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楊黎請問:你怕鬼嗎?


楊黎請問:你怕鬼嗎?

 
 
鬼節(jié)剛剛過去。俗話說,七月半、鬼亂竄。這些天你走夜路,也許會看見路邊燒著的紙錢,你也許還會遇見不明不白的東西。當(dāng)然,也許你壓根就不信。但這不重要,因為有時候不信但也可以害怕。所以,我問的是你怕不怕,卻并不只是怕不怕的問題?你懂的,我期待你的高見。謝謝。
 
————————————————————————
 
怕鬼和怕死無異。從這一角度說怕鬼是出于生存的本能。怕鬼首先是怕自己變成鬼,而不是怕為其所傷。仿佛鬼具有死亡的傳染性,我們懼怕他們就像懼怕傳染病患者。鬼是某種被妖魔化的存在,如果真有鬼又如何會比人更可怕呢?無神論對鬼的拒斥暗含著一種惡意中傷的意圖,不完全是不相信鬼的存在。不相信超越日常經(jīng)驗之物,是因為那些東西丑惡討嫌。所以我們更愿意相信外星人、高等智慧之類與我們的生命維度平行的玩意兒。鬼、神亦有分別。神是活物,甚至就是不死。鬼則就是死者,甚至就是死亡,名聲不佳亦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人的那點小心思不過爾爾,怕死,于是丑化之污蔑之,貼上標(biāo)簽,將禁忌傳之后世。我們對鬼的認(rèn)識基本上來自于集體無意識,與怕死的本能合作,對鬼的擠兌、不公以及利用實屬正常。鬼是極弱者,無法反駁你,一如小狗小貓和螞蟻,是極弱者,任你擺布。問題回到我是否怕鬼,我的回答是,如果鬼是死者,再進一步是我死去的親人、友人,我不僅不怕,他們所顯示的死后存在或者以死亡的方式顯示的存在(有點拗口,為了避開這萬惡的鬼的概念),是我寶貴的精神源泉。我無條件地愛著他們。
 
——韓東
 
 
韓東:作家、詩人、編劇、導(dǎo)演。著有詩集、小說、隨筆、影視劇作四十余種。現(xiàn)居南京。
 
 
我倒想反問:當(dāng)下舉世人氣洶涌,萬家燈火泛濫,鬼們怕不怕?
假定有鬼,那些鬼也一定像留守兒童一樣,都被留在鄉(xiāng)村那些破舊的老房子里了。怕鬼,早已成為我們這些前輩老人家們奢侈的美談啦,哈哈……
 
——徐敬亞
 
 
徐敬亞:詩人、評論家。海南大學(xué)退休教授。著有《崛起的詩群》、《圭臬之死》等。
 
 
以前鬼多。我十來歲時特別怕它們,好的不好的鬼都怕,搞的我晚上根本睡不著覺,不敢歇燈。后來家里只能讓村里二哥的兒子(大我?guī)讱q)陪我一起睡。我不知道他怕不怕。但確實,有他在旁邊,鬼變得模糊起來,沒那么可怕。我又能睡著了。再往后,受到唯物主義教育,感覺這東西變得有點復(fù)雜。它沒有,不存在。這是什么意思。它明明就在那里(2、3米開外的地方,頭上燒著篝火。有時,它們也在看不見的身后),怎么就不存在了。這事到越后來,我才明白過來,不是鬼不存在,是它們變少了。時代在進步,不再需要鬼。要不是特別注意,一般很難遇見。好在雨天容易見到一些,因為雨和鬼是一對好朋友。而有時是清明又下雨的日子,一下子來好多鬼。有好的,有年輕的,一個個看上去還是老樣子。我不怕它們。它們也不怕我。總之呢,要是你經(jīng)常跟鬼在一起,很可能你也是鬼。是鬼也沒什么。怕的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而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張羞
 
 
張羞,1979年12月3日生于浙江嵊縣。詩人,著有《瀑布》等。
 
 
鬼死了。跟上帝不同,鬼是渴死的。現(xiàn)在剩下的是一些鬼的副本(鬼沒有影子),主要在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活動。有一點可以肯定:跟鬼相比,我更怕GCD員。
 
——Mr.X
 
 
Mr.X,寫作者,偶爾在上海和東京出現(xiàn)。
 
 
怕,從來不看鬼片,經(jīng)常開燈睡覺,但不相信有鬼,我可以肯定地說沒鬼。有鬼這個字存在而已。別來“有這個字存在這個東西就存在”這一套。
 
——孫智正
 
 
孫智正,男,1980年出生,浙江嵊州人,著有《青少年》《句群》《一萬句》,電影《殺手》《90分鐘》等。
 
 
從小就怕鬼卻又最愛聽鬼故事,長大了還是怕鬼又最愛看恐怖片。身體欠佳時總是夢到亡靈并與之對話。那就把關(guān)于鬼的怪談和靈異事件寫到劇本中,毛骨悚然,怕啊,我被我塑造的鬼嚇到了!
 
——周鳳鳴
 
 
周鳳鳴:詩人、作家、編劇
 
 
我從小看的書、受的教育,鬼都是善良的或者蒙冤的,所以我從來不怕鬼。有沒有鬼我都不怕,鬼才怕鬼,我怕人。
 
——黃燎原
 
 
黃燎原,寫作,做搖滾,做畫廊。
 
 
鬼節(jié)的前一天,母親告訴我,父親托了個夢,說那邊很冷,幾天都沒吃肉了,要我多跟他燒點錢過去。我是從不相信這些的,但為了盡孝,寬慰母親,我還是按照母親的吩咐,上香、點燭、擺好酒肉,燒了一大堆錢紙及父親生前用過的衣物。火燃得很大,我就靜靜地坐在那里,想念著我的父親。哪怕他化為鬼魂,回來陪我坐坐也好啊。但他再也回不來了,他已經(jīng)不在這世上了。我所知道的世界就只有這么一個世界,未知的那部分是不可言說的。中國文化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巫教文化,很難開化的族群。我大概屬于異類,我是不相信鬼的,所以就談不上怕。當(dāng)然這對我個人而言未必是好事,異類是沒有歸宿感的。
 
——表揚賣肉的
 
 
表揚賣肉的,本名張軍,黑社會主義詩人、作家,現(xiàn)居重慶遠郊。
 
 
大凡深夜獨自一人走在僻靜處,應(yīng)當(dāng)都有過毛骨悚然的經(jīng)驗,尤其是在童少年階段。小時候,我是怕鬼的。對鬼神深信不疑。而今已近半百,對鬼神,仍信之敬之,但己不再怕了。無論在國內(nèi)外,我常獨自一人深更半夜走在僻靜處,甚至走在墳地墓園或密林幽徑,內(nèi)心反而安寧坦蕩,很是享受。鬼神于我,已是一種血緣般親切的存在。年歲漸長,我開始怕人了。越來越傾向于獨處。即使在人群中,若無必要(除非發(fā)表演講),也多以沉默應(yīng)對。人性之惡,烏合之眾之浮皮潦草不可信,此類不良體驗,在中國或華人圈,不可能太少。當(dāng)年窯洞黨構(gòu)陷于我以及詩界文藝界某些小丑與窯洞黨保持一致口徑潑污于我,何其卑劣陰毒。多虧世界上還有一個美國,一個有著最具公信力的法律系統(tǒng)最公正嚴(yán)明的法律程序最有效的情報調(diào)查機構(gòu)的偉大國家。在那里,我不僅不是罪犯,而且是在“文學(xué)和藝術(shù)領(lǐng)域?qū)κ澜缱鞒隽私艹鲐暙I的人才”。須知,罪犯是絕對不可以移民美國的。真正的罪犯恰恰是那些針對我的構(gòu)陷者與潑污者。美國有一個“惡人榜”,這些卑劣之徒都很有可能上榜。自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以來,我在中國的過于特殊的遭遇告訴我,與其信人,不如信神,與其怕鬼,不如怕人,尤其是不如怕中國人。這也正是我遠走高飛的原因。這么說,并不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包括在中國)就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值得我深信和值得我深愛的人。仔細想想,這里那里,還真不少!
 
