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阿諾阿布
詩歌背后:一個詩人的社會良知
文/吳老滿
現在這社會,信息太發達,打開手機,每天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會涌進來。特別是在那些詩歌群里,可以說每天都有海量的詩歌作品不斷涌現出來。說實話,每一個朋友邀請我進每一個詩歌群,我都不會拒絕或者退群,因為這是對朋友的一份起碼的尊重!朋友想起你相信你,他才會拉你進去。你可以在群里不發聲,但你真沒必要拒絕朋友的善意吧!
但是,話說回來,現在有好多的詩人自己不把詩歌當回事,微信群里所發表出來的一些詩歌作品,大量的現象敘述,口水寫作,平庸之作泛濫。有太多的都是無的放矢,隔靴搔癢之作,過一眼看一遍就忘了。還有的詩歌就是言不由衷,昧著良心說空話抒假情,面對現實粉飾歌舞升平。其實,詩歌回歸本原,或言情或言志,亦可言景,但不可空洞無趣還顯得無聊。
而最重要的是,我覺得詩歌創作,還是要講詩人的社會良知!什么是詩人的社會良知?我個人認為,那就是一個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
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現象。在詩壇還是有一批敢講真話,敢于直面人生,發自內心吶喊的詩人。像我每次讀來自貴州烏蒙大山的彝族詩人阿諾阿布的詩歌,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因為他的詩歌總是能夠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讓我可以享受到他的詩歌帶給我的快樂或者是痛苦,亦或是沉重的思考和反思。前不久我讀到了他最近寫的一首詩《 鸚鵡十四行》。
為了尊嚴更加徹底
鸚鵡提起左腳,在離地三尺的地方
對非洲啟動新一輪的詛咒
豬肉一旦沾上政治
紅燒,清燉都是瘟疫
它張開每天擦幾百次的嘴
象形文字一次次體無完膚
人類的第一個祖母來自非洲
那是原罪啊,一開始就帶有病毒
在百家爭寵的時代
摩西,回去吧
連同大大小小的豬
這里不需要王,每個人都是王
這里不需要賭徒,每個人都是賭徒
當我第一次讀到它時,我就禁不住心情激動,拍案叫好!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首時事紀實詩,也是一首既有強烈的存在感,也能讓人陷入反思的世態警示詩。詩人只是通過自己所聞所見,真實的給我們展現出當今現實社會中的一種突發事件下的生活狀態,而我們正是通過這種看似荒誕的生活壯態,感受到了社會民生的某些真實和無奈。這首詩確實像一把小刀,戳到了我們心中的痛點。
一個真正的詩人決不是生活在空中樓閣上,不食人間煙火,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每天都會面對各形各色的事態發生。但是,現在的好多詩人卻對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現象目視無睹,有些事實,就在眼前,他們卻視而不見;有些道理,直白淺顯,他們卻不停爭辯;許多既違背常識又不合邏輯的“歷史”,一旦注入頭腦,就不愿放棄,不會質疑,更無從反思。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我們的眼睛真的蒙上了一層灰,還是我們的社會良知本來就已經麻木喪失了?
