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紙上的詩,心里的痛


紙上的詩,心里的痛
——簡評離離詩集《離離的詩》
 
史映紅/文


資料圖
 
我不認識離離,但是喜歡離離的詩,不僅僅是我喜歡她的詩,很多知名大刊和讀者也喜歡她的詩,近些年來,有目共睹,接近八零后的離離,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績:201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2013年參加了詩刊社第29屆青春詩會;分別在2012年、2014年入選第一、第二屆“甘肅詩歌八駿”;先后榮獲甘肅省第七屆敦煌文藝獎,第三屆黃河文學獎,能在群星璀璨的詩歌大省甘肅殺出重圍,脫穎而出,這本來就是一件很難的事。翻開甘肅悠久的歷史,特別是文學史,就會發現,離離的故鄉定西通渭縣,自古以來文化底蘊比較深厚,曾是東漢時期著名夫妻詩人秦嘉、徐淑的故鄉,自小生活在這片有著濃濃詩歌底蘊的環境中,也是離離越來越出色的原因之一吧!在我購得“文學隴軍八駿金品典藏”詩歌卷之前,通渭另一位詩人牛昌慶兄就把離離送給他的《離離的詩》轉送于我;經過長期閱讀,感覺離離的詩,在寫鄉村的現狀,寫親人的聚散離合,寫左鄰右舍和親戚朋友間的喜怒哀樂等方面,有著獨到之處,詩人湯養宗就說過:“離離能用很平實的語氣說出心頭很深的疼。她文字間的關聯域不是在句子中作怪,而是打通內心生活的大路與小道并按住它們復雜的脈息。那些陰涼處我們無力挖掘的心跡,她會輕易地替我們陳列出來,豐厚的人間的苦,經她從容不迫的敘述,會攔住我們的閱讀成為經典的感動”。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簡單聊聊她的詩集《離離的詩》。
 
坍塌的天
 
仔細翻閱離離近些年的詩歌和關注她的創作,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詩人多次寫到一個人,父親,常言說:“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是父親的心頭肉”,詩人童年時期的父親,少女時代的父親,長大以后的父親,和父親去世之后這些年的傷心與悲愴,讀著這些情感真摯、盈涌著孤寂與無助的詩行,讓我們對他們父女間血脈之情深深的感動和憐惜。來看作品(《燈》):“兩塊多錢的一瓶白酒,他偶爾喝一口∕不管喝不喝酒,媽媽都會和他吵架∕我們三個人,三個被子,一些糧食和不多的債務∕天黑時,父親會拿出那瓶白酒∕輕輕喝一口,再蓋上蓋子∕他把喝剩的酒放在柜子里∕他把剩下的自己藏在被子里∕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老男人怎么哭∕當時我七八歲的樣子,有時會拿∕空了的酒瓶去買煤油∕不過兩里地,他總要叮囑幾次∕直到我真的聽煩了,跟他嚷嚷∕我們用買回來的煤油點燈∕我在燈下寫作業∕在燈下慢慢地長大∕二十多年后,我在一盞明亮的電燈下∕看見如此蒼老的父親∕躲在被子里∕再也沒有醒來”。一位地處西北農村的老人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一位含辛茹苦、忍辱負重、老黃牛一樣的父親就出現在我們眼前了。眾所周知,詩人父親那一代人,質樸勤勞、守義誠信是他們共同的特點:很小的時候就要跑很遠的地方去上學,在政治風云的變化莫測中、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困境中艱難成長,自己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半大孩子時,在老人們撮合下草草結婚、生子;自此,更加沉重的擔子不由分說就壓在他們肩上,老人得照顧,老婆孩子得撫養,一大家人柴米油鹽、吃喝穿戴一股腦就來了;即使作為小學老師的詩人父親,在巨大的開支和生活重壓之下,也是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兩塊多錢的一瓶白酒,他偶爾喝一口”,“輕輕喝上一口,再蓋上蓋子”,在那樣一個困難的年月,“偶爾喝一口”,可能是老人對自己最大的犒勞,也是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老人找到的瞬間的疲勞緩解與精神釋放,從詩人對父親喝酒的細節描述看到,他喝酒,但又不多喝,他想讓這瓶酒喝得盡量久一些。還能從詩歌里看到父親對女兒無限的愛,“不過兩里地,他總要叮囑幾次”,在父親眼里那兩里路是漫長的,離開自己的視線即使很短,他覺得也是很久的;在他心目中,女兒永遠是弱小的、長不大的,同樣,他覺得外面的世界不安全,風雨雷電會傷害她,伙伴同學會欺負她,野貓小狗會追趕她。這就是父親,我們每一個人的父親,我們日漸老去和遠去的父親,如《詩經》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繼續來看作品(《煤》):“那時候,冬天冷得要命∕他從村里的小商店里∕把煤背到家里,砸成小塊∕他往火爐里∕小心翼翼地添煤∕他用嘴,吹著手上的灰∕火苗離他的臉∕那么遠∥多少年了∕住在干凈的臥室里,用不著∕再動手去砸煤塊,可是他不在了∕那樣的冬天∕每年都回來∕我該怎么過呢”。同樣是一首回憶父親的作品,詩歌結構非常簡單、簡約,語言運用極為平常、普通,兩節、14行、102個字,卻包容了很多東西,一是女兒對父親無限的想念,父親離開她好些年了,快速變革的時代,越來越豐裕越來越充裕的物質生活條件,曾經四處跑風漏氣的泥巴土屋,變成溫暖舒適的樓房了,昔日黑煙升騰、灰飛塵繞的煤爐子變成了暖氣,但是沒有變化的是女兒對父親的感情。二是父親對家人的愛,“背到家里,砸成小塊,小心翼翼地添煤,他用嘴,吹著手上的灰”,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即使“他”沒說一句話,卻把一位父親對妻兒的愛寫得活靈活現、淋漓盡致。三是表達了詩人對父親過早離開這個世界的無比悲痛。苦受了、累受了、凍挨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時,他卻不在了。作為讀者的我們,則感到深深的慚愧,詩人父親做過的很多,我們每個人的父親都曾做過,她父親經受的很多苦難,我們的父親同樣經歷過,但是我們時常覺得天經地義,我們何時痛徹深思過、反悔過,并形成詩行?
 
