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詩集《拂水若虛》
姜紅偉/文

在中國當代詩壇,辛苦忙碌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憑借對詩歌的熱愛,憑借自己擁有的資金優勢,憑借自己的才情和人脈,不惜花費時間、精力、金錢,不惜忍受非議、責難、誹謗,辛辛苦苦地策劃組織了一次又一次有影響的詩歌活動,兢兢業業地創造培育了一個又一個有特色的詩歌品牌,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青年詩人張堅就是目前活躍在中國詩壇上最有眼光、最有頭腦、最有膽識、最年輕、最成功、最令人敬重的詩歌活動家之一。自2008年開始,熱愛詩歌的他個人出資設立了面向全球優秀華語詩人的“張堅詩歌年度獎”,致力于重鑄中國民間詩歌榮光。該獎項以“拒絕平庸晦澀,評選實力詩人,力推新銳天才”為宗旨,注重維護民間獎項的詩學文本嚴肅性、評選獨立性。因此,一經推出,便在中國當代詩壇贏得了如潮的好評。迄今為止,張堅詩歌年度獎已經評出六屆,向詩壇貢獻了一批優秀的詩人和優秀的詩歌文本,成為了中國當代詩壇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張堅的才情不僅體現在詩歌活動上,在詩歌創作上,張堅更顯示出橫溢的才華。近年來,他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左手抓詩歌活動,右手抓詩歌創作,在從事“張堅詩歌年度獎”的同時,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并結集出版了詩集《有風或者無風》、《水土不服》,在詩壇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如今,張堅又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本詩集《拂水若虛》。作為他的朋友,我既為他在詩歌創作上取得的新成就高興,更十分愿意和他一起分享這份創作上的新收獲。
拜讀《拂水若虛》,對于我來說絕對是一種難得的詩意的享受。因為這本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詩集,字里行間體現了張堅在詩歌創作上追求的新常態。
這是一本充滿了樸素美的新常態詩集。打開這本詩集,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清新的氣息,猶如早晨荷葉上的露水。張堅深知樸素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他將樸素美作為自己的詩歌創作追求,鍥而不舍地將樸素美進行到底。在他的詩中,句子是樸素的,情感是樸素的,意象是樸素的,思想是樸素的,樸素的令人怦然心動。《半個草原》、《追趕公交車的螞蟻》、《我承諾》、《我想到多年前寫過幸福》、《解放路天橋》、《夢回唐朝》、《趕路者》、《靜夜無思》、《游子》、《我該怎么數說眼前的罪行》等篇目全方位地體現出了張堅在詩歌藝術上以樸素為美、以樸素至上的創作理念,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穿透力,是一種在當今詩壇上十分難能可貴的詩學品質。
這是一本不炫耀技巧的新常態詩集。在當今詩壇上,炫耀技巧、故弄玄虛已經成為流行病,形式花樣百出、內容空洞無物的詩歌充斥了詩歌現場。作為一名很有頭腦的青年詩人,張堅如果將技巧玩弄于詩行之間應該不是一件難事。但是,他卻清醒地認識到,技巧不是萬能的,在詩意的表達上,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張堅在這本詩集里不趕時髦、不慕虛榮,將技巧隱藏,將技巧消解,字里行間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創作主張,不在形式上做文章,不在技巧上費筆墨,而是在立意上、在內容上、在詩意上下功夫求“詩”效。張堅深諳無技巧就是最高技巧這個道理,因此,翻開詩集,《母語》、《想和你的影子握手》、《南方之戀》、《0594》、《你走了多遠》、《冬天看上去還沒來——給陳超》、《秀港碼頭》、《小雪》、《煮茶需要等待我們卻在下沉》、《祖屋》、《上山》、《西湖之光》等篇目盡管在技巧上沒有現代派的痕跡,但是卻不缺少現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并不失為有特色、有新意、有真情的、感人的詩歌佳作。
盡管《拂水若虛》這本詩集是一部不錯的詩歌文本,但是,個別篇目還存在著語言過于口語、詩意過于淺淡、構思過于隨意的缺點。希望在今后的詩歌創作上,張堅能克服各種缺陷,提高詩藝的表達能力,提高詩藝的創造能力,著力構建出區別于他人、超越于自己的詩歌新常態,成為一名卓爾不群、常寫常新的優秀新常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