——俞心樵
 
 
俞心樵,祖籍浙江紹興,中國當(dāng)代藝術(shù)家和詩人,美國羅耀拉大學(xué)駐校藝術(shù)家,美國SROO國際文化藝術(shù)委員會文學(xué)主席,2013年獲得《新周刊》年度藝術(shù)家大獎,2015年榮獲意大利Liberate國際文學(xué)大獎,2017年初正式移居美國。
 
 
鬼是恐懼的代名詞,具象化了人類內(nèi)心的一種負面情緒。心里有鬼則怕,心里光明則無鬼。我是個路癡,正在泰國,剛穿過了一些陰森的小巷,不斷念觀音菩薩,終于回到房間。有時以為自己沒有畏懼,其實人到了某些環(huán)境會不由自主發(fā)生潛意識的蔓延。莫名其妙害怕,是因為自己亂了,如果定力強,不攝受,外界沒法干擾。鬼也屬于六道眾生,想想它們只是被苦逼迫得太烈,替大家承擔(dān)了那么多,不容易。或許它們也怕人。樞滅空本無,況復(fù)諸三有?那些虛擬的閃電脈絡(luò)熄滅后,真空本來就無,何況那些三惡道的眾生?一切是自心現(xiàn)量。我看待你與自己等同,我看待你與虛空等同,虛空如何傷害虛空?既然不能互相涉入,或兩者都是光,都是如來藏的變形,又有什么必要恐懼?
 
——陳眠
 
 
陳眠,1990年生于浙江。詩人,作家,畫家。
 
 
 
不信有鬼,也沒見過鬼,但是一直都好怕怕。不知道在怕什么……八成是心里有鬼。
 
——趙竹子
 
 
趙竹子,畫家,打醬油詩人。居于上海。
 
 
我不怕鬼。我舊梨花公社是老四合院,我有一個學(xué)生通神,說我西廂房有兩個女鬼,東鄰居有個👹惡鬼經(jīng)常半夜過來欺負她倆。我就大半夜出去給惡鬼燒紙,一邊燒🔥我一邊念叨:你趕緊拿錢滾蛋!不要再欺負那兩個女鬼了!拿錢了還來我家搗亂的話我對你不客氣!后來據(jù)我那個通神的學(xué)生說,那個👹惡鬼再沒來過。
 
——趙麗華
 
 
趙麗華:詩人、畫家。
 
 
從懂事開始,我從來沒有怕過鬼。
我9歲那年第一次直面死亡(一個被火車軋死的人),進而知道了人都是要死的。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想撞到鬼,于是我總是故意走夜路,哪里有墳場就非要穿過那里,大人們說什么地方鬧鬼,我就往那跑。我太想活見鬼了。只要遇見一個鬼,我就不怕死了。這世上如果有鬼,就一定也有神,那人死之后,不論上天堂下地獄,都不過是換種方式活著。
這種找鬼的習(xí)慣一直保持到我來北京,在石景山辦學(xué),離八寶山公墓很近,學(xué)生們都疑神疑鬼的,放假了,我一個人,把所有的燈都關(guān)掉,躲在角落里,想看見學(xué)生們嘴里的怪物,但沒有。
活到今天,我己經(jīng)成為一個堅定的有神論者。盡管沒有親眼目睹,但能感到神對我的愛與指引。既然有神,那也一定有鬼,只是我己不像以前那樣執(zhí)著于眼見為實了。人類肉眼所能看見的事物實在太有限,只是世界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
因為心中有數(shù),我已逐步擺脫了死亡的恐懼,一個不怕死的人當(dāng)然更不會怕鬼,鬼不會比無惡不作的人更壞。我要求自己并努力做到敬畏自然與人為善,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作為一個詩人,我相信人鬼情未了。
 
——老巢
 
 
老巢,詩人導(dǎo)演,現(xiàn)居北京。
 
 
你怕鬼嗎,這和你怕死嗎,有異曲同工之妙,怕鬼其實才怕死,因為鬼在人腦里可不是什么好東西,如果鬼的形象和世界在我們心里是倚欄微笑,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滤馈?br /> 記得小時候大人不在家,都是鄰居各式人等陪著我們長大,隔壁哥哥讓我們圍著草挆聽他講鬼故事,漁網(wǎng)花你還聽不聽,聽,一邊哭一邊說聽,一個鬼故事能讓我們這些小孩子一天哭好幾遍。鬼是有魔力的?,是的,鬼是我們虧欠的顏色:黑色和白色,鬼是我們賦于的不高明的形狀:陰邪的軟體人形動物。在聊齋里鬼欺軟怕硬,欺負老人和女人,害怕驚雷和陽光,新生的孩子和健壯的男人甚至是避邪的,所以鬼是屬陰的,所以不管我們怕不怕鬼,鬼都是不良的,如小氣鬼,死鬼,不良和鬼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另有“怕死鬼”,這個鬼有骨氣,鬼如果怕死,鬼死了,就是生嗎,我們怕生嗎。楊黎請問的最后一期會不會是“你怕生嗎”。
另,我小時候怕死,害怕生病,以為生病住院就離死不遠了,離鬼不遠了。
長大了,特別是現(xiàn)在,知道鬼不存在,即使有,我希望這主兒也能是酷酷地,給我們帶來新的靈魂范兒行跡于江湖。
即使鬼和愛背道而馳,但我們生而為人,生而被祝福。在聊齋里,鬼還是有點調(diào)皮的,它們甚至也可以是蝴蝶和花。
我現(xiàn)在不怕鬼。
 
附一首:

《有一次夢見綠女,一個死去的女孩》


 
快過年了
突然很想念綠女
我覺得綠女穿的都是綠衣服
其它的仙姑仙婆我不知道
但我的綠女是的
有一次我夢見她
從原野里跑出來
在我面前飄啊飄的
也沒有其它思緒
就是美
 
——漁網(wǎng)花
 
 
漁網(wǎng)花:一個影像屬于她,就永遠屬于她。
 
 
1.說到鬼,最先想起的是中學(xué)課文“宋定伯捉鬼”。細節(jié)奇異,記憶尤深。宋定伯是個膽大的聰明人,他從鬼的口中套出話來,得知鬼怕人的唾沫。他和鬼一同來到鬧市,這時鬼變成了羊,宋定伯就向羊吐唾沫,以防它再變回鬼,并把這只羊賣了,橫生一筆小財……然后想起《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祭神如神在……這世上有鬼嗎?俗話說,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或者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又或者說:寧信其有,信則靈……
 
