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神話,詠唱英雄
2018-08-27 05:11:19
作者:謝曉霞
書寫神話,詠唱英雄
——評王天寧的《追夢書•神祗飛翔》
作者:謝曉霞(深圳大學)
在一個日益庸?;臀镔|化的時代里,詩歌不僅是我們遠離世俗紛擾,回歸真實自我,抵達生命本真的一個有效途徑,它還是我們能夠審美地、詩意地棲居的重要憑借。在王天寧的《追夢書•神祗飛翔》里,詩人再一次給我們拓寬了詩歌的疆界。尋找人的神性和英雄性,展現生命最美好最極致的狀態,回歸個體生命的崇高、莊嚴、神圣、寧靜和自由成為詩歌的新使命。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詩人自覺抵抗現實和日常,執著尋找個人生命和我們文化之間的聯結點的基礎之上。在這一點上,《追夢書•神祗飛翔》不僅是一部追逐夢想之作,也是一部詩歌意義上的尋根之作。這是對開辟和創造的尋找,這也是對勤勞和智慧的尋找,這更是對大寫的人類和偉岸的心靈的尋找。在尋找中,生命迸射出神性的光輝。
一、仰望神祗、尋找人類生命和智慧的源頭
《追夢書•神祗飛翔》幾乎一半的篇幅都是以史詩般的氣魄重述神話,追尋上古大神們的蹤跡。從盤古、女媧到伏羲、倉頡,詩人以飽滿的熱情回到神話,回到世界的原初,尋找人類生命和智慧的源頭。這在當今詩壇無疑是不多見的。當大多數詩人沉浸于個人內心世界,吟哦和呢喃一己的孤獨、苦悶和彷徨的時候,《追夢書•神祗飛翔》的作者卻將目光放到了更為高遠的時空。在遼遠的天際,他給我們重述神話,再現英雄,讓諸神重新降臨人間。
以神話開啟世界和生命的尋源之旅,是《追夢書•神祗飛翔》的精彩之筆,也是詩人的抱負所在。詩人到底要給我們尋找什么呢?這是開辟、創造、奉獻的大神盤古,在天地一片混沌,世界充滿無邊的黑暗和無際的寂靜的時候,盤古開天辟地,打破黑暗和沉寂?!澳汩L成一千八百丈的大漢/挺立在藍海和沉土之間”,“又經過一萬八千年/你站得如一棵堅實的巨樹”,“你把全部的生命豐碩成/天地之間的無窮萬物”。這是為人類補天的《女媧氏》,“你來了,從荒原上/修長的軀體悠長的發/臥蠶的彎眉如月的面”。為給人類支撐彌補失去了詩意的大地,女媧砍斷巨鰲四肢,斬殺黑龍,煉五色石,“挺舉著飛向破天/空中留下霞霓飄動的背影”。在這樣的詩句里,詩人想要表達的絕不僅僅是重述我們的上古神話,他更想為我們展示的是一種頂天立地的大寫的神格。詩人贊美神格是為了呼喚人格,呼喚人的神性,也就是生命最輝煌最神圣的質素。在這些質素中,世界和人類創造者的磅礴大氣、不拘一格、頂天立地閃耀著迷人的光彩,為我們這個平庸化和日?;臅r代里,越來越渺小越來越瑣屑的人類展示著生命更為高岸挺拔的存在。
神話是什么?詩人為什么要把自己的眼光和心靈投向這樣一個領域?布留爾認為神話是“原始思維”的一種,列維•斯特勞斯說神話是“野性的思維”,馬克思的經典定義認為神話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边@些都是人類學或者社會學視野中的神話。文學視野中的神話則是一切文學藝術的源頭,在某種意義上,各種文學類型都可以看作是神話的延伸和演變。如古希臘的詩歌和戲劇,就直接以古希臘神話為素材。中國的上古大神及其傳說雖然很少直接出現在文學作品中,但它們始終是文學的心理原型和重要要素。這一點魯迅就曾指出過,魯迅認為:“在古代,不問小說或詩歌,其要素總離不開神話,印度、埃及、希臘都如此,中國亦然?!爆F代作家們更多的是把神話作為文學創造的基本原型,人們在神話中尋找夢想,尋找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性的東西。可以說,神話是我們關照世界反觀自身最重要的參照之一。