接著品閱詩作(《祭父帖》):“最近我很難過,唯一能想到的親人就是你∕可你在深土里,那年我們一起動手把你埋了∕我很后悔。現在∕也許你試過很多種方式,想重新活過來∕要是選擇植物,你一定能高出自己大半截了∕可你墳頭的草,長高的那些都被村里的傻子割了∕我剛剛從田邊走過,每年的莊稼哥哥都收了,他說你也不在其中∥如果,你選擇的是昆蟲,我不知道∕你會喜歡那種昆蟲的名字∕那時候家里飛進一只七星瓢蟲,你會馬上捉給我看∕就在你的手心里,紅色的身子上有黑斑點∕現在我的左手手心里捧著一只,貌似多年前的那只∥我右手的食指正要輕輕地碰碰那只覓食的螞蟻,它真瘦∕我反復尋找它的骨頭,突然就觸到你的∕已經不能再瘦了,那些骨頭。亂了。散了∕十一年間,我是沒有父親的孩子,但想象過∕很多種骨頭排列的形狀。即你的樣子∕原諒我,父親∥這一年我過得并不好,就加倍地想你∕有時在夜里哭醒,睜著眼睛看看∕窗簾上的月光,想你若是光,飛來∕你可以上到天堂∕也可以回到人間∕光穿不透的地方,再不要去了∕比如地下。我再也不會借著土的力量∕把我們分開”。老實說,祭祀先輩的作品不在少數,讀閱也總是讓人感觸極深、悲痛不已。但是離離的(《祭父帖》)就讓人過目不忘,痛徹肺腑,評論家楊光祖說:“她的(《祭父帖》)角度新奇得讓人難過,讀著它,你似乎能感受到離離的疼痛;第一次讀如此的祭父詩,你不得不佩服一個女詩人的慧心深情。我甚至從這首詩里感覺到一絲恐懼,是我作為一位讀者的恐懼。離離對自己的父親的愛,是那么深厚而執著”。詩人第一節里說“要是選擇植物,你一定能高出大半截了,可你墳頭的草,長高的那些都被村里的傻子割了”,把對父親的思念寫得尤其深刻,唯一寄托哀思的草,那甚至可以看作是父親向親人搖擺的手臂一樣的草,卻被“傻子割了”,思念之后是心痛、心痛之后是無奈。第二節里詩人寫到兩只七星瓢蟲,十一年前,“你會馬上捉給我看,就在你的手心里”,十一年后“我的左手手心里捧著一只”,這種絕望的疼痛,讓一只七星瓢蟲給連起來了、承載上了。第三節里,詩人用她過人的才氣和想象,把螞蟻的瘦和父親的瘦巧妙地連起來,“骨頭排列的形狀。即你的樣子”,一位從苦難歲月里走過來的父親,沉甸甸的責任壓著他,繁重的家務和工作掏空他,貧困的生活和有限的物質條件、接二連三的疾病折磨他,他自然是瘦弱的,是生活給他的瘦,是歲月給他的瘦,是命運給他的瘦。
 