2.七月半那天,我女朋友讓我晚上別出門,我方才知道那天是鬼節(jié)。第二天晚上,一個朋友讓我去他的公司聊天,他從外地新加盟這家公司,暫時睡在辦公室。頭天也就是鬼節(jié)晚上,他開著公司所有的燈才安然入睡。“我信這個”,他說道。信,并且有點怕,因此以燈壯膽,我能夠理解他。多年前,他就跟我講過親眼見過鬼的故事。當(dāng)時,他獨自一人在四川某縣城出差,時間是后半夜,地點是賓館最后一間標(biāo)準(zhǔn)間……故事我就不復(fù)述了,反正聽得我毛骨悚然,渾身冷顫。我承認(rèn),我膽小。有一年我給南都周刊寫稿,總會收到刊物,記得七月半那期的主題策劃,是關(guān)于當(dāng)下北京上海廣州三城里的鬼故事。有文章寫到北京的某些我熟悉的地點或某線路最后一班公共汽車鬧鬼,我趕緊把雜志扔了。是真的,我不想看下去了。我膽小如此。對我來說,鬼完全是超驗之物。我怕鬼,也怕經(jīng)驗世界中不可控之物;但除了因神秘莫測而心理恐懼,怕鬼并不比怕后者更可怕。
 
3.今年上半年,我一度熱衷晚間暴走,行程數(shù)萬步。最初在大學(xué)操場走,因單調(diào)乏味改在大街上走,久而久之,不免感覺像個傻逼,然后就專揀陌生偏僻的路段街巷走。我似乎想發(fā)現(xiàn)點什么。尤其在子夜陰陽未明之時,我心懷一絲隱秘、緊張、刺激的想象,是否能遇見人間異象。波德萊爾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都市游蕩者,我也遇見過醉漢、瘋子、浪子、乞丐、拾荒者乃至想玩仙人跳的女人這些“惡之花”,唯獨沒有遇見鬼。走夜路,人固然有戒備心,但世界是不設(shè)防的。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不再在晚間暴走了,但很想在白天跟蹤一個“人群中的人”,像愛倫坡的哥特式小說情節(jié)那樣。
 
4.我沒有具體的宗教信仰,所以也不是具體的有神論者,但愿意相信頭頂三尺有神明,相信萬物有靈。我不是唯物主義、唯進化論、唯科學(xué)主義之類的信徒。在這個無神論主導(dǎo)世界的國家,在天不怕地不怕鬼也不怕的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流行過一本選編自古籍的《不怕鬼的故事》的書。書的用意深遠:領(lǐng)袖說了,“我是把不怕鬼的故事作為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的工具”。因此,這是一本針對民眾世界觀教育的書,也是宣傳領(lǐng)袖思想的書,當(dāng)然也是一本在大地之上再造神明的悖論之書:一邊高舉無神論,一邊大肆塑造個人崇拜。而時至今日,這依然是個問題:關(guān)于走下神壇的故事,歷史是否果真告訴了未來?
 
5.在一個曾經(jīng)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國家,人其實比鬼更可怕:怕的就是橫行人間的魑魅魍魎。心無敬畏,行無所止;行無所止,人也就成了魑魅魍魎……上面提到的“宋定伯捉鬼”也收錄在《不怕鬼的故事》中,它最初出自于東晉志怪小說《搜神記》。魯迅說過,“六朝人之志怪,卻大抵一如今日之記新聞,在當(dāng)時并非有意做小說。”瀏覽今日國中新聞,“志怪”已見怪不怪;而今日小說之虛構(gòu),也早已趕不上現(xiàn)實之魔幻……子不語,我怕了好嗎?就此打住。
 
——馬策
 
 
馬策,詩人,批評家。現(xiàn)居南昌。
 
 
我的小學(xué)、初中是在文革期間讀完的,那時候課外讀物很少。這很少的讀物里,有一本小書叫《不怕鬼的故事》,文言的,有翻譯,我讀到時封面已被人翻沒有了,故事好像也少了幾個。后來才知道這本小書是何其芳奉命編輯用來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文革前出版。毛還是青年時提出過六不怕,即:“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軍閥不要怕,資本家不要怕。”其中就有“鬼不要怕”。但讀了《不怕鬼的故事》,對還沒成年的我,產(chǎn)生兩個不好的影響,一是認(rèn)為有鬼。當(dāng)你說不怕鬼或者怕鬼,前提是有鬼。沒有鬼談不上怕與不怕;二是怕鬼。
 
關(guān)于鬼(包括所謂的神),現(xiàn)在,我很看重孔子的三個觀點,一個是“敬鬼神而遠之”;另一個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再一個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對鬼神之類,是存而不議。孔子沒有否認(rèn)鬼神的存在,只是不去考慮它。春秋時代,孔子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鬼,或者神,這類東西,無論事實上有沒有,作為概念被反復(fù)述作后,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力量。這是一種幽暗的力量。你怕與不怕鬼,其實與鬼沒有什么關(guān)系,主要的是與這種力量有關(guān)系。你要么是這種力量的制造者,要么被這種力量所左右,要么與這種力量保持距離。任何一種靈異的東西,都有控制著它的理性。進一步說,你怕與不怕鬼,其實主要的是與這種理性有關(guān)系。所謂的鬼,并沒有什么可怕的。
 
——皮旦
 
 
皮旦,原名支峰,網(wǎng)名皮旦、老頭子。垃圾派創(chuàng)立人,寫有《垃圾派宣言》,創(chuàng)立崇低思想和垃圾(派)三原則。
垃圾(派)三原則是,第一原則:崇低、向下,非靈、非肉;第二原則:離合、反常,無體、無用;第三原則:粗糙、放浪,方死、方生。
皮旦還主張反理念、反現(xiàn)狀、反方向。
 
