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之美
肖俊志
肖俊志
近讀趙軍的散文《金山情結》和劉玉龍的《大地之間的一塊明鏡》(見作家網2019-05-03 10:17散文)坦誠說讀之賞心悅目,感慨有加,過后仍覺留香在掬,余味悠長。不敢說字字珠璣,但就全篇而言,稱之為美文當不為過。
美在何處?
讀二位的散文,能讀出一種人物之美。他們都是以徐州云龍山水為題,但都沒有正面泛泛地描述青山秀水,而是獨辟蹊徑,瞄準與云龍山水有不解之緣的人物。劉玉龍描寫的是州官蘇東坡。令人稱道的是作者從那塊石頭即東坡石床生發開來,以小見大,文思泉涌,浮想聯翩,將一個心系百姓的州官塑造得那么可親可敬,將一個任性不羈的大詩人描繪得那么鮮活可愛。趙軍的筆下是云龍湖岸邊一個小村莊,是一位惹人憐愛的良家女子。這位表面羸弱而內心強大的平凡女子堪稱徐州人的杰出化身,勤勞而善良,堅韌而執著,命運多舛時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境遇狼狽時能化腐朽為神奇。云龍山水是美的,散文作家筆下的好官良民更美。
讀二位的散文,能讀出一種思想之美。思想之美是散文的審美特征。劉玉龍將那塊文化之石喻為天地之間的一塊明鏡,寓意深邃,意蘊豐瞻,不能不給人以深沉的思考。是人還是妖,是清官還是貪官,鏡中畢露,裸然無遺。作者在呼喚當代為民親民的蘇東坡,字里行間,讀者能感受到一種澎湃的激情和精神的力量。趙軍不露聲色的敘述,讓人心情難以平靜。什么叫敢于挑戰?何謂風雨兼程?《金山情結》中那位從不向命運低頭的巾幗女性,具有拼搏不止的品格。一如徐州這座古城的性格,戰亂水患頻仍而不敗,歷久而彌新。可以這么說,兩篇作品中確有哲理的火花在燃燒,確有思想的光芒在閃爍。
讀二位的散文,能讀出一種文字之美。文學作品說到底是一種語言藝術。文字美是中國古典散文的一大特色,有沒有脫俗的表達藝術和精湛的語言風格,決定作品的優劣。趙軍和劉玉龍是駕馭文字的高手,數年的烹文煮字練就了不凡的功力,溶于筆端的文章皆有斐然的文采。我以為二位的文字風格有異,但各具特色。趙軍的散文語言典雅雋永,清新別致,遣詞造句充滿美感,敘文從容,娓娓道來,如平靜的海面,看似波涌不驚,深處卻有不盡的情愫在涌動。劉玉龍的散文語言大氣磅礴,酣暢淋漓,喻比貼切,文法老辣,能使人生出一種閱讀的快感。兩位作家學養有素,爐火純青,獻給讀者的是優美的文字,怡人心靈的美文。
沒說《天地之間的一塊明鏡》和《金山情結》盡善盡美,前者若能與徐州的云龍山貼得更緊一些會不會更有張力?后者若能與云龍湖靠得更近一些會不會更有味道?大醇小疵,難擋美文之美,況且見仁見智,難分軒輊。
作者簡介:
肖俊志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徐州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