在《追夢書•神祗飛翔》中,生命最極致的夢想在對諸神的贊頌中一一展開。這里有開辟、創造和奉獻的盤古,有因為創造而充滿歡樂和寧靜的女媧,還有黃帝和蚩尤大戰中偉大而英雄的黃,治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的禹,勤勞耕作、孝順忍耐的舜。在這些神祗身上,生命中的美好和崇高泛著耀眼的光芒。詩人以抒情的筆調仰望大神的光輝,追慕并尋找神性背后美好的人性。這是《伏羲•八卦》中伏羲創造充滿永恒而又神秘智慧的八卦?!澳阊鐾悦5奶炜?尋找著那顆太陽/還有無數顆星星/你走過蒼茫大地/記住座座山岳/還有條條大河/你視野里奔走起/鳥獸的身影/你的時空里轉換/季節的詩情/近的已經深入內心/遠的已經抵達萬物?!痹娙艘惨庾R到創造和自由之間的聯系,在神的身上,他看到了創造所賦予人類生命的大歡喜和大自由。這是《倉頡》中由倉頡造字所奏響的文明的華章,“自從你照著鳥獸的足跡/畫下萬物的影子/送走一個個沉落的太陽/人類即使在夜晚/也閃動著自由的翅膀/貫通著照耀古今的光芒/在時空里無限穿越/在萬物間自由飛翔?!?br />
把人從神的控制下解放出來,宣告上帝死了是西方文明和文化的跨越式進步,它標志著人的主體性的確立和作為歷史主體的個人的生成。中國文化中,雖然沒有一個里程碑式的與諸神決裂,但是以科學思維取代神話思維,以科學打破迷信卻是近代以來歷史的主要走向。在這種趨勢下,再讀《追夢書•神祗飛翔》,我們就會發現,詩人追慕上古大神,決不是單純的復古,也不是一廂情愿的造神和為神賦魅,他是要以神話這種民族集體無意識的產物來打破詞語和詞語之間的障壁、生命和生命之間的障壁,獲取語言和生命自由飛翔的可能。
二、在日月星辰和天地萬物中發現大寫的人
當人主動去探求生命最極致的自由和美好的時候,人的神性就出現了,人成為能夠在萬物間自由飛翔的神祗。在對諸神的尋找中,詩人尋找到了人,不是匍匐于地面,蠅營狗茍于個人利害得失的人,而是在天地大美之間尋找和綻放生命的神圣、博大、熱情、寧靜和莊嚴的人。為此,詩人選取了一組異常遼闊和博大的意象來表達他的發現、感動和震驚。
這里有天空、大地、太陽、月亮和星辰。這是《晴空》里遼闊舒展的人和自然:“藍天 心胸/云朵 心情/駿馬 歌聲/風兒 穿過草原”。在天地的廣闊背景下,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莊嚴?!芭艿搅颂爝?跑到一塊巨云的下面/我叉腰仰胸/尋找熱情的含義”。在天空的意象之中,詩人特別偏愛晴朗的天空,他要的是晴空萬里,白云飄蕩的明澈寬廣和熱烈澎湃。對著這樣的晴空,詩人“張開雙臂/向著天空呼喊——/我的天”!這是驚嘆,這也是人和天空以及宇宙之間最親密的互動。傍晚時暮色四合,黑夜來臨,詩人照樣能找到屬于他的感動?!凹兇獾暮诎祦砼R/風兒輕輕地吹起/璀璨的明珠/一半嵌上天空/一半散落大地”。《黃昏》里飛躍著的是大寫的人,“一個人的身影/高過了遠處的樹頂/一聲敞亮的歌聲/穿過幽深的山谷/向廣闊的原野奔流/黃昏里的心境/躍過暗黑的水流/站上剪影的樹頂”。在這些浩大的宇宙構成中,人是和天空、大地、日月星辰同等的存在,人熱情明媚、寬廣博大,人也自由地飛躍出動人的身姿?!跋蛑?古代先哲的夢/玉一樣純潔的心/寂然飛行 飛行?!痹趯μ斓刂g最明亮最輝煌的存在的贊嘆中,人也和太陽月亮以及星辰一樣耀眼,甚至比它們還耀眼。這是夢想賦予人類的光輝。
在尋找上古大神的創造和智慧的過程中,詩人的心境變得無比開闊,詩歌的境界在遼闊高遠之外,也充滿光明和博大。這是《明月》里的明月,“明月 此時你是浩大的明月/胸懷天下 心空萬里/把無限的明亮 無限的愛/無限的光明和博大/撒向云空 撒向星球/撒向大地 撒向心田/銀光萬里 清輝綿延/一輪浩大的明月/一輪心空的明月/明月 皓皓明月”。詩人筆下的明月,一改從《詩經》以來的中國文學傳統,不再是寄托離愁別恨的陰性之物,而是抒發磅礴大氣的“天下萬千山河上的明月”,是浩大、光明和博大的擁有無限的明亮和無限的愛的明月。這顯然是詩人心中的明月,在這個亙古的存在中,詩人提煉出了自己的觀念。這無疑與他對上古大神們的尋找分不開。榮格曾說過:“一個用原始意象說話的人,是在同時用千萬個人的聲音說話。他吸引、壓倒并且與此同時提升了他正在尋找表現的觀念,使這些觀念超出了偶然的暫時的意義,進入永恒的王國。”《追夢書•神祗飛翔》中的天空、大地、太陽、月亮和星辰等原始意象的運用也可做如是觀。它們經由詩人的筆觸而人格化,成為神圣、光明、博大、熱情、自由和寧靜的象征。