 
1985年夏天的某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在外面吃晚飯。也沒有什么有包漿的四四方方的小桌子,就涼床(竹制的,一米寬,兩米長吧),父母子女一溜小板凳圍坐著。上面擺放著黑乎乎的幾碗菜,不外乎茄子莧菜之類的。做茄子,應(yīng)該剖開來,放鹽放蒜,最重要的是放豬油,再擱飯鍋里蒸,那才好吃。但豬還小,與一個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無異,正在豬籠里餓得直哼哼,顯然不是豬油時節(jié)。飯也不行,一半米,另一半搞不清楚什么東西。總之,真雞巴難吃。可恥在于,這么難吃的東西還是每次都能被我們一家人吃個狗日干凈。
我家的飯桌按下不表。旁邊,是另外一個涼床。一個人盤著腿坐在上面吃。那是我祖父,他和祖母單過,所以單吃,但祖母是童養(yǎng)媳,吃飯從來不上桌,所以也不上涼床。我沒有看到她,我想她應(yīng)該在黑洞洞的屋里摸黑吃飯。因為靠兒子贍養(yǎng),早年就好吃嫖賭的祖父現(xiàn)在更不用干活了,白天抹抹小紙牌,輸贏幾個蠶豆(相當(dāng)于賭場籌碼)。沒有牌局,他就坐在河岸上釣魚,翹嘴巴魚參(can)魚、鯽魚,還有昂刺魚。那晚他吃的應(yīng)該是昂刺魚,我能聞出味。也知道怎么做,還是蒸,放鹽、澆點香油、撒一把蔥的事。我當(dāng)然想象著端著碗過去分到點魚刺放嘴里唆唆,但我了解祖父的為人,知道去了也白搭,只好狠狠扒幾口自家的飯菜。
飯吃完,碗筷收拾了到河邊洗,涼床也用河水擦干凈了,我們就坐上去乘涼。有沒有講故事?有可能講了,但誰他媽真的愛聽那些破逼玩意呢。至今我也無法理解一個兒童真的能享受父母長輩講的那些故事?我也很明確的知道一點,夏夜乘涼這事乏善可陳。還是熱,最好每過十分鐘就到河邊擦一把。另外,蚊子太多,睪丸都能叫它們叮腫了。我們之所以如此熱愛夏夜乘涼,是我們沒有電風(fēng)扇,更沒有空調(diào)。哪怕我們想回家寫一寫寒假作業(yè)而打開了電燈,也準(zhǔn)叫父親在腦袋上鑿出一個包來。電也是錢嘛。啊,俯視三十多年前的夏夜,家家戶戶門前都是乘涼的人:男的光膀子,女的也差不多,我這樣的無不光著屁股,噼里啪啦打蚊子的聲音此起彼伏,場面十分壯觀。
我要說的是半夜。我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自家的涼床上,應(yīng)該是冷醒了,因為起了風(fēng),身上是一層露水。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到屋里睡覺了,他們沒有叫我。這是不可原諒的。在不遠處的祖父的涼床上也無聲無息地躺著一個體積龐大的黑乎乎的影子,與糧食麻袋很像。我不確定那是祖父,他平常讓人聽了犯惡心的鼾聲呢?我沒有走過去看,我不敢。不敢的原因是他的涼床下有一堆慘白的火焰。我聽說過鬼火,也聽說過我那個在小學(xué)當(dāng)老師的叔叔解釋過鬼火的原理。但我還是無法解釋眼前的景象。我?guī)е簧黼u皮疙瘩回了家,爬上了床,我和哥哥共有的一張床。我們一人睡一頭。隨著我們越長越大,床越來越小。如果我倆都直挺挺地躺著,勉強能容得下我們。但他喜歡蜷曲著睡。這總是讓我的腳無處可放,只好放他身上,而每次醒來,都是他的腳放在我身上。這一睡姿可能是我們兄弟整個童年都很不和的主要原因。可這一晚,當(dāng)我掀開蚊帳的時候,借著夏夜固有的清光,我發(fā)現(xiàn)我的哥哥直挺挺地躺著。
大概是秋天的時候,祖父死了。2005年秋天,祖母死了。2006年元月,父親死了。我不知道自己哪天會死,但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我總有一天也會死的。而唯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讀過這篇文章的人都會死。
 
——曹寇
 
 
曹寇,南京人,寫點什么。
 
 
說實話,我怕鬼。更準(zhǔn)確地說,是我怕黑。怕荒山野嶺里的亂墳崗。恐懼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個機制。它對應(yīng)的原理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它一定是避害的。這種恐懼,讓我們更長地生存和延續(xù)。如果一個人沒有了恐懼感,他肯定很快就死掉了。爭論鬼存在不存在,就像爭論神在不存在一樣。目前是沒有答案的。但有沒有恐懼感,對人類卻很重要。現(xiàn)代社會的追求,也就是人不要生活在恐懼里。所謂恐怖的統(tǒng)治也就是讓我們恐懼。減少恐懼,可以給人帶來更多的自由。自由,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
 
——法清
 
 
法清,獨立詩人,詩論家。
 
 
親愛的老楊,北京時好像與你聊過。我六七歲時起特別希望真的有鬼。變鬼多好啊。能飛,能嚇唬別人。上學(xué)前干過在墳頭睡覺的事,希望能證實人死后變鬼的事,可惜沒找到證據(jù)。我以為咱們根本是怕死,若真有鬼,就不用怕死了,所以,怕鬼的人很糊涂,很奇怪啊。后來我意識到,可能我很早就將咱們說的鬼和西方的靈魂概念等同,將其歸為人類的精神永生之向往。但大多數(shù)中國人并沒這樣做。他們的鬼,依然是死亡的一部分。形態(tài)上,是尸之變異。情感屬性上,則是對世俗生活的懷念,或是對生前不公遭遇的怨恨。中國人的鬼,就是對死亡的恐懼的延續(xù)。怕鬼,只能說中國人真他媽舍不得眼前生活啊。我特別喜歡在七月半的夜晚,或去墓地,獨自去散步。不是膽大,而是感官能靈敏到多疑的程度。思維活躍,想象和故事幾百字幾百字地出來。能和語言保持親近我便不會沉默。我寫名為《深夜遇見長頸鹿》的系列中,有一篇計劃寫街頭常年有一群鬼魂的具體情況,核心是:咱們怕痛、怕孤單,不怕死。
 
——華秋
 
 
華秋,詩人、作家。有詩在網(wǎng)上,有長篇小說《殺李哥》,《偷來的一生》在售。
 
 
我覺得這個問題
的實質(zhì)我理解
是你有沒有敬畏之心
鬼也罷神也罷
一切我們不能完全了解的
東西
我們怎么去面對
如果承認(rèn)人的能力是
有限的
那就一定會有敬畏和
害怕
但是有時我們也可以認(rèn)為
人的能力也可以是
無限的
前提條件是你要
信神(或信心理學(xué)上的
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系統(tǒng)動力等等)
以致最終與神(無限的存在)
合而為一
 
也就是說即使怕
也不再因怕而怕
知道如何面對
如何緩解
 
——漆紅
 
 
漆紅,心理專家,分行解壓,橡皮玩二
 
 
不怕。但我第一反映想到的是酒鬼,比如布考斯基(電影《Barfly》,1987年)。此后我開始搜索我近期寫過的與鬼有關(guān)的詩,隨意翻開一頁,我的詩都與鬼有關(guān)。鬼在我的文字里是仙人,包括仙女兒。
 
《仙人》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令人絕望的境遇
那么這個境遇是什么境遇
是語言的境遇還是其他什么境遇
我知道的一個人今天死了
他擺脫了自己的絕望卻
使人們陷入了更大的絕望亞平
你究竟是死了好還是活著好
真得聽仙人指路
 
《仙2》
 
有一種吶喊叫仙人
有一種輕聲細語也叫仙人
吶喊的是穿黑衣服的女人
輕聲細語的也是穿黑衣服的
兩個女人
 
 
《仙3》
 
我沒有時間與一種人
討論永恒,如果我討論
就失去了另一種人
認(rèn)為的永恒
 
《仙4》
 
沒錯。我說過所有人
都是他人的玩具
我也分析過自己這半生
既不是神的玩具
也不是大糞的玩具
我是仙女的玩具
 
 
《仙5》
 
荒木經(jīng)惟真是婊子養(yǎng)的。他這么說過
當(dāng)你活過了那三次死亡(指你的父親死了、母親死了、老婆死了),你就能成為一個攝影師;接下來當(dāng)你摯愛的女兒也死了,你就能成為一位詩人
荒木啊,謝謝你!我們不出詩人原來竟是他們不肯死了父親、死了母親、死了老婆和摯愛的女兒。
 
