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北島對當代文學的公然羞辱
別了,北島
作者:臧棣
對我來說,2011年是不太走運的一年。這種不走運肯定和我對北島的批評有關,但更多的晦運可能還在后面,它們會在未來的年月里伺機而動。而對北島來說,臧棣的批評則可能意味著他的走運。最為吊詭的是,這種走運或不走運有可能只是詩歌內部的一種隱秘的文學史機制。但無論怎樣隱秘,它們涉及的都是詩歌的正義。而在當代的文化場域里,一旦批評,特別是詩歌的批評一旦涉及到詩歌的正義,就會顯得特別曖昧。天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我的不走運,是因為對我從事的新詩史的研究來說,我一直覺得北島的詩及其背后的文學意識形態,放到漢語詩歌的長河中去看的話,終會是要被大浪淘沙的。
當然,假如給出特定的話語限制,沙子也是會有它的妙用。比如,堆砌個沙堡什么的。或是自然在海邊,讓度假的人們躺上去感到某種自然的舒服。不過,北島是不是文學史里的沙子,并不重要。因為任何將北島感覺成沙子的閱讀反應本身,就有可能是一種錯覺,或是對錯覺的自我自大。這種錯覺的自我夸大,又非常湊巧,它可能和北島本人對當代詩歌陷入危機和當代詩人的普遍的犬儒化的曖昧的指控非常接近。假如不存在這種類似,我本來的想法是,文學史里的一些誤會,本來就是由時間造成的,那就還是讓時間慢慢去蕩滌吧。從做事情的角度講,我確實不愿把我的批評浪費在北島身上。但是,從批評的運氣上看,這已不可能了。北島的近些年的一系列言論,在我看來,就像是新詩史上某種詩歌癌癥的一次病理突變。北島的發言姿態,北島的言述方式,北島的文學趣味,北島的詩歌政治,北島的文學意識形態,北島的文學焦慮,對我來說,正在成為一個既惱人又有富有挑戰性的批評對象。
北島本人的文學觀念和詩歌洞察,都很淺薄,也很無知。對詩歌批評而言,就像雞肋,沒什么嚼頭。但北島的姿態以及他在指責當代詩歌時擺出的那副盛氣凌人的真理口吻,他所憑借的文學意識形態,卻因他在公共媒體上展示出的文學焦慮而值得批評進行勘察和澄清。某種意義上,這種批評的澄清,無論對當代詩歌的寫作來說,還是對當代文學史來說,都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這種刻不容緩,可以說是和北島表現出的文學上的勢利和焦慮成正比。
自新詩誕生以來,人們對新詩的期待一直是焦慮的。新詩的革命本意是促進漢語的解放,開創詩歌實踐的廣闊的可能性。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文學和歷史的一致性的觀念變成了新詩實踐在文學責任上的唯一的依據。新詩在實踐上在文學心理上被看成了一種歷史現象,而且看待的角度和尺度,都越來越趨于意識形態的功利性。北島最近這些年對當代詩歌的苛評,對當代中國文化的指責,具體的例證上的漏洞和粗疏,就不用說了;我對北島的批評主要針對的是,北島在文學邏輯上自覺或不自覺地引用的這種文學和歷史的一致性的觀念。從理論上說,這種觀念有目的論的缺陷,但也有它的合理性。而北島及其文學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問題是,他們總不想正視這種觀念的歷史限度。尤其令我感到吃驚的是,在當代的文學場域里,這種觀念在文學實踐上也常常以真理的面目陷入獨斷論和蒙昧主義。北島的危機說,北島的犬儒說,北島的痛苦說,除了在指責別人時為他自己的詩歌取向貼金外,除了給詩歌寫作的當代機遇制造某種緊張而狹隘的氛圍外,并沒有什么真正的見識。更令我震驚的是,這些無知的乏味的思想布道,借助所謂的批判性和獨立思考,經過北島在公共媒體上的扭曲的夸張,已對當代詩歌的真正的成就以及當代詩歌的文化形象造成了更深的遮蔽。
北島的自相矛盾所表現出的文學上的不得體,尤其令人深思。比如,在訪談里,當被問及他對當代詩歌或當代詩人的看法時,北島一方面推諉說他這些年一直漂泊在海外,不熟悉國內的情況,不便評價,但眨眼之間卻可以高調指控當代詩人已犬儒化,當代詩歌已陷入危機。這里就涉及到文學的誠實的問題。再比如,北島一再指責當代詩歌已與“人類苦難的經驗無關”,這里面就更反映出一種雙重的矛盾。首先,北島說他沒怎么讀國內的當代詩歌,不熟悉當代詩歌的狀況,那北島是怎么知道當代詩歌與“人類苦難的經驗無關”的?其次,從舉例上說,如果北島能從當代詩歌里舉出與苦難經驗無關的例子,隨便他舉多少,我也可以舉出同樣多的例子說明當代詩歌與苦難經驗有關。如此說來,北島的動機在文學政治上就有叵測的一面。北島對當代文學的言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文學診斷的范圍,它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學偏見及其雌黃,它更接近于一種文學政治上的公然羞辱。
2011.12.12.

作者簡介:
臧棣, 1964年4月生在北京。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97年7月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曾獲珠江國際詩歌節大獎(2007年),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8年度詩人獎”(2009);并當選“中國當代十大杰出青年詩人”(2005), “1979-2005中國十大先鋒詩人”(2006)。 “中國十大新銳詩歌批評家”(2007)。“當代十大新銳詩人” (2007)。2015星星年度詩人獎(2015)。
出版詩集有《燕園紀事》,《宇宙是扁的》,《空城計》,《慧根叢書》,《小挽歌叢書》,《紅葉的速度》,《未名湖》,《騎手和豆漿》,《必要的天使》。《仙鶴叢書》。《就地神游》。

我們的連體公眾號AoAcademy(ID:AoAcademy)是一個用于開發詩歌與藝術教程的平臺,它的線下活動是“詩公社計劃”,由旅美詩人王敖和深圳“飛地傳媒”張爾于2016年創辦。
作者:臧棣
來源:地球是透明的 微信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DU3ODg5Nw==&mid=2247485670&idx=1&sn=13872b11d2bed0179ae57a6bd85f8549&chksm=e84e8bd8df3902ce5d04b9dd0e76510fbcc0cb272f1c5efe148cee7293269e028d7d5c824ef9&mpshare=1&scene=1&srcid=06199AAwVXuXtXixiQvTkkTG&pass_ticket=5KuHpPbLFAUgG6kJfbhHooDq44i%2FWgeXjsc77%2B7t7G3s5miRLgMD8LnhgVKqnFAQ#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