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赤子其心,錦繡其文——作家談正衡的文學路

       在我印象中,蕪湖作家的書還從未像談正衡這樣攪動全國書市,暢銷大江南北。2017他的新著《節氣的呢喃與喊叫》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名錄;《味蕾的鄉愁》作為2017上海書展精品書,被《文匯報》列入最值得購買的100本好書單予以推薦。此前他的《梅酒香螺嘬嘬菜》《清粥草頭咂咂魚》《說戲講茶唱門歌》都風行書市至今未涼。至此,本埠與外地的許多讀者與粉絲都想了解談正衡,了解他的經歷,了解他為什么有寫不完的江南,寫不完的故鄉。

 他的往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文學社一本油印的詩刊上遇見談正衡這個名字,名字下那幾句詩到現在還記得分明:冷落而孤寒/俳佪在黃昏/淋濕的山花/丟了歸去的路徑……沒成想,接下來二十幾年我跟他會朝夕相處。
       太熟悉的人、太熟悉的景常常無從說起,仿佛房前屋后的植物那樣,雖然并不漠視,也從來沒想過要如何描述它們。我對作家談正衡就是這樣。我們曾多年在一個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里編稿看稿,他是我們晚報副刊部的頭,我們一起策劃版面,一起評說作者,一起吃飯,一起打牌下棋。他在蕪湖租房那陣,晚上在報社寫稿寫遲了,或想洗個熱水澡之類,我便邀他去我洗布山住處,我那時因妻子外地工作形同單身。而談老師租屋是房東一個舊廚房改造的,太簡陋,就一桌一床。夏天里曾有蛇爬到他床上,半夢半醒中他居然敏捷地將蛇捉住,丟到窗外,繼續睡。
       談老師是吃過苦的人,小小年紀就承擔過生活重擔。二十多年前,我們去績溪開創作筆會,歸途中說起他童年往事。一個夏天他從村莊茅缸里撈蛆給小鴨吃,挑著糞桶過渠溝,個頭太矮,暴雨后溝水陡漲,行到中間雙手按不住上浮的糞桶,進退不得,慌亂中糞桶傾翻蓋他一頭蛆蟲,臭而且惡心。當時聽了,我一聲不語。我也撈過蛆喂雞鴨,蛆蟲的蠕動和臭,記憶深刻,我能想象一個少年有過那樣遭遇后,內心有多沮喪與沉痛!
       當然他青春期的苦難不只是物質生活的窘迫, 在新出版的專著中他曾自述:“38年前,在南陵縣石鋪公社一個叫楊村的知青點,我孤獨而絕望地躺在床上。由于早春赤腳下水田勞動而受強寒刺激,微血管痙攣收縮,內耳由此得病,一夜之間聽力幾乎全部喪失。我是赤腳醫生,我懷疑腦子里還長了腫瘤什么的,我固執地拒絕外出治療。想到父親因所謂歷史問題正被隔離監管,兄弟姐妹早已如覆巢小鳥各分東西,逃到各自的乳母家,更兼自已初戀失意……剛過20歲的我,便覺得自己已歷經滄桑。路,似乎走到了盡頭。”