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通過阿諾阿布這首詩讓我看到了詩歌的希望。我非常欽佩詩人阿諾阿布的細微觀察能力,還有他的勇于擔當的勇氣,當然必不可少的,是他詩歌背后的一個詩人的社會良知。他總是站在對社會審視的角度來寫作,所以每讀他的詩都有很強的時代感和參入感。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些表面的粉飾,虛假的做秀,或者只是那么云淡煙輕,一劃而過的無無關痛癢的詩歌,我們太需要這樣去真正的關注民生,了解民生,親近民生的詩歌了。而阿諾阿布憑著一個詩人的社會良知,就真的做到了。當他看到了現實社會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生活狀態,他就敢于去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并通過他的詩歌完整的表達出來。
平時我是很少買菜的,因為在家搞飯吃的時候實在是太少了,所以也就不會關心什么菜跌肉漲了。可是最近一段日子,我去吃早餐,就明顯感覺到粉面都漲價了,到餐館吃飯,凡是葷菜也都跟著提價了。一問才知豬肉漲價了,而豬肉漲價的原因是養豬場不養豬,屠夫沒有豬殺,市場上的豬肉自然就少了。聽說豬肉急劇減少了的最直接原因,那都是非洲豬瘟惹的禍,豬瘟襲來,舉國上下對生豬實行絕種式的剿滅。于是,養豬場沒豬養,屠夫只有失業了。還有一段時間,到處設關布卡,凡開車經過,必須要停車檢查,像搜毒品一樣嚴控。然后經過一道消毒門,一陣迷霧噴過來,給你的車身來一次消毒。
我總有點迷惑,這豬瘟究竟是從哪里來的,難道真的是來自遠隔千里重洋之外的非洲?為什么它不到別的地方去而偏偏喜歡上我們這塊土地?是不是我們與非洲兄弟之間的關系實在是太鐵了?還有就是這么一件關系到國民生計的大事,居然沒有一個權威部門出來解釋,讓我們至今都是云里霧里。
所以,當我讀到阿諾阿布這首短短的《十四行詩時》時,我的內心確實充滿著激動。我們從阿諾阿布這首詩中就可以感覺到,表面上他描述的雖然只是一場席卷全國的豬瘟給老百姓的生話帶來的巨大影響,而實際上他是在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這個社會怎么會變得越來越麻木不仁?怎么會有許多明明白白的歷史與現實,人們卻不承認或看不見,怎么會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常識和道理人們卻不接受或不認同?這固然有信息不透明、了解不充分,或者是一些難言之隱的緣由,但其中最關鍵的還在于,作為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你想不想去了解真相、愿不愿接受事實、要不要做一個明明白白的人。
“人可以偷生,詩人不可以茍且。”這是詩人阿諾阿布說的。我覺得這也是他對詩人應具備的社會良知最好的闡釋。當我讀到這句話時,一下子我心里也就不再糾結了。在現實生活中,本來就有著太多的疑惑不解,只是我們也有著太多的不敢去思考的勇氣。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句很有啟發的話,除了思想,幾乎沒有什么可以證明一個人與別人有什么不同。有了思想,則無需證明!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上的不同。這也是詩人阿諾阿布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因為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所以他的詩歌不是寫給自己看的,而是寫給這個社會去思考的。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阿諾阿布這首詩的語言結構也是很有特色的。它是用略帶詼諧的語句來表達一個嚴肅的主題,頗具有一點黑色幽默的感覺,讓你讀它的時候,想笑,但讀完以后,你卻笑不出來。并且在你多讀幾遍之后,你不但笑不出來,反而還想喊!因為你的心被堵了,你可能也會跟著他高喊出聲:“這里不需要王,每個人都是王!”喊過以后,我們誰都知道,我們什么都不是?。?br />
夜幕把整座城市籠罩,沉睡于夢鄉中的人子啊,但愿天亮時,你們的生活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黎明……。
吳老滿2019.11.26

吳老滿
吳老滿,湖南長沙人,本名吳振武。1985年畢業于中央電大漢語言文學專業,2000年畢業于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本科。1989年下海,1991年曾創辦珠海星光制藥有限公司。2003年來貴陽創業,現為貴陽福萬家大藥房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省藥品零售行業商會執委。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吳老滿就與友人在長沙創辦《希翼》《田野》等民間刊物。當年曾寫下大量的文學評論,2018年出版文學評論集《隨心而憶》。
作者:吳老滿
來源:吳老滿 美篇
https://www.meipian3.cn/2j4psgnr?share_depth=3&user_id=ohbsluJr8opgYjJG1twF5O8bae_U&sharer_id=ojq1tt2WfR6itfuIqfBK3p6QIY5Y&first_share_uid=902785&share_user_mpuuid=19d07e011b17d5ecf64183e2699bc03d&share_source=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