舊日時光
 
讀離離的作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對過去時光的深情回味,父親母親、左鄰右舍、童年伙伴、老師同學、鄉村校園等,這些事物和人物描寫,看著很有味道,像把讀者帶回到從前的生活中,貧窮但卻快樂,困窘卻很灑脫;那時候,左鄰右舍是互幫互助的,親戚朋友之間是真誠相濟的,過去的人們不炫富、不勢力,不功利,不相互利用;不像現在,坑蒙拐騙者有之,吃了誰家飯砸了誰家鍋者有之,有奶就是娘者有之,逢官就敬、見富就媚是當下很多人的特點。來品閱作品(《櫻桃》):“幾個人的童年,都和櫻桃有關∕櫻桃樹長出葉子,開粉白的小花∕香氣彌漫時,我們慢慢長大∕酸甜恰好,綠恰好∕多年后我坐著∕吃櫻桃,剛剛洗過的∕水珠晶瑩,光閃過∕除我之外的兒時伙伴們∕一一閃過,她們已遠嫁內蒙或新疆∕她們全都在櫻桃丟棄的光芒里∕談婚論子,細說當年的舊時光”。詩作簡約輕靈,讀閱意蘊悠長,前半部分詩人在回味童年,童年的伙伴,童年的櫻桃,能想象到櫻花盛開的日子,無數朵粉白色的櫻花周圍,幾雙清澈滴流的目光,幾張嘰嘰喳喳的小嘴,指指點點的情景;她們不時要過來看看,看櫻花慢慢凋零,看櫻桃漸漸長大,直到“酸甜恰好,綠恰好”。詩歌后半部分就給人一種“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覺,櫻桃雖然“水珠晶瑩”,但吃不出曾經的味道了,一起瘋玩過的伙伴們,已各奔東西,“遠嫁內蒙或新疆”,都走在命運之神給她們指定的路上,或一路陽光,或一路泥濘。
 
繼續賞析詩作(《舊日時光》):“怎么說著說著,就到了村口∕母親在納鞋底∕父親剛剛生起∕煤炭爐子,并且熬了滿滿一鍋∕紅棗小米粥∕已經聞到香味了,和爐火的∕氣息。哥哥去了外地∕老屋的門虛掩著,我仍然聽見∕他們高一聲低一聲地說著話∕說我小時候∕喜歡蹲在這里∕給螞蟻不停地喂面包渣∕有幾只扛著一塊∕去了洞里∕有的兩手空空∕像我此時推開∕老屋的門,里面有些暗∕到處都是土,證明我們很久∕都不在這里了”。“母親在納鞋底,父親剛剛生起,煤炭爐子,并且熬了滿滿一鍋,紅棗小米粥,高一聲低一聲地說著話”,詩人通過這些濃濃的氛圍鋪墊,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多么溫馨甜蜜的場景,悠閑、恬靜、干凈的農家小院,一股淡淡的小米粥的味道飄逸開來,在緩緩時光的流淌中,父母親在一應一答中說著孩子的童年趣事;我甚至替詩人想,讓時光停滯不前多好,父母不會衰老,自己無需長大。離離詩歌的與眾不同是時間前后跨度即使十年、二十年,她就用只言片語連起來了,天衣無縫、渾然天成。“里面有些暗,到處都是土,證明我們很久,都不在這里了”,又把我們帶回到現實當中,父親已逝,母親已老,門破屋舊,滿眼凄涼,給人無盡的悲愴。老詩人高平評價離離詩歌時說:“離離善于用坦誠的訴說表達深沉的感受,但她并不直說;她能用明朗的語言包裹含蓄的思想,每一首詩即使寫到最后也不“卒章顯其志”,點出所謂的主題,它們經常是戛然而止,形成無尾之尾,達到余音繞梁、余味無窮的效果。這真是一種本事,也是她的風格”。
 