      但青春歲月里,即便苦難,也是詩意的。他繼續寫道:
      那是一個窗外開滿野薔薇花的暮春的午后,一直守在我身邊的同學,替我從郵局取來包裹,拿出一本《普希金文集》,站在床頭對著我耳邊大聲朗誦了《致大海》、《致察爾達耶夫》,還有《自由頌》……在那片充滿暴風雨的大海上,所有的水手和舵手都已死亡,不屈的詩人仍唱著“往日的頌歌”:懷著對光榮、善美的希望/我毫無畏懼地望著遠方……
      淚,緩緩從他的眼角浸出,都是他無比熟悉的詩章,可從未被如此強烈地感染、震撼!一剎那他緊閉的心扉訇然中開,幾乎是大聲喊出:我要看一看鮮花,聽一聽鳥鳴,我要讓生活進入一個真正的詩的世界!一種新生和覺醒的歡愉,將他緊緊包裹。
1977年的深秋,談正衡參加了文革后恢復高考的首屆考試,他想考北大,那時滿心里裝的都是北大的人文逸事,以致讓他覺得不上北大,人生意義何在?夜晚在清寂的煤油燈下他寫下了長詩:《一個湖,一個未名的湖》。當然北大沒有給他同等的熱情,更沒有擁抱他,倒是他的一個“初戀”走進北大,在未名湖畔給他寄書。多年后他回首:
       我感謝那個暮春季節里給我郵寄詩集的女孩,還有詩集扉頁右下“1981年春于北京大學”的一行鋼筆簽名。其實,她并不知道我那時正被命運扼緊了咽喉。我曾反復地誦讀《致凱恩》:“記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眼前出現了你/猶如曇花一現的幻影/猶如純潔之美的精靈……那里面,一半是我的初戀,一半便是我對她的祝福。
       每個人都有一些故事留在那個季節不再回來,任你作怎樣的呼喚。
       時光荏苒,蕪湖師專畢業后他分配到西河中學教書。學校緊倚青弋江,這條河對他對我都有著異乎尋常的意義。它是條母親河,我們一樣喝著河水長大。他因此寫過很多的關于青春歲月和那條河的文字。其中兩萬多字的大散文《青青弋江水》是他很有影響的作品,2014年在安徽省作協舉辦的首屆散文大賽中獲獎并入圍前20名結集出版。再后來,他調到縣城文化館,又進了蕪湖日報社,做了編輯,直到退休。如今,他住在蕪湖長江長。依舊是青弋江與長江交匯的地方,雖然談正衡寫過很多“鄉愁”,其實他一生都沒有離開母親河,離開故鄉和江南,這也是他后來不斷寫水鄉、寫小鎮、寫美食、寫江南風俗、寫底層人物的原由所在。他熟悉這片故土,從沒離開過。


