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在凡常處
陳永生與我同齡,雖然與他相識已二十余年,但依舊如初識,因為他人有趣,始終像一只不老的靈狐,從不固化,稀有衰相,總是年輕而機敏。正如古希臘人所說:“刺猬只會一件看家本領(lǐng),而狐貍則多才多藝。”陳永生便是多才多藝,可以書,可以畫,可以詩,還可以塤(唱與演奏),而且每樣都有品相,頗不俗。
在諸多才藝中,他特別看重自己的詩,每有所得,都收入奩中,視如玉珠。賞玩與摩挲,像拿著別人的寶物,不肯撒手。日前,他拿來一巨冊詩,命我批評,且底氣十足,不容拒絕。
賞味他的詩,我心中大動,感到他天生就是一個詩人。《論語·陽貨》中講:“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種種“可以”,都在他的詩里有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在他眼里,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入詩,而且詩不是外物,就是生活方式,過活的證明。他一路走來,都伴生著詩,他是個行吟詩人。這一點,他與愛爾蘭的彭斯,俄羅斯的柯爾卓夫相仿佛。但他詩歌寫作的率真與隨性,更像古波斯的托缽僧詩人薩迪。因為他行云流水似地寫,情到筆到,就算完成,不太愿意返回身去打磨,好像他不是為了發(fā)表,只是寫給自己,以留住記憶,抵抗遺忘。至于其中蘊含著何等的深意,他交給讀者。換言之,他以生活為本,詩句服從日子,形而上的意義,靠吟誦對象本身自然呈現(xiàn)。
綜觀他的詩作,有三大類別:童年記憶、生活感悟和職業(yè)抒懷。
他寫童年記憶,有“過濾”的用心。因為他不糾纏于悲苦和疼痛,只表達明媚與歡欣。譬如他在《一次夢境回憶》中寫:“仿佛/走過千年古道/歲月讓人做夢/是奔騰的快樂/樹蔭下攢聚著無知的渴求”他似乎是在告訴人們,童年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少兒不知功利,一切“渴求”都原始而朦朧,近乎“無知”。譬如《回老家有感》,他寫:“記憶/都是春暖花開的日子/苦是甜甜的歌聲/兒時的故事竟是野花的香甜/都會飄灑”。他只快樂于野花的“香甜”和“飄灑”,不關(guān)注于野花的凋零和無用,他感動在自我的陶然忘機之中。因此,我們不要指責(zé)他的詩寫得過于溫暖和清澈,這正是他駐顏有術(shù)的秘笈——滄桑的心境,靠純情的詩韻滋潤,不讓心靈結(jié)痂,永遠露出鮮肉,便有了精神的飽滿和愛生活的能力。小詩,也就大了。它正暗合了英國的蘭姆和中國的梁遇春關(guān)于“成人的天真”的論述:兒童的天真是本能,而成年人的天真是自覺的追求、人生的智慧。
至于他生活感悟類的詩,是他創(chuàng)作的大部,量與質(zhì),都有突出的呈現(xiàn)。他不刻意設(shè)定詩題,而是捕捉,記述他瞬間的生活感受。他所依托的,就是尋常事物和日常生活。他踐行的,是程顥所說的詩學(xué)理念:“萬物之生意最可觀。”為什么可觀,正是在這種“尋常”和“日常”之中,蘊含著最具有生意、生氣、生機、生趣和生命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有不尋常的意義,因為它與人、人性息息相關(guān)、休戚與共。也就是說,它們有靜觀的價值,等待著作者的偶遇,一旦遇到,怦然成詩,就有了出人意料的意象和奇崛的詩句。他坐收所遇,且洋洋自得。
通覽陳永生的這類詩,處處有驚喜,處處有金句,有點讓人目不暇接。最讓我驚嘆的是他的一首叫《一扇門》的短詩:“就一扇門/靠我們的手掌/把它打開/就一扇門/靠我們的手掌/能不能把它關(guān)上”。這一如天問,叩問人與門的關(guān)系。人的一生,不過是在這一“開”一“關(guān)”之間,遙途也歸于咫尺,繁復(fù)也歸于樸質(zhì)——關(guān)鍵的是,推開,未必能再關(guān)上,關(guān)上,未必還能夠推開。在進行著門里門外的思忖之時,人就老了。
從陳永生的生活小詩之中,更驗證了我素日的一個觀念:系統(tǒng)的哲學(xué),往往是得益于“碎語”的凝聚;人間的大論,往往是成就于瞬間的靈光閃現(xiàn)。所以,即便是陳永生的詩寫得很小、很平易,我也決不鄙夷,而是倍加珍重,因為鮑魚代替不了麥子——有麥子的日子不擔(dān)心餓,也正如他在《麥浪的日子》一詩中所說:“走過麥浪的日子/喜悅在我眉梢/多愁善感的歲月/都隨飄忽的哨聲/整齊走過。”
陳永生最富激情的篇什,是他的職業(yè)抒懷。
他的現(xiàn)實身份,是一個供電局的中層干部。晉升前,他長期工作在一個基層變電站,當(dāng)變電工。這份職業(yè),注定著他要遠離城市、遠離人群,與寂寞孤獨為伍。但是,他不以己悲,不以落寞為苦,而是安之若素,極盡職守。他哪里來的這份定力?不僅是緣于他來自本分之家,有“萬家燈火都與我有關(guān)”的人生情懷,更重要的是,就是因為他喜歡寫詩,有屬于自己的心靈支撐。鳳凰亭變電站是他的精神家園、詩歌地標(biāo),他把“電網(wǎng)”品格化,直比好男兒的筋絡(luò)和血脈,讓熱的涌流沖滌小我之私、俗世之媚,在無我中有我,在被遺忘中立身。
掩卷沉思,感到,詩是最能夠與人生結(jié)伴而生的文學(xué)樣式,只要你眼里有陽光,只要你心中有自信,只要你腹內(nèi)有情懷,且不想不疼不癢地活,不想渾渾噩噩地活,更不想患得患失地茍活,凡常中的瑣瑣碎碎,生命中的枝枝葉葉,都可以化為詩句。而且,這些詩句,與高低、俗雅無關(guān)。一如陳永生自己所說:“我就是詩!”
來源:中華讀書報
作者:凸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07/c404063-3027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