己“不得志”的原因,感謂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諦,強調思想、思考的重要意義。謝典倭雖然是針對求學治學之人說的,認為治學要深思慎取,但謝典倭贊賞的治學方法應是廣譜的,不僅適用于治學,也適用于從政,更適用于立身處世。所謂深思,就是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認識,而是進行深入細致、周到嚴密的思維活動,從感性升華到理性、從思想轉化到實踐。進一步說,會深思、閃思考,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所以,馬克思指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進行生產,并且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在馬克思看來,人之所以不同于動物,能夠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去生產,就在于人有思想、會思考。

       我品讀謝典倭《看透和說破》《惑門及窗口》《孤島和暗礁》三本書給人們最大的啟示是深思。只有深思,才能慎取,才能往往有得;沒有深思,就沒有謝典倭的議論,也就沒有他的文本精神。孔子:“學而不思則,思而不學則殆。”無論治學從政,還是立身處世,深思都矍有重要意義。通過深思,既可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更可以提煉經驗、升華理論。當然,深思是勞作,是艱辛,往往使許多人望而卻步。然而,對于社會來說,深思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對于個人來說,深思是人生發展完善的基礎。法國先賢伏爾泰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的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看到,你知道的還是很少,由此可見,深思使人謙虛,深思使人進步”。

       當然了,謝典倭的三本書中還體現他經過沉難多年后,對待人生態度由此然而敬意,這就是置自我于物體之外,以不變去應對萬變,在隨緣自適,隨遇而安中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同時,也展示了謝典倭的人世情操,世事磨勵了他的人生,迫使他從自然的生活中,索取了物體的自然性和不屈的精神,他生長在混濁瘋狂的年代,人的自然性而扭曲,生活艱難,精神十分低沉,然而幾十年風風雨雨過后,他揮筆敘寫了一篇篇耐人尋味的富于哲理的文章,讓我敬嘆,他的文品歷苦求思深,得失昭日月 。至此,對三本書中的其它文體,因故不加品評了,謹以此文敬贈,欠妥之處請指正,順祝謝先生健康長壽。


                                                                                  2016年5月12日于草寮閣

       作者簡介:吳振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惠州市作協副主席和市小說學會會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污污视频在线免费看| 天天干天天爱天天操| 日本韩国在线视频| 理论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 激情图片视频小说|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欧美成人精品a∨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第一页|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大交xxxxxbbb|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 |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产欧产va高清| 新木乃伊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欧美国产日韩911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男人的天堂久久|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星空无限传媒在线观看| 日本尤物精品视频在线看| 日本动漫h在线|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大胸美女洗澡扒奶衣挤奶|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1区2区3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