繼續看詩人回憶舊時光的作品(《童年》之一):“一群∕童年的孩子,在鄉下∕我們都穿布鞋,扎小辮∕喜歡像蛐蛐透明地叫著∕春天時愛楊柳,愛小四家的哥哥∕夏天時村口放電影,我們坐小板凳,嗑瓜子∕那時候月亮很大∕一抬頭就看見∕它掛在堂叔家的閣樓上,堂姐在秋后出嫁∕我們都羨慕的∕新娘子,披紅戴綠∕麻雀叫著,從一朵枝頭飛到另一朵∕樹木比任何時候都空曠∕那時候天很藍,我們∕趕著母羊和羊羔,羊低頭吃草,再低頭∕草就沒了,我們眼里只剩下∕成熟的田野∕和光禿禿的田野”。看了詩人寫童年的作品,就想起美國詩人奧•霍姆斯在(《男孩們》)里的話:“舉杯祝賀那個無憂無慮的黃金般的孩提時代,它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英國詩人拜倫也深情高歌:“呵,幸福的年代,誰會拒絕?再體驗一次童年生活”,《恰爾德,哈羅爾德游記》。雖然物質生活并不富裕,但孩子們是歡樂的,沒有高檔玩具,但童年的孩子總有屬于自己的游戲,過家家、捉迷藏、挖野菜、掏鳥窩、采野果、丟沙包。特別是逢“村口放電影,我們坐小板凳,嗑瓜子”,還相互追趕、打鬧,并且理由充分,在大人那里要幾毛錢,買小吃、小玩具,日子過得像過年;如果誰家“新娘子,披紅戴綠”,那是全村的大事,嗩吶聲聲、鞭炮喧天、花轎悠悠,最快樂的不知道是不是新娘新郎,反正在人群里來回穿梭的孩子們,歡樂程度不亞于任何人,喜糖、好菜好飯,這一天的淘氣與頑皮,大人們似乎也不計較。離離的詩歌,人物是活泛的、聲情并茂,詩歌里的事物與風物是靈動的、親切的,合情合理,是所有人都熟悉的生活。智利詩人聶魯達談到自己詩歌創作時說:“在漫長的旅途中,我找到了炮制詩歌的必要配方。那是大地和心靈對我的奉獻。我認為詩歌是一時的、莊嚴的舉動,孤獨與聲援,情感與行為,個人的苦衷,人類的私情,造化的暗示都在詩歌中同時展開”。詩人離離顯然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詩歌配方,并且嫻熟地加以運用。
 
血脈之親
 
離離在后記里說過這樣一句話:“找不到親人時,會一個人站在村口,顯得多么慌張”。勿容置疑,離離是優秀的,很多文學人傾其一生不一定達到的高度,她短短幾年就達到了。但是靜靜翻閱離離的詩歌就會發現,她又是多么平凡和普通的人,她與很多女人一樣,喜歡逛街、買新衣服、喜歡養小貓小狗小鳥和魚、喜歡在丈夫跟前撒嬌、喜歡與兒子一起做游戲;她的詩歌,基本上沒有國家大事、民間呼聲和疾苦,更多的是家長里短,街頭村事,這反而讓人看到她本質和本性的一面。來看她筆下的人物描寫,(《哥哥去外地》):“因為太吵,他在電話里∕大聲說話∕車站上,有很多要出遠門的人∕他是其中的一個∕這種告別方式,注定讓人難過∕但肯定還不止這些∕他大我16歲,小時候也和我搶過∕炒熟的豆子,樹梢的杏∕我撕過他的小人書和作文本∕似乎都是我對,他不對∕黑夜里,他牽著我的小手∕去村頭看戲,把我弄丟過幾次∕后來又找回來,抱著我哭∕又用手輕輕拍打我的背,表示生氣∕很多年過去,他越來越瘦∕老了,這個50歲的男人∕手上積滿了生活的厚繭∕但從此,再沒牽過我的手∕只有在打電話的時候∕聲音穿過他的手掌∕又經過我的∕直刺心底∕即使強壓著,那些淚光∕明亮,又把我們∕緊緊裹在一起”。送外出打工的親人,在我的甘肅老家多么常見:春節剛過,整個村子的中青年男女就陸續外出了,老母親抹淚,老父親揮手,不諳世事的孩子撕心裂肺地哭泣;這些鄉親們,六月麥收之際,大多回來搶收,也就短短十來天,又得出門,直到臘月回家過年。他們很多人僅上過幾年學,有些干脆沒有進過學校,這一打工,甚至要到六十多歲;數十年干著又苦又累又危險的活計,工傷事故時常發生,缺胳膊斷腿屢見不鮮,甚至致亡者也不鮮見。“長兄如父”,能從詩人的文字里,從這些沒有經過多少修辭的詩行間,甚至像聊天一樣淡淡的傾訴中,看得到她對哥哥的感情是多么深厚,“他牽著我的小手,抱著我哭”這些文字,像是我們每一個人小時候發生過故事,這條臍帶相續的深厚情感,是什么都無法代替的,同樣,通過“他越來越瘦,老了,這個50歲的男人,手上積滿了生活的厚繭”等描寫,表達著她對哥哥生活現狀的擔心和憂慮,對哥哥命運的極大同情和無能為力。
 
