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太:我在凝視一只鷹的飛翔
——布日古德詩集《鷹》序言
文/張玉太

布日古德詩集《鷹》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蒙古族詩人布日古德打來電話,說有兩件事,并說兩件事有因果關(guān)系!我問啥事,他說,一是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二是讓我為他即將出版的詩集《鷹》寫個序言。我好奇地問他何為因果?他說,那個小秘密就是,那一次你們來肇東采風(fēng)寫詩,你寫的那首《美人痣》,讀稿會上,有市領(lǐng)導(dǎo)參加,他說,詩都不錯,但我更喜歡這首《美人痣》,寫出了肇東的真實美,不是那種一首詩適用于好多城市。這種表揚你的話,你未聽見,就是一個秘密。我說我未聽說有領(lǐng)導(dǎo)贊揚,只聽說,那首詩放上了肇東的政府官方網(wǎng)頁。布日古德說,他喜歡我的詩,還說他知道我曾為著名詩人朱子奇、黃亞洲、李發(fā)模等人寫過序,并為詩人張不代的長篇小說《草莽》一書寫了編后隨想一文,被《求是》雜志采用。所以希望我能為他寫個序。這就是因果關(guān)系。他又說,他很佩服我奇妙的聯(lián)想,怎么一下子把黑龍江比為一位貴婦人,而把肇東比為貴婦臉上的美人痣呢!是不是人們常說的詩人的靈感如電光石火,瞬間突現(xiàn)呢?我說,我也說不清楚,我只知道當你熱愛并執(zhí)著地追求一件事物,你的腦海里就會不時地出現(xiàn)種種幻覺和幻想,有時自已也想不到會冒出什么奇妙的思路!
放下布日古德的電話,我就想,他所說的那個肇東市領(lǐng)導(dǎo)的話也許是真的,但不管怎樣,我不會過于在意它,——人家或許是一種客套和鼓勵呢。他姑妄言之,我姑妄聽之吧。至于布日古德熱切地囑我為他的詩集《鷹》作序,我自然是愿施援手,欣然允諾。
布日古德原名包玉峰,黑龍江省肇東市詩人,常用名為張黎明,使用過雨虹、雨鴻、黎明等筆名。布日古德,蒙語即是“鷹”。蒙族人崇尚雄鷹。雄鷹,這是一個浪漫而激揚的精神圖騰,它已融化于蒙古漢子的血液里。布日古德也不例外,他的性情中隱隱地透出鷹的影子。他的詩中更是對鷹不惜筆墨,熱情吟唱。在我的心目中,布日古德就是一只飛翔于詩壇的雄鷹,那翅膀很是矯健,那高度也令人贊嘆。我自從與他相識,視野中就一直有他的影子,可以說,我在時時凝視這只高高飛翔的北國之鷹!
他果然實力非凡,不負所望。如今,他已是多家文藝社團會員,除詩歌而外,也創(chuàng)作散文及歌詞,還是一名不錯的記者和文案策劃人。其作品發(fā)表于全國各地報刊,現(xiàn)已出版詩集《苦楚》、《鷹》兩部,代表作品為《長征三部曲》、《黃河三部曲》、《紅海灘》。
我與布日古德其實頗有“詩緣”。那“詩緣”即起始于風(fēng)光迷人的東北小城——肇東。記得那是一次類似于“蘭亭邀約”般的詩人聚會。東道主肇東市政府盛情招引,那片黑土地極度誘惑,促使我們這些詩人從四面八方趕赴黑龍江“三肇”之一的肇東。在肇東的日子里,我被主人的豪爽、熱情,也被那片熱土、那方風(fēng)情,深深地迷住了。情感激蕩之余,不由得信筆寫下一首發(fā)自心底的詩《肇東 好一顆誘人的美人痣》。在詩里,我任由著感情的河流放縱地流淌,將對肇東的贊美與熱愛,盡情宣泄筆端。我寫道:
乘著秋風(fēng)多情的翅膀
我從京城翩然飛來
肇東 我來尋找詩神繆斯
請告訴我 她在何方
肇東呵 你在我的想象里
應(yīng)該是蒼涼 悲壯
缺少綠色 缺少花紅
缺少南國那淡淡的幽香
可我錯了 錯了啊
你竟然有青海湛藍的湖水
你竟然有云南透亮的白云
你竟然有西藏神秘的佛光
肇東 你悠久的歷史
使我真切地感受到
金 元 明 清 古風(fēng)的蕩漾
肇東 你時尚 你現(xiàn)代
你竟然有“伊利”的乳牛
放牧在自己的青青原野
你竟然有“華錄”的旋律
回蕩在自己的晴空之上
在千鶴島 在濕地公園
我看到成群結(jié)隊的仙鶴們
悠閑地踱著方步 那氣度
真是鶴立雞群 儀態(tài)萬方
我想起了你——肇東
也傲然躋身于“國縣百強”
我們在綠夢湖上蕩舟
山光水色撲面而來
叫詩人們怎能不癲狂
他們或歡呼 或贊嘆 或默想
指點江山 詩興飛揚
肇東 你有一個很豪爽很善飲的家伙
他把詩 把酒 把友情和愛
勾兌在一杯里 讓人
暢飲 品味 口角生香
他就像一個濃縮了的肇東呀
我將你視為肇東胸脯上的一枚徽章
啊 肇東
你是北方的一只不羈的雄鷹
你是祖國的一座豐滿的糧倉
你是塞外的一處精致的盆景
你在我眼中呵 是生長詩歌的故鄉(xiāng)
假如 把黑龍江比喻為一個貴婦
你——肇東 就是貴婦臉龐上
一顆惹人矚目的美人痣
那么嫵媚 妖嬈 撩撥我的情腸……