他的創作
 
       有評論說談正衡是屬于經驗性寫作的作家,我以為基本正確,他不屬于靈光閃閃妙筆生花的那一類型,但經驗的獨特性往往也能成就一個作家,讀者朋友一定還記得《魯濱遜漂流記》和《飄》,這兩本名著的作者,都曾當過記者,前者依據真實故事創作,后者書中女主公就是作者的影子,某種程度來說作者丹尼爾·笛福和瑪格麗詩·米切爾都是經驗性寫作者,瑪格麗詩·米切爾一生只寫過這本暢銷書《飄》,但不影響她成為世界著名的作家。同樣也做過記者的談正衡,他的筆也一樣保留了自述式的率真,江南的植物、故土的風情、民間的人物、天空的鳥、水里的魚,一樣樣爛熟于心,等歲月久釀,便人書俱老,雖然還不是汪曾祺的淡泊,沈從文的天真,但他不激不厲地游走,指指點點的羅列,人物悲時,心有戚戚,花鳥俱來,意興闌珊。如果說有枇杷晚翠之類,我覺得作家談正衡的寫作便是之一,花甲之年,筆喚春風,年年新著,本本暢銷,可謂聲名鵲起,贏得出版界深度關注。
       我個人覺得談正衡的文學創作應該分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純文學寫作,時間很長。第二階段是地域文化與民間文化的集中寫作,是近幾年。
       純文學創作很早,可以說萌牙于他青蔥歲月,本文開頭的詩句,便是早年的他胸腔發出的呢喃,抒情、空靈,還有稍許的矯情。從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他先后在《安徽文學《清明》《星星》詩刊等雜志上發表作品。但數量與質量還不足以引起主編與讀者關注。早期出版散文集《長河流月》《熱寫冷識集》《靜夜涼風》,中篇小說集《白狐》及詩集《五月之岸》。這些書極有厚度,但發行有限,也未在參評中獲得像樣的獎項,成書多年,籍籍無聞。但其實書中有很多的篇章很美很有水準,如果深讀,足以打動你,是珍珠蒙土,苔花向陰。我以為即使沒有后期創作,談正衡都值得我們尊敬。2004年,談正衡受蕪湖市委宣傳部委托,在《人民日報》刊發介紹蕪湖改革開放的整版長文《放歌一曲大江東》;2009年11月,領銜為《光明日報》創作《蕪湖賦》,可以看作是本地官方之認可。而于大范圍來看,談正衡依舊只是活躍在蕪湖文壇的作家,他的作品未能進入全國視野,甚至也未獲省一級的重要文學獎項。一個作家,跋涉在文學之路,必然要承受常人難以體味的寂寞,更多人是一生也走不出困境。
       談正衡走出來了。開始他創作生涯的第二程。2011年秋,他卸任部門主管,工作相對輕松后,潛心開始了“江南文化系列”的創作。連續出版《梅酒香螺嘬嘬菜》(遼寧教育出版社)、《清粥草頭咂咂魚》(中國華僑出版社)、《說戲講茶唱門歌》(遼寧教育出版社)、《舌尖上的江南》(與人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故鄉失落的鳥》(武漢大學出版社)、《二十八城記》(清華大學出版社)、《江南花事》(武漢大學出版社)、《童謠思故鄉》(上海東方出版集團)、《民國才女》(與人合著,重慶出版集團)、精裝本《節氣的呢喃與喊叫》(萬卷出版公司)、精裝本《味蕾的鄉愁》(萬卷出版公司)十余本書,多次進入暢銷書行列。《梅酒香螺嘬嘬菜》參加2012年香港書展,入圍“一百本好書”。《故鄉失落的鳥》2014年由武漢大學出版社選送參評“第六屆魯迅文學獎”,2015年獲國家“首屆呀諾達生態文學獎”;《節氣的呢喃與喊叫》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7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是多家出版社一致公認的“作品內容充實,文筆靈動,適合休閑、放松,寄懷田園,了解過往歷史”的精品。
       也許有人會驚奇,談正衡怎么一下能寫出這么多書來?我不驚奇,他有幾十年積蓄的陳貨在倉庫,這些暢銷書是以他前面幾百萬字籍籍無聞的書作基礎,只需稍加改造或者直接取來即可,如果沒有純文學的階段,就不會有當下的系列井噴。
       在這一波書中,依舊有純散文式的書,如《故鄉失落的鳥》,也是經驗性的筆觸,童年的記憶,故鄉的回味。但寫得自然、平和,也美。作家唐玉霞說,看《故鄉失落的鳥》,我很羨慕談正衡這一代人,有很多記憶,而且是美好的記憶,取自天然的東西無論如何總該好過后天人工合成的吧?這代人有很多眼睛看到的而不是自己做出來的記憶,記憶成為回憶,而我們這一代人眼睛里沒有什么可以珍愛的記憶,我們不回憶。不是不需要是沒有。一個有經歷的人,于創作真的是一種難得的財富。
       2017年6月10日,談正衡應湖北武漢市“名家論壇”邀請,舉辦“江南節氣舊時衣”講座。6月11日,在武漢最大書店卓爾書店舉辦公益講座“何處是江南”。7月11日,出席在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舉辦的“談正衡新書分享會”,作“誰識江南舊時味”專題演講,并現場簽售兩百多本書。7月14日,以“精品書作家”身份出席在蘇州舉辦的江蘇省第七屆圖書展,作專題演講并接受江蘇電視臺現場采訪,簽售三百多本書。8月中旬舉辦的上海書展邀請,并作專題講座。其中《節氣的呢喃與喊叫》一書,首印一萬五千冊,上架后第二個月即告罄。當然這一段已經不是作家的創作,而是作家的活動了,暫且打住。