打開心靈的詩人,以寧靜舒展的心境感受這個世界,并有了許多美好的發現。在天地日月星辰和四時節令中,人的感官完全打開了。這是黎明時分的《聽鳥》,“鳥的鳴叫 在這個黎明/投進空曠的心里/像是展開了一幅畫/又像朗誦著一首詩”。詩人還《聽雨》看《暴雨》并體驗“天空充滿降落的快感”。《天晴》喚起的是對作為一個整體和有機聯系的世界的重新關照,這一關照的結果是驚人的。詩人發現:“石頭和石頭/樹木和樹木/河流與河流/山岳與山岳/通過一些風/悄悄變化著的風/通過一片陽光/沙沙奔跑起來的陽光/聯系起來”。自然萬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自然萬物與詩歌之間也互相聯系著。當語言充當起人和自然之間的使者時,詩和思想產生了。詩人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外和驚喜,“我沒有意料的/山與山之間/奔跑起了云/河與河之間/奔跑起了海/樹木與樹木之間/石頭與石頭之間/奔跑起了語言/沙粒與沙粒之間/萬物與萬物之間/不知不覺 奔跑起了/一片亮亮的黃金”。
三、神話、詞語和想象的舞蹈
《追夢書•神祗飛翔》是神話、詞語和想象的共舞。史詩性的追求、詞語的自覺和想象的馳騁是這部詩集最吸引人的地方。這種詩學領域的探索是建立在詩人想要表達的觀念的基礎之上。換句話說,詞語、想象以及神話的吟哦最終都指向了對英雄的尋找。在對從上古神話中的英雄到現實中的英雄——大寫的人的尋找中,詩人試圖給我們展示天地的偉岸、日月星辰的璀璨、山川河流的壯麗以及奔跑和飛翔在這之間的人的神圣、莊嚴、智慧、創造和自由。這和當下都市化和工業化潮流中日益平庸、瑣屑、功利,日益喪失主體性的人構成了巨大的對比。
以史詩的筆法和史詩的追求書寫神話是《追夢書•神祗飛翔》不同于當下詩歌的地方。詩人的目光所及,不僅有創世英雄盤古和女媧,還有洪水神話中無私忘我的大禹,遠古部落戰爭中英明神武的戰爭英雄黃帝和炎帝,更有以發明和創造帶領人類脫離原始和蒙昧,走向文明的燧人氏、神農氏、倉頡等等。詩人顯然是很有雄心的,創世神話、始祖神話、洪水神話、戰爭神話和發明創造神話,這些具有原型要素的神話都被他以現代詩歌的手法重新進行了書寫。敘事手法和抒情筆調配以繁復的描述和吟哦是這些詩篇的基本特征。在細節化地再現大神們昔日風采的同時,也將世界、人類以及文明的起源給我們以詩歌的方式吟詠出來。史詩筆法和史詩追求呈現的是詩歌的莊嚴和神圣,也是世界、人類和生命的莊嚴和神圣。這在古希臘史詩以及中國的三大史詩中都曾有過很充分的體現。如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彌爾頓的《失樂園》,中國的史詩《格薩爾王傳》等等。英雄們構成史詩的主角,在他們身上,人類命運與英雄們的命運休戚相關。在當下詩壇,詩歌以神話為素材進行史詩性書寫的并不多見,《追夢書•神祗飛翔》的探索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詞語的自覺是《追夢書•神祗飛翔》有意識的追求。作為語言的藝術,詩歌最終還是要回到語言本身,要靠語言本身的魅力來表達詩人對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感覺。優秀的詩篇往往能夠蠱惑人心,喚起讀者的感覺。這需要的是詩人在詩歌寫作中充分發揮詞語的及物功能,讓詞語跟詩人對世界的感覺和思考關聯起來。