我在此全篇引述,實在是因為對那次的肇東之行感觸至深,無法忘懷。
與布日古德就是在那次肇東之行中結(jié)識的。那一次,布日古德留下的詩篇是《五彩肇東》,發(fā)表于《國家詩歌地理》,繼而榮獲《詩刊》2016年天河杯全國詩歌征文二等獎。在肇東的三天采風(fēng)中,我看到布日古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詩歌的完美追求,他談起詩來,表情生動,話語直率,很有詩人情懷。
帶著友情的溫度,我在閑暇之余慢慢地翻閱他的詩,同時也是在欣賞。
我欣賞他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北大荒,熱愛內(nèi)蒙古遼闊無邊的大草原。他的詩絕少有小情小調(diào),總是充溢著正能量。他的詩又很講求技巧,讀起來富有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他有著詩人的天賦。
你看,他在詩里以沉醉的鄉(xiāng)情歌吟肇東的五彩斑斕。
那是父親的天空
那是雄鷹的蒼穹
那是上帝為父親膽量調(diào)出的底色
一切都在酒里
一切都在風(fēng)中
澇洲松花江邊的湖藍
八里城上空的翡翠藍
昌五老縣城的寂靜藍
所有的藍
都讓你心曠神怡
——《藍》
肇東的藍,藍得那么醉人。
肇東的綠
總是泡在酒杯里
像冰凌花一樣
醉了也知道南方和北方
——《綠》
肇東的綠,同樣令人一醉不醒。
一碗酒端起來
舉過頭頂
天黑了的時候
哪一把銅鑰匙
能打開鄉(xiāng)愁的鎖
——《黃昏》
仿佛那鄉(xiāng)愁,唯有酒來澆灌,方能茂盛生長。酒,已然成為詩人不可或缺的道具。
一個小船裝滿葦花的地方
一個小船裝滿野鴨蛋的地方
……
奶奶在我的襁褓里
放上一只鶴翎
希望長大后我會飛出哈拉烏蘇
有了鶴翎
我就屬于蘆葦蕩和藍天
——《哈拉烏蘇,我真實的故鄉(xiāng)》
詩人的故鄉(xiāng)哈拉烏蘇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是他生命的起源處,是他精神的歸宿地,愛的棲息地,也是他詩的根脈所系。
飲馬河洗過父親的脊背
飲馬河洗過我的腳丫
飲馬河洗過二丫的長發(fā)
飲馬河洗過小村的童話
——《小興安嶺》
飲馬河,無疑是詩人的故鄉(xiāng)河,他的詩句,應(yīng)該是飲馬河所啟蒙、所哺育、所喂養(yǎng)的。那是他靈感的不竭源泉。
大興安嶺啊——
諾敏河是你一路的相思
額爾古納、達賚湖、卓爾河、雅魯河、漠河、塔河的松濤
是你的交響樂團、是你的馬頭琴、是你的云雀、你的風(fēng)鈴
——《綠色的天堂》
你看他筆下深情吟誦的草原之河,此時此刻都成為了有情之物,我們能感覺到,整個大興安嶺似乎成了一曲宏大的多聲部綠色交響樂。
詩人對他家鄉(xiāng)的那片草原無比熱愛,也因它獨特的美麗、它蒼茫的歷史,無比為它自豪和驕傲,這成了他詩中屢屢呈現(xiàn)且常寫常新的意象。聽聽詩人的心聲吧:
我的家在草原上
草原——
我的祖宗是成吉思汗、忽必烈
我是天上的鷹、地上的馬
我是布日古德、巴特爾
我是草原上一把草、草灘上的一片花、瀚海里的一把沙
——《記住我的家》
詩人的生命已經(jīng)與這片大草原融為一體,已經(jīng)成了這塊土地上的“一把草”、“一片花”、“一把沙”,那么,他有什么理由不把飛揚而神圣的詩情獻給這片大草原呢?
到呼倫貝爾
長生天給你一片無限的蔚藍
到呼倫貝爾
遼闊的土地給你一個多彩的家園
到呼倫貝爾
敖包是你心底一座圣靈的神山
——《回到呼倫貝爾》
就像藏民對雄偉的喜馬拉雅雪山和莊嚴的布達拉宮一樣,詩人對浩瀚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同樣心懷虔誠與圣潔,那里天的藍,那里草的綠,那里雪的白,那里溫暖的敖包,那里的一切一切,仿佛就是他心靈永恒的歸依。由這里,我們仿佛探尋到了詩人的精神根脈,再由此去解讀他的詩,即可破譯其詩中埋藏的情感“密碼”,從而便可以與詩人的心靈息息相通。

