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董保存紀實新作《陸戰之魂》:對待歷史 求實存真

資料圖
許多人知道我是一個文學評論家,但并不知道我還有另一個閱讀興趣,那就是癡迷于軍史。我常常是白天看小說,晚上看軍史。床邊放的大都是有關軍事人物、軍事歷史的書籍。在我看來,軍史里有黨史,有國史,它跟我們國家、民族的發展密切相關、血肉相連。
讀到了軍旅作家董保存所寫的紀實作品《陸戰之魂——中國十八個集團軍》,我驚喜萬分,可以說是伸紙疾讀,先睹為快。
《陸戰之魂》這本書有兩大特色。
董保存用簡潔清新的文字、樸素而又不失張力的語言,以中國陸軍現有的十八個集團軍的發展沿革為主線,以點帶面地寫了每一個集團軍成立與成名的戰史、戰例,以及那些我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英雄模范。在我的閱讀范圍里,一本僅用25萬字就能很好地展現十八個集團軍的歷史和現實的風采的書,尚不多見。每個集團軍也就一萬多字,這一萬多字,幾乎全是我們所說的“干貨”。 既為我們梳理出了清晰的歷史脈絡,又有很多生動的描寫、有趣的細節。歷史的脈絡是穿起你一顆顆珍珠的那條線,而豐富生動的情節和細節,就是一顆顆閃光的珍珠。從而構成了這本書的一大特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看”。對于一般的軍事文學愛好者或者對于對軍史剛開始感興趣的青年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會使你的閱讀變成悅讀,同時也會給你很多的啟發思考。
我們說這本書是“干貨”,是說它的真實可信。作者可以稱之為一個專家型的作家,也是我軍著名的軍史專家。他長期研究軍史戰史,包括一批開國戰將的生平。他對每支部隊的史事可以做到如數家珍。幾十年來,他寫出了一批有分量的黨史軍史紀實性的作品——《毛澤東與蒙哥馬利》《授銜懷仁堂》《楊余傅事件真相》《四兩撥千斤》等。他對這類紀實性作品心存敬畏,秉承的原則是蕭克將軍曾經告誡他的,對待歷史,對待歷史人物要“求實存真”。所用的材料,都要經得起考證,對于那些道聽途說或是經不起反復推敲和驗證的材料,他是堅決不用的。經過反復核對史料和當事人的回憶,最后才成文發表的。而且這本書,從寫作到出版,經歷了一年多的過程,經權威部門反復審核。所以我們說,這本書既不是演義,也不是戲說。這部書,完全可以當做歷史來讀。所以我認為此書無論對于軍事愛好者,還是對一般的研究者來說,都非常有用。這部作品充滿了正能量、主旋律。
另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好看、耐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述歷史,用小細節的組合來塑造人物,作者在這個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我們常說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并不容易,一部講說歷史的書弄得不好,就會枯燥無味。作者在這部書中特別會講故事,他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把一個集團軍的歷史說得清楚明白,把這個集團軍的那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他能將讀者拉入歷史現場里,拉進歷史的進程中,讓你讀得興味盎然,不忍釋卷。作者的這種嘗試是成功的,也是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希望他的故事,越講越好,越講越深入人心,多用引人的用故事構筑我們中國軍史的文學畫廊。
軍魂永在。就是董保存所尋找的 “陸戰之魂”。這就是這部作品的真正價值所在。
作者:白燁
來源: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