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潔凈的詩語獻給莊稼以及黃昏
——簡評施浩的《黃昏下的頌辭》
作者:郭棟超
——簡評施浩的《黃昏下的頌辭》
作者:郭棟超
莊稼只有幾片葉子,吸氧沾雨后,卻把收成舉過頭頂;水草顫動腰身,潔凈著卻是魚的嬉戲之處;不能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不是畫家筆下的圣物;背著行囊的路人不把該放下的放下,你能走多遠?
我說這些與施浩的詩有關嗎?答案是肯定的。
當下,要么是濁語,要么是舶來語,充斥著一部分詩人的語境,白天不講真話,晚上說著鬼話,時間久了,忘了該怎么說話了。更有甚者,一首短詩,語言似外語,讓你猜不透他到底想說什么?
我不反對借鑒外域詩人的語言表述方式,但我不贊成故做高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很美,不僅僅是音韻美,詩語所闡釋的內容也耐人品茗,而《石壕吏》《賣炭翁》卻更易為大眾所接受,如施浩《在圣母院的一張版畫上》中的描述,“頌歌在雨水中翻滾/生命生命生命/煉鋼的聲音/伐木的聲音/鮮血的聲音/收藏在青銅下的那只船上/銅呵銅呵銅呵/原來是一張廢紙上的圖紋”張力十足,其雄性的詩語,穿透力噴發的內核即詩意?!颁摗薄澳尽薄把钡呐鲎埠?,都“收藏在青銅下的那只船上”。廣場上,大聲讀出“銅呵銅呵銅呵”,讀得舞之蹈之,“原來是一張廢紙上的圖紋”突然一收,多么舒緩,余音裊裊。
“遠山栩栩如生的草木/已進入圣書里的夜晚/只有魚兒圍著女人們豎琴/一邊舞蹈 如水一般/流進夜間迷人的風景/站在這里 我忱心讓人寫入畫中/我便遠離她們/漂泊大地上別的景致”,《黃昏下的頌辭》這樣書寫黃昏。詩語一般不用形容詞,可用得好了也有奇妙之處:栩栩如生的草木,是動的;圣書的夜晚,甜靜而溫馨;魚兒卻打破了這迷似的夜,女人的豎琴,有魚兒圍著舞蹈。這是多么曼妙的夜呀!潔靜的語言構勒出了別樣的景致。語靜景明,不惹塵埃。
戴望舒的《雨巷》,詩語浸泡在雨中,誰都想碰上撐著油紙傘的姑娘,施浩的語言,也有同等的效果。不過,戴氏是悱惻的,施浩是詩語如雷,滾滾而來:“平靜地思考/徹聲吶喊/我建設一首偉大的詩歌/把語言撕開/甩碎/組合肉體/像我剛開一個球體的血/生長大地上的屋字和群峰/海洋成蘭島”,這樣的語言濃重了詩情,砸得人生疼。
上學時,我們這一代接受的是“形式要為內容服務”,師者,講的搖頭晃腦,徒兒不解其義也是有的。我忘了哪方神圣說過:有的詩可讀、有的詩可頌、有的詩可唱,我還忘了哪方神圣還說過:白天寫的詩一般激昂,夜晚寫的詩一般纏綿。施浩的詩應在白天寫、晚上改之列。誰知道呢?他是激昂與纏綿兼得。“夕陽西下/魚王領著許多的魚兒在水面跳躍/一塊巨金被分割成無數輝煌的谷粒/漫漫沉入水底/這是漁民們收割的稻子/或是他們的女人/在水里沐照黃昏”,音節音頻都很雅致的同時,其詩語完美喧染了“夕陽”“遠山”。施浩,這樣的氛圍,這樣的景致,扯拽著你,使你唰唰落淚,你不落淚卻讓讀者落淚,也是個玩家了。
想必施浩過了天命之年,而我已是夕陽下快樂的老哥哥。施浩所經歷的,我也都經歷過,故,對施浩所營造的詩境感同身受,我們都難以忘卻那曾經的過往。“每當想起那個孤女彎腰在田間拾著遺落的谷粒/我便感覺世態炎涼/雨水就降至農田之下/一群男女在青春期變老”,那是一段苦難而詩意的日子,但我們必須“熱愛生命”,必須珍重莊稼。李犁說,沉湎于幻想是詩人的常態和工作,這也讓他們常常忽視現實而生活在想象中。共而同之,此言為準。對施浩的詩探之,我覺得他在幻想的同時,又多了生活的體驗,不僅僅是幻想。那個彎腰拾谷粒的孤女,他一定見過,歌女走進舞池,他也一定見過,而這個美的歌女,說不定就是那個孤女,那個因生活所迫走進舞池的孤女。《黃昏下的頌辭》寫于1993年,那時正是熱舞流行的時候,有多少鄰家女孩走進了舞池呀……
從山谷的最深處,忘了那不該忘了的過往吧!工作著是美麗的,生活著是幸福的,讓你我動身走向大海吧!