我讀他的詩,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飛翔,他在詩中,就像一只鷹,在高遠的藍天下、遼闊的原野上,疾速而自由地飛翔。而且,一邊飛翔,一邊鳴唱。他歌唱大地、藍天、草野、繁花,歌唱鄉(xiāng)情、親情、友情、愛情,從大自然到人世間,他的歌聲無所不至,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詩人是一個貼近泥土像紅高粱父親一樣的人
詩人是高山,永遠峻峭巍峨
詩人不是神經(jīng)病
真正的詩人,在泥土里
真正的詩人,在百姓中
真正的詩人,吃五谷雜糧
真正的詩人,心里沒有霧霾
——《寫給詩人的詩》
讀了這幾句,就能理解布日古德的詩何以如此寫得輕盈而自由,如此接地氣,如此充滿正能量。原來,他的腳跟,一直站立在大地上,站立在泥土里,站立在百姓中。我贊同他詩中的觀點,“真正的詩人”,一定是“貼近泥土”的,一定是“吃五谷雜糧”的。他詩的根須深深扎在那片土地上,所以總是充滿著激情與熱力。我個人很是欣賞他的詩:既飄忽靈動,又貼近生活,接地氣。當然,他的詩還有上升的空間,比如敘述時稍嫌瑣細與拖沓,但這卻不礙詩情的傳達,無妨于他成為一個好的歌者。依我看,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的潛質(zhì),未可限量。我由衷地期待讀到他更好的詩篇。
最后,我要說,如果肇東是黑龍江臉龐上的美人痣,那么肇東詩人就是黑龍江詩群的佼佼者。祝福你,才情款款的布日古德!祝福你,美麗迷人的肇東!
今后,在詩歌的道路上,愿與布日古德共勉!是為序。
2017年11月20日

——————————————————————

張玉太
張玉太,筆名張帆。河北元氏人。中共黨員。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電視大學(xué)中文系。曾做過工會干部和會計。1995年任作家出版社編輯,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中國詩歌萬里行組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xué)中日詩歌比較研究會顧問。195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作品主要是詩歌、評論、編輯手記。曾為200多位詩人、老作家擔(dān)任責(zé)任編輯。著有《張玉太短詩選》、《卻疑春色在鄰家—張玉太詩文存稿》、《我為詩人做嫁衣》。責(zé)編的文集有《賀敬之文集》、《她還活著—臧克家紀念集》、《翟泰豐文集》、《魯藜文集》等,責(zé)編的詩集有李瑛的《傾訴》、《呂劍詩鈔》等,主編的有《朱子奇詩創(chuàng)作評論選》。

布日古德
布日古德:原名包玉峰,蒙古族。筆名雨虹、雨鴻、黎明;(常用名張黎明),詩人,歌詞、散文作家。中國音樂文學(xué)學(xué)會會員,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哈爾濱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

作者:張玉太
來源:興凱湖文學(xué)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U5MTg4OA==&mid=2247487771&idx=1&sn=e0d85e1952856c07f2d18e87a1d93ae3&chksm=971e13e4a0699af28b713773cac797bcdf62a5fd0eeddd30ac571acc5bcf7eebf23ad40fbe1a&mpshare=1&scene=1&srcid=1211DXU2a6TirZ4vrhTfw13a&pass_ticket=FHoAUDKRrvCLuBBAPdnCxzsvRFssuyk7TmA8J418gavg44PzYFGJdYupCWs%2F%2BPb7#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