這一點,北島在談及當下詩歌的時候曾以批評的方式指出過,“四十年后的今天,漢語詩歌再度危機四伏。……詞與物,和當年的困境剛好相反,出現嚴重的脫節——詞若游魂,無物可指可托,聚散離合,成為自生自滅的泡沫和無土繁殖的花草。詩歌與世界無關,與人類的苦難經驗無關,因而失去命名的功能及精神向度。這甚至比四十年前的危機更可怕?!痹撛娂械脑S多詩篇顯示出來的恰恰是作者詞語運用的高度自覺。返璞歸真式的抒情,大氣而從容,靠的是語言的質感,靠的是語言的有所負擔。在許多詩篇中,堅硬有力的詞語泛著金屬的硬度和光澤。這是《首陽山》中的情形:“這林子的光影/已經還原給周朝的氣味/可是怎么也沒有出現/兩位周朝瘦瘦的兄弟”?!肮庥啊薄ⅰ皻馕丁?、“瘦瘦的兄弟”,在閱讀時即刻就喚起人們對于歷史以及歷史中的那對兄弟的想象。在《廟坪窯洞》中,詩人寫到:“窯的面容是慈祥的爺爺/華夏的斯芬克斯/在高高的土崖上/面帶微笑 回應陽光”。干凈樸素的詞語背后是簡單卻又有著悠長的歷史回響的一組物象,窯,爺爺,土崖、微笑、陽光。悠久的仰韶文明化身慈祥的爺爺,帶著神秘而又溫暖的笑容回應陽光,回應天地萬物的仁慈和博大?!度f物之中》的“萬物在夏日里/只剩下空寂的屋子/屋子外的天空 云朵/以及下面的莊稼/還有一樁疼痛的心事”。生長——是夏日里的萬物最大的自由。
將詞語聯結為詩句的是詩人想象的馳騁。如果說詞語是詩歌的肉身,想象才是詩歌能夠離地飛翔的翅膀。有了想象,夜晚的樹影被月光照在窗欞上,也能激起詩人的詩情,詩人看到了或者說想到了一幅紛亂而又熱鬧滑稽的場景?!翱杀╋L雨之夜/田野的稻草人 慌亂趕回/頭上戴著禮帽的夜賊/站立起來的黑熊/東躲西躲窺探窗內/不顧一切挖掘窗欞/是想要溜進來偷盜東西/還是要告訴我什么緊急消息”(《夜晚樹影》)。有了想象的介入,尋常的生活圖景也有了詩意,這是《少年》中少年上學路上的情景,“麻雀不怕少年/跳躍如他的鞋子”。有了這句,整首詩都亮了起來。這些是局部的想象。實際上,《追夢書•神祗飛翔》卷一和卷二對上古神話的書寫通篇都可以看作是想象的產物。詩人以想象推動敘事,以想象再現諸神的開辟、創造、戰斗和無私奉獻的場景,使眾神歸來。
最后,請允許我以飛白翻譯的丁尼生《尤利西斯》中的一段詩為這篇文章結尾。
我們仍是我們,英雄的心
盡管被時間消磨,被命運削弱
我們的意志堅強如故,堅持著
奮斗、探索、尋求,而不屈服
注釋:
(法)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法)列維•斯特勞斯:《野性的思維》,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德)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頁。
魯迅:《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頁。
榮格:《心理學與文學》,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122頁。
北島:《漢語在解放的狂歡中耗盡能量》,《東方早報》2009年11月13日。
作者簡介:
謝曉霞,女,1972年11月生,甘肅正寧人。2002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2002年至今任教于深圳大學。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韓國大田大學中文系擔任交換教授?,F為深圳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國茅盾研究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