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馥郁 冷香襲人
——賞析女詩人萍萍小詩四首
張玉太/文

本文作者張玉太與萍萍合影
兩年前,我曾為萍萍的詩集《又一個落日》以“萍水相逢讀萍萍”為題作序。近日,讀了她四首新作,閱后頗覺詩意盎然,甚感其詩如其人——清幽馥郁,冷香襲人。
萍萍的詩小巧玲瓏,以情見長,觸覺敏銳,善用情調(diào)營造意境,落筆細膩且善于留白,詩內(nèi)詩外總給人無盡的遐想。作為多年的編輯,我深感現(xiàn)代詩中能讓人過目在心且流連回味的少之又少,時下網(wǎng)絡中常常看到好多詩人寫那類直白如白開水的口語詩,像是意識流的泛濫,又似信馬由韁,當然,其中也不乏有好詩但能寫出好的口語詩的不多。在這方面,萍萍顯然是明智的。誠如晚清的大文學家王闿運所言:“無所感則不能詩,有所感而不能微妙亦不能為詩”。
第一次讀她的詩就牢牢記住了她!她的詩有古典式的柔情,哀婉中糅合著令人心疼的美,偶爾亦有蘇格拉底式的哲思和意味。總覺在詩的國度里,她是個追求完美的細心工匠,因為在她短小的詩歌里,每一個字的運用都顯得那么妥貼和巧妙。我想那一定是她反復推敲打磨而得。又想,她若是一介須眉,必會為“吟安一個字”而“捻斷數(shù)莖須”了。
在她的詩集《又一個落日》中,常有“警句”或時人所稱的“金句”跳出,每每碰觸那些妙句,眼前也為之一亮,更是感嘆:此女非尋常玫瑰,而是寒冷中孤傲的梅啊!
此次讀她的四首小詩,更是歡喜不已!仿佛身臨梅園,三步開外已然嗅得陣陣幽香,而那絲絲柔情正裹挾在清冷之中,直抵人心扉,讓人憐惜又歡喜不已。
三分任性
七分癡狂
都已
逐了春光
付了流水
而今憶起
只剩
一池的粼粼往事
可供祭奠
——《花樣年華》
這首《花樣年華》我曾在好幾種詩歌刊物中讀到,可視為夫子自道:“三分任性/七分癡狂/都已/逐了春光/付了流水/ ,詩人的這番感慨顯然是遺憾與失落并存,癡情和無情同在。誰人沒有過青春年華?沒有過一往情深深幾許的癡戀?可最終又有幾人花好月圓呢?因為傷痛太深,以至今番想起仍是輕嘆不已。所以嘆息之后,詩人筆鋒陡然一轉(zhuǎn):而今憶起/只剩/一池的粼粼往事/可供祭奠”,此真是嘆上加悲啊!沒有經(jīng)歷過失戀和傷痛的人是寫不出如此蝕骨柔情的詩句的!這首詩的標題和內(nèi)容銜接巧妙,似乎是一氣呵成!三十五個字匯成的玲瓏小詩,多一個字嫌贅,少一個字則缺,全詩語言自然淺白,卻是精煉絕妙,可謂平中見奇,淡而有味!此也印證了“文學的最高技巧是無技巧”(巴金語)的道理。顯出詩人不俗的文學修養(yǎng)和駕馭文字的功力。
再如她這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緘默》,反復閱讀不但不乏味,更有一番蘊意盤桓心頭。全詩如下:
那些話,是一群
秩序的魚
它們洄游在我體內(nèi)
我的九曲十八彎的
愁腸中
百轉(zhuǎn)千回
千回百轉(zhuǎn)
終沒游出
我的
嘴巴
——《緘默》
此詩以魚作隱,全詩讀來新穎,構(gòu)思卻甚為巧妙,所思所想盡在其中。詩人選擇游離于塵世之外的孤獨,對于失去的,她寧愿作無奈放棄也不愿降低自尊或人格去乞討情感。或者說她拒絕與俗世對話,面對繚亂的塵世,有什么好說的呢!“情”字在這個世間又有幾人能讀懂?
所以,她寧愿那些話像一群小魚兒,在愁腸中洄游百轉(zhuǎn),也不愿意冒然開口,與之絮叨。孤獨和冷艷向來是與熱鬧喧囂格格不入的。也許,這就是詩人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在《獨自品茗》中,詩人將這份孤獨和清冷抒發(fā)到極致。
擅寫情詩的她,似乎很喜歡這樣的小天地,樂在其中且詩意濃濃。
一人
一壺
一方小小的
天地,世界仿佛
仿佛只一個我了
我,孤守在
寂靜歲月里
自斟,自飲
將流水樣的
時光,緩緩傾倒
——《獨自品茗》
我不知道,在現(xiàn)今的男人眼里,像詩人這樣的女性是否可愛,也許會覺得她清冷高傲,但我敢說,這樣的男人絕不懂詩為何物。又思,如果你既不懂詩也不看重情,當然也就無法解讀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了。以我對詩的理解,我以為:太喧鬧的女人與詩是無緣的,詩——尤其是好詩,必出自安靜、孤獨、甚至寂寞的詩人之手,舉凡歷代才女,作《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作回腸百轉(zhuǎn)、相思綿綿的數(shù)字詩的卓文君,以及那位吟誦“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哪一位是喧喧鬧鬧的女子呢?詩乃清雅之物,須有一顆清雅之心方可援筆為之。所喜詩人萍萍,懷有一顆安靜而素雅之心。
真愛和離別只在回憶中復活。詩人幽幽吟哦一首《留念》,憶及曾經(jīng)的美好,至今仍癡癡戀戀徜徉其中。但歲序輪回、物是人非,無言的深情猶似昨日黃花亦已碾為塵土化作泥!一聲嘆息就像一塊墜落湖中的石頭,落在了心底,偏又濺起串串纏綿的詩句,令人遐思馳騁。就算滄海桑田,不變的仍是那如一的癡情和那份徹骨幽香,這正是詩人的特別和可愛之處。
我將四季,輪回了
一遍又一遍
光陰的篩子,在我手中
來回著顛簸
看那些,翻滾著的
春
夏
秋
冬
我篩了又篩,手中
遂剩下這一把
可數(shù)的日子
而每一個的日子里
都有一個沉默的你
——《留念》
這是一首充滿滄桑感的小詩。從詩人輕靈精煉的詩句里,我能感受到她的聰慧和靈氣,由此聯(lián)想到日本的俳句,松尾芭蕉的《櫻花》:“但見櫻花開/令人思往事。”再如日本無名俳句詩人所寫的:“開出春花好,/攀花手折持,/花開千百遍,無已戀君時。”這些詩的詩風都很幽雅、精致,耐人回味。萍萍的詩也是這樣,雖意象不同,但詩味近似。
作為一個愛挑剔的詩歌編輯,我覺得她的詩歌修養(yǎng)已然到達一種高度,這是令人欣慰的,而這份喜悅我更愿與詩友共同分享。
來源:張玉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