——于2019年12月28日夜
附:
《黃昏下的頌辭》
作者:施浩
一
夕陽西下
魚王領著許多的魚兒在水面跳躍
一塊巨金被分割成無數輝煌的谷粒
漫漫沉入水底
這是漁民們收割的稻子
或是他們的女人
在水里沐照黃昏
遠山栩栩如生的草木
已進入圣書里的夜晚
只有魚兒圍著女人們豎琴
一邊舞蹈 如水一般
流進夜間迷人的風景
站在這里 我忱心讓人寫入畫中
我便遠離她們
漂泊大地上別的景致
每當想起那個孤女彎腰在田間拾著遺落的谷粒
我便感覺世態炎涼
雨水就降至農田之下
一群男女在青春期變老
每當看見美的歌女走進紅色舞池
我便不禁傷感
我愛的人必須死去
我恨的人全無
這時 我聽見黃昏里一個缺鈣的詩人向大地
的獻詞
我不再唰唰落淚
我熱愛生命 便去練習行走
我珍重莊稼 便去參加勞動
春播
收獲
捕捉
搏斗
愛人的女兒
平靜地思考
徹聲吶喊
我建設一首偉大的詩歌
把語言撕開
甩碎
組合肉體
像我剛開一個球體的血
生長大地上的屋字和群峰
海洋成蘭島
莊稼比上一個世紀的更加茂盛
女人圍著家園
邊舞邊蹈
我現在可以走近她們
詠大地或人的頌詞
并且尋找物品 建設愛情
二
溫暖的日子
我選擇靜坐
像石頭一樣
在充滿污跡的山谷間
不受污穢
到黎明
直到達光明的水底
我看見隔世的荒涼走過
一棵樹
一首詩歌
或者
英雄!
日出日落
迫近輝煌的村莊
我用銹蝕的鐵皿
錘煉語言
我改變一些流行如水的日子
順從晨禱的教導
在獅子貪愛的欲性里
我抓住部分食品和酒
一個人在最平靜的陽光里
像草莓一樣存在
并且漸漸
衰老
過去的水面
一尾黑色的魚躍出
我馴服一種音樂
他們蹈水的舞步
把我留在這種風景里
身上綴滿落葉
我聞到果子腐爛的氣味
一種死亡過程
從山谷的最深處
動身走向大海!
《在圣母院的一張版畫上》
作者:施浩
人群的腳印正走進羊群啃光的草地
離離的樹木
荒荒的日光
片刻的愛情
末落的海水 呈現大地的力量
在每一座城市的甬道上
詩人和石頭擦肩而過
女人 男人和
鐵具
在圣母院的一張版面上
農莊是一座座平民的血庫
他們的女兒在陽光下
被火焰綁在樹上抽打
使春天背信棄義
頌歌在雨水中翻滾
生命生命生命
煉鋼的聲音
伐木的聲音
鮮血的聲音
收藏在青銅下的那只船上
銅呵銅呵銅呵
原來是一張廢紙上的圖紋

作者:郭棟超