《仙6》
 
我在內(nèi)心里
描摹過仙女的形象
首先是美
其次還是美
并且是那種有點
怪怪的美
我在不同的地方描摹
就有不同的形象
在山中時
像山妖
在水里時
就是水怪
有一次我乘船到大海深處
終于沒有參照物了
天地一片黑暗
仙女嚇著我了
 
《仙7》
 
仙人在我的一只眼睛里
而不在我的兩只眼睛里
 
以上7首寫于2017年7月7日。
 
——周亞平
 
 
周亞平,當(dāng)代詩人。
 

環(huán)海之國多鬼怪。如英國,曰夲。我們是山文化之國。山再高深終可攬盡。海之遼闊卻未被人類盡察。所以我們的鬼并不嚇人,或越來越無鬼可怕。有句俗話叫“心中有鬼”,這才是國人的要害。心之魔深藏起來,表皮卻人模君子樣,甚至“圣人”模樣。人人好為師,不露鬼心腸。鬼文化不發(fā)達,并不是件好事情。因為鬼并不止于青面獠牙,更多高大山白富帥偉光正的“正善”面孔背后有真鬼存在!我怕這個![呲牙][偷笑]
 
——紫丁
 
 
紫丁。男。成都人61年生。民間獨立詩評人。
 
 
這樣的問題好像已經(jīng)設(shè)定鬼是存在的了,我真沒見過,但我知道某些通靈者甚至科學(xué)家們見過(廣義上的鬼)。考慮到小地球上的小人類真是太無能太孤寂太絕望了(不管怎么折騰都宿命難逃)能多一種可能多一種維度多一種陪伴倒是好的。
對于他們我不是怕,是尊重,甚至是心疼。那些看得到他們與他們?yōu)榘楹退麄儗υ挼娜艘枚辔⒚舳嘧詰俣喙陋殻∥乙娺^這樣的人,不知比我微敏自戀孤獨多少倍。可能他們較凡人更能感受得到大悲傷。我一凡人我能說什么呢?我保持緘默為好。
 
——沉語
 
 
沉語,無定義,無定所,無夢想
 
 
怕鬼是鄉(xiāng)村生活的一件大事,在沒有宗教的中國鄉(xiāng)間,鬼(包括先人和他們所有的同時代人)承擔(dān)著關(guān)于前生今世、刪惡有報甚至末日審判的智能。當(dāng)然其中的邏輯非常混亂,傳聞多多但始終沒有驗證。很多的鬼故事屬于針對人類恐懼本能的創(chuàng)作,另一些屬于細節(jié)上的誤會。反正我小時候聽過無數(shù)鬼故事,包括父親親口講述的,但從未遇到過。有時候深感恐懼,主要來自語言和思維,來自對黑暗深處不可知事物的本能恐懼。
 
這就是害怕,成年之后也沒有好轉(zhuǎn)。例如一個人住酒店,就害怕,但依然是來自對其他人言說的想象,困了也就忘記了。但我非常不贊同“鬼并不可怕,人比鬼更可怕”這樣的說法,因為如果鬼都是先人,他們憑什么為當(dāng)下的邪惡背鍋呢?如果鬼極其一切不過是人的比喻,那么人確實比鬼可怕。人創(chuàng)造了鬼的概念,為自己承擔(dān)一些不可見人的事物。
 
——李黎
 
 
李黎,編輯,小說家,詩人。
 
 
七月半這幾天,一個人不敢在外邊走,好像有點點相信有鬼。相信有鬼,因為人總要有個去處,將來我會到哪里去呢?可能要做鬼,做鬼總比啥都不剩好,雖然我從來沒見過鬼。去年姑媽去世,今年同齡的一個同事朋友去世,我有時候會想到她們,我沒看到她們在空中飄,但說起她們,就自然放低聲音,怕她們聽見似的。人是群居動物,卻是很孤獨的,做鬼后一定更孤獨,所謂孤魂野鬼。人是復(fù)雜的,做鬼后卻一定很單純,因為身體都沒了啥都不需要了,比得道還徹底。
 
——洪朝暉
 
 
洪朝暉,女詩人,綿竹人。合著詩集《未來式》。
 
 
七月半啊,鬼節(jié)啊這些,我沒有感覺。所以沒有怕不怕。但我是怕的。比如我怕死人,不論是朋友親人還是陌生人,只要是死人,我就害怕。我不敢看。即使不看,也會害怕很久,主要是晚上,一個人不敢關(guān)燈不敢睡。我也不知道我是怕什么。說怕死人吧,活人都不怕,我為什么要怕死人?說怕鬼吧,死人又不是鬼,我也從未看見過鬼。
我沒看見過鬼,但我相信有鬼。可能正是因為沒有看見,才怕。所以我們其實是害怕我們看不見的,我們不知道的。不管這種看不見和不知道的,是鬼,還是別的什么。也就是說,看不見的,和不知道,比鬼要可怕得多。
 
——文康
 
 
文康,非非詩人,八十年代參與第三代詩歌運動。著有詩集《掉下去》、《混》、《半個人》,小說等。現(xiàn)居成都、西昌兩地。
 
 
圣人如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架不住千年來老百姓好作鬼神之論。比如,“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諸如此類。無論是鬼還是神,都不是我們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事物,往往與鬼神相伴的,還有匪夷所思的超能力,所以鬼神令人又敬又怕,敬是希望獲得超能力的相助,怕是擔(dān)心超能力的惡加諸自身。
七月半鬼亂竄,我們江西也有此種說法,也流行七月半期間焚燒冥鈔紙器祭奠先人鬼神。在上海我看到有人燒紙,并且在地上外圍用粉筆畫一個圈,但不是一個封閉的圈,而是留有缺口,似乎是給鬼神的進出留了一道門——當(dāng)然,這種做法純屬生者的頗為有趣的想象了。
我相信,鬼神是存在的,雖然沒見過。但并不害怕,心中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坦然。我覺得人的大腦無法想象出不存在的東西。相信一種未見過的未知物,比否定它的存在要好。
鬼神是否存在,其實是唯物與唯心之辯。隨著人類對自身和世界認(rèn)識的加深,無論是唯物,還是唯心,其內(nèi)涵和外延都有可能改變。我們曾經(jīng)的唯心,沒準(zhǔn)也是唯物之一種,而我們確鑿而堅信的客觀存在,說不定也是宇宙意識的幻象,這也是心經(jīng)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要表達的意思吧。鬼或者神,只不過是建立在我們淺薄的認(rèn)識論上的一種詞語命名罷了。
 
——葉明新
 
 
葉明新,男,江西人,作家、詩人,現(xiàn)居上海。
 
 
不怕鬼啊,怕人,活的這小幾十年,鬼沒傷害過我,人傷害過。
至于是否相信鬼的存在,我肯定信,我相信大自然中絕對有某種人所不了解的靈性存在,人類知道的還是太少了,手長腳長長不過自己的視力范圍。
身邊有親近的人也提前做了鬼,生前都是很好的人,不覺得他們變了鬼就會改變本性。
關(guān)于害怕的問題,我真正害怕的應(yīng)該是邪惡吧,或者說很多普通人身上都潛藏的一種惡意(按正常邏輯:承認(rèn)善意的存在就要同時承認(rèn)惡意也存在),那些邪惡和惡意,有的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了,有的還隱藏在深處。
目前以我的認(rèn)知程度,畢竟沒親自跟鬼打過太多交道,說不了太多,但人不同,人性中邪惡的部分,我經(jīng)歷過,也感受過,它讓我恐懼,更讓我絕望
 