他的日常
 
       前一陣,蕪湖文學圈內人聚會,總有人感嘆蕪湖作家陰盛陽衰,不錯,蕪湖的確有一批、一大批優秀的女作家,金花朵朵,朵朵鮮艷,令須眉汗顏。可是眼下男性作家中有一個談正衡,多少可以得一份安慰。從作品的影響力、暢銷程度與創作勤勉上,談正衡堪稱蕪湖男性作家的旗幟,至少我本人這樣想過。其實蕪湖男性作家中近年也有很厚重的長篇出現過,吳蘭波的人物傳記《戴安瀾》、范云松的抗戰小說《忍無可忍》、孫再平合著的描寫基層干部的《娘千歲爹萬歲》沈光金的歷史長篇《匣中劍》等,都是幾十萬字一部,這些作品放到全國也是高質量的。可惜沒有暢銷,沒有書商特別青睞,就是在蕪湖本地讀到它們的人也不多。這是文學界、讀書界常有的事。在網絡如此沖擊下,傳統書界依舊活躍,而純文學作品依舊寂寞。
       地方的就是民族的,寫故土,寫水鄉,寫江南。作家談正衡找準了文學與市場、文學與民俗的結合點。如今市場馱起他的文學夢,向高處遠處高歌猛進。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他收進書里的一篇篇不是純散文,散文類雜志不一定能上,但那又如何,只要飽含文學的元素,只要有閱讀的愉悅,只要有過往的風情,作家何樂而不為呢!假如你執意,堅持純文學,也可以不走市場,可以去征服所有的純文學期刊,像莫言、路遙、賈平凹、王安憶、余秋雨那樣,可是中國又能有幾個這樣的寫作者,如果說他們是大樹,自然也需要小樹和花草,書界需要談正衡這樣的作家,讀者也需要,這就是市場。
       而今,圈內人小聚,總聽到有人半開玩笑地喊他談大師或談旗手,談正衡并不惱,也未必真享受這樣的稱呼。生活里的談正衡,有些懵懂,聽力欠佳的他,給人以憨態,聚餐桌上,只聽他的大嗓門說個不停,言語間也少心機,如果成心跟他斗嘴,八成他會落進別人語言陷阱。講花鳥蟲魚旁門左道鄉里人物,他能侃侃不休,無所不知。有人說沈從文是赤子之心,星斗其文,我以為談正衡也有赤子之心,他的心地多半單純無謀,更無害人之心,幾十年同事下來,我能肯定這一點。他不是心機深的人,只要看他下棋便能知曉,他總是一味與對手大打出手,刀槍并舉,舍命相拚,圖的是痛快,勝負倒放到其次。他有赤子之心,但我不想說星斗其文,那是目前的談正衡擔待不起的,可以稱道的是他下筆洶涌,滿紙錦繡,多產高產,廣種廣收。而且以他的勤勉,應該可以走得更遠。目前他已著手寫一個長篇,他也曾表示過,一個作家如果沒有像樣的長篇是不成的。我們可以靜靜期待他的長篇問世,若是還能暢銷,則蕪湖文壇甚幸矣!
 
      作者簡介:
荊毅,本名董金義,中國作協會員,安徽省作協理事,現供職于安徽省蕪湖日報社,曾從事副刊編輯近二十年。散文集《庸常歲月》獲安徽文學獎,校園讀物《中小學生典故必讀》2004年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散文新著《浮光碎影伴流年》不久前出版。作者以散文創作為主,善于從生活細微處捕捉具有精神價值的情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更新国内自拍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娇小xxxxx性开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色网站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好男人好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老子午夜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xxxⅹ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免费视频| 在线视频网站WWW色|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毛片大片免费看|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18禁裸男晨勃露j毛免费观看 | 奇米视频888|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爱豆传媒在线视频观看网站入口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182tv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成年人在线免费|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julia中文字幕|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免费看曰批女人爽的视频网址| 高清一区高清二区视频| 国产色在线com|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