接著品讀詩人寫母親的一首佳作,(《一個孤獨老人的下午》):“她在客廳里走來走去∕又轉向陽臺∕她目睹了街道上經過的一切∕行人和車輛,匆匆忙忙∕她抬頭看著被掛起來的鳥籠∕一只鳥已經死去∕幾天了。或者想到自己∕在籠子一樣的被吊起來的陽臺上∕她要出去,下樓之前∕重新摸了摸口袋∕鑰匙安靜地躺在那里,她關門∕門就在身后發出一聲悶響∕樓梯和往常∕沒什么兩樣,但下樓時∕有些力不從心∕她想起鄉下門前的路,好幾年都不回去了∕房前屋后都是草∕草替她守著一切∕想著想著她又折回來∕很費力地上樓,中途歇過幾次∕掏出鑰匙的一瞬間∕她又想起忘記要買的東西∕他打開房門∕懷疑有人之前來過∕她懷疑一切∕女兒愛她,她也懷疑女兒∕和她的聲音∕是不是都是假的∕連著一生∕都像一場幻覺”。一位衰老、孱弱的老人就在讀者面前了,一位孤單、寂寞的老人就在我們眼前了,一位健忘、甚至有些孤僻癥狀的老人就在我們腦海了,整首詩仍然是離離詩歌一貫的特點,不花花哨哨,不云煙纏繞,不求高求大求上,就這樣緩緩地跟著老人的腳步和動作來寫,寫老人準備下樓、正在下樓、又返回上樓,寫老人摸鑰匙、掏鑰匙,寫關門、開門等細節,讓詩歌舒緩有序,真實生動,在細節中見真誠、見真情、見真功。用評論家楊光祖的話說:“離離更多的詩,直接進入自己的‘內心’,不經過任何媒介。她的詩歌似乎就是X光,我們從中可以清晰看見她的波動的情緒,她的心靈軌跡,她的痛,她的愛”。因為詩人本人的細致入微,因為她的敬老孝道,因為她的善良大愛,寫母親、寫哥哥、寫她生活中最熟悉的人,總是得心應手、逼真精彩,誰說這不是命運之神對有心人的一種回饋和報答?
 