——李昕
 
 
李昕,詩人,先鋒小說作者,畫家,現(xiàn)居杭州。
 
 
開門的時候,突然門后有一個人,會被嚇一跳,我認(rèn)為這是怕鬼的一種。小時候想象力無邊,會明確的怕鬼,成年后知道想象力的邊界,理性上不怕了,但潛意識中依然害怕,這是一種怕鬼的本能。
怕鬼是怕死的一種延伸,要不然鬼并不是未知之物,鬼是具體的,是人變的,而人為什么要害怕?或許鬼的形式就包含著對生的否定,羞辱,詆毀,鬼是人活下去也將毫無尊嚴(yán)的例證,鬼更像是一種恐嚇的手段。這樣說來,鬼豈不是道德作用更多?這或許是巫術(shù)時代傳下來的功能,除了對生的延伸,也作為對生的監(jiān)督。
有鬼很好,和親人們朋友們死了又在一起,多好,世界很溫暖,我愿意相信,讓這個概率世界更有人情味一些。
 
——而戈
 
 
而戈,詩人,編劇、影視策劃人,現(xiàn)居北京。已出版詩集《這是尾巴》《LIKE WHAT》。主要作品有《性壓抑之詩》《大象》《別動:獻給此刻的你》《我發(fā)光的朋友們》《麻木》等。
 
 
謝謝楊黎。我經(jīng)常對學(xué)生說,提問往往是比答案還要重要。“楊黎請問”,此之謂也。就生活在當(dāng)下的語境狀況下看,人類已經(jīng)不敢以理智的態(tài)度自詡于可以討論清楚一切問題。尼采在上世紀(jì)之處已經(jīng)提出一切價值需要重估的意見。而顯然我們沒有能夠完成這個任務(wù)。個人對自身情緒的把握,不僅僅在于其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在個人的閱世經(jīng)驗之外,還要受到集體潛意識、前文化,或者是人類基因記憶的的作用。怕鬼嗎?怕嗎?即使是你是完全的無神論者,理智上你應(yīng)該是不需要怕,但在理智之不能控制的深層意識潛意識,前意識,無意識。在面對陰陽浩大的轉(zhuǎn)移之時,有時候你卻會有莫名的懼意。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不需要感到困惑或是矛盾。當(dāng)然,我也愿意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有時候不信但也可以害怕”,那只能說,那種不信,不是“不信”的真信。但是誰能做到“真信”呢?也許只有擁有某種真信的信仰,才可能有真正的“不怕”。但是徹底的無畏,往往又是我所感到“怕”和寧愿拒絕的••••••
 
——賢茂
 
 
覃賢茂詩人,作家。發(fā)表著作主要有:《易經(jīng)說什么》《聞香識人》,長篇武俠小說《海棠夫人》,人物傳記《古龍傳》《金庸智慧》《梁鳳儀傳》《李敖傳奇》《金圣嘆評傳》《柏楊傳奇》《瓊瑤傳奇》等,武俠小說研究專著《金庸武俠小說鑒賞寶典》《金庸人物排行榜》《金庸武學(xué)地圖》,長篇小說《黑路》,長篇電影小說《芳香之旅》,長篇動漫小說《中華小子》《變形金剛之星際神話》等。
 
 
單純說怕不怕,我不怕,我媽媽從小跟我說,能跟死掉的親人見面,是非常榮幸的事,我酷愛回外公的老家去上墳,最早做的“雕塑”都是給外公的“寒衣紙”,還有自己創(chuàng)造的各種房子和花朵。最近幾年的學(xué)習(xí),也的確讓我更加好奇“平行宇宙”或者“集體潛意識”的存在,運用心理學(xué)知識理解催眠、理解鬼上身、那些南美洲可以瞬間人格轉(zhuǎn)化的治療者、水晶球里所看到的未來,等等。你可以自己去判斷什么是真的,什么是作怪的婦女式迷信。我不怕鬼,我怕蛇和肉蟲,哪怕很小的肉蟲。對于堅持不相信鬼或怕鬼的人,我認(rèn)為他們的世界觀和我的,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袁瑋
 
 
袁瑋:
1985年生于北京
現(xiàn)居杭州
曾為藝術(shù)類刊物策劃人,媒體從業(yè),視覺設(shè)計策劃,占星師
主要創(chuàng)作:詩歌、攝影、繪畫,以及跨媒介作品
 
 
今天我恰巧讀到齊澤克笑話里的屬于一種拉康式的真實的例子:“史密斯不僅不相信有鬼;甚至也不怕鬼!”。接著,我就直接篡改了其另一個關(guān)于上帝的例子,如下:“鬼非常可怕,除了一點——它根本就不存在!”據(jù)家人說,我在三歲時見過我爺爺?shù)膵寢專钱?dāng)然是鬼)。我爸爸是捕魚出身,卻是無神論者,也絕對不相信存在鬼,他在家里經(jīng)常跟我媽爭執(zhí)。關(guān)于鬼的話題,我相信讓大多數(shù)的中國家庭充滿了一種無信仰的錯亂感。從我有記憶起,我確實沒見過鬼。從看聊齋開始,我逐漸接受了一種不同次元論的宇宙觀,這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對神秘感的想象需求。至于怕不怕鬼?我連人都怕。
 
——方閑海
 
 
方閑海,1971年11月生于浙江岱山。現(xiàn)居杭州,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教師。詩人、藝術(shù)家。黑哨詩歌出版計劃主編。
 
 
我應(yīng)該是怕的,比如昨天晚上,我一個人睡在酒店的房間,突然想到電影中的某個場景,有個女鬼,四肢爬行,攀上床來,我心生恐懼,馬上強迫自己想點別的,比如眼前的一堆麻煩事,這才冷靜下來,與之相比,鬼根本不算什么。由此可見,我是相信世上有鬼的。如果不信,這人就太沒意思了。現(xiàn)在我正坐在我老婆奶奶的靈前,昨天晚上,她死了,現(xiàn)在應(yīng)該變成了鬼,就飄蕩在生前的家里。我,還有其他的人,都很從容地談笑風(fēng)生,沒有人害怕,燒香燒紙,各種儀式依次完成,力求讓她滿意。她應(yīng)該是滿意的,如若不滿,早就興風(fēng)作浪了,鬼是有這個能力的。人都會變化成鬼,無處不在,散落于另一層空間,沒人知道那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恐懼就來自未知。希望初入鬼界的奶奶能告訴我。算了,我對那也興趣不大。
 