時光中走
 
《離離的詩》近期一直在品讀,沉浸其中,這些像黃土高原上小麥和洋芋、白楊和柳樹一樣質樸的文字,這些看似平常和平靜的詩行,閃動著、晶瑩著,是她透明輕靈的詩心,顆顆粒粒,飽滿、厚實,亦真亦善亦美。詩人寫遠去的父親的詩,令我們悲痛憂傷、情感壓抑;詩人寫童年、寫老屋、寫親人命運和現狀的文字,讓讀者擔憂和恓惶、同情卻無奈;但有一部分作品,她在寫生活、寫感悟,讀起來就輕松多了,給人一種生活的啟迪,因為詩人是親歷者,或者是旁觀者,雙重身份,雙重視角,雙重心態,品讀意蘊悠長,回味彌久,來看作品(《手》):“我越害怕,就越表現得像個母親∕想牽著他的小手過馬路∕但是,他裝得像個成年男人∕高傲地躲開∕中午在飯桌上,看見媽媽的手∕像葉子,干枯∕比原來瘦了很多,我害怕∕她的手會越變越小∕最后只剩下骨頭和∕那層皮。我害怕∕我什么都不能給她,而她像光∕從我的身邊溜走∕我擔心一切未知∕還未被發覺就已經∕是那樣了”。簡潔的文字、清澈的詩行,就能看出詩人的過人之處,很多詩,她在非常熟練地運用對比的方式,或者說對照的方式,昔日與今日對比,高與低的對比,前與后的對比,大與小的對比,年輕與年老的對比,比如這個作品,兒子與母親手的對比,“想牽著他的小手過馬路,但是,他裝得像個成年男人,高傲地躲開”,“看見媽媽的手,像葉子,干枯,比原來瘦了很多”;人生天地間,何嘗不是這樣,老人經過了童年、少年、中年,已經老去;我們人在中年,也將要老去。不變的是日月星辰,輪換的是草芥生命。離離這些詩句,曉暢明白,易懂通俗,她吟唱生命和親情,揭示時光與人生,書寫自然和個體千絲萬縷的聯系,極力呵護詩歌的真摯性和想象力。
 
與前一首作品有相似之處的還有(《心里的詩》):“很久沒有動手∕去寫一首詩,只看見路上的人∕各自不同的陌生的臉∕路邊的植物一天天枯萎∕看見低矮的舊房子∕流浪狗越來越多∕很久都沒有∕想用一首詩去表達這些心思∕我只是習慣了天天這么看見∕看見時內心有疼痛∕疼痛的時候∕自己輕輕捂一下胸口”。詩人吉狄馬加曾說:“我寫詩,是因為我站在鋼筋和水泥的陰影之間,我被分成兩半。我寫詩是因為我在城市喧囂的舞廳中想找回我失去的口弦”。從這首詩來看,詩人離離是離不開詩的,“很久沒有動手,去寫一首詩”,她就有失落的感覺,而一旦寫下“陌生的臉,植物一天天枯萎,低矮的舊房子”等,她的生活應該就充實多了、飽滿多了,就“在城市喧囂的舞廳中想找回我失去的口弦”了。“看見時內心有疼痛,疼痛的時候,自己輕輕捂一下胸口”。這個疼痛是什么?是波譎云詭的命運,是坎坷艱澀的人生,還是爭名奪利的眾生?這些詩、這些流淌的音符,通過它們,你能時時處處感受到詩人的善良之心、悲憫之心和大部分詩人具有的多愁善感。
 
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曾說:“我的語言,我的每一個血分子,都是由這土地、這空氣形成的”。是啊,在曾經秦嘉、徐淑寫詩長吟的地方,在如此富有詩意的土地上放飛精靈一樣詩行,在甘肅這塊知名詩人遍地葳蕤的氛圍里高歌吟唱,離離是幸福的。基本上還是八零后的離離,我們有理由對她期待更多。
 
史映紅:藏名崗日羅布,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于甘肅莊浪,九十年代入伍進藏,已轉業,居山西太原;在《詩刊》《解放軍報》《文藝報》等發表詩文950余篇(首)。著有《西藏,西藏》等詩集4部;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第十九屆高研班。中國作協會員。
 
離離:女,原名李麗,1978年生,甘肅省通渭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參加詩刊社第29屆青春詩會,2012年、2014年兩次入選“甘肅詩歌八駿”。被列為甘肅省委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已在《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等幾十家刊物發表詩歌作品700多首。獲甘肅省第七屆敦煌文藝獎、第三屆黃河文學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舊時的天空》《離歌》《離離的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八a级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高清一级毛片|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第44页| 亚洲娇小性xxxx色| 18videosex性加拿大|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乱日韩乱国产|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校园春色亚洲欧美|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xxxx仙踪|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在免费观看| 性感美女视频免费网站午夜| 催奶虐乳戴乳环|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亚洲黄色片| 国产午夜福利内射青草|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免费看v片网站|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入口 | 娇妻之欲海泛舟白丽交换|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