——張敦

 
張敦,原名張東旭,作家。
 
 
我一直怕鬼,收到你的微信,又怕了一次。很多人不信有鬼,所以不怕,這很正常;很多人信有鬼,所以怕鬼,這也很正常。我現(xiàn)在的怕鬼,不全是怕鬼本身,也不全是怕鬼造成的某種傷害和結(jié)果,而是怕鬼喚起的某種記憶,小時候聽鬼的記憶,那比鬼更讓人害怕。每到晚上就說鬼,一個人接一個人說,他們說的都是真人真事,或者親身經(jīng)歷,從不虛構(gòu)或杜撰。我從小養(yǎng)成的,就是這種世間真正有鬼的認(rèn)識,一直到現(xiàn)在,那么多年的學(xué)校和科學(xué)教育也沒有洗掉我認(rèn)為的鬼的存在。但是我現(xiàn)在比怕鬼更怕的,是怕沒有鬼,因為一旦真的沒有鬼,那不但意味著我們沒有了彼岸,也意味著我從小建立起來的此岸也是假的。
 
——東林

 
林東林,作家、詩人,著書多種,現(xiàn)居武漢,自由寫作、旅行及攝影。
 
 
小時候怕,大了以后好多了。可能跟成年后看的文學(xué)有關(guān)?比如《聊齋志異》,里面有惡鬼,也有好的鬼,美女什么的。感覺如果有鬼,那邊也挺亂跟人間挺像,這么一說,鬼啊,地獄啊,天堂啊,基本都是源自人的想象吧。說來說去,感覺什么都沒說……簡單說還是怕鬼,比如我除非不得已,不會看恐怖片……
 
——狗子
 
 
狗子,1966生,寫作者。
 
 
為什么要怕鬼?我喜歡鬼,特別是像《聊齋》里的鬼。鬼肯定是可遇不可求的一種意外,一種正常生活之外獲得的饋贈。我也參加過諸如美國每年萬圣節(jié)晚上的裝神弄鬼,威尼斯狂歡節(jié)、新奧爾良狂歡節(jié)上的鬼魅也都讓人感受到非凡的快意。與鬼共舞,就像圣桑那首《死神之舞》,是與黑暗之心的痛快享樂。有時,我自己也會變成鬼,比如喝醉了之后。鬼,無非是不經(jīng)意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的親密形象,我有什么理由害怕或拒絕呢?
 
——楊小濱
 
 
楊小濱,生于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畢業(yè),耶魯大學(xué)博士。現(xiàn)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大學(xué)教授,《兩岸詩》總編輯。著有詩集《穿越陽光地帶》、《景色與情節(jié)》、《為女太陽干杯》、《楊小濱詩X3》、《到海巢去》等。近年在兩岸各地舉辦個展“涂抹與蹤跡”等,并出版觀念藝術(shù)與抽象詩集《蹤跡與涂抹》。
 
 
鬼是讖諱,祭如在對鬼很誠懇,但也把鬼家的稱呼省略了。唯物主義世界觀洗禮夠干凈,但沒有什么是徹底的,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給鬼燒紙,成了“寧可信你無,不如信你走”。這是社會生活層面的鬼。再說一下中陰身,鬼成了有靈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冗余,那些上吊的、跳橋的、死于廣場的……更容易卡在二級緩存里,成為永遠的幽靈,我考慮在一些重要的忌日應(yīng)該節(jié)日,就是不要性交。
 
——張三

 
張3,詩人。
 
 
不好意思,剛看到。小時候挺怕的,在家鄉(xiāng)淮安,放學(xué)時一個人回家,經(jīng)過小巷子,巷子里沒有人,巷子邊是小河,河邊是樹,拐彎時不知會看見什么?于是想到大人孩子講到過的鬼,總是怕有個東西突如其來的出現(xiàn),后來想,是害怕孤單,害怕一個人走?害怕未知,害怕變化,如果是這樣,現(xiàn)在,還是有點怕。
 
——劉暢
 
 
劉暢 女,詩人、畫家,現(xiàn)居南京。出版詩集《T》
 
 
怕。一個人住賓館時尤其怕。怕鬼甚至超過怕人了。歸根結(jié)底還是恐怖片看多了,主要是《午夜兇鈴》和《咒怨》鬧的。日本恐怖片真害人。他們的恐怖片沒有道理,就是赤裸裸用鬼嚇你。韓國懸疑片技巧就高多了,有心靈。
 
——安琪
 
 
安琪,本名黃江嬪,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寫詩,作文,畫畫。合作主編有《第三說》《中間代詩全集》《北漂詩篇》。出版有詩集《奔跑的柵欄》《任性》《像杜拉斯一樣生活》《你無法模仿我的生活》《極地之境》《父母國》及隨筆集《女性主義者筆記》等。兩次參與編寫《大學(xué)語文》教材。詩作被譯成英語、韓語、蒙古語、藏語、哈薩克語等傳播。個人創(chuàng)作簡歷被寫進美國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詞典》,李華英(音譯)著,稻草人出版社2010年出版。現(xiàn)居北京。
 
 
我從小就不怕鬼,因為小時候我跟隨我家的鄰居,一位給生產(chǎn)隊放羊的大叔去荒原上放羊,聽他給我講故事,講的全是美麗的女鬼,嫁給了書生或窮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來我讀蒲松齡,發(fā)覺有些和那位大叔的故事差不多,然而我相信他根本就沒有讀過那本書,因為他除了自己的名字,認(rèn)不了多少字,村里也找不到這樣一本書。我明白,作為與蒲松齡的老家臨近的地區(qū),我們從古至今流行同樣的故事。等我長大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真正可怕的,真的不是鬼。邵風(fēng)華,詩人,批評家,兼事小說與隨筆寫作。湖山社成員。
 
——邵風(fēng)華
 
 
邵風(fēng)華,詩人,批評家,兼事小說和隨筆寫作。湖山社成員。
 
 
七月半,只是佛教里的一個節(jié)日,又叫盂蘭盆會,或鬼節(jié),且明白說燒紙錢是迷信,毫無作用。但全中國人還是照燒不誤,這是為什么呢?迷信!或拜火。我也燒了的,就在我家門口的一個花盆里,邊燒邊念,自我滿足,還一點不后悔。我相信有鬼,鬼就是鬼道,和人一樣,也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人死后只有六分之一變成鬼,六道輪回。以上這些都是我從書里看來的。理論上我不怕鬼,實際上也不是很怕,膽小失眠生病時,我就怕。鬼的本事好像比人大一點,也不一定,人的本事也很大。
還有一點,人什么都敢吃,也吃人,但沒聽說和見過,人吃鬼,鬼肯定難吃的要命。
 
——小安
 
 
小安:詩人、作家。
 
 
我不怕鬼,小時候可能怕過,現(xiàn)在不怕了,因為我不相信。恐懼跟未知有關(guān),雖然世上有沒有鬼我也未知,但就是嚇不著我。也不愛看鬼片,相比之下,非鬼的驚悚片更嚇人。不過我喜歡那些與鬼或者陰間有關(guān)的儀式,祭祖、燒紙、上香、各種禁忌等等,很有意思,跟傳統(tǒng)或信仰無關(guān)。人類需要儀式,不僅是為心靈撫慰,而是一件我們生活中難得的正兒八經(jīng)的“事情”。它或多或少體現(xiàn)了我們嚴(yán)肅而脆弱的一面,怎么說,挺文學(xué)的。
 
——慢三
 
 
慢三,男,1982年生,寫小說,已出版小說集《這么大雨你還要去買褲子嗎》,長篇《影子里的戀人》。
 
 
我曾經(jīng)證明過一個悖論,用邏輯證明神存在是不可能的,同樣,用邏輯證明神不存在也是不可能的。人類從神話中誕生的,同樣也會終結(jié)于神話。但每個人都不可能見證人類的誕生史,也不可能見證人類終結(jié)史。
不管是誰,不管他是否為有神論,有什么宗教信仰,人的一生都活在神話中。我沒有宗教信仰,但我是一個堅強的有神論者。
西方的神和中國的鬼含義有所不同,但在人類擬人化想象中,其心理訴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中國有大量的鬼神是拿來用的,滿足升官發(fā)財、消災(zāi)避禍的譫妄,西方的鬼神是拿來敬畏的。
人在艱難困苦的時候,會把肉身和靈魂里的混沌情感自愿出租給神靈處理;當(dāng)一個人在恐懼的時候垂下身軀進行禱告,他已經(jīng)被鬼神統(tǒng)治了。我曾經(jīng)敘述過一個故事,在我是十四歲或者十五歲,具體忘記了,半夜從5公里外的一個村莊走回家,中途要路過一塊非常大的墓地,夜黑如漆,我走在路邊,大聲歌唱,速度越走越快,調(diào)子越來越高,總覺得身后有一個影子跟著我,當(dāng)我走出這片墓地的時候,全身是汗。時至今日,我在想,我的恐懼感從何而來?
  人類的恐懼來自他無法體驗的深淵和天空,他會認(rèn)為有一個鬼神在時刻關(guān)注他的存在,但人類卻無法證明鬼神存在或者不存在,當(dāng)他感到絕望的時候,他相信神靈會拯救他。我小時候半夜路過墓地的時候,沒有任何聊齋發(fā)生,但是,從很小時候的聽說鬼怪突然集中從我的意識里爆發(fā)出來。就是說,我在那個場域中,自動對自然界進行符號化解讀,模糊的鬼神形象對人類制造本能的恐懼。
如果有人說,他從來就不信鬼,不怕鬼,這個人肯定在說謊。無論廟堂高官還是田間大媽,每個人都聽說過鬼的故事,每個人都沒有親眼體驗鬼的生存方式,每個人都對鬼產(chǎn)生過恐懼。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每個人都有無法探測的深淵和天空,鬼神就存在那里。不管你是否相信有鬼神存在,鬼神就存在于人類經(jīng)驗不到的世界里。所以,鬼神是人類恐懼重要來源之一。怕鬼,證明你才是一個正常的人類。
在這個操蛋的世界里,人有所恐懼,他才有所避諱,鬼神的存在,在世俗意義上多少遏制人類的惡欲。鬼神絕對不可能統(tǒng)治人類,但鬼神會監(jiān)督人類所有的行為。
 
——鈍刀
 
 
鈍刀,廣告人,居上海。
 
 
我好像不怕鬼,哈哈,因為問心無愧,也沒做虧心事,因此不怕鬼敲門。血腥暴力的事物當(dāng)然怕,但單純說到鬼,除非是心里有鬼,應(yīng)該是不怕的。
 
——黃雯

 
 
1、在這個問題上,我差不多可以說,不怕。2、基于兩點:一,子不語怪力亂神;二,多年的唯物主義教育。這是根深蒂固的。3、吶,我還有一個邏輯:如果真的有鬼,好的,它要干啥?殺死我,那我不也成鬼了嗎?所以,我怕個鬼?4、鬼這個東西,基本上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的民間想象,連農(nóng)業(yè)時代的知識分子都不怎么聊的。5、也有聊的,比如蒲松齡、紀(jì)曉嵐之類,經(jīng)常聊女鬼,她們的主要目的是和寂寞的書生打炮。這種鬼炮,在蒲老先生看來,有時是危險的,因此可怕,但主要還是比較爽的,經(jīng)常財色兼收,一改吊絲地位,從此走上人生巔峰。6、我國的鬼,差不多沒有完成現(xiàn)代化改造,這一點落后于西方的僵尸和吸血鬼。當(dāng)然,這可能主要是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工程,將鬼排除在外了。7、因此,你看看現(xiàn)在的中國“恐怖”電影,只能裝神弄鬼,而且還土拉吧唧的。
 
——李九如
 
 
李九如,詩人,電影史研究者,評論家。廢話四中好學(xué)生。
 
 
“鬼節(jié)”跟鬼沒多大關(guān)系,主要還是人的活動。我以前在黑暗的地方會怕鬼,但是也可以克服,比如嘗試跟鬼對話或者跟鬼玩;有一次大白天,在一個荒郊野外,走著走著,我忽然也怕有鬼。但是這個時候,你如果告訴我我們工作室賺了1000萬,那我估計立馬就不怕了。這說明怕鬼或者更準(zhǔn)確的說怕鬼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假設(shè)我小時候不看恐怖片,從沒聽說過鬼,應(yīng)該也不會怕鬼。5000年前的人類可能也不會怕鬼,倒是會怕狼啊之類的大型動物。現(xiàn)在看來,“鬼”跟“自信心”“傷感”一樣,是化學(xué)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聊齋志異》里也有可愛的鬼,但一個人還是主要在害怕或者說恐懼的時候想到“鬼”。很多地方很多人又說鬼怕惡人,這是最讓我瞧不起鬼的地方了。語言造出了“鬼”這個詞,而我又是在這個詞的意義、文化下出生、成長,我怎么可能不怕鬼呢?而且我相信有鬼的存在,不然人死了就沒了,那多沒意思。只是到底有沒有這么具體的“鬼”?那只能是:鬼知道。
 
——不識北
 
 
不識北,詩人,腳本寫作者,設(shè)計師,居雙流。
 
 
以上按收到答復(fù)的先后順序排列

 
 
橡皮雜志淘寶店:
http://shop109733696.taobao.com
 
⭕《橡皮:中國先鋒文學(xué)》雜志由“橡皮先鋒文學(xué)網(wǎng)”演變而至,該雜志由廢話理論創(chuàng)始人、中國第三代詩歌運動代表作家和代言人楊黎主編,內(nèi)容包括詩歌、小說、理論批評和跨理論批評、跨小說、跨詩歌的跨寫作。
 
⭕雜志旗下創(chuàng)辦有獨立文學(xué)獎,評獎對象為當(dāng)代漢語寫作者,該獎一年一屆,一屆一個,獎給恪守獨立品質(zhì)、張揚先鋒精神和堅持天才關(guān)懷的卓越成就者。
 
⭕橡皮同時建有獨立出版機構(gòu),出版先鋒詩歌、小說,扶持年輕寫作者。
 
 
編輯、設(shè)計:不識北
版權(quán)所有:橡皮文學(xué)獎
 
作者:韓東 徐敬亞等
來源:橡皮文學(xué)獎
 
http://mp.weixin.qq.com/s/MtwnsWmumOneyj_b1SYduA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а√在线地址| 高清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放|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 日本全黄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溢出》by沈糯在线阅读| 高清国产美女**毛片在线|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国产妇女馒头高清泬20p多|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91精品视频播放|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女人l8毛片a一级毛片| 国产一级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tscd合集|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女人和拘做受口述| 唐人电影社欧美一区二区|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国产|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一级一级毛片看看|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好男人社区在线www|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538在线视频二三区视视频|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二页| jizz免费看| 欧美大荫蒂毛茸茸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